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蹄叶炎是发生在蹄壁前半部的真皮小叶血管层的弥漫性、无菌性炎症,多发生于两前蹄或两后蹄,有时四蹄均可发生.虽然,蹄叶炎的死亡率不高,但是发病率较高,对养牛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笔者在临床上针对本病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方面进行辩证施治,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蹄叶炎是蹄壁真皮的弥漫性无菌性炎症。本病主要发生于蹄尖壁或蹄侧壁及蹄踵的真皮,多见两前蹄或两后蹄同时发病,有时四蹄同时发病。笔者曾观察治疗蹄叶炎病畜32例,其中肠阻塞继发蹄叶炎25例,肠炎及其它疾病继发的7例。治愈29例,心力衰竭死亡2例,蹄壳脱落淘汰1例。  相似文献   

3.
<正>蹄叶炎为蹄皮膜、蹄壁前半部的真皮小叶层及血管层的弥漫性无菌性的炎症。多发生于两前蹄或两后蹄,有时四蹄都可发生。多为变态反应引起,也可由蹄部血液循环障碍或外伤引起。骆驼以抵抗力强,耐粗饲著称,很少发病。近日阿拉善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发生一起骆驼蹄叶炎,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17年3月28日,超格图呼热苏木额门高勒嘎查一牧民放养的122峰骆驼,一天之内有17峰  相似文献   

4.
<正>蹄真皮的弥散性、无菌性炎症称为蹄叶炎。蹄叶炎可广义地分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常发生在马、骡、牛、羊等家畜的两前蹄,也发生在所有四蹄,或是很偶然地发生于两后蹄或单独一蹄发病。1发病原因本病为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其病因常由于精料过多,引起消化扰乱,产生一种组织胺样毒素吸收而发病,中兽医叫料伤五攒痛;由于氯化钠随汗液的大量排泄,同时血液内乳酸及二氧化碳增多,导致血液酸碱度的变化,甚至引起酸中毒等,均可引起本病,中兽医叫  相似文献   

5.
蹄叶炎是蹄皮膜出现散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多侵害蹄前面及蹄侧面的肉壁,往往招致蹄的变形。多发生在两前肢或两后肢,有时四肢都可发生,一蹄发病的较少。本病常突然发生,症状明显,疼痛剧烈,如不及时治疗,往往转为慢性,影响马匹使役能力。  相似文献   

6.
蹄叶炎是奶牛蹄真皮小叶的炎症 ,临床表现为跛行 ,采食能力下降、体重下降、生产能力和繁殖能力降低 ,采用综合防治的办法 ,收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病因最为常见的原因是过食高能饲料 ,大量喂给易发酵饲料 (如含水量高的玉米 )或采用高能产奶日粮并发生浓毒性乳房炎、子宫炎、肺炎等疾病时更易引起蹄叶炎。发病机理是高能饲料发酵到一定程度引起瘤胃乳酸过多 ,内毒素及其他有毒物质 ,通过瘤胃血管吸收引起蹄叶炎。因蹄叶毛细血管特别发达 ,导致蹄叶微循环障碍而发生蹄叶炎 ,其他如削蹄不当等均能导致蹄叶炎。症状急性蹄叶炎两前肢跛行明显 ,…  相似文献   

7.
蹄叶炎是马常发生的运动器官疾病之一,牛有时也会发生。该病主要病变为蹄皮膜出现散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多侵害蹄前面及侧面的肉壁,常会导致蹄的变形。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蹄形异常,如倾蹄、平蹄、弯蹄、狭窄蹄等。该病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出现跛行,急性蹄叶炎多突然发生于两前肢,病马前肢向前方挺出,蹄尖浮动而不敢着地,仅以蹄踵负重,两后肢尽量伸入腹下,头颈高举,以使体重后移而减轻前肢负担。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新疆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病种和发病情况,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养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肢蹄病调查。结果发现:本地区共有14种肢蹄病发生,平均发病率为37.55%;蹄变形发病率最高(10.90%),其次是蹄叶炎(7.88%),蹄底刺伤和蹄底挫伤发病率较低(0.05%);蹄变形更易引起蹄叶炎的发生(P0.01),反过来,蹄叶炎也增加了蹄变形的发生风险;奶牛肢蹄病多发生于每年的3—5月;大量饲喂精料能促使奶牛蹄叶炎的发生;3~6胎次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蹄病是危害奶牛业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各种蹄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蹄叶炎作为蹄病的一种,造成奶牛的生产性能明显下降,严重者被淘汰,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此旨在对严重影响奶业健康发展的奶牛蹄叶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奶牛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新形势下切实可行的奶牛蹄叶炎综合防治措施、方案、办法,为奶牛蹄叶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蹄叶炎是蹄壁真皮的局限性或弥散性无菌性的炎症。多发生于两后蹄。四蹄同时发病的较少,发病后前蹄较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1病因1.1大部分是由于喂给大量的精料,运动不足等引起消化障碍,产生有毒物质,吸收后造成血液循环紊乱,使蹄真皮瘀血,引起组织营养障碍而发炎。1.2失于修蹄,蹄形不正,蹄壁过长等,使蹄机受到严重的障碍,影响蹄的血液循环而发病。1.3由于难产,胎衣不下,肠炎或便秘后、中毒等,使其有害物质被吸收,或风寒  相似文献   

