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某养猪场有中、小猪和公、母猪共1200多头。该场为节约成本,所以猪舍建筑较为简陋,且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猪只虽然全部注射过猪瘟苗、猪链球菌苗、猪口蹄疫苗、猪伪狂犬疫苗和猪三联苗,但由于饲养环境差,从2006年2月上旬起,连续2周出现病死猪37头。对发病猪只紧急用地塞米松、长效菌素、青霉素、链霉素、头孢王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仍有死猪现象。(一)临床症状病猪体温39~41℃,食欲减退,呼吸急促、困难,口、鼻、耳朵等呈蓝紫色。病程较长者,皮肤充血或发紫,个别小猪出现水样腹泻、贫血、黄疸。病重猪只严重咳嗽,步态不稳。(二)剖检病…  相似文献   

2.
正保育阶段猪只的饲养管理相对比较复杂,此阶段如果给予猪只的饲养管理方式差会直接造成仔猪数量和质量受到不良的影响,明显影响育肥的效果,给饲养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于保育阶段仔猪的饲养管理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为猪场提供优质的猪源奠定良好的基础。1饲料管理日常管理。猪只采食饲料的质量对于其饲养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猪只日常采食的饲料的质量偏低,多见  相似文献   

3.
为了预防和消灭猪的传染病.保证猪群正常生产,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养猪场必须坚持并执行防疫保健工作的基本工作原则。要切实执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搞好猪只的饲养管理、防疫卫生、免疫接种、消毒等综合配套防病措施.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及产肉率,控制猪只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猪只皮肤病的发生与营养不良、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环境卫生差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该文详细分析了猪皮肤病症的发生原因及不同类型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以期为养殖生产实践中对猪皮肤病的辨别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链球菌广泛存在,种类繁多,但其中大部分没有致病性。猪链球菌主要存在猪的呼吸道中.正常情况下,猪只带菌率很低,如果饲养密度过大,猪舍卫生争件差,通风不良,以及其他应激因素的出现,部可以诱发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免疫预防是指用疫苗对猪只进行接种,经主动免疫方式使猪只获得免疫力,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为获得好的免疫效果,对规模化猪场来说必须建立免疫程序。所谓免疫程序就是猪场根据疫病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及规律,猪的用途、年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条件,以及使用疫苗的种类、性质、免疫途径等方面的因素,合理地制订预防接种的次数和间隔时间。根据临床经验和一些取得较好免疫效果的猪场猪病的免疫程序,推荐以下程序:一、商品猪(肉猪)1日龄免疫猪瘟弱毒苗,在母猪带毒严重的猪场使用;7日龄免疫猪  相似文献   

7.
猪场寄生虫种类包括消化道寄生虫、呼吸道寄生虫、泌尿道寄生虫、皮肤内寄生虫和全身性寄生虫。其中对猪场危害最大的寄生虫是猪疥螨和猪蛔虫,饲养管理条件差的猪场及散养、放养的猪群感染率较高。寄生虫病能影响猪只生长发育速度,繁殖性能,还能够造成母猪流产、产死胎等。制定合理的驱虫程序、科学使用驱虫药物同时加强饲养管理,能有效的预防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8.
张娜 《现代农业》2011,(5):189-189
猪副嗜血杆菌病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猪副嗜血杆菌病通常只感染猪.并且以5周龄至12周龄为高发阶段,发病程度与饲养密度,猪只机体的抵抗力、猪舍环境和卫生有密切关系,对养猪业的危害日益严重,尤其是在夏秋交界之际,气候温湿度较高,极易诱发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注射猪瘟等疫苗的过程中,遇到多起猪只发生过敏反应。自2001年以来有记载的就有111例,其中W苗反应75例,猪瘟苗反应21例,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苗反应10例,猪丹毒苗反应3例,猪巴氏杆菌苗反应2例;共死猪16例,其中猪瘟苗反应死亡9例,W苗反应死亡6例,猪伪狂犬病油乳剂灭活苗反应死亡1例。以W苗和猪瘟苗发生过敏反应为多见。  相似文献   

