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主要通过对国内加勒比松研究的总结,针对加勒比松生物学特性展开了科学探讨,探讨了加勒比松生长特性、营林培育方式以及木材理化性质,以期为今后广大科学工作者经营加勒比松、编制技术规程提供理论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外松菌根的接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广东常见的两种菌根真菌纯菌剂以及彩色豆马勃的孢子粉,对加勒比松及湿地松幼苗实施人工接种。结果表明,菌根接种对幼树生长的促生效果明显,1.5年生湿地松树高增幅达10.94%;2年生加勒比松树高增幅达20.37%;3年生加勒比松树高增幅达13.54%-22.35%;5年生加勒松树高增幅达31.13%;胸径也有较大的增幅。接种5年的加勒比松幼林蓄积量达16.82m^3/hm^2,比对照的增加87.1%,效果十分显著。菌根接种是我省松树造林及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从生产力资源利用和养分循环综合评价杉松混交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奇 《林业科学》1997,33(6):513-527
杉木和松树混交试验,都是按66%杉木加34%松树(湿地松、加勒比松、热带松、火炬松、晚松)混交组合的,只有对照区是杉木纯林。试验林的密度为2500株/hm ̄2,其中杉木1650株10.66hm,松树850株/0,34hm ̄2。均是一年生实生苗于1983年春季造林,小区面积全是0.2hm ̄2。10年生时进行了生产力调查,并计算了生物能积累,辐射能利用,养分利用效率和归还串等。试验结果表明:杉木火炬松混交林生产力最高达到6.55t/hnta,养分利用效率好,每吨养分可生产生物量73kg/hna‘·a:杉木加勒比松混交林辐射能利用率最大达到3.97%,生物能积累总计为17336kJJm2·a,养分归还率最好达到4.86%。从生产力、辐射能利用率、养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归还率等综合比较,得分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杉木晚松混交林)杉木加勒比松混交林杉木湿地松混交林杉木火炬松混交林杉木热带松混交林)杉木林。总之,经营杉松混交林经济效益优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加勒比松杂种第二代(F_2)生长情况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加勒比松的杂种第二代(F_2),其幼苗和幼树的形态特征明显地趋向于湿地松;早期较速生,2年生幼树高生长比湿地松高23.1%,比加勒比松高14.3%。因此初步认为,选用湿地桧×加勒比松的F_1的优树种子(F_2)推广造林,对提高林分生产力具有一定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加勒比松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一带,是一种热带速生针叶树种,是制作纸浆、松脂的重要原材料。相较于其他树种,加勒比松的生长速度十分迅速,并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在绝大部分种植环境下都能生长,也因此特性,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种此树种,此后加勒比松的种植范围愈加广泛,成为我国重要的生产用材。对加勒比松的扦插育苗技术进行研究,不但有利于加强该树种的进一步利用,对于生态造林同样意义重大。对展开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扦插育苗及栽培措施,为今后的加勒比松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4类松树杂种(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湿地松×巴哈马加勒比松)在浙北7 a和6类松树杂种(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火炬松×本种加勒比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湿地松×本种加勒比松、湿地松×巴哈马加勒比松)在皖南9 a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标,研究了不同杂种在不同地点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杂种类型在不同地点的生长差异非常显著。在浙北余杭试验点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生长最好,其中材积增长超过对照40%的杂交组合有PTCH20、PTCH12、PTCH41、PTCH17、PTCH61和PTCH16共6个,全部是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占该试验点所有杂交组合的11.11%;在皖南太湖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杂交组合多为湿地松×古巴本种加勒比松,少量为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同时该地区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也有生长较好的杂交组合,该地区优良杂交组合(材积超过对照40%)包括PECC1-37、PECH12-9、PTCH13-24、PECC18-55、PECH42、PECC18-32、PECC10-6共7个,占所有杂交组合的28%,包括3个杂交组合类型(湿地松×本种加勒比松、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该结论和国内外关于杂种松的适应性及生长优势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对我国南方不同地区发展速生杂种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1988年,玉林市为了制订和实施消灭荒山发展林业的规划,组织有关人员参观学习广东的造林绿化经验,在推广国外松的过程中认真摆正了加勒比松的位置。当年自育加勒比松苗仅有20万株,便向广东河唇林场购买加勒比松苗木83万株,至1992年,累计种下加勒比松1000万株,折合面积0.33万公顷,所种加勒比松的品种全部是本种加勒比松和洪都拉斯加勒比松,两者所占比例分别是95%和5%。  相似文献   

8.
加勒比松及其杂种的无性繁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加勒比松自引进我国已有近40年的历史,表现出速生丰产、产脂高、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但加勒比松及杂种良种供应量明显不足。主要原因是引进的加勒比松开花结实晚,种子产量低;另一原因是进口的杂交良种价格昂贵。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指出除继续大力开发我国自己的加勒比松与湿地松种间和加勒比松种内杂交技术外,还应加强研究加勒比松及其杂交种的无性繁殖技术。通过回顾加勒比松的无性繁殖技术的进展状况,重点指出要学习澳大利亚等国的先进的扦插繁殖技术,形成一套成熟的加勒比松的无性繁殖技术。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加勒比松及杂种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  相似文献   

9.
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湿地松加勒比松种子园混合种、湿地松半同胞家系、当地马尾松种的对比造林试验表明:在抗寒性方面,未经杂交的湿地松半同胞家系抗寒性最差,加勒比松、湿地松混合种次之,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耐寒性最好;在树高生长方面,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生长最快,湿地松加勒比松混合种与马尾松种次之,湿地松半同胞家系最差;在树冠生长方面,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冠幅最大,马尾松、湿地松加勒比松种子园混合种次之,湿地松半同胞家系较小。  相似文献   

