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犊牛免疫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后抗体效价的变化规律,以及免疫不同抗原含量的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与犊牛机体产生的抗体效价水平的关系,试验选择30头新生犊牛连续检测母源抗体水平,母源抗体消失后,将30头犊牛分为A、B、C三组,分别使用抗原含量为4μg/mL、4μg/mL和6μg/mL的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各2 mL进行分组免疫;首次免疫21 d后,A、B、C三组分别使用抗原含量为4μg/mL、6μg/mL和6μg/mL的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各2 mL进行加强免疫。分别于首次免疫7,14,21,28,35,42,49,60,90,120天通过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液相阻断ELISA法对采集的犊牛血清进行口蹄疫O、A和AsiaⅠ型抗体效价检测。结果表明:3日龄犊牛母源O、A和AsiaⅠ型抗体效价平均值均大于1∶128,7日龄达到峰值,随着时间推移,呈现下降趋势,在90日龄降低到最低;首次免疫后第21天,A、B、C各组抗体效价平均水平相同,均为1∶128;加强免疫后7天,A组O、A和AsiaⅠ型抗体效价平均值均为1∶128,B、C组O、A和AsiaⅠ型抗体效价平均值为1∶256;A组抗体效价平均值于加强免疫后28天达到最高(O型和A型抗体为1∶512,AsiaⅠ型抗体为1∶362),而B、C两组抗体效价平均值则于加强免疫后14天达到最高(O、A和AsiaⅠ型抗体均为1∶512),抗体效价水平与青年牛相当。可见口蹄疫疫苗的首次免疫时间为90日龄时,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的影响最小;首次免疫时,疫苗中抗原含量对犊牛抗体效价的影响很小;二次免疫时增加抗原含量有助于快速提升犊牛体内的抗体效价,对抗体效价峰值的出现时间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苗免疫接种牦牛、藏羊后产生抗体效价,项目对天峻县阳康乡的牦牛、藏羊开展AsiaⅠ-O型口蹄疫疫苗的抗体效价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口蹄疫AsiaⅠ-O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依次为成年牦牛、成年藏羊、犊牛、羔羊;免疫后Ⅰ型抗体分析结果与O型免疫抗体的免疫效果一致,免疫合格率在80%以上,免疫牛羊产生的整体抗体水平能够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观察研究了新生犊牛免疫不同口蹄疫三价疫苗后的抗体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两次免疫的新生犊牛口蹄疫O型和亚洲Ⅰ型的抗体效价和保护率相对较高,A型抗体效价和保护率较低,在满6月龄时需要进行第三次免疫。本试验为新生犊牛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天山地区牦牛口蹄疫病的防控效果,对0~60日龄犊牛的母源抗体,1岁左右的青年牛、1岁以上成年牛口蹄疫O型及亚洲I型免疫抗体效价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母源抗体保护率亚洲I型为83.3%,O型为100%;免疫后49 d 1岁左右的青年牛亚洲I型抗体保护率为86.7%,O型为100%,1岁以上成年牛亚洲I型抗体保护率为99%,O型为97%。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西藏部分地区、四川红原地区随机采取的604份牛血清进行O型、A型、AsiaⅠ型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西藏部分地区牦牛口蹄疫O型、A型、AsiaⅠ型血清抗体效价在50%以上所占比例分别是82.89%、64.1%、73.25%;四川红原地区牦牛口蹄疫O型、A型、AsiaⅠ型血清抗体效价在50%以上所占比例分别是93.36%、87.11%、83.59%。西藏部分地区黄牛口蹄疫O型、A型、AsiaⅠ型血清抗体效价在50%以上所占比例分别是89.17%、61.4%、73.25%。数据表明,疾病防控效果相较往年有提高,但不同县市防控水平有很大差异,同一地点不同血清型的口蹄疫防控效果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夏南牛犊牛口蹄疫母源抗体衰减变化规律,为犊牛口蹄疫科学适时免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血样采集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抗体检测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抗体效价判定依据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疫病监测方案。[结果]母牛产后、犊牛出生当天,O型抗体效价合格率达100%,A型抗体效价合格率达92%。O型口蹄疫第4周抗体合格率达86.96%,到第5周已降至66.67%;A型口蹄疫第3周抗体合格率达75%,第4周抗体合格率已降至39.13%。牛口蹄疫O型疫苗抗体衰减时间稍长于A型。[结论]犊牛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O型口蹄疫4周内有较强的保护作用,3周内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建议夏南牛犊牛口蹄疫首免时间在出生后40 d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6,(10):100-102
为优化牛口蹄疫免疫程序,在抚顺市抚顺县和新宾县共选择4个规模化牛场,对犊牛进行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免疫后抗体的动态监测。结果:母源抗体监测组,80日龄时抗体合格率为73.7%,90日龄时抗体合格率为65.8%;首免试验组,80日龄首免,免疫21、28、35 d后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8.8%、76.2%和61.3%;二免试验组,二免14、21、120、150 d后抗体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0.0%、95.0%、70.0%和48.8%。结果表明,不同牛场犊牛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合格率变化存在差异,但是其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犊牛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在80日龄时合格率降到临界保护线,选择该日龄进行O型口蹄疫首免为宜;首免产生的抗体维持时间较短,应在首免后28 d加强免疫;二免后,成牛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免疫效果,免疫保护期达4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犊牛口蹄疫O型灭活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采用2种免疫方案对犊牛进行口蹄疫O型灭活苗免疫,即免疫程序A在口蹄疫O型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监测值接近临界值时进行免疫,免疫途径为肌肉注射,免疫剂量按疫苗说明书要求;免疫程序B的首免和二免时间比免疫程序A提前一周进行,方法同免疫程序A。免疫后不同时间采用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PB-ELISA)检测血清口蹄疫O型抗体水平。结果表明:A组犊牛在90日龄进行首免,免疫后14天抗体水平达到有效保护水平,免疫后28天部分犊牛抗体水平下降到临界保护水平之下;首免后1个月(120日龄)进行加强免疫,二免后的免疫抗体水平对牛群的保护一直维持到免疫后120天;二免后4个月(240日龄)进行三免,免疫保护期持续4个月。但首免前和二免前抗体效价相对较低,接近临界值。B组犊牛的免疫抗体变化规律同免疫程序A,但产生高效价抗体的时间提前,整个免疫期抗体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可提供有效保护。说明免疫程序B的免疫效果优于免疫程序A。  相似文献   

9.
