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近年来,农民为尽快脱贫致富,充分利用养牛优惠政策积极发展农村奶牛养殖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外购奶牛时,受骗上当的事情经常发生,给农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对此,我们调研了部分奶牛示范村屯,总结了以下几点外购奶牛经验,介绍如下供广大养牛户参考。 (一)不要到疫区选购奶牛 农户在购牛前应到该地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注意该地区是否有过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奶牛传染病的发生,如尚处在疫情封锁期, 农户不要到该地区购牛,以防传染病引入农户所在地。 (二)认真检查奶牛品种、体型外貌 品种外貌应符合中国荷斯坦牛的标准。农户对所购…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奶牛业发展速度很快,牛奶生产区域开始从城市郊区向农村转移,奶牛养殖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很多农户都准备投资搞奶牛养殖。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购牛方案,是规模养殖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从事奶牛生产多年,根据经验和调查,总结分析了农户在奶牛养殖起步时,会出现以下几种不同的购买奶牛方案:成年牛、二周岁怀胎牛、周岁育成牛、5~6月龄断奶犊牛等,现简要作以下分析,供参考。在相同的存栏规模下,我们知道,不管以何种方式起步,牛舍建筑、附属设施的投入都是一样的,差别在于购置时奶牛不同年龄的选择。很明显,采取…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奶牛业发展速度很快,牛奶生产区域开始从城市郊区向农村转移,奶牛养殖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很多农户都准备投资搞奶牛养殖.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购牛方案,是规模养殖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奶业的蓬勃发展,各地特别是乳品加工业比较发达地区的奶牛业生产出现了强劲的大发展势头。尽快购入优质高产奶牛成为各地现阶段发展奶牛业获得奶牛快速增量的主要措施和手段。然而,在购买奶牛过程中,没有掌握或没有完全掌握购牛的技术要领,导致很多新购奶牛质量低劣,或有各种疾病甚至疫病,给养奶牛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保证购奶牛者的切身利益,根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购买奶牛的技术要领如下,供购奶牛者参考。1“看”一看体形。高产奶牛体形高大,中躯容积多,乳用体形明显,整体呈三角形,即从前望,以…  相似文献   

5.
虽然今年奶牛业发展面临低谷.但黑龙江九三分局山河农场二区奶牛大户张月仙却反其道而行之,将饲养规模扩大到51头:红五月农场干部职工也筹备了400多万元购牛,3000头新西兰奶牛将漂洋过海运抵农场。九三分局看准了奶价下滑、奶牛大幅度降价后的“反弹”效应.在“熊市”中蓄势,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为奶牛养殖户提供优惠服务和便利,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实现快速扩张,迎接新一轮奶牛业发展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大力发展奶牛业的政策扶持,如从银行贷款、建场选址、购牛补贴、养殖补贴等方面制定了诸多的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奶农的养殖积极性,奶牛养殖数量不断增加,加快了畜牧业发展的步伐。农二师现只有一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其它均为分散的养牛户,在对我师奶牛养殖户总结调查时,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不利于奶牛业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犬贾第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奶牛业生产的发展,奶牛饲养者增多,奶牛交易非常活跃。为了养殖户购到优质奶牛,防止购人经过“美容”,镶牙、丰乳手术、焗油成黑白花等假奶牛,提醒购买奶牛者,为保证奶牛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奶牛业作为临夏州重要的畜牧产业之一,已成为部分农户经济收入、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奶牛养殖中,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症已成为制约奶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旨在为奶牛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 ,由于国内乳品消费市场的全面启动 ,奶牛饲养业异军突起 ,成为畜牧业新的增长点 ,同时也成为农民增收的热点。然而 ,由于我国奶牛基数低 ,全国性的奶牛热导致牛源趋紧 ,高产奶牛有价无市 ,甚至出现农户高价买回染毛 (将黄牛染成黑白花牛 )、丰乳 (将异物注入黄牛乳房中 ,使之肿胀变大 )、包牙 (包补牙齿的磨痕 ,使老年牛变为“青年牛”)的假奶牛。因此 ,当前奶牛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必须引起重视 ,并给予妥善解决。1 奶牛业的发展规划应当科学合理时下常有某某县 (市、区 )年内发展奶牛几万头及采取的措施与优惠政策之类的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10.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子宫粘膜的粘液性或化脓性炎症,在奶牛业生产中,一是影响奶牛繁殖受胎,是引起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调查,约占不孕牛的57%:二是影响奶牛的终年产奶量。