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培肥措施培肥土壤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土壤肥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培肥是维持农业土壤肥力水平最主要的措施之一,藉以补偿由于养分随农产品收获及农作物废弃物(如秸秆)带出农田对土壤养分库亏损造成的影响。如何对农田土壤进行有效培肥,达到既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又使农田土壤保持较高肥力,同时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维护农田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目前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培肥措施与土壤肥力水平关系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培肥措施与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肥力指标、土壤动物肥力指标之间关系的规律,并指出培肥措施与土壤肥力关系方面今后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有机肥的精细化高效化投入与土壤肥力关系研究、土壤动物学肥力指标的深入研究、土壤长期培肥的土壤生物学过程研究、土壤培肥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研究。本文旨在为通过合理培肥措施来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及维护农田良好生态环境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曲周县为例,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对挖损耕地复垦后的土壤肥力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挖损耕地与对照耕地相比较,土壤肥力包括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土壤容重变小。建议复垦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在平原地区只要挖损耕地在不超过一定深度影响耕作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恢复耕种,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复垦工程进行挖损耕地的复垦和培肥。  相似文献   

3.
黄土旱塬区新增耕地质量等别及粮食产能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黄土旱塬区新增耕地质量等别及粮食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实现黄土旱塬区耕地保护和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陇中黄土旱塬区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2015—2017年3个耕地占补平衡项目为例,以新增耕地的7种农用地分等因素为依据,对新增耕地耕地的质量等别和粮食产能进行计算,同时对新增耕地的土壤理化特性进行分析,并利用计量经济学Logistic回归模型,从构成新增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各因素对粮食产能的影响。[结果]景泰县占补平衡项目的实施,使新增耕地等别提高1~2个等别。粮食产能与新增耕地平均等别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水浇地以占总新增耕地91.84%的面积,创造了比例为93.36%的总粮食产能。新增耕地年限3 a时,土壤结构破坏率较1 a时降低了2.05%,土壤抗侵蚀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及速效钾分别较1 a时提高了10.67%,15.39%以及13.62%。耕种5 a,4 a,3 a项目单位面积产能较项目未实施时粮食产能分别提高15.69%,9.80%和3.92%。[结论] 5项因素对新增耕地粮食产能影响程度表现为: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新增耕地基础设施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新增耕地年限,因此要将新增耕地粮食产能提高的着力点放在耕地质量等别的提高方面。  相似文献   