10.
加勒比松杂交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我国引种加勒比松的情况及其杂种的生长表现,并探讨了未来发展的对策。加勒比松杂交育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广东湛江进行的古巴加勒比松×湿地松的杂交育种试验结果表明,杂种15年生的材积是亲本材积的1.66 2.88倍,杂种的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介于两个亲本之间。20世纪90年代初在福建、广东、广西和湖南等省建立了更多的杂种对比试验林,在试验中用作对照的澳大利亚杂种松生长最快,但易受风害。杂交组合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和古巴加勒比松×巴哈马加勒比松的杂种比组合湿地松×古巴加勒比松和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古巴加勒比松的杂种生长迅速,杂种种子的发芽率很低(<30%),而且家系之间变异很大。广东台山的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的树高和材积增长为35.8%和244.6%,湿地松×古巴加松的增长为40.8%和210.9%,同时也进行了杂交配合力的分析。无性繁殖试验表明生根率可达85%,但生根率在家系之间变异很大。  相似文献   

11.
杂种松松脂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种松是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的后代。采用GC/MS仪DB-5毛细管柱对湿地松、加勒比松、杂种松三种松脂及其松香、松节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杂种松松脂中枞酸型树脂酸及蒎烯含量较双亲湿地松和加勒比松低。  相似文献   

12.
加勒比松种源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广东遂溪进行的加勒比松种源试验表明,3个加勒比松变种及种源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在雷州半岛正种加勒比松干形通直,生长迅速,病虫害少,抗风力强,湛江林木良种场种子园生产的正种加勒比松子代,其生长及干形有较大改善,可在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广泛造林使用,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幼林阶段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不适宜在雷州半岛种植;巴哈马加勒比松可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3.
巴哈马加勒比松种源选择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其树高和胸径生长早晚期生长相关显著,表现最优的7号种源与最差的1号种源相比,其树高和胸径在分别大20.09%和20.78%,巴哈马加勒比松的生长优于马尾松和洪都拉斯加勒比松。  相似文献   

14.
1963年中国首次从古巴引种加勒比松古巴变种,10a后又从危地马拉引种加勒比松洪都拉斯变种和加勒比松巴哈马变种,而变种与种源结合进行的多点试验却始于1983年。加勒比松3个变种现已进入系统的种源与子代测定阶段。目前,应用多群体育种策略建立复合实生育种种子园,这种途径不仅能把遗传测定、选择育种和种子生产结合起来,而且也考虑到基因保存和未来的长期育种需求,可能是当前加勒比松引种改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1963年中国首次比古巴引种加勒比松古巴变种,10a后又从危地马拉引种加勒比松洪都拉斯变种和加勒比松巴哈马变种,而变种与种源结合进行的多点试验却始1983年。加勒比松3个变种已进入系统的种源与子代测定阶段。目前,应用多嫩体育种策略建立复合实生育种种子园,这种途径不仅能把遗传测定,选择育种和种子生产结合起来,而且也考虑到基因保存和未来的长期育种需求,可能是当前加勒比松引种改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了纬度,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具个与外引松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因子,运用模糊相似优先比的方法对研究区引种外引松进行了气候适宜性的研究,进而将研究区区划为火炬松区,温地松与巴哈马加勒比松区,巴哈马加勒比松与湿地松区,正种加勒比松与巴哈马加勒比松区等4个气候适宜区。  相似文献   

17.
加勒比松与湿地松杂交育种试验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广东林业科技》1994,(4):23-27
进行了本种加勒比松(加勒比松,下同)与湿地松种内、种间杂交试验,结果表明:(1)加勒比松与湿地松杂支的杂种(F1)幼林,8年生前生长较好,杂种优势明显,9年生后其杂种优势减弱;(2)加勒比松种内杂交的杂种(F1)幼林杂种优势明显,10年生时杂种优势下降的速度较种间的慢;(3)加勒比松分别与洪都拉斯和巴哈马两个变种杂交的杂种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加勒比松对松突圆蚧的抗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突圆蚧不仅为害马尾松,而且对黑松、湿地松、加勒比松均有不同程度的为害。笔者在调查虫情的过程中,发现加勒比松在疫区内仍然生长良好,对松突圆蚧有一定的抗性。本文就加勒比松的抗性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加勒比松和湿地松形态、密度与抗风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具体分析加勒比松和湿地松抗风能力,对遭受台风袭击的加勒比松和湿地松的树高、枝下高、胸径、冠幅和密度等进行测定,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形态和密度指标主成分分析导出的综合得分分值(F)与受损等级相关性极显著,表明可利用易测量的形态和密度指标,间接判断加勒比松和湿地松的抗风能力;6项指标对抗风能力的权重大小依次为:冠幅>密度3>枝下高>平均密度>胸径>树高,形态指标对抗风能力的权重大小依次为:枝下高>冠幅>胸径>树高;加勒比松和湿地松形态和密度指标的具体差异不大,但加勒比松的抗风能力远优于湿地松,可以推断抗风能力不受某几个重要指标的左右,而是多个指标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加勒比松引种到广西,表现较好,但不同种源生长差异较大,为选择最好种源,1984年进行了三种加勒比松9个种源的引种试验。5年观察初步表现以巴哈马加勒比松2个种源表现好,高、径分别比当地马尾松大100—114.3%,155.5—174.1%,抗病虫能力比其它种源强。正种加勒比松表现亦较好。以上两种均可在广西南部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