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粉丝根据加工原料的不同,品质上有较大的差别。以绿豆淀粉为原料生产的绿豆粉丝,晶莹透明,柔软纤细,是优质粉丝。但成本较高,经改进,以红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配以少量绿豆淀粉、蚕豆淀粉生产的精白粉丝,可以大量降低成本,且原料来源广泛。具体制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绿豆是主要食用豆之一,以其为原料可以做成多种风味的保健食品。绿豆汤是我国传统饮料之一,其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等功效。根据绿豆的性能及功效,我们以绿豆为主要原料加入多种草药,采用现代工艺,研制出新型的绿豆保健饮料。一、主要成分及保健作用1、绿豆:绿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胡萝卜素、核黄素、尼克酸和A族、B族维生素及钙、铁、磷、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此外,还含有磷脂酰甘油、磷  相似文献   

3.
粉丝主要以绿豆、豌豆、蚕豆、红薯等淀粉为原料加工而成,其中以绿豆最佳.由于红薯是主要的淀粉作物,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淀粉含量高,粉丝经烹饪后口感好,且生产粉丝工艺简单,故历来深受人们欢迎.  相似文献   

4.
绿豆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豆类食物,绿豆适应性强,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它加工技术简便,是人们喜爱的饮食加工原料,因此,绿豆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绿豆[Vigna radiata(Linn.)Wilczek]和糯米为原料,研制一种新型的具有特殊风味的绿豆糯米酒。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通过感官评定及理化指标确定绿豆糯米酒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绿豆糯米酒最佳配方为酒曲添加量0.5%、绿豆添加量25%、发酵时间92 h、发酵温度30℃。利用此配方研制的绿豆糯米酒产品呈浅绿色,具有淡淡的绿豆风味,口感较甜,具有酒香味,酒精度较低。  相似文献   

6.
绿豆雪糕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食品是很受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民间常用绿豆汤解暑去毒。《本草纲目》记载,绿豆煮食可消肿下气、清热解毒、清暑解渴、调和五脏、安神补气。由于绿豆的多种养生医药功能,李时珍称其为“真济世之良谷也”。绿豆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各种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小麦的2.3倍、玉米的2~5倍。以绿豆为原料制作的雪糕是一种天然保健冷饮食品,具有口感绵软、香气纯正及清热解毒和清暑解渴等功能。1原料与配方白砂糖14%、奶粉5%、全脂棕榈油5%、葡萄糖浆4%、绿豆4%、复合乳化稳定剂0.4%、…  相似文献   

7.
安百慧  郭成宇 《吉林农业》2011,(6):279-280,283
文章主要研究均质工艺参数对全绿豆小米乳粘度、沉淀率及感官指标的影响。利用新鲜绿豆和小米作为原料。在制作过程中改变均质压力和均质次数来分析全绿豆小米乳粘度、沉淀率以及感官评定。通过大量实验确定全绿豆小米乳的均质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绿豆翡翠面(一)原料配方面粉100千克,绿豆10千克,绿色鲜蔬菜1千克,食盐等其他原料适量。(二)工艺流程原辅料处理→和面→熟化→复合压延→切条折花→蒸面→切断成型→油炸→冷却→包装→成品。  相似文献   

9.
以黑茶、全脂乳粉、绿豆为主要原料制的绿豆奶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化分析,确定绿豆奶茶的最佳配方为:全脂乳粉1.2%、绿豆3%,茶2%,白砂糖5%,最佳均质条件为:55℃,30MPa,各稳定剂的最佳用量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01%、卡拉胶0.04%、海藻酸钠0.06%、蔗糖酯+单甘脂(1∶1)0.2%。  相似文献   

10.
一、绿豆翡翠面(一)原料配方面粉100千克,绿豆10千克,绿色鲜蔬菜1千克,食盐等其他原料适量。(二)工艺流程原辅料处理→和面→熟化→复合压延→切条折花→蒸面→切断成型→油炸→冷却→包装→成品。(三)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绿豆为原料,添加不同的稳定剂优化绿豆饮料的稳定性。【方法】以绿豆饮料离心沉淀率为指标,在调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三聚磷酸钠(STPP)、六偏磷酸钠(SHMP)3个单体稳定剂影响绿豆饮料稳定性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稳定剂配比。【结果】结果表明,当复合稳定剂CMC-Na、STPP和SHMP的添加量分别为0.02%、0.10%、0.06%时,绿豆饮料的离心沉淀率最小值为9.19%。【结论】降低沉淀率,部分解决绿豆饮料沉淀问题,为绿豆饮料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绿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是豆科菜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周期大约60~65天、绿豆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耐荫蔽。生育期短,并有共生固氮、培肥土壤的能力,是补种、填闲、和救荒的优良作物。绿豆系高蛋白、低脂肪、中淀粉、医食同源作物,是人们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在绿豆籽粒中含有蛋白质24.5%左右,绿豆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因此人们常把绿豆称为"绿色珍珠"或"穷人的肉食品"。绿豆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口感好,易消化,是人们喜爱的饮食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13.
绿豆饮料中沉淀物质去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豆为原料,对绿豆饮料加工过程中不溶性物质的去除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绿豆饮料沉淀去除过程中,最佳去除工艺参数是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12 U/ml,单宁酸添加量为1.2 mg/ml,冷藏温度控制在100 min。  相似文献   

