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不同接种方式下球孢白僵菌对小菜蛾的致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4种接种方式下球孢白僵菌Bb02菌株对小菜蛾2龄和3龄幼虫的致病力。当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7个/mL时,球孢白僵菌对小菜蛾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浸虫法73.79%,涂抹法68.28%,喷雾法51.72%和浸叶法33.79%;对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喷雾法57.93%,浸虫法57.24%,涂抹法55.86%和浸叶法28.28%,虽然浸虫法的校正死亡率稍低于喷雾法,但两者差异不显著。同时,2龄和3龄幼虫以浸虫法处理僵虫率最高,分别达31.25%和29.55%;致死速度最快,LT50分别为3.62 d和4.63 d。认为浸虫法最适于室内准确评价球孢白僵菌对小菜蛾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对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具有防治潜力的菌株,本研究从马铃薯甲虫僵虫虫体上分离菌株NDBJJ-BFG,通过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明确其分类地位,采用喷雾法和覆土法测定了不同浓度下该菌株对马铃薯甲虫室内毒力的致死中浓度LC50及半致死时间LT50。结果表明,经形态特征与r DNA ITS序列分析最终确定菌株NDBJJ-BFG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该菌株对1、2、3和4龄马铃薯甲虫幼虫的LC50分别为0.91×10~6、1.51×10~6、5.09×10~6和6.84×10~6个/m L;采用喷雾法和覆土法处理蛹的LC50分别为1.43×10~7个/m L和8.15×10~6个/m L,成虫的LC50分别为5.08×10~7个/m L和2.97×10~7个/m L。在孢子悬浮液浓度相同时LT50随虫龄的增大而延长,其中成虫的LT50最长,其次是蛹;在相同龄期下LT50随着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大而缩短。表明菌株NDBJJ-BFG对马铃薯甲虫1龄和2龄幼虫具有高毒力,其在马铃薯甲虫的生物防治中将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以朱红毛斑蛾幼虫为研究对象,研究1株自朱红毛斑蛾幼虫僵虫上分离得到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PfBb,与3种常用虫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Mafz01、卵孢白僵菌B. brongniartii 400和球孢白僵菌B.bassiana DSXJ-07)进行致病力比较,以期筛选出高效的虫生真菌用于朱红毛斑蛾的生物防治。采用浸虫法,测定4种虫生真菌不同浓度下朱红毛斑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及僵虫率。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Mafz01、卵孢白僵菌400、球孢白僵菌DSXJ-07和球孢白僵菌PfBb对朱红毛斑蛾幼虫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3.1×10~8、1.1×10~8、1.9×10~7和2.8×10~5孢子/mL;1.0×10~9孢子/mL浓度处理下的僵虫率分别为52.5%±6.45%、52.5%±6.45%、73.75%±6.29%和97.50±2.89%,且球孢白僵菌PfBb处理后的朱红毛斑蛾幼虫僵虫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虫生真菌。4种虫生真菌对朱红毛斑蛾幼虫毒力大小依次为球孢白僵菌PfBb球孢白僵菌DSXJ-07卵孢白僵菌400金龟子绿僵菌Mafz01。推荐使用浓度大于1.0×10~7孢子/mL的球孢白僵菌PfBb防治朱红毛斑蛾幼虫。  相似文献   

4.
朱信华 《江西植保》2013,(3):324-328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是福建省毛竹林的一种主要害虫,本研究应用5种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和1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对3龄初幼虫进行感染力测定,旨在筛选出感染该虫的高致病力菌株。结果表明:应用1.45×10 7孢子/mL孢悬液感染12 d后,3龄初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63.16%以上;其中MaFzzL-01和Ma1291-2两个绿僵菌株对该幼虫的致病力分别为90.93%和84.21%,其LT50值分别为5.97 d和6.67 d,LC50值分别为1.727×10 4孢子/mL和2.029×10 4孢子/mL。结果说明:绿僵菌MaFzzL-01和Ma1291-2两个菌株对该幼虫的致病力强,且致死速度快。应用1.45×10 8孢子/mL孢悬液进行林间防治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张北小菜蛾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菜蛾是河北坝上错季蔬菜生产区最重要的害虫,为了探索对其无公害治理方法,以张北的小菜蛾为试虫,测定了33株球孢白僵菌对其幼虫的僵虫率,从中筛选出5株对小菜蛾2龄幼虫有较高致病力的菌株;从致死中浓度(LC50)和致死中时(LT50)的测定结果分析,BD-B026菌株的毒力最高,其处理后7d的LC50为0.47×10^5个/mL孢子,含1.0×10^8个/mL孢子菌液的LT50为(1.57±O.027)d,对小菜蛾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ferens是南方稻区的重要害虫,为了寻找针对该虫的生物防治措施,本研究从水稻田越冬稻蛀茎夜蛾的僵虫中分离获得了10株培养性状较好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室内研究了这10株菌株对稻蛀茎夜蛾的致病力,筛选出了高致病力菌株SI027。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I027处理稻蛀茎夜蛾3龄幼虫后10 d的LC50为5.28×105孢子/m L。在1×106、1×107和1×108孢子/m L浓度的菌液处理下,稻蛀茎夜蛾3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7.26 d、4.65 d和3.38 d。  相似文献   

7.
