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州市园林树木及城市建筑白蚁危害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州市城区危害园林树木的白蚁有3科4属4种,危害房屋建筑的白蚁有1科1属1种。调查23种园林树木中,有18种树木受到白蚁的危害,占78.26%,树木受害株率21.35%,严重受害株率4.16%;调查3 694家住户中,有861户受到白蚁的侵害,占23.31%,危害程度16.44%。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是危害城区园林树木及房屋建筑的优势种,在272株受害树木中,有185株受台湾乳白蚁危害,在861户受害房屋建筑中,全部是受台湾乳白蚁危害。阴香、樟树、大叶桉、小叶桉、桃树等园林树木和房屋建筑内的木地板、墙裙、门、窗等木构件受到白蚁危害最为严重,建设健康"森林城市"必须同步抓好园林树木及房屋建筑白蚁防治。  相似文献   

2.
4种药剂防治桉树幼林白蚁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防治土栖白蚁危害桉树幼林,选择4种药剂进行桉树容器苗浸根后上山造林试验和白蚁致死驱避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苗经4种药剂浸根后造林,以绿僵菌复合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幼林白蚁危害致死率仅3.4%;施用萘丸的防治效果最差,幼林白蚁危害致死率达20.5%,专项驱避试验对白蚁的驱避作用也不明显。文章还分析了几种灭除驱避白蚁药剂的成本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林木白蚁发生危害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长江以南林木白蚁危害严重时引起树干蛀空,材积降低,林木死株率高达14%一50%。林木白蚁发生危害由北向南蚁种延增,危害趋重;土白蚁、散白蚁、家白蚁等三类白蚁危害林木的部位各有侧重;家白蚁、散白蚁有远距离扩散传播能力,应尽力控制蔓延;人工林内白蚁危害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两山夹一洼、两坡夹一洼或三面环山簸箕形山坡,因座北朝南、窝风向阳,蚁群密度大;土栖白蚁在人工林内有随机和嵌纹两种分布型。林木白蚁防治对策:1.因地制宜地造林,科学地进行幼林抚育;2.加强对白蚁的检疫工作,减轻林木和木材损失;3.蚁害严重的林分,用毒铒诱杀法减轻蚁害;4.用75%灭蚁灵药粉和灭蚁灵诱铒剂,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蚁害治理。  相似文献   

4.
山西是一个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省份,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65%,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人均水资源仅438m^3,不足全国的17%;省境北部风沙危害严重,风沙危害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0%;森林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比全国低3.38个百分点,比毗邻的河北、陕西、河南也明显偏低。山西也是一个煤炭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储量占全国的1/4,开采量占全国的1/3。  相似文献   

5.
孟永庆 《国际木业》2007,37(11):58-58
秘鲁:2007年上半年,实木产品出口达到1.029亿美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加13.4%,这主要是由于半成品出口的增加所致,半成品出口上升了31%,达到2680万美元。家具和家具部件的关税达到840万美元,与同期相比上升19.24%。锯材和家具出口值的上升反映了国家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重要性。出口的主要产品中锯材占出口总值的52.24%,单板、胶合板和刨花板出口降低82.08%,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佛山地区主要城市绿地的白蚁危害情况,通过观察检测白蚁破坏和活动痕迹,对佛山市主要的城市绿地共计2 000余株树木进行了踏查。结果表明,佛山市白蚁活动呈现明显的规律性:(1)一些森林公园及林场未进行有效的白蚁防控,白蚁为害率达到14%~27%,尤其是行道树上多见白蚁修筑的泥被,有些树木已经枯死,存在一定安全隐患;(2)市区内行道树及城市公园绿地害虫防治效果较好,枯立木及倒木得到及时清理,未发现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和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为害,但发现有红火蚁等害虫在树干活动;(3)在苗圃内,主要危害的白蚁为台湾乳白蚁。佛山市城市绿地的主要危害白蚁为黑翅土白蚁和台湾乳白蚁,其中黑翅土白蚁占优。  相似文献   

