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剖析了江苏省高效立体种植现状,分析了棉田立体种植后产生的问题,对江苏省立体种植棉田内无公害配套栽培的单项技术、高效立体种植模式、茬口布局、抗病虫品种、生物农药、包裹配方肥施用等技术开展了研究,集成完善了棉田无公害立体种植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桑园立体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桑园立体种植是通过合理增加植株密度,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阳光,并配合其它农业技术措施,增加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提高桑园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从2000年开展桑园立体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促进凉山州蚕业发展,推进国家级优质茧丝基地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王国骄 《新农业》2014,(8):51-52
<正>立体种植是指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从空间和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凡是立体种植都有多物种、多层次的立体利用资源进行种植的特点,都构成复合群体。发展立体种植可以在有限的耕地上获得更多的经济产量,同时又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技术综合效益,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立体种植是否成本高昂呢?其  相似文献   

4.
《北京农业》2014,(10):52-55
国家一向提倡节约用地,提高用地效率,于是衍生出“立体种植”的农业概念,立体种植不仅节约了土地,还打造了一种立体景观,增加了绿化面积。然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渐渐发现了很多种植的小技巧,不再只会将花草种在地上,开始想方设法变换种植花样,美化家居环境、增强创新意识,在生活中制造了很多创意,给了自己和身边的人一份惊喜和温馨。  相似文献   

5.
棉田高效复种及立体种植是我国现代植棉技术的一大进步,是当前棉花比较效益偏低情况下稳定棉花生产的有效措施之一。棉田高效合理复种和立体种植提高了土地及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了棉田综合效益。国内学者提出了利用现代新技术,发展棉田立体种植无公害栽培技术对策,开展棉田高效种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出多种棉田高效复种模式。江苏省对棉田高效复种的实践探索也较多,有些地区获得5000元/亩以上的棉田种植效益,但目前有关棉田高效复种和立体种植的系统研究较少,没有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的栽培体系,这是大部分棉田复种和间套效益不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多元多熟立体种植是一种符合生物群体结构的高产高效农业生产形式与配套的综合技术体系,发展多元多熟立体种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淮北地区发展棉花多元多熟立体种植的机理1.1因地制宜,讲究效率棉花立体种植涉及多种作物、多种因子、多种学科,具有很强的时间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北方地区当前的农业环境及经济条件,如何发挥现有土地资源优势搞立体农业栽培,种植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文中特别针对农村目前的简单种植提出了一些设想,及考虑到两种作物或3种作物套种而产生交互作用的影响,给出了二维或三维立体矩阵表示出的互惠竞争系数矩阵。对一些农业技术人员可利用计算机计算排序给出具有多种选择性的作物栽培、种植方案。并经逐年的数据积累达到指导农村种植规划的目的,以期达到更科学化。对部分半农半林的地区也可适用。  相似文献   

8.
发展立体种植,可以充分发挥人力、物力、空间、资源和技术作用,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杂粮作物种类繁多,实行立体种植具有很大的潜力,下面介绍几种立体种植模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试验探讨栝楼与生姜立体种植模式的效益。从栝楼和生姜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栝楼与生姜的多个产量、品质指标,并对栝楼园立体种植模式种植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该区域栝楼园立体种植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建设和发展我省生态农业的战略高度,概括地阐明了立体种植在建设我省现代化农业中的战略意义。作者针对我省人口、土地、气候等生态资源特点,论证了山西发展立体种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最后强调指出:应该把立体种植放在我省农业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的总体上全面考虑,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并不断使用现代化科技成果武装立体种植,在稳步改造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发展、提高。把我省粮食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羊肚菌(Morchella deliciosa Fr.)是一种野生珍贵菌类,是著名的美味食用菌,羊肚菌规模化生产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开展羊肚菌应用技术研究,实现规模化商业种植,对促动凉山州发展立体林业,探索林下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物立体套种是我区群众多年来一直采用的种植方式,立体种植能够充分发挥作物互补优势,改善田间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率和复种指数,而且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冬季温室立体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东北地区冬季温室种植作物种类少,成本高,农民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分析了非洲菊的市场情况,研究了非洲菊和垂吊牵牛立体种植方式。结果表明:利用立体种植方式栽培后所得经济效益大幅高于种植番茄,不但充分利用了有效空间,还增加了温室的经济效益,对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和花卉产业多方向发展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旧城镇农业生产实际结合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需要,从以玉米为主的旱作立体多熟种植技术角度出发,对旱作立体多熟种植技术的优点和种植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该区域旱作立体多熟种植技术规程,对区域旱作立体多熟种植具有较好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适宜白银高扬程灌区的几种高产高效间作套种模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白银市高扬程灌区主要是指景电灌区和兴电灌区,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属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区,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有效灌溉面积达6.61万hm2,适合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胡麻、油葵、豌豆以及瓜果、蔬菜等多种作物,是白银市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灌区自建成以来,一直都是以粮食生产为主,解决了数十万群众的温饱问题。近年来,灌区对作物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立体种植,各地涌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立体种植模式,对推动灌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8]。我们将适宜白银市高扬程灌区的农业高产高效间作种植模式进行了分类总结和规范,旨在科学指导白银市高扬程灌区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多元多熟立体种植是一种符合生物群体结构的高产高效农业生产形式与配套的综合技术体系,发展多元多熟立体种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立体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经济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尤其适宜在山区地区发展推广。云南省的山地面积达到了84%,属于典型的多山地区,在这种独特的"立体气候"下形成了独特的"立体农业"。基于此,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探讨适宜该地区发展的立体生态农业种植技术,以期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长治县林移村根据人多地少的特点积极进行耕制改革,积累了不少立体种植成功经验,并组合出多种立体种植模式。为长治市双高一优农业树立了样板。2004年,村民郭宏生根据玉米、胡萝卜共生期短、高矮搭配、营养共生等特点,在自家一块2.2亩地里进行了胡萝卜套种玉米立体种植。  相似文献   

19.
1990—1993的采用多年多点多因素试验方法,对大同盆地立体种植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共研制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22种。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地方特色蔬菜生产中存在单作土地利用不经济的问题.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对3种地方特色蔬菜蘘荷、洋扁豆、芋的立体种植模式开展了试验.试验方法采用2:2:2行比进行蘘荷、洋扁豆、芋间作.试验结果,立体种植模式蘘荷产量达2212.5 kg/hm2,洋扁豆产量达6 979.5 kg/hm2,芋产量达10 183.5 kg/hm2,总产值达126666元/hm2,净产值达103 720.5元/hm2.该种植模式为高产出、高效益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