椰子织蛾是为害热带地区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本试验对从海南省陵水县采集的椰子织蛾僵虫上分离得到的4株金龟子绿僵菌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测定了其对椰子织蛾3龄幼虫的室内生物活性,筛选出了高毒力菌株LS-Y1。试验结果表明,经NCBI BLAST比对,4株菌株的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基因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100%、99%、99%。菌株LS-Y1处理椰子织蛾3龄幼虫后6d的LC50为4.41×106个/mL。6.25×106、1.25×107、2.5×107、5×107和1×108个/mL浓度处理下,金龟子绿僵菌LS-Y1对椰子织蛾3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5.77、4.88、4.43、3.82和3.36d。该菌株对椰子织蛾幼虫具有较高毒力,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8.
小菜蛾是河北坝上错季蔬菜生产区最重要的害虫,为了探索对其无公害治理方法,以张北的小菜蛾为试虫, 测定了33株球孢白僵菌对其幼虫的僵虫率,从中筛选出5株对小菜蛾2龄幼虫有较高致病力的菌株;从致死中浓度(LC50)和致死中时(LT50)的测定结果分析,BD B026菌株的毒力最高,其处理后7d的LC50为0.47×105个/mL孢子,含1.0×108个/mL孢子菌液的LT50为(1.57±0.027)d,对小菜蛾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利用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5种孢子悬浮液浓度(3.6×104~3.6×108个/mL)对平菇厉眼蕈蚊成虫和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在3.6×108个/mL浓度下成虫死亡率最高达86.72%,幼虫死亡率最高达87.69%,成虫的LC50为2.319×105个/mL,幼虫的LC50为3.082×105个/mL。在3.6×104~3.6×108个/mL浓度处理下成虫的LT50依次为8.57、6.14、5.18d和4.28d,幼虫的LT50分别为8.09、6.03、4.96d和4.53d。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在室内对平菇厉眼蕈蚊的成虫和幼虫有较强的毒力。  相似文献   

10.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是一种全球性重大玉米害虫, 于2019年入侵我国云南并快速蔓延, 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本研究从玉米地块自然罹病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僵虫中分离纯化致病菌, 并回接验证, 获得一株虫生真菌菌株, 结合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 确认该菌株属于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编号为SfG01。采用浸虫法测定了该菌株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活性。结果表明, 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00×109个/mL时, 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第11天累计死亡率达86.67%, LC50为4.85×107个/mL, LT50为6.50 d。表现出一定的生防潜力, 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药膜法和毒饵法测定了微生物杀虫剂白僵菌、绿僵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对红火蚁的毒力.结果表明,受药36 h后,3种微生物杀虫剂浓度分别为5×107、1×108、2×108孢子(芽孢)/mL时,对红火蚁有较强的毒力,并随药剂浓度的提高而增强.3种微生物杀虫剂对红火蚁的毒力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白僵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绿僵菌,LC50分别是2.919 8×105、4.706 8×106、1.401 8×107孢子(芽孢)/mL.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分离自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oschler)越冬幼虫僵虫上分离的43株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生物测定,筛选到致病力较强的4株菌株,并对这4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菌株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萌发率等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测定。同时以二点委夜蛾2龄幼虫为供试虫源,测定了这4株白僵菌菌株对二点委夜蛾的致病力,从中筛选出具有生长速度快、萌发率高、产孢量大等培养性状优及毒力较强的球孢白僵菌Ed-41菌株。