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齐明 《林业科学研究》2007,20(1):143-146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不论是营造用材林,还是发展生态林业,在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杉木龙15是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杉木课题组与浙江省龙泉市林科所于20世纪80年代选育出的一个优良品种。经多年多地点试验证明,杉木龙15具有速生、优质、抗逆的优良特性,被浙江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定为全省第一号杉木良种。在杉木遗传改良工作中,同工酶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作者借助同工酶技术,对杉木龙15速生、优质、高抗的遗传学基础进行分析,为龙15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和林木早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杉木改良代种子园遗传组成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应用杉木优良种源和优良家系对杉木第一代(初级)种子园作遗传疏伐建成改良代种子园,能有效地改变种子园的遗传组成,并使遗传加性效应得到更大的提高。建成的改良代种子园优良无性系及其母株占有率达90%以上,同时保留有较宽的遗传基础。改良代种子园生产的良种增产效益比第一代种子园提高一倍多,达20.6%~28.9%。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杉木第3代良种的改良效果,2015年在福建省泰宁国有林场营建了杉木第3代良种改良效果测试林。造林6a后,品种间、品种内单株间生长差异结果表明:第3代良种平均树高为6.73 m,比第2代良种高9.97%;平均胸径为10.94 cm,比第2代良种大28.86%;平均单株立木材积为0.03782 m3,比第2代良种大70.59%。且第3代良种林分单株间生长分化较第2代良种林分小,林相更整齐。因此,泰宁产区可利用杉木第3代良种营造速生丰产林。  相似文献   

4.
张建章 《浙江林业科技》1992,12(5):72-74,53
浙江省龙泉市林科所开展杉木多世代遗传改良研究经过20年,已完成了杉木遗传改良的第一轮回选择,正向第二轮回选择进展,来验证杉木种子园的遗传效应理论。在建成133.5ha的杉木良种繁育基地上,已生产杉木良种1万多kg,推广良种造林2.67万ha。  相似文献   

5.
杉木改良代种子园材料选择及建园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林业科技》1994,21(4):1-4,9
通过20多年的研究攻关,杉木种源、优树、家系、无性系选择均取得突破性进展,良种基地建设已由初级种子园向改良代种子园过渡。本文总结了种源、1.5代、2代及双系种子园的材料选择及种子园建设的主要技术,对促进杉木多世代遗传改良、推广杉木良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的主要造林树种,广泛分布于长江、珠江流域14省(区)亚热带地区,每年木材产量约是全国商品材产量的1/5到1/4,20世纪90年代年造林面积40万hm^2左右。约占我国人工林面积的1/10。杉木育种虽取得很大成绩,但还不能满足生产上对良种的需求。为了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加快林木良种建设步伐,提高良种的遗传增益,作者在杉木1代种子园建立的基础上,于1992年起开展了杉木高世代(即2代)种子园建立技术的研究;同时,于1997—1999年连续3a进行了杉木2代种子园单亲子代林的测定研究。  相似文献   

7.
杉木砧木质量对接穗生长的影响吴强(四川省忠县林业局)杉木(Cunlli。glramiatancela扣)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我省每年营造的6.7万hm‘速生丰产林中有70%是杉木林[‘1。为加速杉木良种化进程,提高良种比水平,林业部和四川省林业厅在...  相似文献   

8.
SODP软件在种子园无性系配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南京林业大学研制的“林木遗传改良实用统计应用软件”(SPQG)中的种子园优化排列设计软件(SODP)在杉木改良第1代种子园(1.5代种子园)无性系配置中的应用表明,可以加快设计速度,并获得较满意的遗传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6a试验,提出了杉木幼林与大豆立体复合经营模式,其中包括:选择抗旱、耐瘠、高产稳产、适宜杉木幼林立体经营的大豆良种(本试验从78个品种中筛选出6个优良品种),适时播种(春大豆4月1日~15日,夏大豆5月15~25日),合理的株行距(20~50cm)和每个播种穴合理留苗数(2~4株/穴),用钙镁磷出作基肥(225kg/hm2),因地制宜施少量氮肥(尿素37.5~75.0kg/hm2),适宜立体复合经营的杉木幼林应为造林后1~2a,林地应为阳坡,豆株与幼树的距离33cm以上。杉木—大豆立体经营,不仅能增加粮食和直接经济收入,而且提高了光能利用率,改善林地小气候,减少林地水土流失,改良了土壤,使杉木幼林年生长量比一级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广西杉木良种选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我国杉木良种选育概况,总结了广西杉木良种选育研究与良种基地建设现状。广西保存了优良家系和优良组合800多个,优良无性系900多个,筛选出了融水、金秀、那坡、隆林、贺县(八步)等优良种源,筛选出优良材料一批应用于种子园建设和营造速生丰产林。同时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杉木良种发展目标与策略,以推动广西杉木良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良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种苗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选用良种造林是实现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重要措施。通过对江西铜鼓、永丰、德兴3个杉木主要造林区1987~1991年营造的杉木速生丰产林进行良种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经营条件下,由种源到优良种源中的优良无性系造林具有种质的叠加效应,其叠加效应在胸径和材积生长上表现尤为突出,优良种源培育大径材比普通种源材积生长要提高30%左右,而用优良种源中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培育大径材,在种源的基础上又要提高20%以上,且林分大径木比例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杉木主要经济性状多层次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明 《林业科学研究》1998,11(2):203-207
借助于10年生的杉木种子-家系两水平试验林,研究了杉木主要经济性状在多层次上的遗传变异规律,其主要结果如下;(10在相同的研究性状上,通常家系内个体间的变异量〉种源间变异量〉种源内家系间的变异量;性状的遗传个体〉种源内家系〉家系内个体;不同变异层次的遗传改良潜力是不同的;通常种源-家系内个体-种源内家系;多层次联合选择获得最大析选择进展。(2)在相同的变异次上,杉木各研究性状具有各自不同的遗传改奶  相似文献   