4.
甘肃农田土壤氮磷钾养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自1983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由于经过多年的地力培肥,农田土壤养分发生了变化。1998年土壤养分调查结果揭示了甘肃省不同地域的主要耕种土类及耕地类型的土壤氮磷钾养分变化特征,为今后土壤养分资源的综合评价和科学施肥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对慈溪市耕地284个土壤样品测定结果表明,慈溪市91.9%的土壤符合农业部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按慈溪市农业产业发展要求,选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壤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6.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整理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了研究松嫩平原西部土地整理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土地整理项目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原耕地、盐碱地和新增耕地土壤电导率、阳离子总量、阴离子总量、碱化度、pH值、有机质以及阳离子交换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20和﹥20~40 cm土层上,新增耕地土壤电导率显著低于盐碱地44.9%和37.0%(P0.05),显著高于原耕地35.7%和58.6%(P0.05);新增耕地阳离子总量和阴离子总量均显著低于盐碱地(P0.05);盐碱地土壤碱化度在37.0%~38.2%之间,pH值接近10.0,为重度碱化土壤,新增耕地土壤碱化度在18.0%~21.6%之间,pH值低于9.0,为中度碱化土壤,其土壤碱化程度与原耕地接近;新增耕地土壤有机质显著高于盐碱地33.4%和61.3%(P0.05),在0~20 cm土层上显著低于原耕地21.5%(P0.05);新增耕地阳离子交换量比盐碱地提高16.7%和25.1%(不显著,P0.05),同时显著高于原耕地4.8%和11.0%(P0.05)。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土壤盐渍化、肥力指标和土壤离子组成与样地类型分布存在着空间上的有序关系,样地类型由盐碱地向新增耕地的变化,在土壤理化性质层面是盐渍化指标降低、肥力指标升高的过程;在土壤离子组成层面是HCO3-、CO32-和Na+等离子含量降低的过程。总体来看,松嫩平原西部土地整理能有效改良盐渍化土壤,但新增耕地土壤质量仍低于原耕地,建议在土地整理中通过完善灌溉与排水系统、将土地平整工程与深耕深松和增施有机肥相结合及采用生物措施等提升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7.
心土培肥犁改良瘠薄土壤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根据心土培肥的改土技术要求研制出心土培肥犁,并分别在瘠薄黑土和碳酸盐草甸黑钙土上开展大面积机械改土试验,明确自主研发的心土培肥犁改土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对作物产量的效果,为其广泛应用到低产土壤改良提供机械及技术支持。试验设深松、心土培肥和常规对照耕作,采用大田对比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心土培肥和深松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对土壤理、化性质,对作物产量及产量性状影响后效不完全一致;心土培肥降低土壤抗剪强度后效明显,碳酸盐草甸黑钙土10~30 cm土层土壤抗剪强度比对照降低6.65~12.16 k Pa,黑土比对照降低8.20~11.31 k Pa,碳酸盐草甸黑钙土改土后效果明显,黑土改土后效长,心土培肥改土效果优于深松;土壤容质量和硬度趋势同上;心土培肥提高土壤透气系数为2.78~14.28倍,饱和导水率为2.38~11.62倍;深松和心土培肥可提高下层土水分消耗比例,30~60 cm土层耗水量为心土培肥区深松区对照区,心土培肥耗水量比照高10%;心土培肥处理可提高土壤磷含量和供磷强度,20~30 cm和30~40 cm土层土壤供磷强度比对照分别提高4.19~5.17倍和4.96~17倍,碳酸盐草甸黑钙土高于黑土;心土培肥可提高玉米产量,碳酸盐草甸黑钙土上心土培肥增产幅度为6.82%~18.01%,黑土增产幅度为6.45%~11.18%,平均增产效果碳酸盐草甸黑钙土薄层黑土,但黑土持续增产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紫色土不同土体的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成文  何毓蓉 《山地研究》1993,11(4):223-229
对紫色土未培肥和培肥的不同土体,在小麦生育期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动态测定结果表明:未培肥土体的全氮、有效磷、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有明显变化。尤其是砂土和改变为不同质地的土体后,上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都有所提高。培肥土体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钾明显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强。砂土培肥的效果最显著,所以改变土体质地,并加以培肥,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防治紫色土退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珠海市耕地土壤p 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和水解性氮等主要评价指标进行测试,了解标准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将检测结果和与第2次土壤普查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原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土壤培肥及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盐渍化耕地土壤的培肥效果及改土效应,以河套灌区典型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施肥(CK)、化肥(CF)、化肥+有机肥(CFM)、化肥+秸秆还田(CFS)对土壤pH、有机碳、全氮含量、速效氮磷钾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并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等氮条件下浅层(0~20 cm)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微生物数量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不同培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的驱动因子,明确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这2种主要培肥措施下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CFM和CFS处理的土壤p H分别降低了1.36%~1.78%和1.02%~1.44%,土壤盐渍化得到改善;CFM和CFS处理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显著增加,且施用有机肥的提升效果优于秸秆还田;在土壤微生物方面,CFM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细菌数量(53.44%~59.78%)和放线菌数量(10.08%~16.79%),CFS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真菌数量(29.99%~49.06%)。综上所述,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可有效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碳和速效养分;同时改善...  相似文献   