14.
以红薯淀粉为主的原料,加入少量蚕豆粉或绿豆粉生产的精白粉丝,在市场上十分畅销。现将其加工制作技术介绍如下。一、原料选择、粉碎作原料的鲜薯或薯干,要求质量好。薯片呈白色,用清水浸泡湿透。鲜薯个大、去皮、无病。绿豆或蚕豆无杂质、色泽好、洁净。原料配比为:红薯干80%~90%,蚕豆或绿豆10%~20%。将用于加工的鲜薯(或薯干)、蚕豆(或绿豆)投入粉碎机内,然后将粉碎后的细料转送到来回筛动吊箩里,让吊箩上安装的自来水管向下喷水,原料细浆随水流入沉淀缸(池)内,残渣用作生猪饲料。薯渣过多时,可加入防腐剂或少量食盐,密封储藏喂猪。二、…  相似文献   

15.
曹庆穗  严俊文  褚芳  顾和平  陈新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290-291,330
以黑皮绿豆苦荞、苦荞为主要原料,经过制粉、挤压膨化、粉碎、混合调配、包装等工艺,研制出黄酮含量高、口感舒适、可直接冲调食用的黑皮绿豆苦荞复合营养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产品的工艺配方:黑皮绿豆、苦荞配比3:2,植脂末添加量20%,白砂糖20%.该条件下制得的黑皮绿豆苦荞复合营养保健粉成品感官优良,冲调性好,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绿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豆既是饮食的佳品又是食品工业和酿酒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也是重要的药材。近几年绿豆价格稳定,加之对土壤要求不严,种植技术简单,面积逐年扩大,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项目。我们从轮作倒茬、播前准备、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五个方面介绍了绿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供广大农业工作者和农民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庆庆  李红丽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8):117-119,130
以百合、绿豆和黄豆为主要原料,采用葡萄糖酸-δ-内酯作为凝固剂制备百合绿豆内酯豆腐,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百合绿豆内酯豆腐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绿豆与黄豆的质量比为1:4(g/g),百合的添加量为2%,豆水比为1:9(g/mL)、葡萄糖酸-δ-内酯(GDL)添加量为0.25%.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百合绿豆内酯豆腐色泽米白,组织状态均一,清香甘甜,爽滑可口.  相似文献   

18.
以牛乳为主要原料,配以大豆、绿豆、鸡蛋等高蛋白动植物原料做为辅料来生产发酵乳饮料,使纯乳制品的限制性营养成分得以平衡和补充。为了避免成品由于辅料的添加而导致的沉淀和口感粗糙、风味不良现象的出现,采用了碱浸泡、热处理、研磨、过滤等手段,对大豆或绿豆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原料的最佳配和适当添加稳定剂即可得到组织状态、风味、口感等方面较为理想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以牛乳为主要原料,配以大豆、绿豆、鸡蛋等高蛋白动植物原料做为辅料来生产发酵乳饮料,使纯乳制品的限制性营养成分得以平衡和补充。为了避免成品由于辅料的添加而导致的沉淀和口感粗糙、风味不良现象的出现,采用了碱浸泡、热处理、研磨、过滤等手段,对大豆或绿豆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原料的最佳配和适当添加稳定剂即可得到组织状态、风味、口感等方面较为理想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为鉴定及筛选适宜黑龙江地区种植的优良黑绿豆地方品种,并为当地绿豆育种改良提供优异亲本。本研究对黑龙江省7份黑绿豆地方品种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及芽用加工品质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望奎黑绿豆BB-3的粒长以及粒宽最大,分别为0.55 cm和0.39 cm;肇东黑绿豆BB-5的百粒重最大,为5.54 g;黑绿豆的豆芽生物产量在106.33~113.44 g之间;黑绿豆的蛋白含量在25.13%~28.48%之间;黑绿豆BB-4、BB-5及BB-6缺失66 kD亚基。综上分析,黑绿豆的营养及外观品质优于普通绿豆对照品种。其中望奎黑绿豆BB-3,肇东黑绿豆BB-6和BB-7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商品性好,具有良好芽用特性,可作为现代工厂化豆芽产业应用的首选原料,也可作为优良亲本参与黑绿豆育种工作。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黑绿豆和普通绿豆种子贮藏蛋白的电泳图谱基本一致,66 kD功能蛋白亚基组成在黑绿豆品种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