11.
奶牛蹄叶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蹄叶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是牛蹄真皮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弥散性、无败性炎症,通常可侵害几个指(趾),呈现局部和全身性症候。由于蹄叶炎可导致蹄变形,蹄底溃疡病及白线病等多种蹄病,给奶牛生产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是近年来国内外蹄病研究的前沿课题。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验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较少,奶牛蹄叶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本文从蹄叶炎的病因、症状、治疗、预防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蹄叶炎相当于中兽医学的五攒痛和败血凝蹄。蹄叶炎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的与五攒痛相当,慢性的与败血凝蹄相似。本病常发生于两后肢或两前肢,四肢同时发生的也不少见。由于本病有四肢聚于腹下,腰曲头低,形似五处攒聚的之状,故中兽医称“五攒痛”。根据发病的原因又可  相似文献   

13.
石河子地区奶牛肢蹄病类型和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类型和发病情况,2013年2月~2015年4月,课题组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喂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肢蹄病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共有14种肢蹄病,平均发病率为37.55%;蹄变形发病率最高(10.90%),其次是蹄叶炎(7.88%),发病率最低的是蹄底刺伤和蹄底挫伤(0.05%);蹄变形更易引起蹄叶炎(P0.01),蹄叶炎又能加剧蹄变形(P0.01);奶牛肢蹄病多发生于3~5月份;大量饲喂精料可导致奶牛蹄叶炎迅速发生;3~6胎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蹄叶炎的发病机理及诊断治疗刘欣伟张峰栗颖华李杰高跃仁(河南省洛阳白马寺种公牛站,471013)蹄叶炎又名蹄壁真皮炎,是发生于蹄壁真皮的乳头层和血管层的弥散性、浆液性、无败性炎症。常见于马、骡、牛,羊、猪也可发病。1997年5月中旬,笔者曾对洛阳偃师市...  相似文献   

15.
正蹄叶炎是蹄壁真皮的乳头层和血管层的弥漫性、浆液性、无菌性炎症,是马骡的常发病,有时也见于牛。常见两前蹄同时发病,也有两后蹄或四蹄同时发病的,但单蹄发病较少。1临床症状2015年9月2日,普兰店市丰荣办事处普东社区农户于某致电,家养的4匹马出现了两前肢疼痛、不敢着地的现象。立即到于某家,检查4匹马,两前蹄同时发病,两前肢前伸,蹄尖翘起,以蹄踵负重,头颈高抬,体重后移,两后肢伸于腹下。  相似文献   

16.
蹄叶炎是发生在蹄壁前半部的真皮小叶血管层的弥漫性、无菌性炎症,多发生于两前蹄或两后蹄,有时四蹄均可发生。虽然奶牛蹄叶炎的死亡率不高,但是发病率较高,对奶牛生产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过食精料引起的急性蹄叶炎32例,其中一次性治愈12例,2次治愈17例,3例转为慢性蹄叶炎,通过5—8次治疗痊愈;共治疗慢性病例19例,其中4次治愈者7例,5—10次治愈10例。  相似文献   

17.
<正>蹄病可使奶牛产奶量减少,饲料利用率降低,严重者使有价值的奶牛过早的淘汰,这为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介绍几种常见的蹄病及防治措施。一、蹄叶炎。它是蹄壁真皮的炎症,又叫蹄壁真皮炎。1.蹄叶炎发病原因。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主要是过食精料,引起瘤胃酸中毒而至,以及长途运输或在凹凸不平的路上或坚硬的路面行走,蹄底受到剧烈的机械损伤而引起。另一个原因就是分娩后由于胎衣不下,子宫  相似文献   

18.
奶牛蹄叶炎的发病机理及其防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蹄病是危害奶牛业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各种蹄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蹄叶炎作为蹄病的一种,造成奶牛的生产性能明显下降,严重者被淘汰,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旨在对严重影响奶业健康发展的奶牛蹄叶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奶牛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新形势下切实可行的奶牛蹄叶炎综合防治措施、方案、办法,为奶牛蹄叶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奶牛腐蹄病与蹄叶炎的比较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蹄病被认为是奶牛场三类常见病之一,给奶牛场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腐蹄病与蹄叶炎属于奶牛蹄病中常见的类型。笔者结合若干临床病例,总结腐蹄病与蹄叶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特点,并把二者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腐蹄病与蹄叶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蹄叶炎不仅发生于马,也发生于牛、羊、猪等家畜。一般认为本病可由使役不当所引起(所谓走伤),也可因饲养失宜而发生(所谓料伤)。蹄叶炎虽然是一个常见多发病,疗法也不少,但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时常转为慢性,形成芜蹄或造成蹄骨转位、蹄底穿孔等不良后果。 本文仅就近年来有关营养性蹄叶炎方面的某些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