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设计了基于ARM的分布式粮库环境数据采集管理网络节点,采用嵌入式数据库Berkeley DB为分布式数据库.该嵌入式网络节点具有数据库管理功能和多种通信接口,可在粮库管理、控制的底层完成传感器和其他智能现场测控仪表所提供数据的高速存取、动态更新及故障恢复等,从而为粮情监测、控制及管理系统等提供基础数据,对实现粮库真正意义上的管控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粮库实时无线监控系统及GPRS技术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可采用中国移动的GPRS网络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很方便地达到对各个粮库的统一监控和管理。为此,简述了GPRS的技术要点,介绍了基于GPRS的粮库粮情测控系统的组成、原理、以及软硬件设计,并重点阐述了GPRS技术接口的软件和硬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粮情测控系统中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当前的趋势。本文基于ZigBee技术采用ZigBee 2007协议栈对粮情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设计。实现粮情检测、无线通讯和相关的控制功能,建立一个小型的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粮库粮情全数字测控系统进行模拟操作,验证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讯的可靠性和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虚拟仪器技术在粮库粮情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温度和湿度是粮食存储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测量参数,对其进行精确的动态实时测量是粮库监测系统的实用技术。为此,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的粮库粮情监测系统,利用LabVIEW图形化的编程环境构建了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平台,实现了对粮库中温度、湿度等信号实时的数字化采集、测试、分析与控制。该系统具有人机界面友好、运行速度快、信息存储量大、开发周期短、易于维护和扩充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柯永斌  张新荣 《农业机械》2011,(23):107-110
针对粮仓中温湿度等被控对象的大滞后及大惯性特点,设计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粮情监控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组网,通过在监测区域部署传感器网络节点,将监测数据汇集到中央监控系统,实现统一的数据管理和网络路由监测功能。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粮仓中温湿度变化及进行模糊控制,使其获得最佳预期值,实现粮情的自动化控制。试验证明,该系统稳定性好,数据传输可靠性高,通过增加数据采集频率,减少了数据丢包率,该系统使用灵活,适用于不便直接连线粮情监控场合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粮情测控上的应用并没有一种统一可靠的方案,本文基于ZigBee技术采用CC2530单片机和ZigBee2007协议栈对粮库粮情全数字无线测控系统进行设计。设计了CC2530芯片核心板电路、测控分机/协调器底板电路、传感终端底板电路;基于Z-Stack协议栈设计了测控分机、传感终端设备的软件程序。实验证明了所建测控系统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王晓华 《湖南农机》2013,(6):136-137
通过对粮库要求的分析,设计了基于GPRS的无线网络,以传感器网络为主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虫情分析预测功能的粮情检测系统。给出了整个系统的结构,并提出了软件设计理念,该系统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运行良好,实现了绿色储粮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粮情测控系统中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储粮安全,需要严格控制的温度、水分、湿度和害虫等内部与外部因素。将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粮情测控系统,把多个异质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以提高目标参量测量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多参数的两级信息融合方法。首先,通过分布图及自适应加权方法对粮情数据进行初次融合;然后,通过BP神经网络对其融合结果进行处理。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同质数据的优化处理,并从整体上考虑了异质数据的互补性,提高了测控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平粮机器人结构设计及运动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粮食储备库基本上采用人工进行粮面平整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由于粮库内粉尘多、粮食易流动性大给工作人员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研发一种平粮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粮面平整工作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实用价值。为此,设计一种适用于高大平房仓的平粮机器人,建立其三维模型,并研制机器人实物样机。同时,因其工作时粮粒会进入履带和履带轮啮合区挤压履带变形,影响机器人行走,在履带上增加了履带密封避免粮粒进入履带。运用仿真软件Recurdyn对平粮机器人进行动力学仿真,对原地转向和爬坡性能进行分析,确定最大爬坡角,验证机器人结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后,建立试验环境对机器人粮面平整性能进行试验。试验表明: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完成粮面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的品质,提高自动化管理程度,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3G通信的粮库温湿度远程预警系统。该系统分别采用CC2430芯片及JN5121芯片进行设计温、湿度采集节点与终端节点,实现数据远程传输;利用Visual C++开发监控软件,实现温、湿度存储与显示,同时结合3G通信模块实现数据转发,便于用户及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粮库温、湿度远程预警。  相似文献   

11.
