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研究表明,氟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茭道—武义一线两侧,氟含量高值区呈北东风条带状展布,与萤石矿带吻合;各地层氟丰度不一,矿区附近较高;该地区降水量较大,酸性红壤土、重碳酸钙型为主的水化学类型限制了高氟地表环境的形成,而盆地结构、人为污染加剧了地表水氟丰度;高氟环境污染了水体、土壤及植物,并引起地方性氟病;地方性氟病等是由于饮用含氟水引起的,改水降氟是控制地氟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了解张家口市降氟改水工程运行及水氟情况.方法对张家口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2006年及以前修建的降氟改水工程与管理现状逐项调查.结果共调查379处降氟改水工程,其中正常使用工程310处,占81.79%;间歇使用工程12处,占3.17%;报废工程57处,占15.04%.对322处降氟改水工程进行了水氟调查,其中水氟合格工程127处,占39.44%;水氟超标工程195处,占60.56%.结论张家口市降氟改水工程运行现状令人十分担忧,探讨可持续降氟改水防治策略,是今后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宁夏是全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区)之一.据调查,苦咸水、高氟水分布面积占全区面积的70%以上,主要分布在盐池、固原、灵武、同心、陶乐和卫宁等县(市)的丘陵和平原地带.不同程度地氟中毒直接影响到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严重制约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浏  冯景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114-9115
针对安徽省饮用水高氟水问题现状,分析了安徽省饮用水水源含氟量高的主要原因,如含氟化工废水排放、含氟矿物埋藏丰富;从改水降氟、饮水除氟、废水控氟、政策限氟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旭峰 《甘肃农业》2014,(18):39-40
张家川县现有农村人口30.18万人,人口居住分散,经济落后,技术管理水平不高。境内水资源匮乏,水质性缺水严重,高氟水、苦咸水、被污染的水成为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的三大隐患。多年来,由于经济、人口、政策等诸多因素,导致水质污染源不断增多,饮水不安全问题日益加剧。近年来,经政府和水利部门多方努力,已解决18.72万人的饮水困难,但还有11.46万人饮水困难尚未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增强饮水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开发适合张家川县农村的供水资源,提高给水技术,加强防治调控,是解决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宁夏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和膜处理技术,以及利用膜处理技术进行苦咸水、高氟水净化的研究成果.实践表明,膜技术能够较好地处理农村各类劣质水源,使群众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非常适用于农村饮用水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李苗云  梁佳  朱应举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91-5992
对河南省城市的自来水和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主要从水的硬度、溶解性固体、氟化物、好氧量4个方面研究城乡间饮用水的差异。结果表明:城市的饮水状况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而农村井水存在硬度高、高氟水、苦咸水、有机物污染等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水质的监控,改善水的品质,提高农村居民的饮水质量。  相似文献   

8.
记近日从云南省水利厅获悉,惠及千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在云南省启动实施。根据“云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及‘十一五’规划技术大纲”,到2020年,云南省将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分期基本解决农村1500万人饮水安全的问题。今年就将投入亿元左右资金,首先重点解决49万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5,(9):102-106
农村饮水问题历来是民生大事,调查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水质及水处理状况,对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常必要。通过调查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水质条件和水处理技术,本文提出了适宜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不同水质条件的水处理技术。结果显示:受天津市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水文地质结构影响,农村集中供水地下水源存在4种水质,包括F-超标、苦咸水、色度超标和一般无特殊水质,分别采取反渗透处理技术、一体化净水处理技术以及常规消毒处理技术。依据水质处理效果得出: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地下水源高氟、苦咸水宜采用反渗透处理技术;高色度水宜采用一体化净水技术;一般无特殊水质宜采用常规二氧化氯消毒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奎屯河流域高氟水的分布规律,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源水体,预防氟中毒病患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畜免于氟伤害的影响。方法:结合流域行政区划图,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分析了高氟水与氟斑牙患病率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奎屯河流域饮用水中氟含量由南至北,随海拔的降低,呈增加的趋势。氟斑牙患病率与饮用水中氟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解决当地饮水问题迫在眉睫,并根据本地实地情况提出了一些适合本流域降氟改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牧区人饮安全供水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水源短缺问题,其涵义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由于水资源禀赋的先天条件不足,造成该区域或地区真正缺水;其二是由于特殊的环境地质条件造成的区域地下水高矿化度、高氟、高砷等,即有水不能饮的环境型缺水。为此,解决牧区人饮安全供水有两个途径。在水源难寻区,采用先进的找水技术寻找符合人饮安全标准的水源,满足牧区供水需求,其次通过先进的水质处理与净化技术,使苦咸水等达到安全饮水标准的要求。因此,本文围绕牧区人饮安全供水,开展牧区找水新技术研究,为解决牧区安全供水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奎屯河流域沿海拔的降低,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中水溶性的氟含量均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且主要类型为蒸发浓缩型。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该流域高氟水的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宁夏苦咸水、高氟水分布区广的现状,在引进吸收国内外成熟的咸水淡化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反渗透工艺原理,利用多级过滤手段进行水质净化处理,研究开发出了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经济节能、外观漂亮、便于维护、可随意移动的小型净化设备,能够处理地表水、浅层地下水以及池塘水等劣质水,使苦咸水中的有害离子(如氟、钠、氯、镁等)、细菌、真菌、病毒体等污物从水中分离开,净化后的水质可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适合贫困分散农牧户饮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李屯河流域沿海拔的降低,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中水溶性的氟含量均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且主要类型为蒸发浓缩型.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该流域高氟水的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15.
防氟改水”是针对我国的一些地区存在着高氟、高砷、污染等水质问题,开展的一项旨在解决广大农村群众饮水问题的一项民心德政工程。新民市在该项工程的建设中,有以下几项工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常规除氟方法由于受技术操作、管理运行等要求影响,不宜在农村推广使用.采用改性海泡石-粉煤灰协同处理含氟水,探讨了各种因素时含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0℃、处理时间25 min、pH值为5.6~5.8,在此条件下处理含氟水,除氟率达96%.水中舍氟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本课题着重研究了毛氟测定在家畜环境氟污染监测上的作用。测定结果是:正常区黄牛毛氟含量显著低于自然高氟区和工业污染区;毛氟与水氟,毛氟与气氟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黄牛毛氟含量可以监测家畜环境氟污染的情况。确立了毛氟近似等于46.00ppm作为保护家畜健康,划分正常区与高氟区的基准值。  相似文献   

18.
亳州市农村饮用水除氟状况的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的原因,毫州市是饮用水高氟区,且饮用高氟水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集中供水除氟工程在设备、吸附剂、管理上都存在不足。为使农村饮用水除氟能扎实有效地进行,应健全现有饮用水除氟工程的规章制度,积极开发适合农村家庭的饮用水除氟设备。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解决农村部分地区存在苦咸水、高氟水等饮水不安全问题,目前河南省已经建成1.8万个集中供水中心,为群众提供放心水。2014年,河南省还将投入39.8亿元,进一步改善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入户通水,此举将惠及860万农村人口。据了解,2014年国家计划解决河南省700万农村居民和160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问题,总投资达39.8亿元。从2005年,河南省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截至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由宁夏农林科学院研制的苦咸水净化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质不同等原因造成的RO膜损坏问题,进行了不同水质对RO膜损坏程度测试,研究了苦咸水净化装置RO膜清洗主要方法,延长了苦咸水净化装置核心部件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实现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