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集成材概述集成材又称胶合木,是一种用板材或方材按平行于纤维方向配板,用胶粘剂沿其长度、宽度或厚度方向胶合而成的材料。集成材是近几年新兴的木材加工制品,其产品主要用于家具和建筑行业。1-1 集成材的特点(1)集成材是用短小料胶合而成的材料,因此,它可以做到小材大用、劣材优用,提高木材利用率;(2)由于集成材的原料经过了充分的干燥,因此,即使长大材,其各部分的含水率也很均一,产品不易变形、开裂;(3)在抗拉、抗压等物理力学性能方面和材料质量均匀化方面都优于实体木材,其强度性能为实体木材的1-5倍…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集成材不仅克服了落叶松易变形、易开裂的缺点,而且纹理美观、材质均匀、强度高,是建筑木构件、家具和室内装修的理想材料,是弥补优质材供应不足的措施之一,为落叶松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胶合是集成材制造的主要工序。为了保证集成材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掌握诸因素对集成材胶合性能的影响十分重要。本试验在室内用脲醛树脂胶,室外用间苯二酚树脂胶,分别进行了涂胶量、加压压  相似文献   

3.
热压法制备速生杉木集成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脲醛树脂胶粘剂,运用热压胶合工艺,对速生杉木进行指接与侧拼胶合后制成集成材,并进行横向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测试:分析热压法制备速生杉木集成材的工艺可行性,讨论侧拼压力、胶合时间与热压温度对速生杉木集成材横向静曲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影响,为速生杉木集成材的热压法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试验条件内,采用脲醛树脂作为胶粘剂,运用热压法制备速生杉木集成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短周期工业材集成材的胶合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林  马春香 《林业科技》1996,21(1):49-50
短周期工业材集成材的胶合性能试验何林,李琳,马春香(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研究所)(黑龙江省建材校)集成材是把板材或小方材平行于木材纤维沿其长、宽、厚度方向胶合而成的新型结构材料。它具有强度高、变形小、耐燃性好,可加工成任意形状和尺寸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  相似文献   

5.
毕克新  赵丹 《林业科技》1992,17(5):30-31
集成材是用短小材沿纤维方向指接接长、再拼宽或层积胶合而成的一种长大材料。它可替代板方材,是制造中、高档家具的理想材料,被广泛用于建筑、家具、文体器材等方面。 1986年以来,我们承担了2项集成材方面的科研课题,对集成材的加工工艺、指接技术参数、胶合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些可靠的数据,为集成材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水基聚氨酯胶粘剂在集成材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讨论了水基聚氨酯木材胶粘剂的反应机理和影响其胶接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SR-100木材结构胶制备集成材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胶用于针叶材云杉和阔叶材水曲柳、榆木、柞木,所制得集成材的粘接性能达到结构用集成材的指标要求,为生产结构集成材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集成材是一种沿板材或方材平行纤维方向,用胶粘剂沿其长度、宽度或厚度方向胶合而成的材料。集成材的原料是由制材加工剩余物及短小料制成的,其既保持了木材的天然纹理,又提高了木材的各项物理性能,做到了小材大用、劣材优用,完全可以替代实体木材。但其与实体木材相比,集成材的出材率较低,产品的原料成本高。现就此问题,根据我单位多年加工集成材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各集成材生产厂家做参考。  相似文献   

8.
FRP增强结构用集成材木梁可有效地提升梁体的抗弯强度,FRP与结构用集成材的复合首先要解决的是FRP与木材的胶合问题。本试验对比等离子体处理及羟甲基间苯二酚HMR改性处理工艺对FRP木材界面胶合性能的影响,并用胶层剥离率、剪切强度对胶合性能加以表征。试验结果表明,FRP增强结构用集成材木梁的胶合界面优化处理工艺为:FRP表面不处理,木材表面预先以2.5 m/min的送料速度进行射频功率为400 W的等离子体处理5次,然后以150 g/m2的涂胶量涂布HMR。试材的浸渍剥离率、煮沸剥离率、干剪强度、湿剪强度及木破率均满足结构用集成材国家标准GB/T 26899-2011中关于使用环境3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短周期工业材层板等级区分与胶合木强度性能之关系宋润惠郝金城高云龙(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研究所1试验目的结构胶合木是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等级的层板径胶合而成的木质材料,与天然木材相比,它具有较大的规格尺寸和较高的力学强度,尺寸稳定性好,耐久性强。根据建筑设计要...  相似文献   