11.
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滩地土壤肥力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家沟泥石流滩地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热量丰富,是较好的土地资源。为促进滩地的开发利用,对滩地土壤肥力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滩地剖面结构和土壤物理结构较差,沙石化现象严重;土壤微团聚体数量较少,粒级间比例不合理,水稻田表层土微团聚体主要集中在0.02~0.002mm,旱作表层土微团聚体主要集中在0.25~0.05mm;土壤养分除全钾极丰富外,其它养分都处于缺乏或极缺状态;在开发过程中,全氮增加显著,其它养分含量变化不大,有效钾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耕地质量构成要素间的影响分析——以吉林省前郭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质量各构成要素的特点和相互间的影响,决定了耕地质量的外在表现。从构成耕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和环境因素入手,研究具体区域耕地质量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便针对耕地质量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利用方式。本文以吉林省前郭县为研究区域,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和地球化学评估成果,分析该研究区内耕地质量构成要素的特点和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本研究区内耕地利用等与土壤肥力等呈正相关趋势,说明耕地生产能力随土壤肥力的增高而增大;耕地利用等与土壤环境健康等呈负相关趋势,说明研究区内的耕地利用方式对耕地的土壤环境状况造成了负面影响;土壤肥力等与土壤环境健康等呈负相关趋势,说明人们改善土壤肥力的方式,对土壤环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尽管目前研究区内耕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尚未超标,但土壤环境健康等的变化趋势向我们发出了警示,应注意合理施用化肥农药,避免耕地土壤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3.
陕北中部丘陵区土壤肥力现状及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分析了延安宝塔区和安塞县7个乡镇近三年来的粮食生产,肥料投入以及各土地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表明:投入的化肥中,氮肥以低浓度养分的碳铵为主,平均占肥料总量的38.3%,从施入土壤的N、P、K养分来看,K比例很小,结构不合理。土壤肥力总体水平低,且不同土地类型差异大;由于各乡镇自然和经济状况的差异,土地投入量不同,从而导致粮食产量相差悬殊,并且年际波动大。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培肥土壤和大力推广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imed at using the niche-fitness analysis method to assess soil fertility of cultivated land in Jianghan Plain in China. By introducing the niche-fitness theory into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oil fertility, an evalu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nd the soil basic niche-fitness model (SBNFM). To begin with, 10 indicators were selected and used to assess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soil fertility for cultivated land, and its weight was decided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opsoil (0–25 cm) in 58 units and examined for pH, organic matter (OM), total nitrogen (TN), etc. After standardizing soil attribute data of each unit, the optimum niche of every indicator was obtained and the soil basic niche-fitness value of each plot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SBNFM. Finally, the soil fertility of the cultivated land was divided into four grades based on the shortest distance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in this area.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oil fertility of the cultivated land in this area was on the medium and high side, the percentages of area in grades 1, 2, 3 and 4 accounted for 33.43%, 35.99%, 22.70% and 7.88%, respectively; thus, approximately 70% of the cultivated land was classified in the top two grades. The linear-correl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niche-fitness value and rice yield has shown that SBNFM is an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tool to analyze soil fertility and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The above results might be helpful and support fertilizer management or agricultural activity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15.
宁夏环香山地区压砂地土壤肥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宁夏环香山地区农田压砂地为研究对象,对压砂不同种植年限(CK,1a,3a,5a,15a,25a)下的土壤肥力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压砂后能显著提高土壤贮水量,压砂不同种植年限下的土壤贮水量分别比农田CK提高了68.5%,50.12%,40.42%,60.03%,44.39%。受季节降雨的影响,压砂不同种植年限土壤贮水量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一致。农田压砂种植初期(1~5a)显著降低了pH值,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PH值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农田压砂后明显降低了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碱解氮、速磷、速钾的含量,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西瓜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农田压砂种植5~8a,10a,15a,20a分别比压砂种植1~3a产量下降了33.33%,38.89%,55.56%,71.11%。  相似文献   

16.
呼伦贝尔市岭东黑土区耕地土壤肥力的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结合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项目的实施,利用“3S”技术对呼伦贝尔市岭东黑土区的68.11万公顷耕地进行了系统调查。根据1980~1982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927个土壤农化样点,与2002~2003年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项目的1007个农化样点的同位对比资料,对该地区土壤的肥力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耕地土壤肥力退化明显,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下降幅度较大,20年间分别下降了15.52g/kg、0.813.g/kg、27.7.mg/kg、64.3.mg/kg,下降幅度分别为25.38%、26.3%、12.93%和27.35%。只有土壤速效磷表现明显上升趋势,增长幅度达105.83%,这与多年大量施用磷肥有关,说明人类的生产活动对土壤肥力的变化有重大影响,通过合理有效地补充土壤养分是能够调节土壤养分平衡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特征向量的旱地连续种植模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索红壤区旱地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目的,本研究选择当地常见的种植模式以及运用常规施肥方式进行了连续性的小区试验,并根据综合评价原理,运用数理统计学知识,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构造了基于特征向量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对红壤旱地连续种植模式下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试验数据的变化趋势,比较恰当地反映土壤肥力变化情况,评价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模型分析结论为:柰李+(花生绿肥花生)对提高土壤肥力效果相对最佳,而对照最差。研究还以试验小区的生物量和能量效益分析验证了结果。  相似文献   

18.
19.
东新村土地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调查采样分析资料,论述了东新村土壤类型与分布、土壤肥力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质量以及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良、培肥和合理利用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预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该文通过1987和2002年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与土壤肥力变化的对比分析,探讨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肥力变化有直接影响,耕地转为林草地、建设用地、盐荒地和沙地,土壤肥力均有下降趋势;林草地转为滩涂的土壤肥力明显下降,转为盐荒地的略有下降;沙地转为耕地的土壤肥力明显提高,转为林草地有下降趋势,转为盐荒地的略有提高或不变;盐荒地转为耕地的土壤肥力有较大的提高,转为林草地的保持不变或稍有下降,转为沙地的稍有提高,转为建设用地的略微下降;滩涂转为盐荒地的土壤肥力保持不变或略微下降,转为林草地的稍有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