10.
秋季气候多变,易诱使猪只发病.如果预防不及时.会给养猪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就秋季猪多发的7种疾病作一简要介绍.希望能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重视.有针对性地强化饲养管理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北方春季已经来临,随着气温的回升,昼夜温差也在加大,升温的同时温度很不稳定,忽高忽低,空气十分干燥,若猪群饲养环境差,或者其它原因造成抵抗力低下,各种呼吸道病的发病率就会大大增加。猪发生呼吸道传染病,轻则生长缓慢,生产性能下降,重则引起猪只死亡,对养猪生产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初春季节应加强猪呼吸道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2.
董海岚  张廷峰 《现代农业科技》2007,(21):186-187,189
对猪用饲料原料、添加剂及全价饲料进行介绍,并分析不同阶段猪只生长和发育的饲料营养因素,以指导猪只饲养管理合理、全面的饲料营养搭配,提高养猪场(户)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夏秋季节.气候温度很高,环境湿度较大,猪只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散发热量,维持生命:加上炎热的天气更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及蚊蝇的大量滋生,容易造成猪群的疫病流行,对猪的生长繁殖极为不利。因此必须加强猪的饲养管理,使猪能够安然度过炎热的夏秋季节。  相似文献   

14.
一、抗气喘病性能测定(一)研究方法选择健康发育正常的40斤左右已去势的二花脸猪和长白猪各7头,组成两个试验组.试验猪只均经隔离饲养一个月以上,并经血清学的微粒凝集反应和X光透视法互为对照重复检查,确认为无气喘病猪只.饲养管理与一般育肥猪相同.猪气喘病安宁系89号冻干强毒以Hank’s溶液按1:25稀释,每头滴鼻5毫升作病原接种.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生猪养殖中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对生猪养殖后期的育肥性能和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尤其是目前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猪只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对整体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重要影响。做好保育猪饲养管理措施可以从栏舍清洁消毒,科学断奶和转群,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及栏舍温湿度控制等方面进行。文章对生猪养殖中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保育猪科学饲养及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农户养猪大多数是生产商品猪。要获得良好的养猪经济效益,就应该饲养生产性能好的猪种。衡量猪只生产性能的三个主要指标是屠宰率、瘦肉率和饲料报酬。  相似文献   

17.
《农家顾问》2008,(6):45-47
“准化养猪150模式”指推广“良种+良料+良舍+良法”,即饲养最优秀的猪种,按照养猪专家设计的标准化猪舍设施,饲喂高品质无公害配合饲料.采用统一标准的饲养管理和疾病控制技术,生产出“安全、优质、新鲜”的优良肉食品,标准化圈舍为全封闭式,单栋面积220平方米,每栋饲养育肥猪150头。该模式中猪只自由采食、全进全出;猪舍采用地下烟道保温设施和风机水帘降温系统;  相似文献   

18.
综合防疫措施即预防措施和扑灭措施。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只的抵抗力;坚持自繁自养;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药物预防。扑灭措施包括:疫情上报、诊断、隔离和封锁、紧急接种和治疗、消毒、尸体处理。一、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只抵抗力 1.要按照猪的品种、性别、年龄、体重、强弱等进行合理分群饲养。根据各类猪的营养需要、饲养标准,确定适宜的饲粮和饲喂方法。 2.保证圈舍清洁舒适,通风良好。每月用药物进行1~2次定期消毒。空出的猪舍,一定要彻底消毒,一周后才可进猪。  相似文献   

19.
猪应激综合症容易持续、反复患病,致使猪只生产性能降低,抵抗力减弱,从而遭受致病微生物的侵袭产生继发感染。并且出现应激综合症的猪只猪肉品质严重下降,影响养猪经济效益。可以通过选育淘汰易感猪,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环境中应激因素有效预防应激综合症。  相似文献   

20.
四、猪的营养与饲料配方饲料费用占养猪生产成本的60%~70%,占流动资金的80%。工厂化猪场内所饲养的猪种具有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生产商品猪胴体瘦肉多的特点,其要求饲料具有高能量、高蛋白质。生产实践表明:建立高能高蛋白的饲养体系是工厂化猪场中成功饲养外血源良种猪的技术保证。1.猪的营养需要流水式均衡生产为特征的工厂化养猪场,同一时期内有不同体重、类型的猪只存栏,为便于管理,生产上根据猪的营养需要通常将全价饲料划分为二类六种。第一类是生长育肥料,即15千克体重内使用的乳猪料,15千克~30千克内使用仔猪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