基于CAN总线的粮食数量测量系统节点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实时测量粮仓中储粮数量的需求,在粮仓底面及侧壁排布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强值拟合出粮食数量;提出了一种基于AT89C51和SJA1000的CAN总线数据采集节点的设计方案,实现了测量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完成了节点的硬件平台设计和通信软件的开发。经过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完全可以测量粮仓中的储粮数量,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为实现粮食数量的实时监控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给出一种入仓粮食在线自动分拣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依托于水分在线检测技术,以挡板为分拣实现形式,通过判断当前粮食的水分含量是否满足入仓标准,自动切换挡板,不同水分含量的粮食可分别由入仓通道或分拣通道流出,以适合入仓水分含量标准为界,有效区分入仓粮食的水分含量标准。该系统能够快速、自动地避免水分超标粮食入仓,保证仓储粮食安全,同时分拣方法简单有效,并通过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13.
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是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涉及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农业机械、粮食收购和烘干等相关的环节和部门,在这项系统工程中需要各环节、部门和研究人员的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该文针对伊犁河谷籽粒机械化收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该系统中各相关环节、部门和研究人员的系统分析和思考,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其紧密配合和协同发展,为更好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提供保障,加速当地玉米全程机械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以来我国出现了通货膨胀,央行9个月加息5次。但这次通货膨胀是结构性的,即主要是食品价格的快速上升,所以单靠加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而应从其根本原因着手,即解决粮食问题。建立依法治粮的法律体系,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粮食生产的机械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牛产机械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而,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机械化生产手段可以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粮食生产机械化不仅是农业技术变迁的一种自然发展过程,而且与制度变迁密切相关、互相促进。在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6.
微波在线式粮食水分检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波检测是一种新的水分无损检测方法.为此,针对粮食水分检测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基于微波的粮食水分在线式检测系统,实现了对粮食水分含量的实时和连续检测;重点介绍了微波水分检测原理、系统组成结构、数据采集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永刚  秦付军 《中国农机化》2012,(2):162-164,171
目前使用的谷物冷却机控制系统大部分还采用的是基于PLC控制器的传统PID控制方式,由于传统PID控制自身特性,使系统控制精度和反应速度都不够理想。为此本文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引入到谷物冷却机控制系统中,以实现谷物冷却机出风温度和设定温度始终保持一致。通过仿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的优势相结合,使得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品质和调节精度。所以,对于谷物冷却机出风温度这种大时滞、非线性的控制对象,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能够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谷物干燥是谷物收获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收获时为了减少田间落粒损失而必须注意适时收获,而适时收获的谷物其水分含量较大,如不及时干燥则将造成谷物霉烂变质。据统计,我国每年收获的粮食中由于干燥不及时而造成霉烂的损失达500万~1000万t,估计占全年谷物总产量的1.5%~3%,可见谷物干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近红外光电效应的联合收获机谷物厚度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物在刮板升运器中的堆积状态是影响光电式流量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联合收获机容积式谷物流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开展了基于近红外光电效应的谷物厚度测量方法及其传感器的研究。通过激光发射器生成850~980 nm的近红外光,采用硅光电池接收透射谷物的红外光线,根据光强的变化获取谷物的厚度。设计了以T型反馈网络为核心的I/V转换处理电路,根据试验测量的输出电压与谷物厚度的变化关系,拟合建立了Gaussian函数方程,分析了激光发射器功率、红外线波长对不同品种水稻厚度测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红外线波长为940 nm时,回归方程的拟合精度最高,水稻厚度测量误差小于0. 5 mm;随着激光发射器功率的增加,水稻厚度测量量程随之增大,当功率为500 m W时,谷物厚度的有效测量距离约为50 mm;红外线的穿透能力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增强,随着籽粒含水率的降低而减弱。提出的谷物厚度测量方法可以提高容积式谷物流量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0.
完善我国粮食物流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文 《湖南农机》2007,(7):121-122
通过分析我国粮食物流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粮食物流体系应加强政府引导,推广先进的粮食物流技术,加快粮食物流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