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辐照大蒜抑制发芽的部分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云堂 《核农学报》1999,13(6):330-338
本文对辐照大蒜抑制发芽的部分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低温( - 2 ±1 ℃) 贮藏能延长大蒜的适宜辐照期,冷藏至当年底出库辐照,仍然具有良好的抑芽效果;冷藏至翌年3 月辐照,其抑芽效果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在大蒜适宜辐照期内,辐照后冷藏与冷藏后再辐照的抑芽效果一致;但冷藏时间过长( 至翌年3月) ,辐照的抑芽效果不如先辐照后冷藏的效果好;3辐照大蒜幼芽及芽鞘褐变的主要原因是贮藏温度过高引起的,而在低温条件下( - 2 ±1 ℃) 贮藏不会产生褐变;辐照大蒜、辐照后冷藏大蒜和冷藏后辐照大蒜进入常温贮藏后,幼芽及芽鞘很快就会产生褐变。  相似文献   

2.
利用低剂量 ( 5 0~ 1 5 0 0Gy)的60 Coγ射线辐照处于稳定早期的耐辐射球菌培养物 ,考察了辐照剂量和辐照后培养时间对菌体中抗氧化酶 ,即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氢酶 (CAT)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一定辐照条件 ( 2 0 0~ 1 0 0 0Gy)下 ,经过 30~ 60min的辐照后培养 ,菌体中SOD和CAT酶活性显著提高 ,其中 1 0 0 0Gy辐照且辐照后培养 30min的SOD酶活性达到1 49 69U mg ,CAT酶活性达 1 85 5 0 1U mg。分别比对照 (未辐照 )提高了 75 5 9%和 60 98%。低水平辐照 ( 0~ 1 0 0 0Gy)对菌体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辐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食品杀菌保鲜技术,近年来在即食肉制品保鲜方面的应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探讨γ辐照技术对猪肉火腿肠的杀菌保鲜效果,试验采用1、3、5、7、9 k Gy 5个剂量分别对火腿肠进行辐照处理,辐照结束后样品在4℃条件下冷藏,然后跟踪测定其在冷藏过程中脂肪和蛋白质氧化、颜色、p 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以及菌落总数的变化,分析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对火腿肠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可以显著降低火腿肠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稳定性,促进其在储藏过程中的氧化。1 k Gy剂量辐照对火腿肠的色泽影响不显著;3~9 k Gy剂量辐照,可以使样品的红度值(a*值)显著降低、亮度值(L*值)显著升高(P0.05),而在冷藏过程中a*值与L*值均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高剂量辐照组要比低剂量组降低更快一些。火腿肠p H值受辐照影响不显著(P0.05),且在冷藏过程中所有处理组火腿肠的p H值变化也不显著,均在6.0~6.5范围内。5 k Gy剂量辐照即可对猪肉火腿肠中的微生物起到有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60)Coγ射线辐照蜜环菌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6 0 Coγ射线辐照对蜜环菌的生物学效应。结果发现 :1 0~ 80Gy低剂量辐照能提高蜜环菌的生活力 ,促进其生长 ,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对细胞膜脂过氧化无明显影响 ,2 0Gy辐照效果最显著 ,菌丝体生长量较对照增重 3 1 2 0 % ,MDA含量较对照低 2 7 4% ;大于 80Gy辐照则随剂量增大生长受抑制 ,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1 0~ 80Gy辐照还提高了菌丝体中SOD活性 ,高于 80Gy则随剂量增加酶活性降低 ;POD活性随辐照剂量递增酶活性提高 ,与MDA含量呈正相关。6 0 Coγ射线辐照提高了蜜环菌中核酸含量 ,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较对照分别提高 3 1 %~ 2 84 3 %和2 40 %~ 1 61 41 %。 2 0Gy剂量辐照使DNA、RN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提高 ,3者呈明显正相关 ;2 0 0Gy辐照使DNA、RNA含量提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呈下降趋势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3 89和 -0 73 40。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 ,2 0Gy辐照对DNA链无明显影响 ,而 2 0 0Gy辐照则出现严重拖尾 ,表明DNA链有严重断裂。DNA断裂主要发生在辐照后 6h之内 ,以后能自动修复  相似文献   

5.