该菌株在浓度为1×107孢子.mL-1悬浮液喷雾接种处理后,在26℃条件下,第8 d供试幼虫的死亡率达85%,显示出对靶标害虫的具有较好的毒力,在二点委夜蛾害虫生物防治中将有潜在的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桃小食心虫高致病力白僵菌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源于不同地点或寄主的14株球孢白僵菌进行僵虫率、在虫体上菌丝生长时间、产孢时间及单虫产孢量测定,综合评价各菌株对桃小食心虫幼虫的致病力,选择较好的菌株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基于僵虫率、菌丝生长时间、产孢时间及单虫产孢量4个指标,筛选出 3 株具有较强致病力的优良菌株Bb7、Bb9和Bb14;在孢子浓度为1.0×107 孢子/mL时,对桃小食心虫幼虫的致死率分别为73.33%、77.78%和80.00%, LT50分别为8.45、7.49、8.42 d;LC50分别为1.76×105、3.03×106、2.10×105孢子/mL。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从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幼虫僵虫中分离的虫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形态学鉴定及ITS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该分离菌株对朱红毛斑蛾1~6龄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结合形态学特征和ITS基因序列分析将该虫生真菌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并将该菌株命名为PfBb。球孢白僵菌PfBb菌株可侵染朱红毛斑蛾1~6龄幼虫,随着该菌株孢子液浓度的增加,其对朱红毛斑蛾幼虫的毒力逐渐增强。PfBb菌株孢子液处理朱红毛斑蛾1~5龄幼虫6 d时的LC50分别为2.61×104、1.04×105、1.11×106、1.54×106和1.44×107 个/mL,处理6龄幼虫8 d时的LC50为1.02×107 个/mL。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PfBb菌株对朱红毛斑蛾1~6龄幼虫的LC50和LC90随之降低,表明存在剂量效应。当处理浓度相同时,朱红毛斑蛾1~6龄幼虫的僵虫率随着虫龄的增加而降低,但在较高浓度1.0×107~1.0×109 个/mL处理时,1~5龄幼虫的僵虫率无显著差异,说明1.0×107个/mL球孢白僵菌PfBb菌株孢子液防治朱红毛斑蛾幼虫即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表明球孢白僵菌PfBb菌株对朱红毛斑蛾有较大的生防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蔬菜害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高致病力真菌生物农药,以3龄小菜蛾幼虫为供试虫源,测定了25株虫生真菌菌株对小菜蛾的致病力,从中筛选出1株对小菜蛾幼虫有较高致病力的菌株CQM125。生测结果显示,在20℃、1.0×108孢子mL 1菌株CQM125菌液处理小菜蛾幼虫的LT50为3.97 d;25℃、5.0×107孢子mL 1菌液的LT50为2.44 d;在25℃下,第7 d的LC50为2.31×104孢子mL 1;接种处理后,20℃、8 d的小菜蛾死亡率为84.22%,对小菜蛾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效果。依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rDNA ITS序列分析将菌株CQM125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该菌株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产孢培养基为PPDA,其中葡萄糖2%,蛋白胨0.5%;最适产孢温度30℃,最适产孢pH值为6.0;最适光照条件为前6 d黑暗,后8 d光照。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对于释放球孢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是否会导致或加重家蚕白僵病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并同时影响真菌杀虫剂的应用。为科学评价球孢白僵菌松毛虫分离株对家蚕的致病风险,并保证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共使用南方8省(区)的64株松毛虫分离株和4省(区)的12株家蚕分离株对3龄家蚕进行了3次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除其中1株松毛虫分离株外,不管是松毛虫分离株还是家蚕分离株,对家蚕都有一定致病性,但差异较大。在3×107孢子/mL 的浓度下,30株松毛虫分离株的平均侵染率10.2%极显著低于8株家蚕分离株的89.6%;在1.5×108孢子/mL的浓度下,34株松毛虫分离株对家蚕的平均侵染率36.4%极显著低于6株家蚕分离株的90.6%;松毛虫分离株在1.5×108孢子/mL浓度下的侵染率极显著高于3×107孢子/mL下的侵染率,而家蚕分离株在两种浓度下无显著性差异。在1.5×108孢子/mL的浓度下4株对家蚕致病力较强的松毛虫分离株的LT50为7.45~8.20 d,平均7.83 d,比6株家蚕分离株LT50(3.43~3.72 d)的平均数3.62 d多4.21 d。根据毒力较强的家蚕分离株B1和B5与毒力最弱和最强的松毛虫分离株D26和D22的致死浓度的比较,家蚕分离株对家蚕的毒力是松毛虫分离株的132~15733倍;根据他们的致死剂量的比较,家蚕分离株的毒力是松毛虫分离株的43~2201倍。这一对比数据充分表明,尽管不同的松毛虫分离株对家蚕的毒力不同,但所有的松毛虫分离株都具有明显的寄主专化性。综合分析表明,我国南方使用白僵菌杀虫剂防治松毛虫在家蚕中诱发流行病的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17.
