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研究砧穗苗龄对嫁接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金棚砧木1号’为砧木,‘金棚8号’为接穗,砧木苗龄为4~6叶,接穗苗龄3~5叶,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析不同砧穗苗龄对嫁接番茄嫁接苗成活率、嫁接苗生长指标、叶片色素含量及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采用综合满意度法对砧穗苗龄嫁接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砧穗苗龄共同影响着嫁接番茄苗的愈合、成活、生长及产量和品质,交互作用显著。接穗和砧木苗龄相近嫁接成活率较高,‘穗4/砧4’组合具有较高嫁接成活率。砧木苗龄对嫁接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叶片色素含量及果实产量的影响较大,接穗苗龄对嫁接番茄果实品质的作用显著。较大苗龄砧木嫁接番茄植株杆茎粗壮,根系发达,地上、地下、全株干物质量明显增加,产量增加显著。采用满意度法综合评价番茄嫁接苗嫁接成活率、嫁接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及果实品质,发现接穗苗龄3~4叶、砧木苗龄6叶的番茄嫁接植株生长健壮,产量及果实品质显著提高,可作为番茄嫁接较适苗龄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用不同浓度矮壮素溶液对樱桃番茄进行育苗前基质浇灌,研究不同矮壮素浓度对樱桃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矮壮素能提高樱桃番茄的出苗率,当浓度为200 mg/L时,可有效控制樱桃番茄苗期株高和下胚轴长度,促进叶片、茎秆和根系的发育,使结果数增加5.12%,单果重增加6.11%,产量增加11.54%。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嫁接对果树硒积累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分别以少花龙葵(二倍体)、少花龙葵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四倍体后代和龙葵(六倍体)为砧木,以树番茄为接穗进行嫁接,研究不同倍性龙葵砧木对树番茄幼苗的生长和硒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嫁接相比,以不同倍性龙葵为砧木嫁接均能提高树番茄的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硒含量,提高幅度由大到小为六倍体龙葵砧木嫁接>四倍体龙葵砧木嫁接>二倍体龙葵砧木嫁接>未嫁接。以不同倍性龙葵为砧木进行嫁接,提高了树番茄幼苗砧木茎秆、接穗茎秆、接穗叶片和整个接穗的干重和硒积累量,其中以六倍体龙葵砧木的增加效果最为显著。与未嫁接相比,六倍体龙葵砧木嫁接树番茄整个接穗的干重、硒含量和硒积累量分别提高了69.54%、56.43%和165.17%。因此,六倍体龙葵为砧木嫁接可用于促进树番茄的生长,提高树番茄的富硒能力。  相似文献   

4.
对7个番茄品种进行不同的嫁接方式试验,以不同品种、不同时间、不同砧木、不同的嫁接方式的嫁接成活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对防治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有效嫁接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针对近年来番茄在病害抗性、产量、经济效益等方面恶性循环的现状,采取施用有机水溶肥料(水剂)的措施,进一步摸索该产品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试验表明,施用有机水溶肥料,在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延缓根系衰老、保花保果、增强作物的抗逆性能、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方面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培土厚度对玉米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通过盆栽试验,以培土厚度为试验因素,探究不同的培土厚度:P3(培土厚度3cm)、P5(培土厚度5cm)、P7(培土厚度7cm)、P9(培土厚度9cm)、P11(培土厚度11cm)5个处理对玉米株高、地上部干重、根系数量、根系体积、根系干重以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土厚度的增加玉米株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数量、根系体积、根系干重以及根系活力有显著的降低,影响玉米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最终影响产量形成。随着培土厚度的增加,培土厚度为7cm处理优于其他处理。由此可以得出,在不影响地上部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培土厚度对地下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利。  相似文献   

7.
