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催芽时间不够或根本不催芽。种子从播种到出苗都有个过程,如果不催芽或催芽时间过短,种子势必在低温、高湿度的土壤存放时间过长,极易造成烂种、烂芽、烂根,种子出苗时间延迟或出苗的量少或根本不出苗。一般种子催芽在见30%  相似文献   

2.
一、小麦纹枯病引起白穗(一)症状小麦纹枯病是由喙角担菌引起的,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发病早的减产20%~40%,严重的形成枯株白穗或颗粒无收。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烂芽芽鞘褐变,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病苗枯死发生在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科技》2005,(18):25-26
水稻烂秧为苗期病害,是水稻育苗期间多种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总称.生理烂秧是指不良环境条件造成的烂种、烂芽、黑根、青枯和黄枯死苗症状;侵染性烂秧是指绵腐病和立枯病危害引起的死苗症状.烂秧是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烂种是水稻种子在贮藏、浸种和催芽过程中受到伤害,降低或丧失活力,播后发生腐烂的一种烂秩形式.烂芽是谷芽播种至立针期间根、芽死亡的现象.死苗指第一叶展开后的幼苗死亡,多发生于2~3叶期.一般立针现青后发生死苗的现象很少.  相似文献   

4.
一、地膜覆盖的为害 第一,聚烯烃类或塑料添加剂中含有有毒、有害成分,接触种子幼苗后,会抑制萌发,灼伤芽苗,造成烂种、烂芽,使幼苗黄瘦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5.
水稻烂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烂秧为苗期病害,是水稻育苗期间多种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总称。生理烂秧是指不良环境条件造成的烂种、烂芽、黑根、青枯和黄枯死苗症状;侵染性烂秧是指绵腐病和立枯病危害引起的死苗症状。烂秧是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烂种是水稻种子在贮藏、浸种和催芽过程中受到伤害,降低或丧失活力,播后发生腐烂的一种烂秧形式。烂芽是谷芽播种至立针期间根、芽死亡的现象。死苗指第一叶展开后的幼苗死亡,多发生于2~3叶期。一般立针现青后发生死苗的现象很少。  相似文献   

6.
1苗期病害发生严重 1.1发生情况。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是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等,棉花播种后遇低温高湿天气,常引起烂芽、烂种,或出苗后生长缓慢。河北省棉花受许多因素的限制,多为连年种植,连作棉田中病菌积累多,连作年数越长发病越重。另外,一些播种过早或过深的棉田,幼根生长缓慢,遇倒春寒阴雨天气,病原菌侵染频繁,也容易造成烂种、烂芽,导致棉花苗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棉花在用营养钵育苗过程中,常有低温阴雨天气出现,且持续时间长,对棉苗出土和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常因管理不当,造成烧芽、烂种、死苗现象,应针对不同情况抓好苗床管理,以防烂种死苗.  相似文献   

8.
烂秧为烂种、烂芽和死苗的统称,一种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另一种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烂秧。1、发病症状及类型(1)烂种是指播种后不能萌发的种子或播后腐烂不发芽。(2)烂芽是指萌动发芽至转青期间芽、根死亡的现象。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分生理性烂秧和传染性烂秧。生理性烂芽常见有:淤籽播种过深,芽鞘不能伸长而腐烂:露籽种子露于土表,根不能插入土中而萎蔫干枯;跷脚种根不入土而上跷干枯;倒芽只长芽不长根而浮于水面;钓鱼钩根、芽生长不良,黄褐卷曲呈现现鱼钩状;黑根根芽受到毒害,呈"鸡爪"状种根和次生根发黑腐烂。传染性烂芽又分绵腐型烂芽、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发病初在根、芽基部的颖壳破口外产生白色胶状物,渐长出绵毛状菌丝体,后变为土褐或绿褐色,幼芽黄褐枯死,俗称"水杨梅"。立枯型烂芽开始零星发生,后成簇、成片死亡,初在  相似文献   

9.
小麦纹枯病     
《农技服务》2009,26(2):55-56
<正>1症状近年小麦纹枯病已成为我国麦区常发病害。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烂芽:芽鞘褐变,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病苗枯死:发生在3~4叶期,初仅第一叶鞘上现中间灰  相似文献   

10.
李凯 《农技服务》2014,(10):20-20
<正>近年小麦纹枯病已成为我国冬小麦区常发病害。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烂芽:芽鞘褐变,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病苗枯死:发生在3—4叶期,初仅第一叶鞘上现中间灰色,四周褐色的病斑,后因抽不出新叶而致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枯株白穗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  相似文献   