辐照大蒜的贮存性状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守经  孙守义 《核农学通报》1996,17(5):226-227,240
对辐照大蒜的贮存性状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内芽对辐照剂量反应不敏感,内芽生长受辐照时间的严格控制,大蒜鳞茎的根原基对辐照处理较敏感,辐照后其分裂能力很快丧失。大蒜经辐照后呼吸强度发生明显变化,逐步表现出生理代谢活动失调。辐照的抑芽效果与处理时间密切相关。推广应用大蒜辐照保鲜技术,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60Co-γ射线辐照德国鸢尾杂交种子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60Co-γ射线辐照对德国鸢尾杂交种子的影响,用0(对照)、20、40、60、8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德国鸢尾杂交种子,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其萌发率、成苗率的影响及其M1部分表型变异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20和40 Gy60Co-γ射线辐照后,种子萌发率分别为68.33%和87.91%,显著高于对照(41.25%);60和80 Gy 60Co-γ射线辐照后,种子萌发后的成苗率分别为70.72%和68.37%,显著低于对照(96.29%),且存在显著的致死效应;60和80 Gy辐照剂量可显著缩短M1的叶长和叶宽,其中60Gy还可显著降低M1旗瓣宽度,提高旗瓣长宽比.综上,20 ~40 Gy辐照剂量可以改善德国鸢尾种子萌发率,60~ 80 Gy可以作为德国鸢尾杂交种子的诱变剂量.本研究结果为利用60Co-γ射线改善德国鸢尾杂交种子萌发率和开展辐照诱变育种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付立新 《核农学报》2002,16(2):122-124
利用6 0 Coγ射线辐照液态发酵法糖化酶生产的白酒 ( 55℃ )。处理剂量为 0(CK)、1 0、2 0、4 0kGy,剂量率为 1 78Gy min。辐照后室温贮存 3 0d ,检测其理化及感官指标。表明经γ射线辐照的白酒 ,其有益成分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感官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将不同剂量辐照的白酒与未辐照的白酒经不同的比例混合 ,筛选理化指标及感官指标较好的酒样。表明以 2 0kGy3 0 % +4 0kGy3 0 % +CK40 %较为理想 ,且混合后贮存 3个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冷链运输过程中温度波动和电子束辐照对冷冻大黄鱼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本试验比较了温度稳定组-18℃、温度波动组(-18℃—0℃—-18℃—0℃)以及不同辐照剂量组(0、1、2、4 k Gy)的大黄鱼在贮藏过程中,氨基酸、菌落总数(APC)、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RS)及挥发性气味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温度稳定组大黄鱼的APC、TVB-N、TBARS等指标无明显波动,而温度波动组大黄鱼的各指标均与温度稳定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货架期减短至26 d左右;但温度波动组经1、2、4 k Gy不同剂量辐照后,APC、TVB-N等指标的增长速度均有所减缓,辐照剂量越大,效果越明显,且辐照处理对氨基酸及挥发性气味无显著影响;1、2 k Gy剂量辐照处理组除了TBARS值在初期较高外,贮藏期间与未辐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4 kGy剂量处理对TBARS值影响较大,从辐照处理开始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在贮藏末期已达0.614 mg MDA·100-1·g-1。因此,在冷链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温度波动,同时配以2 kGy辐照剂量可使冷冻大黄鱼保持良好的品质。本研究结果为冷冻大黄鱼的储藏运输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能电子束辐照对巨峰葡萄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用电子束400、700、1000、1500和2500Gy辐照及SO2处理巨峰葡萄后,置于温度-0.5℃~0.5℃、相对湿度85%~95%冷库中贮藏,研究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微生物杀灭效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杀灭或抑制葡萄表面细菌、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的滋生繁殖,减轻葡萄贮藏过程中的腐烂现象。在剂量1000Gy以下,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抑制葡萄的呼吸强度,降低果实内有机酸、Vc等营养物质的消耗,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达到保鲜的目的。其中700Gy处理组葡萄贮藏至98d时Vc含量为3.79mg/100g,可滴定酸及总糖含量分别保持在0.348%和11.44%,SOD活性高达14.89U/g,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不存在SO2漂白斑,能够保持葡萄较新鲜的外观及营养品质。综合微生物控制及品质保鲜效果,以700Gy剂量辐照巨峰葡萄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至98d时,好果率达93.3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辐照技术对草鱼货架期及品质的影响,以新鲜草鱼为原料,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下,研究4℃条件下草鱼贮藏品质的变化,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色差值、pH值、鲜度值(K值)为指标,并配合汁液流失率及感官评价来综合评定生鲜草鱼肉鲜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0、3、6和9 k Gy辐照剂量下,辐照剂量越高,生鲜草鱼肉的菌落总数、TVB-N含量及K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增长趋势越缓慢,pH值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而色差值受辐照剂量影响较小;9 kGy辐照剂量对草鱼肌肉品质有一定影响,表现为草鱼肌肉色差值和汁液流失率较低剂量升高,伴随着感官评分有不同程度下降。当辐照剂量为6 kGy时,生鲜草鱼肉贮藏效果最好,低温(4℃)冷藏可延长保质期至30 d。本研究延长了草鱼的货架期,并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其鲜度和品质,为草鱼的冷藏保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利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可行性(英文)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利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适照时期为羽化后 7~ 1 0d ,适宜的辐照剂量为 70~ 90Gy,剂量率为 1 5Gy min。田间纱笼释放试验表明 ,释放比为 5∶1可压低野生虫口数量。利用昆虫不育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难点是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12.