环境因子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试验旨在探讨环境因子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温室内通过测定环境因子(温度、光照、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研究其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番茄生长发育处在高温环境(≥30℃)时,光照对番茄生长和果实发育产生的影响要高于土壤含水量,降低光照,可提高番茄的生长和果实发育的速度;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对叶绿素的合成均有影响,土壤含水量对叶绿素合成的影响更显著,3个品种中番茄叶绿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遮阴组>干旱组。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在设施蔬菜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尼龙网袋田间试验模拟研究不同控释肥的养分释放规律,并在番茄上试验研究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对番茄根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同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控释尿素(CRU)、控释肥(CRF)能够较长时间维持番茄根系活力水平,从而促进番茄增产和品质改善。在氮、磷、钾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CRU、CRF较普通复合肥(CCF)番茄产量增加7.8%~15.7%;除控释肥CRF-A外,净收益增加2287.5~10677.0元/hm2;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料对番茄品质的影响不同,CRU、CRF-B、CRF-C的番茄Vc含量均高于CCF处理增加2.7~4.8 mg/kg,各施肥处理番茄糖酸比均低于对照。说明控释肥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原因是促进番茄采收期根系生长及较高的活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栽培环境对番茄部分数量性状DUS测试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不同栽培环境对番茄部分数量性状DUS测试结果的影响,选取对30个番茄DUS测试标准品种和2个测试品种及其选定的2个近似品种,进行塑料大棚和露地2种不同的栽培环境对番茄10个数量性状的DUS测试结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栽培环境对除第一花序着生节位和心室数以外的8个数量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导致在部分数量性状代码判别和特异性的判定上存在着差异。通过标准品种数量性状分级标准的校正,可以有效消除因栽培环境不同而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嫁接烤烟生理特性的影响,以KRK26为接穗,KRK26、K326和Anyan 2为砧木,采取盆栽方式,分析了不同处理根系形态、植株形态、抗性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前期干旱条件下,烟株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降低,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嫁接烟株的根系长度、表面积、株高、茎围、节距、LAI等呈降低趋势,Pro含量持续升高;随着生长发育,SPAD值、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则呈现下降趋势,但降幅不同,异根嫁接苗降幅较低。KRK26/Anyan 2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小于KRK26/K326、KRK26/KRK26,其中KRK26/KRK26受损最重。通过相关分析,嫁接烤烟形态指标与抗性指标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不同嫁接烟株的生长特性对干旱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综合看来,嫁接烟株抗旱能力强弱依次为KRK26/Anyan 2、KRK26/K326、KRK26/KRK26。  相似文献   

11.
为检验油菜素内酯(BR)的应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BR及其配施外源钙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变化、坐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高浓度BR处理对番茄前期株高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BR处理使株高增加。高浓度BR处理使番茄叶片MDA含量显著增高,且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降低番茄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番茄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番茄的叶绿素含量。高浓度的BR处理会抑制番茄坐果,降低番茄第1花序的产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提高番茄各层花序的坐果率,提高番茄产量。BR配施外源钙处理对番茄前期生长、生理指标优化、提高番茄坐果率和产量的加成效应不明显。综上,BR配施外源钙处理的效果不显著,适宜浓度的BR可以单独在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上应用,以提高番茄的抗逆性和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农业气象服务,指导设施农业生产,以‘美红2 号’番茄为试验材料,通过日光温室内自然环境浓度CO2的番茄为对照,研究增施不同浓度CO2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2 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增施CO2能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表现为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片数、结果个数增加及产量提高;且增施CO2浓度1200 mg/kg处理比700 mg/kg处理效果更好。说明对日光温室的番茄增施CO2可以促进其光合作用,对番茄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有利。  相似文献   

13.