造成奶牛场经济效益降低,影响着奶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奶牛饲养量已近1 000万头,并成为某些地区的支柱产业,成为当地农牧民及养殖户的致富门路.但也不乏失败的例子,笔者在多年的奶牛业服务工作中,经常遇到奶牛养殖户高价购入低质量的奶牛,特别是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奶牛也是原因之一;这样的奶牛既不产奶,也不产犊,只能当肉牛淘汰,购牛款加上饲养成本等每头牛损失有1~2万元之多.特别有的人以为购小犊牛保险,就购入小犊牛,但有的小犊牛养到3~4岁仍不发情才发现有问题.笔者就奶牛生殖器官的检查的技术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经验,特别是针对犊牛的"探棒法",供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及奶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达山乳业集团在北安市兴建大型乳品厂,带动了我市奶牛业的快速发展,现存栏奶牛已达到1.3万头。但据近年调研.相当部分奶牛产奶量偏低.原因是奶牛思乳房炎所致。这直接影响了农户养奶牛的经济效益。对此,近年我市畜牧科技人员在广大奶牛饲养户(场)大力推广诊治奶牛乳房炎的经验.收到显著成效。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绿色生态奶牛小区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奶牛业发展十分迅速,兴起了饲养奶牛的高潮。奶牛饲养经历了“户有户养”到“公司+农户”的历程,奶牛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为了解决奶牛散户饲养暴露出的弊端,比如饲养技术不规范,劳动生产率低,原料奶质量难以保证,环境污染不易解决等问题,现代化奶牛养殖小区应运而生,并且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14.
当前,奶业低靡,奶牛价格暴跌,给奶牛养殖带来重大损失。奶牛业的出路何在?奶水牛业作为奶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前景如何?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面临那些挑战?当务之急是什么?就这些问题,笔者综合了专家的有关论述,结合自己的思考,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奶牛不孕症是长期阻碍奶牛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世界上有12.7%的奶牛常年不孕。我国屡配不孕牛竟达15%左右,淘汰牛中屡配不孕牛竟占50%,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探讨与解决奶牛不孕症是畜牧工作者长期以来的攻关目标。近年来,我们把奶牛屡配不孕作为攻关重点,对屡配不孕的母牛进行了治疗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疆奶牛存栏数居全国之首,但成母牛年平均产奶量仅为全国奶牛年均产奶量的1/3。本文分析了新疆奶牛产奶量的现状和差距,介绍了美国奶牛业发展的经验,并认为奶牛业的发展、总产奶量的增加,不能单纯依赖增加奶牛头数。通过科学养牛,提高奶牛单产,减牛也能增奶、增效。提高奶牛单产,可在不降低甚至增加总产奶量的前提下,减少奶牛饲养数量,从而减少维持饲养的营养消耗,节约饲草、饲料、土地、人工,减轻草场压力,降低碳排放,提高经济效益。新疆奶牛业要摒弃片面追求奶牛数量增长的观念,把提高单产作为奶牛业发展的突破口和衡量奶牛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通过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奶量和效益,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概况:花溪区洛平村奶牛饲养户熊光亮2003年3月下旬从小河厂区附近农户家中购进已孕6个月的2胎牛3196号,体重400kg。购前牛只已不食,拉稀,畜主以无力治疗为由,廉价出售给条件较好的农户救治。我们接受了购牛户的请求接触这一病例。  相似文献   

18.
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增温,是在2002年的上半年,2003年初达到了白热化,持续一年的“奶牛热”给人的感觉就是“火”。在2004年后半年,随着“阜阳假奶粉”事件的发生,奶牛业骤然降温,在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倒奶卖牛”现象。回顾“奶牛业”时期.生产鲜奶的利润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奶牛数量的增长赶不上投资的增长,因此,奶牛身价倍增.奶牛的价格远远超过了奶牛自身的价值,背离了市场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乳品行业的兴起,奶牛业已成为农村增收、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据了解,农民每饲养一头单产达到5吨以上的奶牛,一年便可获得5000元左右的纯收入。随着乳品行业的日渐兴盛,各地的乳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乳品龙头企业普遍处于吃不饱的状态,纷纷起来发展奶源基地,抢占市场的制高点,并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来鼓励农民发展奶牛业,如为农民提供购牛贷款、在奶牛饲养较集中的地方建挤奶站等优惠政策。因此,全国各地便掀起了养奶牛的热潮,于是奶牛身价倍增,外购奶牛也就成了当前的一大热门话题。鉴于当前鱼龙混杂的市场和农民购牛心切的特点,笔者提醒广大农牧民购牛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人们对牛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奶牛业在我国迅速发展,但农户所养的奶牛产奶量却不高,因此如何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是提高农户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下面对如何提高奶牛产奶量提出四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