低剂量γ辐射诱导作物种子超弱发光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20 Gy 、30Gy 和40Gy 60Co γ射线照射黄瓜种子,用10Gy 、20 Gy 和40Gy 剂量照射番茄种子,在停照后6 、12 、24 、48 和72h 测量干种子和萌动种子超弱发光强度。结果表明,在低剂量辐照范围内,超弱发光强度随辐照剂量增大而增大,种子萌动期发光强度大于干种子,经10Gy 处理的番茄种子发光强度一直高于其它处理及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生姜辐照抑制发芽贮藏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结果表明 ,生姜辐照抑制发芽的最适辐射剂量为 0 0 8~ 0 40kGy,最高耐受剂量为 0 40kGy。辐照时要保证产品的吸收剂量不均匀度≤ 1 5。适宜剂量的辐照处理与聚乙烯蔬菜专用保鲜膜包装相结合能够实现生姜在常温下的中长期贮藏 ,贮藏 1 2 0d保鲜率可达到 90 %以上。在 0 0 8~ 0 2 5kGy的辐照剂量范围内 ,不会引起生姜维生素C和钙质含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60)Coγ射线与GA_3复合处理对番木瓜的遗传诱变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黄建昌  肖艳 《核农学报》2003,17(5):332-335
研究了60 Coγ射线与GA3 复合处理对番木瓜的遗传诱变效应 ,结果表明 ,经 1 0~ 40Gyγ射线处理 ,幼苗根尖细胞的微核细胞率、染色体畸变率、叶片畸变频率随剂量增大而增大 ,花粉育性下降 ,结果推迟 ;用 1 0~ 5 0mg L的GA3 处理可有效减轻辐射损伤 ,低辐射剂量时以低浓度的GA3 处理效果明显 ,而高辐射剂量时以高浓度的GA3 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莱芜姜根茎为材料,用60Coγ射线进行了02、0、40和60Gy 4个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辐照使莱芜姜当代(VM1)成苗率降低,出苗、展叶时间延迟,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且随剂量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对辐照当代植株进行POD、EST同工酶和RAPD检测分析,均得到了与对照不同的差异性谱带,说明辐照生姜根状茎可以使植株在分子水平上发生变异;莱芜姜根茎使用LD30~40的中等剂量比较合适,适宜辐照剂量为20~30 Gy。  相似文献   

16.
~(60)Coγ辐射对菜心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菜心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在离体培养中茎尖存活率随剂量增大而下降 ,茎尖增殖、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和愈伤组织分化受到抑制 ;外植体龄影响离体培养中的辐射效应 ;小于 50Gy直接辐照离体培养中的茎尖促进芽的增殖。从对离体培养的效应看 ,对种子的适宜辐射剂量是200Gy左右 ,经催芽种子为 50~100Gy,离体培养茎尖可用 40~ 70Gy。  相似文献   

17.
用20、25、30和35Gyγ射线辐照处理莱芜大姜品种不同芽龄的萌动根茎和幼芽根茎,并对VM1、VM2和VM3代的材料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对莱芜大姜VM1代的抑制效应明显,并随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萌动根茎对辐照处理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幼芽根茎。莱芜大姜幼芽根茎的LD50和LD60分别为20和25Gy,最适辐照剂量为25Gy,萌动根茎的LD50和LD60在20Gy以下。莱芜大姜经辐照处理后,VM2代变异幅度大,表现出7种表型变异类型。在VM3代中,部分突变株系的变异性状存在退化现象,但有3个突变株系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和较高的稳定性,其根茎鲜重分别比对照增产33.5%、27.5%和24.9%。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高能碳离子诱变对玉米的影响,本研究利用高能碳离子处理昌7-2和PH6WC两个玉米自交系,分析当代植株的出苗率、株高、穗位高等表型,测定收获后的籽粒性状。结果表明,经高能碳离子辐射后,两个玉米自交系的出苗率显著降低,且在高剂量辐射下两个玉米自交系在2019年均有降低。植株表型分析结果发现,在2019年,昌7-2和PH6WC在40~100 Gy辐射下株高显著下降;在2020年,PH6WC在150 Gy辐射下穗位高显著下降;在2019年,昌7-2在60~100 Gy辐射下穗位高显著下降;在2019年,昌7-2在80~100 Gy辐射下叶夹角增大;在2019年,昌7-2在40、100 Gy辐射下叶长显著降低,PH6WC在100 Gy辐射下叶长和叶宽显著下降;在2019年,昌7-2在80 Gy辐射下叶宽显著增加,在20 Gy辐射下雄穗分枝显著增加,而100 Gy辐射下雄穗分枝显著降低。在籽粒性状中,高剂量(60~100 Gy)辐射下的粒厚显著增加,粒长降低但百粒重有所增加,昌7-2比PH6WC更为明显。由上述结果可知,不同玉米种质的不同性状对高能碳离子的诱变处理效应存在差异,40~60 Gy是昌7-2较为适宜的诱变剂量,而PH6WC较为适宜的剂量为60~80 Gy。本研究结果可为玉米种子的高能碳离子诱变剂量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