10.
胶合性能径向变异的研究可为马尾松防腐集成材的原料选取提供重要依据。以35年生马尾松为试验用材,选用季铵铜防腐剂和间苯二酚-苯酚-甲醛树脂胶黏剂制备防腐材胶合试件,并检测其拉伸剪切强度及木破率,研究胶合性能的径向变异,从木材密度和胶黏剂渗透性能两方面分析胶合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沿髓心至树皮方向,马尾松防腐材剪切强度呈现出先增加(1~13 a)而后趋于稳定(≥14 a)的变化规律,不同部位对应的木破率均在90%以上,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木材密度(0.493~0.572 g/m~3)沿径向的变化趋势与剪切强度一致,且两者之间呈较强的线性正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659),而径向不同部位对应的胶黏剂平均渗透深度(76.65~88.01μm)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成熟材区域对应的马尾松防腐材的胶合性能明显优于幼龄材区域,因而在生产集成材时应优先选择14年生以上的成熟材为原料。木材密度是马尾松防腐材胶合剪切强度出现明显径向变异的重要影响因子,而胶黏剂在木材中的渗透性能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TDI交联PVA乳液生产柔性集成材刨切薄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TDI交联PVA乳液胶粘剂制造的柔性集成材刨切薄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品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胶合性能;因TDI交联PVA乳液胶粘剂自身不含甲醛等有害物质,且价格低廉,用其生产出的柔性集成材刨切薄木成本低,环保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2.
速生杨木改性材力学及胶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氨溶季胺铜防腐剂(ACQ-D)和自制低分子酚醛树脂预聚体(PF),通过满细胞真空浸渍的方法对速生杨木进行了防腐和增强化学改性处理.对改性前后材料的基本力学强度性能,以及素材、增强改性材、防腐改性材和防腐增强改性材任两种材料的胶合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防腐处理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PF增强改性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97.11、83.36、125.53%、37.01%,防腐后增强改性材对应指标值分别提高了101.34、75.05、111.83%、32.60%,符合日本JAS标准中E类指标结构用材要求.PF增强改性材与其它材料进行胶合,压缩剪切胶合强度均大于11 MPa,木破率大于90%,能够满足日本集成材JAS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木材胶粘剂的耐久性郭柏林木材通过胶粘剂胶合后,在它们之间形成了胶层。在澳大利亚,这个胶层强度是作为评价交合的最重要指标,并以此来确定胶合标准,这是CSIRO林产研究所和澳大利亚合板协会参考再造木制品长期耐久性试验结果而决定的。根据标准,酚醛树脂和单宁...  相似文献   

14.
对聚氨酯胶粘剂制造落叶松集成材/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BFRP)的胶合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压时间、砂光处理、压力对落叶松集成材/BFRP胶合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优化工艺参数.结果显示:试验的优化工艺参数为A3B2C1,即加压时间为4h,采用80目砂光处理和压力为1.2 MPa.  相似文献   

