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竹笋竹两用林的主要培育技术毛竹笋竹两用林就是同一竹林同时生产出优质高产的竹材和竹笋,即把竹材和竹笋同时作为竹林主产品的经营类型;实施毛竹笋竹两用林,能充分发挥竹林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竹林的经济效益。毛竹笋竹两用林的主要培育技术是:1竹林结构调整建...  相似文献   

2.
刘金添 《绿色科技》2020,(3):165-167
指出了毛竹是南方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由于经营观念落后,管理单一,其经济效益一直不高,经营方式难以适应市场发展和现代化社会的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用数字说明了毛竹低产低效林的经营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毛竹笋竹产品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参与技术发展、提高技术水平优化竹林生长环境、降低生产成本、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等策略,希望对毛竹的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毛竹栽培及低产林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毛竹是我国经济价值最大的竹种之一,也是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较好的生态竹种~([1])。近年来,江西省峡江、新干两县加大对毛竹低产林的抚育改造力度,在林区实施高效生态笋竹两用林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为实现毛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对毛竹栽培及低产林改造关键技术作一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毛竹笋竹两用林是我国南方地区林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由于受到培育技术以及生产管理方式粗放等原因的影响,毛竹竹笋及竹材的产量比较低、质量不高,进而为人们创造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少。对毛竹笋竹两用林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毛竹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于2015—2018年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对毛竹笋竹两用林分别采取垦复+除杂(处理A)、垦复+除杂+施肥(处理B)、垦复+除杂+施肥+灌溉(处理C)等不同经营措施组合管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措施组合对毛竹笋竹两用林笋产量和毛竹生长均具有显著影响,冬笋、春笋产量和产值,成竹数、胸径、高度、立竹数、立竹产值排名均为处理C处理B处理A。年总产值处理C比处理B高出7.3%,比处理A高出25.1%。说明灌溉、施肥是毛竹笋竹两用林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垦复+除杂+施肥+灌溉是毛竹笋竹两用林最佳的经营模式,施肥和灌溉加入常规经营组合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胡晓兰 《绿色科技》2019,(11):111-113
指出了毛竹生长快、产量高,且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深受大别山区林农喜爱;近年来,因在毛竹深加工和笋竹两用林等方面的研究拓展,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愈加向好,发展前景广阔。这也对毛竹的优质高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毛竹更高效、丰产,其关键点在于丰产技术的优化。以安徽省霍山县毛竹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毛竹丰产培育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毛竹是1种优良的用材林和经济林树种,它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收益大、价值高,属林业生产上的“短、平、快”种类,尤其是竹笋笋味鲜美,营养丰富,并且属于保健减肥食品。毛竹笋用林的建立,改变了长期以来毛竹单一生长竹材的经营方向,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发展,有利于发挥毛竹资源的优势。湖北省毛竹笋用林根据经营方式和主产品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以生产竹笋为主的竹林,称为专门笋用林,另一类是将竹材和竹笋同时作为主产品的竹林,称为笋竹两用林,前者比后者培育更为精细,技术要求更高。我省笋用林主要以笋竹两用林为…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可以达到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丰产高效的最佳方法施肥。在大小年明显的毛竹笋竹两用林纯林中,选用有N、P、K三要素的肥料对毛竹林地开展不同方法施肥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伐桩施肥、竹蔸施肥、开沟施肥这3种方法的毛竹竹笋产量、新竹的平均株数与不施肥比较,F值F_(0.01)(15)5.95,且P-value值0.01,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新竹平均胸径及平均全竹高在施肥后第2个春笋大年时才达到显著差异;伐桩施肥、竹蔸施肥、开沟施肥这3种方法施肥之间比较,效果最好的是竹蔸施肥,其次为伐桩施肥,开沟施肥最差。由此可见,在毛竹笋竹两用林的培育经营中,要获得竹材高产、经济高效,施肥的最佳方法是竹蔸施肥。  相似文献   

9.
毛竹是安徽省泾县地区重要的林业树种,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结合泾县毛竹生产实际,对毛竹笋竹两用林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包括林地选择、整地挖穴、栽植、栽植后管理、采收等。  相似文献   

10.
灌溉方式对毛竹笋竹两用林生长和笋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6年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毛竹笋竹两用林设置喷灌组、滴灌组、常规毛竹林经营措施(对照组)处理,研究灌溉方式对毛竹笋竹两用林笋产量和毛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对毛竹笋竹两用林各项生长指标均具有显著影响,毛竹笋竹两用林冬笋数、春笋数、成竹数量、平均胸径、平均高度、立竹数均为滴灌组>喷灌组>对照组,各组之...  相似文献   

