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探明性诱剂防治烟草夜蛾在邵阳烟区的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丰富邵阳烟区病虫害防治体系,2017年在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金称市镇,对斜纹夜蛾、烟青虫的发生规律以及性诱剂和化学防治2种方法防治烟草夜蛾的效果、防治成本及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邵阳烟区运用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烟青虫的最佳时间分别为5月上旬—7月下旬、4月中旬—6月下旬,性诱剂的使用推迟了斜纹夜蛾和烟青虫对烟株的为害发生时间,降低了为害株率,性诱区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虫口退减率较化防区提高了46.1和46.0个百分点,防治效果较化防区提高20.3和18.3个百分点。性诱区较化防区农药施用次数减少2次,节约用工成本184元/hm~2,总成本节约115元/hm~2,提高了上等烟比例和均价,经济效益提高了7 145.71元/hm~2。在邵阳烟区应用性诱剂防治烟草夜蛾能缩短烟草夜蛾的为害时间,减轻为害程度,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还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提高烟叶产值,获得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邵阳烟区斜纹夜蛾的为害规律及影响诱蛾效果的关键气象因子,2015~2017 年在湖南省邵阳县利用性诱剂对斜纹夜蛾进行了三年的诱捕监测,并对诱蛾量与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邵阳烟区斜纹夜蛾发生高峰为5月上旬至7月下旬,6月中下旬达到最大值。诱蛾量与气象因子相关因子分析表明,斜纹夜蛾诱蛾量与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极显著相关,即斜纹夜蛾诱蛾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多。因此,在邵阳烟区斜纹夜蛾的防治最佳时期在5至7月,在此期间如遇干旱高温天气,斜纹夜蛾繁殖生长速度将加快,群体数量将增加,应当加强对斜纹夜蛾的防治力度,一方面增加性诱剂安置密度,另一方面科学的使用化学农药,从而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3.
临沧低热烟区斜纹夜蛾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沧市低热烟区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发生为害规律。[方法]在自然烟田环境中进行斜纹夜蛾成虫性诱剂监测、田间发生为害调查及自然种群连续世代发育进度观察。[结果]在1 000~1 300 m低海拔的烤烟大田生育期,斜纹夜蛾发生4代,各代历期33 d左右,主害代为第3代。[结论]为低热烟区斜纹夜蛾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斜纹夜蛾是鳞翅目夜蛾科的一种杂食性害虫,为害多类作物,在台州地区常年发生5~6代,属夏秋多发型,但不同年份对作物造成严重损失.由于以斜纹夜蛾为主的夜蛾类害虫食性杂、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抗药性上升快等原因,防治难度很大.2004年7月8日选用阿维菌素等7种药剂开展了防治斜纹夜蛾试验,并将防治时间适当提前到斜纹夜蛾卵孵高峰期,以探索不同药剂对斜纹夜蛾等夜蛾类害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斜纹夜蛾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绿清 《福建农业》2008,(11):24-24
斜纹夜蛾是典型的多食性害虫,在福安市主要为害花椰菜、甘蓝、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还为害茄科、葫芦科、豆科、芋等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近年发生为害比较严重。为此,2005~2007年对斜纹夜蛾在蔬菜上的发生、为害进行了系统的监测与调查,并在防治试验基础上,提出和组织实施了无公害防治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斜纹夜蛾在蔬菜上的大面积严重为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邵阳烟区斜纹夜蛾的危害规律及影响诱蛾效果的关键气象因子,2015—2017年在湖南省邵阳县利用性诱剂对斜纹夜蛾进行了3年的诱捕监测,并对诱蛾量与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邵阳烟区斜纹夜蛾发生高峰为5月上旬至7月下旬,6月中下旬达到最大值。诱蛾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斜纹夜蛾诱蛾量与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成极显著相关,即斜纹夜蛾诱蛾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多。因此,邵阳烟区斜纹夜蛾的防治最佳时期为5—7月,其间如遇干旱高温天气,斜纹夜蛾繁殖、生长速度加快,群体数量增加,此时应当加强对斜纹夜蛾的防治力度,一方面增加性诱剂安置密度,另一方面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从而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7.
斜纹夜蛾在安徽省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近 3年斜纹夜蛾在安徽省发生、防治情况 ,结合越冬调查和有关资料 ,分析了斜纹夜蛾在安徽省发生为害的特点 ,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与国内烟草绿色防控实施先进烟叶产区对比,赣州烟区所实施的烟青虫/斜纹夜蛾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对提高烟青虫/斜纹夜蛾防治效果、保障烟叶质量安全、提高烟农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该研究为烟青虫/斜纹夜蛾综合防治技术在赣州烟区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斜纹夜蛾为害的特点,分析了近年来斜纹夜蛾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小地老虎效果及对烟叶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13年楚雄州性诱剂和化学药剂防治后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的诱蛾量、百株虫量、为害株率、防治效果及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结果]烟株大田生育中后期斜纹夜蛾诱蛾量最多,小地老虎诱蛾量在苗期和大田生育前期较多.性诱区提前诱杀成虫,有效减少了斜纹夜蛾、小地老虎幼虫数量,幼虫危害时间分别减少了70和5d,降低了为害株率,与对照相比防治效果分别为97.27%和61.93%,而化防区斜纹夜蛾防效仅为6.02%,小地老虎则为负防效(-42.58%).性诱区与化防区相比,节约材料成本181.35元/hm2,减少0.5个工作日,减少杀虫剂使用2次,有效保护了天敌种群数量,性诱区百株蚜茧蜂、食蚜蝇、瓢虫数量分别是化防区的2.50、18.86、1.17倍,同时,性诱区降低了害虫为害机率,提高了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效益提高了7 752.75~8 156.25元/hm2.[结论]性诱剂防治烟草夜蛾能有效提高害虫防治效果,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烟农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降低烟叶农药残留,保护害虫天敌,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探索武定烟区性诱剂在合适的区位及高度条件下,达到防治烟田内斜纹夜蛾和烟青虫最佳效果,通过研究性诱剂在不同区位及高度条件下在烟田防治斜纹夜蛾和烟青虫效果,得出结论:性诱剂诱捕器在烟田内最佳安放位置为烟田的外圈,安放高度为75cm,利用性诱剂诱捕器诱杀斜纹夜蛾和烟青虫效果最佳,烟田内害虫的虫口密度与烟株被害株率最低。  相似文献   

12.