一株莱氏绿僵菌的筛选及其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展草地贪夜蛾病原真菌的筛选和毒力测定可为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提供新的生物制剂。本研究从广西南宁田间采集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僵虫上分离获得一株病原真菌,采用形态学和ITS-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采用浸虫法测定了该菌株对草地贪夜蛾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新分离的菌株为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编号为CDTLJ1;该菌株对草地贪夜蛾幼虫、预蛹、蛹均有致病力,1.20×107孢子/mL浓度下,接菌处理后第6 d,2~5龄幼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均达100%,6龄幼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为98.33%,预蛹和蛹的累积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8.33%、20.00%,草地贪夜蛾2~6龄幼虫的LT50值从3.91 d升至4.24 d;菌株CDTLJ1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致死率随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浓度达1×108孢子/mL时,幼虫的致死LT50为4.10 d,接菌处理后第6 d,3龄幼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达100%,LC50为1.12×104孢子/mL。结果表明,莱氏绿僵菌CDTLJ1对草地贪夜蛾有良好的生防潜力,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茶丽纹象甲是我国茶园重要的食叶害虫之一,目前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亟需开发绿色生态环保的防控技术。为筛选出可防治茶丽纹象甲的生防菌株,本研究从田间采集了自然感病致死的茶丽纹象甲幼虫僵虫并分离出一株虫生真菌菌株。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系统进化关系分析显示该菌株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命名为Maure 1.1。在自然化蛹和羽化温度(22℃)条件下,茶丽纹象甲幼虫在接种1×105~1×108个孢子/m L的球孢白僵菌菌株Maure 1.1孢子液后,其感病死亡率随接种后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用最大浓度孢子通过浸虫和拌土法处理11 d时,茶丽纹象甲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6.67%和73.33%,LC50分别为2.00×103和1.11×103个孢子/mL,LT50分别为7.87和7.84 d。上述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Maure 1.1对茶丽纹象甲幼虫具有致病活力,可作为茶丽纹象甲生物防治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9.
从实验室保存的真菌菌株初步筛选获得6株对葱蝇有一定致病力的白僵菌菌株,通过室内生测进一步测定不同菌株对葱蝇幼虫的毒力。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处理下(1×107孢子/mL),菌株CQBb119的致死率最强,第14 d对葱蝇幼虫的致死率达到77.78%,僵虫率达到58.52%,致死中时(LT50)为6.10 d。使用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处理葱蝇的各个虫态,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处理下,随着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加,葱蝇的死亡率逐渐升高,致死中时降低。在1×108和1×109孢子/mL浓度的菌液处理下,第14 d对葱蝇幼虫的LT50分别为5.48和4.94 d;LC50为1.35×106孢子/mL。菌株CQBb119对葱蝇成虫和蛹也有一定致死作用,但成虫和蛹的死亡率均未能达到50%。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菌株CQBb119对葱蝇幼虫具有良好杀虫活性,可以用于防控葱蝇的潜在生防制剂开发。  相似文献   

20.
对采自美国白蛾僵虫的虫生真菌Bb08 12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研究及致病性测定。根据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将其初步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室内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在26 ℃恒温、高湿度下对1龄中期美国白蛾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107 孢子/mL剂量饲毒处理幼虫72~120 h,幼虫死亡率可达25.47%~79.32%,120 h的LC50 为1.169×106孢子/mL。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差异明显。沙氏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10 d产孢量可达到5.59×108孢子/cm2,极显著高于PSA、查彼培养基和5%麸皮 蔗糖固体培养基上的产孢量。24 h光照和24 h黑暗两处理间的菌落生长量差异不明显,而在培养的最初48 h,24 h黑暗处理可显著促进分生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