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马家底生态经济村建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马家底生态经济村建设”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生态经济村建设的技术和经验,阐明了“生态经济村,’模式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优化生态经济模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试论太行山生态经济沟封志强(河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经济沟是太行山农民在小流域治理中,邢台县提出的概念,带着现实主义的乡土味和历史的痕迹延用下来。1987年,经济沟建设列为河北省重点林业工程之一,逐步冲破了“沟”的局限,在大行山中低山及丘陵区广泛展开...  相似文献   

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吉林省人民政府的战略构想。本文从森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入手,较全面地研究论证了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在“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框架中的作用,并对今后如何进行林业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提出了发展目标、建设重点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壶关县建设生态经济县的实践,提出了县域生态经济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经济沟建设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报告认为,生态经济沟是山区建设引进商品经济思想的产物。生态经济沟要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具体形式不拘一格。生态经济沟建设承担着把自然经济拉上商品经济轨道的职能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职能。职能的双重性决定了地位的重要性。建议生态经济沟要因地制宜,要有计划;要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并重;要适时把生态经济沟的经营导向基地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原理,阐述了县域生态经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生态经济,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产业支柱,是建立和谐生态循环经济的前提和保障,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高级文明形态,而发展生态经济却承担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的使命,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得要务实地发展生态经济。就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价值分析及现实路径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提出生态经济级差地租的概念。生态经济级差地租可以作为计算森林生态经济效益的依据,其中生态经济级差地租Ⅰ反映了林地自然生产力的高低,生态经济级差地租Ⅱ则是由森林所处区域的生态需求大小所决定。生态供给能力调整系数(生态经济级差地租Ⅰ)和生态需求经济价格调整系数(生态经济级差地租Ⅱ)可作为各地区生态经济综合价格调整系数。  相似文献   

9.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森林生态经济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正确认识森林生态经济,加强森林生态经济研究、管理和发展,用科学理论指导森林的保护和培育,是发展林业的根本出路所在。所谓森林生态经济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实现林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和提供其效益,而对林业生态经济的运行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调节、监督等多种实践活动的总称。 1.发展林业,必须加强森林生态经济的管理,注重森林生态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重经济、轻生态,进行违背自然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生态经济林业产生的背景及内涵,分析了生态经济林业与传统林业、生态林业的区别,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林业的原则,并对当前林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建国近40年来浆水村治理沟坡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太行山区以林果为主的生态经济沟建设方法。论述了生态经济沟建设在合理利用山区水土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进行生态经济沟建设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山区水土资源,是进行山区开发治理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生态经济沟建设的指导思想,生态经济沟的规模和组装,以及生态经济沟的结构和管理体制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邢台县真炭沟建设规划为例,阐述用线性规划方法编制生态经济沟规划方案的方法步骤,即在一定限制条件(如人力、物力或资源限制)下,如何进行恰当组合,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出现在太行山区的生态经济沟,是山区治理矛盾和发展的产物。它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它的建设特点,一是要素集合的资金、知识密集型;二是立体开发的生态经济型;三是“三效”统一的富裕文明型。作为现时生产力的构成模式,生态经济沟的经营类型有以工副补林果的综合利用型;兴种植办加工的双轨前进型;投劳集资的积腋成裘型;林果相济的农林结构型。生态经济沟建设,是在公有制的土地上实施的,它的管理模式受双层经营的集体经济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赞皇县近几年生态经济沟建设的成绩和经验,指出:生态经济沟建设,一要总结经验,提高认识;二要深入实际,科学规划;三要因地制宜,多形式筹劳集资;四要各方协调,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16.
生态经济沟是河北省群众在长期的山区治理中创造的一套好经验,已显示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论述了两年来本省生态经济沟建设的概况、推广前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推广建设生态经济沟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态经济沟是在太行山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生态经济沟的建设,已成为太行山开发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单元。本文论证了生态经济沟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指出生态经济沟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生态与经济双目标经营,并提出了制订生态经济沟建设规划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总结了易县山区治理的经验教训后,认为高质量整地是生态经济沟建设成败的基础,并介绍了该县高质量整地的具体作法,以及坚持高质量整地所取得的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研究基础上,根据影响林果树木成活和生长发育的主导因素,对河北省片麻岩山地划分了土地类型和小流域类型;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微型计算机运算选择最优方案,研究了山地林果的合理布局、科学营造和管护,得出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生态经济系统工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