15.
不同因素对竹/杨复合规格材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目前以规格竹条为单元制备竹集成材,存在单元尺寸小、出材率较低、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研究以无刻痕竹展平板为单元制备新型竹集成材,以有效改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尺寸规格化的无刻痕竹展平板和杨木单板为原材料,制备展平竹-杨木-展平竹三层组坯结构的竹/杨复合规格材,运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探讨胶合界面方式、胶黏剂和杨木单板厚度三个因素对竹/杨复合规格材抗弯性能、胶合强度以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竹黄面-杨木-竹黄面胶合界面复合方式,采用脲醛树脂胶黏剂与2 mm厚杨木单板制备的竹/杨复合规格材整体性能较优。研究结论为今后新型竹集成材的制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竹集成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材是一种环境友好、可循环使用的绿色建材,但原竹尺寸较小、刚度较低,从而制约其推广应用。竹集成材是将速生、短周期的竹材加工成定宽、定厚的竹片,干燥至8%~12%的含水率,再通过胶黏剂将竹片胶合而成的型材。目前的生产工艺可以灵活控制其构件尺寸和长度,具备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竹集成材的生产工艺研究和发展概况,指出研发耐久性较强而又不减弱竹集成材力学性能的方法,以及提高竹集成材产品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是生产工艺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随后从材性和构件两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竹集成材基本力学性能研究进展,提出了该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各种复杂条件和复杂应力下竹集成材的本构模型、破坏准则及构件的力学计算模型等;最后介绍了竹集成材标准现状。  相似文献   

17.
在孟加拉,由于木材资源持续下降,引发了对木材的替代原料的研究兴趣。竹子是一种生长快、可更新、经济实用的材料,是一种极有希望的木材代替品。选择两个当地竹种(巴苦竹和龙竹)研究生产竹质集成材的可行性。分别从巴苦竹和龙竹基部向上的5.4 m和3.6m截取一段竹秆,加工成方形竹块,以加工层积材。采用硼酸,漂白和碳化等防腐处理来处理竹片,以延长集成材的使用寿命。用处理过的竹片分别制成两种不同纹理方向(顺纹和交错纹理)的3层竹板材,其厚度为12 mm。以脲醛胶和聚醋酸乙烯酯作为胶粘剂。与交错纹理相比,用脲醛胶和聚醋酸乙烯酯胶合的顺纹层积材的机械强度(如断裂模数和弹性模数)较高。但用聚醋酸乙烯酯胶合的顺纹层积材的尺寸稳定性较弱。在这2个竹种中,龙竹制成的顺纹层积材性能较好。竹质集成材是一种中高强度的材料,可用作结构单板、组合家具构件、地板和墙板等。然而,需要进一步研究产品在使用期的稳定性和蠕变行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等离子体处理及羟甲基间苯二酚(HMR)改性等胶合界面处理工艺对GFRP/竹、竹/木界面胶合性能的影响,并用胶层剥离率、剪切强度对界面胶合性能加以表征,以期得出胶合界面的优化改性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GFRP增强竹木复合结构用集成材木梁的胶合界面优化处理工艺为:GFRP表面不作处理;木材与竹材表面分别预先以2.5、1.25m/min的送料速度进行5次射频功率为400W的等离子体处理,随即以150g/m~2的涂布量涂布HMR。试材的浸渍剥离率、煮沸剥离率、干剪强度、湿剪强度及木破率均满足结构用集成材国家标准GB/T 2689%—2011中关于使用环境3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酚醛树脂胶黏剂,以竹条含水率、涂胶量为试验因子进行竹集成材的高频热压胶合试验,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竹集成材高频热压胶合技术是可行的.在本试验范围内,竹集成材的密度和胶合性能随涂胶量的增加而提高.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得出较优的高频热压胶合工艺条件为:涂胶量300 g/m2,竹条含水率12%,高频热压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20.
胶合制品的耐久性,由于使用的条件变化很大,所以评价实用的耐久性能很困难,但是脲醛树脂胶粘剂一般的胶合制品的寿命往往较短.特别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胶着力显著下降,但是即使在一般缓和的条件下,由于老化而引起胶层的恶化也在逐渐进行. 另外,由于脲醛树脂的固化物非常硬而脆,有不利于耐冲击和抗疲劳等特性.根据这些方面的研究报告,对脲醛树脂胶粘剂有各种各样的评价,按照这些研究,使用了常温固化型的脲醛树脂胶粘剂. 现在,学者们关于把制造胶合板广泛使用的热固化型的脲醛树脂胶粘剂作试验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