13.
以来自湖南省城步、绥宁、通道、会同、安化、浏阳、南岳、慈利、资兴、临武、江永、衡南、茶陵、郴州等14个种源区的82个优树家系种子和城步试验区附近优良林分混合种子(对照)为试验材料,以容器苗造林于城步,对来自不同种源区的家系在城步的生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期城步本地马尾松优良林分子代表现较好,仅次于江永种源,而浏阳、通道种源幼龄期和中龄期平均胸径均显著小于城步马尾松优良林分子代的,但随着林龄的增长,资兴、会同、江永、临武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的表现均逐渐超过了本地优良林分子代的表现。以11年生材积排名,表现最好的是来自于资兴的家系,排前5名的有4个(含前3名);来自于江永的家系表现较好,仅次于资兴的,排前5名的有1个。以11年生材积生长量为优良家系选择标准,按家系总数15%的入选率,江永家系的入选率最高,达50.0%;资兴的次之,为41.2%;临武的较小,为23.1%。马尾松家系的生长表现在幼龄期和中龄期有一定有差异,早晚表现一致的家系仅占50%。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源无患子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9个种源90个家系的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种子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长乐林场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无患子1年生苗生长期可分为生长初期、速生期和木质化期,地径生长高峰期晚于苗高生长高峰期。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种源、不同生长时期苗高和地径生长性状差异较大,呈极显著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苗高生长性状与种源地纬度呈显著性负相关,南部种源苗期生长性状明显好于北部种源,初步选择出江西上犹、浙江龙泉、江西宜丰3个优良种源,上犹7号、上犹8号、上犹9号、宜丰1号、宜丰6号、龙泉4号和龙泉10号共计7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5.
福建柏优良种源和家系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福建柏19个地理种源和48个家系造林试验,初步选择出10个优良种源和14个家系,其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16.09%~88.70%、15.19%~184.80%。参照福建柏优树国家标准,在优良种源和家系林分中,选择出优树179株,其材积遗传增益比优良种源和家系分别提高17.45%~122.51%、3.30%~191.69%。  相似文献   

16.
1989年至1996年间,台山红岭种子园从美国、澳大利亚、津巴布韦引入湿地松基因资源种子共407份,包括有6个种源、213个全同胞家系和188个半同胞家系。利用其中370份材料营建种源林1片、基因资源林6片,面积共16.85hm^2。根据这7片测定林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新引材料的遗传品质以及选择潜力,造林保存率平均达90%以上;在生长量方面,有66.67%的种源、82.14%的家系优于台山湿地松初级种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在福建杉木中心产区推广的杉木良种,选择5个杉木良种(福建尤溪第2代种子园实生苗、福建洋口第2代种子园实生苗、广西融水第1代种子园实生苗、洋020无性系组培苗、福建沙县本地种源实生苗),在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开展不同杉木良种、不同坡位造林对比试验,造林后12 a对不同杉木良种林分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  相似文献   

18.
杉木种子园单亲子代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省8个初选家系进行子代测定,采用随机区组设计,18次重复,对1年生、2年生、3年生和10年生的高、径、冠幅、轮盘数、分枝数和材积等性状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沙县48号家系为中选家系,各项生长显著高于其它家系,10年生材积生长比总体平均高22.7%,比对照高26.0%,可作为营建杉木一代改良种子园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史密斯桉实生种子园建设初报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史密斯桉实生种子园由该树种的家系试验林经疏伐改建而成。在史密斯桉种源、家系选择试验阶段评选出优良种源2个,优良家系20个,优良种源中选率28.6%,优良家系中选率22.7%。种源蓄积量遗传力0.869,家系蓄积量遗传力0.609,单株遗传力0.986,进行单株、种源选择优于家系选择。优良种源遗传增益0.246,优良家系遗传增益0.276,家系平均实际增益45.3%。优良家系与较差家系木材密度无显著差异。家系试验林经两次疏伐改建为种子园后,每公顷保留林木340株左右。种子园促进史密斯桉植株开花结实试验的结果表明,经施肥及施用开花促进剂处理的家系开花结实率为对照的3倍,施肥及施用开花促进剂使植株开花结实提前,增加开花结实量有较好的作用。7.5年生,种子园个体平均开花结实率为24.6%,预计开花结实率每年将以15.5%的速度增加。开花结实率高的是18676、18688较差种源,开花结实率低的是18682、17131优良种源,较差种源开花结实率是优良种源的2.1倍。优良家系开花结实率65%,为全体家系平均开花结实率(28.6%)的2.3倍。较差种源比优良种源开花结实早,而在家系内是优良家系开花结实较早。  相似文献   

20.
21年生杉木无性系生长与遗传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来源于湖南省的38个杉木无性系在广西柳州市21年生试验林各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中林龄杉木无性系间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及树冠指标生长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冠长及冠幅等性状重复力为58.65%87.19%,均达50%以上,表现为中等以上重复力,说明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及树冠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无性系生长性状胸径、树高及材积与树冠性状冠长、冠幅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从38个供试杉木无性系中筛选出88号、68号、300号等3个优良杉木无性系,单株材积分别达0.494 8、0.438 9、0.412 9 m3,较优良种源、改良代种子园种子及优良家系组成的5个实生对照平均值分别高出43.59%、27.37%和19.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