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甘肃河西走廊高海拔冷凉区以茎用莴苣"太原笋"为试材,研究不同密度和播期栽种对莴苣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莴苣的株高、茎粗、茎长、单株重逐渐降低;以5 445株/667m2密度下产量最高.随播期推迟,莴苣生育期缩短,抽薹率增加,产量降低.河西走廊高海拔冷凉区莴苣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适宜播种密度为5 445株/667m2.  相似文献   

2.
正莴苣,别名茎用莴笋、莴苣笋、青笋、莴菜,为一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上茎供食用,茎皮白绿色,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为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莴苣茎、叶中含有莴苣素,有镇痛作用。莴苣的适应性较强,可在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夏季收获。莴苣栽培过程中,如管理不当,在肉质茎膨大后期很容易出现裂茎现象,裂开部分呈黄褐色,易腐烂,产品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现将莴苣裂茎的原  相似文献   

3.
莴苣古今谈     
莴苣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人们最喜爱的蔬菜之一,原产地中海地区,汉隋时传入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人陶谷的《清异录》写道:“呙国(西域国名)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名‘千金菜’,今莴苣也”。莴苣品类甚多,依主要性状不同,可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两大类。叶用莴苣又名生菜,叶片甚大,生食或熟食均宜;茎用莴苣又称莴笋,其茎肥大如笋,肉质细嫩,  相似文献   

4.
正莴笋又称莴苣,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食用肉质嫩茎,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嫩叶也可食用。其茎、叶中含莴苣素,味苦,有镇痛的作用。为人们喜食的蔬菜,是我国南方蔬菜春秋主栽品种之一。目前,莴笋施肥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一是施肥不足造成作物缺素;二是施肥过多  相似文献   

5.
莴苣原产地中海沿岸,两广,云南等地种植较多。莴苣主要食用部分为嫩叶(生菜)及嫩茎(莴苣笋)二种类型。含有多种氨基酸及菊糖。在茎用莴苣中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有葫萝素0.02毫米.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02毫克,烟碱素0.5毫  相似文献   

6.
莴笋     
<正>莴笋为菊科莴苣属能形成肉质嫩茎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等。莴笋是莴苣在长期栽培中,经不断的选择、培育而成的一个变种。文献载有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608年)呙国与  相似文献   

7.
莴苣在分类上属菊类蔬菜,食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茎用莴苣(俗称莴笋、莴苣笋、青笋等)和叶用莴苣(俗称生菜、西生菜、千金菜等)两类。一般莴苣在我国南、北均普遍栽培,生菜在南方栽培较多,是一种重要的大众蔬菜,因其具有增强消化、促进食欲及一定的镇痛和催眠作用,因此也可以列为保健蔬菜。2003年我镇在罗前村栽培茎用莴苣(早熟莴笋)56亩,以春季栽培为主,亩产平均达1260kg。  相似文献   

8.
茎用莴苣菊科一年生蔬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由于茎用莴苣耐寒性强,熟期早,可在一般夏菜之前上市,这不仅解决了秋菜前茬空用地的问题,而且也对补淡、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农民收益有效重要的意义。1供试材料及试验方法供试品种有鲫瓜笋、北京白尖叶、兰山...  相似文献   

9.
莴苣属菊科,喜冷凉气候,稍能耐霜冻,忌高温,宜在秋冬或早春栽培;主要食用肉质茎,又称莴笋、香笋,嫩叶也可食用。我们在临安市海拔450m左右山地进行夏秋反季节(7月中下旬~10月上旬)露地栽培莴苣,生长期70d左右,667m^2产量在2500~3000kg、产值达6000元,经济效益较高。现将莴苣反季节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莴笋即茎用莴苣,以其肥大的肉质笋状茎供食用,在我市主要在春秋露地栽培,种植面积较大,是春季和秋冬季节重要蔬菜之一。为充分利用大棚温光资源,近年来,我市农技推广部门示范推广种植秋延后大棚莴笋,上市期正处于蔬菜淡季,销路好,售价高,经济效益显著,深受农民欢迎。现将其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