11.
<正>棉花从播种到出苗50d内可发生多种病害,常导致烂种、烂芽、烂根、叶枯,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不能一播全苗,甚至毁种,对后期产量质量影响很大。按照其发病部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病,主要包括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常造成烂种、烂芽、根茎腐烂,造成整株或成片死苗;另一类是叶病类,主要包括黑斑病、角斑病等,危害叶片,造成叶片枯焦,影响幼苗早发。棉花苗期(播种—出苗—现蕾)危害较重的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等。  相似文献   

12.
寒地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烂秧是寒地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常常给水稻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烂秧包括出苗前的烂种、烂芽及出苗后的青枯死苗和黄枯死苗。本文主要介绍黄枯死苗的发生与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一、小麦纹枯病引起白穗 (一)症状 小麦纹枯病是由喙角担菌引起的,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发病早的减产20%~40%,严重的形成枯株白穗或颗粒无收。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烂芽芽鞘褐变,后芽枯死腐烂,  相似文献   

14.
一、症状识别猝倒病俗称“小脚瘟”,是茄科蔬菜(番茄、茄子、甜椒、辣椒)苗期的主要病害。常见的症状有烂种、烂芽和猝倒三种。种子在萌发出土前受病菌侵染,可造成烂种、烂芽;苗期发病,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病斑,接着病部变黄褐色,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成为线条状。病情发展迅速,以致子叶还没有凋萎(仍保持绿色)时,幼苗便已夭折倒伏而死。苗床湿度大时,则在病苗及其附近床土上可见一层白色棉絮状的菌丝。  相似文献   

15.
水稻烂秧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烂秧是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烂种和烂芽常发生在水域秧田和直播秧田。 一、烂种 谷种在播种后、出苗前腐烂而死亡为烂种。烂种的原因很多,如谷种储藏不当失去生命力或种子的生活力弱;种子处理时催芽温度过高或催芽过长造成烧芽或断芽;秧田土壤过于松软,播后种子下陷或土壤干硬致使种子闷死;播种后长期灌深水,种子萌发时缺氧闷死;播种后长期气温低腐烂而死。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生产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小麦纹枯病已成为小麦的主要病害,造成小麦后期倒伏、枯白穗,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一般使小麦减产1~3成,严重地块减产5成以上,甚至绝收。一、症状小麦纹枯病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危害,造成烂芽、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白穗等症状。(一)烂芽死苗主要由种子带苗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苗变黄,重者死苗,主要在小麦3~4叶期发生。(二)花秆烂茎小麦返青拔节后,根茎基部的  相似文献   

17.
一、利用顶芽 试验证明马铃薯的尾芽成株后。产量仅是顶芽或侧芽成株苗的1/3,因此在切种薯时留顶芽和壮芽。 二、种薯消毒 切种时遇到病烂薯要用高锰酸钾溶液将切刀消毒后再切,切种后拌草木灰,使伤口尽快愈合,防止病菌感染,以保全苗。  相似文献   

18.
<正>在杂交水稻育秧中,除了常见的烂种、烂芽和死苗等现象外,有时苗床中还会发生部分秧苗第2叶的叶尖卷卡干枯卷的第1叶内的现象,俗称"卡尖苗"。由于第2叶长期弓曲不能展开,从而导致秧苗生长迟缓形成矮脚苗,甚至不能长出新叶  相似文献   

19.
在杂交水稻育秧中,除了常见的烂种、烂芽和死苗现象外,有时苗床中还会发生部分秧苗第二叶的叶尖卷卡于枯卷的第一叶内的现象,随着第二叶的伸长,其叶身弓起,从而形成"卡尖苗".  相似文献   

20.
雷新强 《农村科技》2008,(9):M0002-M0002
我团自2001年以来使用锦华种衣剂包衣棉种,从根本上解决了棉花的烂种、烂芽问题,减轻了棉苗立枯病的发生。连续7年的实践证明,锦华种衣剂有利于棉花的发芽、生根和出苗,特别是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能够有效地防止种子的霉变、腐烂和烂芽现象的发生。2008年4月8日的一场大雨和4月18目的雨雪天气造成的剧烈降温,又一次验证了锦华种衣剂的神奇效果,我单位602.2公顷棉田全部使用锦华种衣剂包衣,安全度过了连续10天低温高湿的恶劣环境,经4月23日田间调查,烂种烂芽率仅为6%,而我连承包户于萍承包的9#条田,面积7.3公顷,由于未用锦华种衣剂包衣,烂种烂芽率高达20%,不得不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