7.
张斌 《安徽林业》2007,(3):43-43
芜湖县是平原圩区及丘陵冈地。土栖白蚁(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遍及全县8个乡镇、150多个行政村,严重危害森林资源、木制品、堤坝、房屋建筑等,还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防治白蚁危害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和田地区墨玉县南靠昆仑山脉,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该县深居亚欧大陆腹地,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植被贫乏,风沙频繁.全县16个乡镇,35万人口,土地总面积22857.3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占85.4%.山区占10.3%,平原绿洲仅占4.3%,现有耕地50万亩.人均1.4亩.对此.墨玉县委、政府的领导.通过风沙危害和防沙治沙正反两大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清醒地认识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造成风沙危害的客观因素.干旱缺水、风沙频繁、土地贫瘠是严重制约全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向沙漠进军,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白蚁追踪信息素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测定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蚁是世界性大害虫之一。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白蚁的危害就更为严重。我国已查知23个省、市有分布,近百种。白蚁主要危害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农林作物。此外对电讯材料、铁道枕木、船舶桥梁、文物资料、橡胶塑料、布匹药材和某些军用物品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由于白蚁活动隐蔽,对其防治是比较困难。虽然曾开展了药物防白蚁、微生物灭蚁等综合防治的研究,但效果不显著,迫切需要进行白蚁综合防治新途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甘肃林业》2005,(2):18-20
甘肃省地处祖国西北内陆腹地,位于黄土、青藏和阿拉善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森林覆盖率仅9.90%,是我国沙漠化发展活跃,风沙危害严重,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分布大省。全省沙区面积3.729亿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8.4%。其中河西沙区位于中亚荒漠地带的边缘,涉及河西走廊五市及白银市景泰县,面积3.546亿亩,占全省沙区总面积的95.1%,是我省防沙治沙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1.
黄胸散白蚁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黄胸散白蚁体内纤维素酶所做的研究结果表明,37℃时,C1酶与pNPC底物反应的最佳时间为1h,Cx酶与CMC-Na和β-葡糖苷酶与Salicin反应的最佳时间均为0.25h。黄胸散白蚁工蚁头部纤维素酶主要是Cx酶和β-葡糖苷酶。肠道组织中,3种纤维素酶主要分布于前肠和后肠组织。Cx酶在前肠的酶量占肠道组织该酶总量的52.9%;C1和β-葡糖苷酶绝大部分在后肠,在该部位所含酶量分别占整个肠道组织酶总量的83.3%和80.2%。说明3种纤维素酶的活性在不同组织中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北美红杉种植点白蚁为害状况及其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北美红杉各种植点白蚁为害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白蚁为害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但不明显,以1200—2000m为害严重,2100m以上均无白蚁为害,北美红杉造林后,以当年受害为主,与造林苗大小无关,6月造林较1月造林受害严重。采用3%呋喃丹防治,用量每株10g,总体防效可达66.63%—95.25%,其中防效最好的是屏边县大凹腰3个试验点。另外,12月和1月造林防效较好,6月造林防效最差,仅为68.75%。  相似文献   

13.
白蚁能危害上百种林木,而按树则是它们最喜食的种类。在博白县一按树新造林区内设点测试,受害率达50%-80%,局部地块成活率为儿不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延误了造林季节与成材时间。白蚁多从地下蚁路进入按苗根系,将须根一部分或全部吃去,在特别关键部位——根茎交接处,将皮层、韧皮部及部分木质部全部啃光,多只剩下心髓部分,也有全部咬断吃净的。一般于造林当晚,白蚁即可准确侵入根茎处危害,第三四天苗木因辅导中断而干枯死亡。多数白蚁危害是从地下进行,取食最多的根茎处往往距土表面仅1厘米左右,所以不易被人觉察,一…  相似文献   

14.
罗汉松抗白蚁成份的提取及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生物杀虫剂来防治白蚁。对罗汉松中的抗白蚁生物活性成份进行了提取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利用乙醇、乙醚、丙酮及水等溶剂对罗汉松木粉进行提取及分离后得到了两组化学组分(E6.E7).它们对家白蚁都有较好的毒害作用.14d内对白蚁的致死率分别为100%和90.3%。  相似文献   

15.
室内初步测试表明,以松木粉为基本原料的家白蚁饵料中加入0.5%~1.0%的氟铃脲,白蚁的取食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这一比例是适宜的。可以作为配制饵料进行野外测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石榴花具有开放时间一致、花期长、坐果率低的特点。自然坐果率仅占总花量的0.9%-7.82%,少数单株最高达到15.18%。提高坐果率是实现石榴丰产的关键。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兰桉栽植期白蚁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桉栽植期白蚁防治试验初报王跃,文平(汉源县林业局)孙国忠(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兰桉是四川省引进的速生树种,成材期短,经济价值高,推广迅速.但在栽植的第一年,就遭受白蚁危害,受害率达80%。白蚁危害期为7~9月。8月危害猖獗。为此,采用多种药...  相似文献   

18.
白蚁危害桉树与生态环境因子关系十分密切,林地的营养物质状况是主导因子。营养物质丰富危害轻,营养物质缺乏危害重;低温阴雨季节危害轻,高温干旱危害重;危害率与造林后的降雨量、降雨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沙土危害轻,壤土和黏土危害重。白蚁主要危害造林后1~3个月内的幼树。选择春天阴雨季节造林,清理林地和抚育时适当保留白蚁营养物质可减轻白蚁危害。  相似文献   

19.
白蚁是世界性害虫之一,全球五大洲皆有分布。尤其在热带、亚热带,白蚁危害更为严重。现在世界上已记录的种类近两千种。我国已查知23个省、市有分布,达近百种。白蚁主要危害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农林作物,对电讯材料、枕木、船舶桥梁、园林果树、文物资料、橡胶塑料、布匹药材和某些军用物资等,也有不同程度危害。由于白蚁活动隐蔽,对其防治是世界性的困难课题之一。我国白蚁防治的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说来,白蚁的科研与防治工作还比较薄弱,确需进行白蚁综合防治新途径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木瓜榕和对叶榕上昆虫群落结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木瓜榕和对叶榕两个种群内共采集昆虫标本20088号,其中访问木瓜榕的昆虫有8目21科33属,共40种,在对叶榕上采集到37种昆虫,隶属于7目21科32属。两种榕树的昆虫群落组成特点表现为:害虫种类多,种类达群落总种数的94.6%-97.0%,但个体数量少,主要是鳞翅目、鞘翅目及同翅目等类群的昆虫;许多昆虫既喜食榕果又可危害叶片,部分种类仅取食叶片和蛀干;这些类群中在隐头花果内外活动的昆虫种类最多,达54%,数量上占到93.1%-94.3%。益虫种类少,则个体数量多,尤其是传粉榕小蜂和群数量占绝对优势(86.4%-90.2%),它的成功传粉影响着榕树群落的构建和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