陈代利  梁永江  李喜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53-7155,7179
[目的]阐述烟草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方法]介绍了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测报方法,提出了综合防治斜纹夜蛾的措施,并对斜纹夜蛾今后的防治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果]斜纹夜蛾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性外激素、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指出了在重视化学防治的同时也要重视生物防治以及今后综合治理烟草斜纹夜蛾的发展前景。[结论]为斜纹夜蛾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厚发  杨学彪  许银莲  王永  赵刚  邱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32-10434
[目的]探讨诱捕器对烤烟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方法]调查并分析了斜纹夜蛾性诱剂、化学药剂和空白对照处理对烤烟斜纹夜蛾的防控效果。[结果]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捕蛾量呈明显的高峰期和峰次。性诱剂防控区比空白对照区的虫口密度平均减退70.5%;比常规药剂控制区的虫口密度平均减退7.1%,降低成本35.6%。[结论]斜纹夜蛾性诱剂对烤烟斜纹夜蛾有较强的诱测和防控作用,可作为监测和防控斜纹夜蛾的有效措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外来入侵害虫B型烟粉虱取食诱导烟草植株对后取食的斜纹夜蛾的防御反应和空间效应,探讨B型烟粉虱取食诱导的烟草防御反应在B型烟粉虱与斜纹夜蛾种间竞争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室内采用饲喂寄主叶片的方法,研究B型烟粉虱危害诱导的烟草植株不同部位的叶片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烟草植株内相关防御酶的变化。【结果】B型烟粉虱取食诱导的烟草植株叶片对后取食的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处理烟草植株的不同叶位对其影响不同。与取食各自的对照叶片相比,其影响顺序为虫体叶>中间叶>系统白脉叶,各处理与对照间均差异显著;而处理植株的心叶与对照叶片相比对斜纹夜蛾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B型烟粉虱危害的烟草植株叶片与各自的对照叶片相比,虫体叶、中间叶和系统白脉叶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β-1, 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均显著增加,而心叶差异不显著。【结论】B型烟粉虱取食诱导烟草植株叶片对后取食的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产生不利的影响,且存在空间系统传导性。B型烟粉虱取食的烟草植株内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β-1, 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提高,它们与对斜纹夜蛾的不利影响有关。B型烟粉虱取食诱导的烟草防御反应在对后取食斜纹夜蛾的防御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17—2020年连续4年在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烤烟种植区设置斜纹夜蛾性诱捕器,调查斜纹夜蛾雄成虫的迁飞量。结果表明,长汀县斜纹夜蛾从3月中下旬开始迁飞,4月中旬达到高峰,4月下旬虫口减退;性诱捕器的连续使用可以降低斜纹夜蛾的发生量。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斜纹夜蛾对转Bt基因抗虫棉叶片和生殖器官的危害已经超过常规棉 ,百株虫量是常规棉的近 4倍。原因主要有 3个方面 :一是转Bt基因抗虫棉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发育历期、蛹历期、成虫寿命及蛹重没有显著影响 ;二是斜纹夜蛾取食转Bt基因抗虫棉叶后雌性比例、产卵率和产卵量较高 ;三是斜纹夜蛾的发生与棉株营养有密切的关系 ,表现为随着施氮量和磷钾肥配比的提高 ,百株虫量增加。表明在施氮量和磷钾肥配比较高的田块 ,要更加重视斜纹夜蛾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斜纹夜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恒温条件下用新鲜烟叶饲养斜纹夜蛾,得到危害烟草的斜纹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用直线回归法求得斜纹夜蛾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烟草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提供了基础数据。根据所得数据和云南主要烟区的月平均温度推算得到昆明、楚雄、大理1年发生3~4代,玉溪、宜良4~5代,宾川、永仁5~6代。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出防治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新型高效低毒化学药剂供湘南地区烟叶生产上使用。[方法]采用田间比较鉴定、室内检测分析等方法,从烟株的抗虫性、初烤烟叶外观和内在品质等方面研究了4种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烟叶生产的影响。[结果]参试的4种化学药剂中,20%氯虫苯甲酰胺乳油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防效显著,其药后7、15 d防效分别是94.77%和83.14%、89.85%和80.29%,优于化学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且对烟叶的外观和内在品质无负面影响。[结论]20%氯虫苯甲酰胺乳油可替代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烟草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