南方根结线虫不同密度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方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incognita)是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明确土壤中南方根结线虫初始密度与番茄产量损失的关系,在温室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测试土壤中根结线虫不同初始密度对番茄不同生长期株高和生物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番茄植株的长势随接种密度的增加而减弱,即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植株高度降低,叶片数和花穗数减少,鲜重与干重显著减轻,番茄的发病程度则逐渐加重。利用Seinhorst模型,分别以株高、鲜重、干重为指标确定了番茄对根结线虫的最低忍耐值T;综合本研究结果,确定番茄对根结线虫的最低忍耐值为4.4头/(mL·土),低于该密度线虫虽对番茄根部造成一定危害,但对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土壤施用保水剂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以普通栽培型番茄‘辽园多丽’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粒度保水剂进行土壤拌施,研究了其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生产上获得壮苗、节约水资源服务。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保水剂土壤拌施能提高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单位面积叶片重、根茎叶的干鲜重,能够提高G值和壮苗指数,促进番茄幼苗功能叶的光合作用,番茄幼苗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提高。综合不同粒度保水剂处理后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中等粒度的保水剂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土壤添加物、土壤微生物和番茄苗期生长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的特性,分阶段在土壤中加入苜蓿汁、木醋液、葱汁、草木灰4种和有机肥配制的有机添加物,设有机肥处理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向土壤加入添加物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增加,同时,番茄的株高和株重也有明显变化,处理B在各处理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在15d、30d、45d和60d时土壤细菌数量分别增加65.88 %、96.14 %、80.90 %和82.0 %;土壤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16.01 %、54.01 %、49.0 %和49.8 %,相应地,处理B在番茄苗期最后试验测定时平均株高和平均株重变化也较为明显,比对照分别增加35.22 %和34.97%。对各处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对于处理B,不同时间测定中,土壤中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与番茄株高和株重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大棚番茄光能利用效率,以‘西润2007’为材料,设置2个垄向(东西垄向和磁南偏西14°垄向)和3个垄距(1.2、1.4、1.6 m),研究垄向和垄距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后55天,株高随垄距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磁南偏西14°垄向1.6 m垄距处理(偏1.6 m)和东西垄向1.6 m垄距处理(1.6 m)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垄距为1.6 m和1.4 m时,磁南偏西14°垄向与东西垄向相比,均显著增加番茄花穗数。随垄距增加,番茄产量有降低趋势,其中偏1.2 m处理番茄产量为13.3 kg/m 2,偏1.6 m和1.6 m处理番茄产量最低分别为8.4、8.3 kg/m 2。随垄距增加,番茄果实糖含量和单株番茄茎叶鲜重呈增加趋势。综合考虑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品质等因素,本研究区大棚早春茬番茄适宜垄向为磁南偏西14°,垄距为1.2 m。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黄龙疫苗(HB-1)对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及番茄病毒病、早疫病的防治效果,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测定不同浓度HB-1对番茄表观性状及叶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测定HB-1对番茄病毒病及早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生测试验中,HB-1稀释1000、2000、3000倍液均可显著提高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其中2000倍处理条件下,POD活性比对照提高7倍以上,诱抗效果极为显著;HB-1在稀释1000~3000倍条件下,可明显提升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和叶片数,促进番茄幼苗生长。田间试验中,HB-1稀释800倍液对番茄病毒病和早疫病防治效果分别达96.40%和70.30%。表明HB-1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番茄病毒病及早疫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且可明显促进番茄幼苗生长,诱导提高POD活性,适用于番茄病毒病及早疫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开发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控释尿素接触施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升蔬菜育苗的养分管理水平、培育壮苗,从而为作物高产打下基础,以不同释放期的控释尿素为试验材料,通过穴盘育苗试验研究了控释尿素与番茄种子接触施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CU50处理出现烧苗现象,番茄幼苗生长受到抑制,与常规育苗相比,株高、茎粗、叶绿素分别降低27.9%、11.1%和10.6%,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和壮苗指数则分别降低47.2%、35.6%和35.8%。而PCU130处理的番茄幼苗长势良好,茎粗、叶绿素含量和壮苗指数相比常规育苗分别增加3.70%、10.0%和35.0%,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分别增加95.1%和44.7%。控释肥与种子接触施用关键在于合理的控释肥释放期的选择,综合考虑番茄幼苗各项生长指标,认为释放期为130天的控释尿素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无土栽培番茄果实N养分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选择适合无土栽培番茄生长的基质配方,运用荷兰进口设备进行番茄无土栽培试验,以草炭、蛭石、珍珠岩和砂子为基质,采用不同的混配比例,比较了不同基质对番茄N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配方基质处理下,番茄植株从基质中吸收的N元素含量各不相同。从总体水平上看,草炭:蛭石:珍珠岩=1:1:1的基质配方要优于其它基质配方,有利于番茄对N的吸收;而且番茄体内的N含量有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Sr18真菌代谢物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利用Sr18真菌的代谢物在保护地(大棚)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药后28d取样调查,植株高度较对照增加14.5%,证实该菌代谢物对番茄植株无毒害作用;可明显降低土壤中根结线虫二龄侵染幼虫的数量,线虫减退率为68.2%。收获末期调查,Sr18菌液处理的病情指数较对照降低46-55个百分点,防治效果非常显著,并可显著增加番茄产量,增产率为61.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