11.
永安毛竹林经营方式与技术推广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永安市毛竹经营方式与技术推广进行广泛调查,结果表明经营方式以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为主。每667 m2的笋竹年产值在千元以上占38.2%,低于500元仍占43.2%,经济效益已有提高。竹农的技术来源主要是示范户、技术培训和技术资料,丰产技术推广主要是科学施肥,而清除老竹蔸、覆盖稻草尚未较好推广。  相似文献   

12.
笋竹两用毛竹低产林改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笋竹两用毛竹低产林采取垦复、松土、施肥、调整竹林结构等技术措施 ,实施一个调整期的集约化经营管理 ,把低产的笋竹两用林改造为丰产林 ,立竹密度从 1 2 1 5株 /hm2 提高到 2 2 80株 /hm2 ,立竹平均胸径从7.6cm提高到 1 0 .1cm ,改造后每hm2 可获得约 71 3 2 .5元的纯利 ,是改造前的 1 .6倍 ,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毛竹林现代经营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明确竹子现代经营的概念和应遵循原则,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上,对毛竹集约高效林和笋竹两用林实施:①按笋用林要求继续调整好竹林结构;②按开发要求调整好竹林地下结构;③做好竹林土壤管理和平衡施肥;④搞好竹林水份量化管理;⑤从保护竹林生态环境出发,探索竹要复合经营技术;⑥创建竹林无公害绿色品牌产品等方面,探讨毛竹林的现代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14.
白笋竹、黄笋竹 (普通毛竹 )通过异地移栽试验 ,调查两者的造林成活率、成竹率 ,同时观察两者的发笋期、笋外部形态特征。结果表明 :白笋竹的造林成活率、成竹率与黄笋竹相比 ,分别低 12 %、10 % ,且白笋竹的发笋期也比黄笋竹迟 5~ 7d,两者笋的外部形态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证实白笋竹应为毛竹的一种变型  相似文献   

15.
对比分析了材用、笋竹两用和笋用3种不同经营目标的毛竹林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好(I级)的毛竹林分,经营笋竹两用林经济效益最佳,而立地条件较好或中等(Ⅱ级)的毛竹林经营材用林经济效益最好。试验结果为毛竹林的分类经营和因地制宜制定配套的经营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国营全南县兆坑林场是1958年创办的采育林场,经营林地5.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18万立方米。为了改变林业结构,林场于1988年从浙江宁波引进笋竹两用高产稳产技术,聘请了10名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林场投资16万元,对该场毛竹低产林进行试验性改造。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1991年累计挖笋120吨,间伐毛竹5.8  相似文献   

17.
对毛竹低产林,根据经营强度建立3种不同经营级,采用相应系列配套技术措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营强度与笋竹产量、经济效益成正比关系,排列为一级>二级>三级>对照。提出了在大面积竹林垦复改造中,可因地制宜,选取相应的经营等级;在有条件的地方,宜保留适量阔叶林树作伴生树种,可促进高产、稳产,以提高经济、生态、社会等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选择朝北的山坡或山岙地的笋竹两用林林分,通过采取增加竹林密度和选粗壮的竹笋留养新竹的技术措施将笋竹两用林改建为毛竹大径材林分。经过3年的试验,结果显示,新竹平均胸径增加0.94 cm;大径材(胸径≥ 12 cm)株数所占比重提高了17.98个百分点;林分竹材产量增加34.3%;大径竹材产量提高14.8%;每度新竹产值增加36.6%。表明毛竹笋竹两用林改建大径竹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毛竹林产业化经营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福建省是毛竹林生产经营大省,在我国竹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存在着毛竹林总体生产力不高、竹山交通状况落后、笋竹原材料供应短缺等诸多问题。该研究从竹林资源培育和竹产品加工措施2方面入手,试探性地提出福建省毛竹产业化经营策略:(1)查清毛竹林资源,建立毛竹林基地,实施毛竹林集约化经营;(2)加快毛竹山机耕道建设步伐;(3)扶持毛竹笋竹加工企业和市场中介,推进毛竹产业化进程;(4)重视竹食品系列的开发;(5)加大扶持毛竹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20.
溪口有10万亩笋竹两用林,人们把它作为“摇钱树”、“聚宝盆”,这不假,由于毛竹资源的发展,带动了山区林,工、副生产,启动了山区经济腾飞,促进了山区农业良性循环,使山区人民走上了一优二高农业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