猪口蹄疫和猪瘟疫苗同时注射免疫试验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仔猪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和仔猪口蹄疫免疫效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口蹄疫疫苗和猪瘟疫苗不同组合免疫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未吃初乳前的新生仔猪体内口蹄疫母源抗体效价<5log2,仔猪吃初乳后,其抗体水平与母猪相当(100%),此后从第7天开始下降,到35日龄时,其O型抗体效价下降到80%。仔猪断奶后阉割时免疫注射口蹄疫二价苗,到注射后28天,O型抗体的效价才达到(≥5log2)27.78%,亚I型抗体效价(≥1:22-90)29.73%。在60日龄加强免疫口蹄疫苗后才能使抗体效价达到70%以上。在仔猪阉割时,同时分点注射口蹄疫二价苗和猪瘟苗,或者口蹄疫O型灭活苗和猪瘟苗,此二种组合与单独注射口蹄疫疫苗相比所产生的口蹄疫抗体效价在生物统计分析上没有差异。在仔猪阉割时注射口蹄疫O型合成肽苗和猪瘟疫苗,21天后口蹄疫O型抗体效价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口蹄疫O型、AsiaⅠ型二价灭活苗对甘南牦牛的免疫保护情况,试验应用ELISA方法对30头牦牛不同免疫阶段的血清进行了抗体监测。结果表明:除免疫前口蹄疫O型、AsiaⅠ型二价灭活苗产生的抗体水平较低外,在一免后30天和二免后30,90,150天均能达到群体免疫保护水平,且在二免30天时最高,持续2~3个月后有下降趋势,在免疫5个月后下降至70.00%左右,但仍具有保护力。说明用甘南牦牛口蹄疫O型、AsiaⅠ型二价灭活苗免疫牦牛产生的抗体水平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且能维持较高水平,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使用牛用口蹄疫AsiaⅠ-O型双价灭活苗与猪用口蹄疫O型灭活苗分别接种50d商品猪和怀孕90d种猪,免疫前和免疫后的3w及7w进行抗体水平检测。O型口蹄疫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AsiaⅠ型口蹄疫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同时对接种猪进行免疫应激观察。结果显示:猪使用牛用口蹄疫AsiaⅠ-O型双价灭活苗3W后口蹄疫AsiaⅠ的抗体水平十分低,最高只有5%,口蹄疫O型抗体合格率在35%以上;而注射猪用口蹄疫O型灭活苗的O型抗体水平合格率只有35%。而牛用口蹄疫AsiaⅠ-O型双价灭活苗两次接种后,Asia I和O型抗体水平均达到大于70%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为确定犊牛口蹄疫病毒疫苗的免疫时间,本试验分别用口蹄疫O型单苗,口蹄疫O型、A型二价苗对试验犊牛在90日龄首免、120日龄二免,二免后的1、2、3、4、5、6个月分别采血,用口蹄疫O型、口蹄疫A型阻断ELISA抗体试剂盒检测免疫后犊牛的抗体水平及合格率,以确定其免疫计划。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口蹄疫病毒O型由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口蹄疫O型、A型二价疫  相似文献   

13.
为调查口蹄疫疫苗对西藏牦牛的免疫保护情况,应用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随机选取的西藏五区一市844头牦牛的血清进行O型、AsiaⅠ型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西藏地区牦牛口蹄疫O型、AsiaⅠ型疫苗抗体具有50%以上保护力的比例分别为83.44%、71%,口蹄疫疫苗免疫状况良好,但西藏同一地区不同县、市的牦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验室试制的二价抗体接种5日龄SPF雏鸭,分别在注射抗体后24、48、72、96、120、144和168 h进行采血及分离血清。采用鸭胚中和试验,进行Ⅰ型和新型鸭肝炎病毒抗体效价的测定。结果表明,抗体注射24~72 h,血清中Ⅰ型和新型鸭肝炎病毒抗体效价基本稳定在峰值,从96 h开始缓慢下降但仍在保护效价(1:32)以上,至144 h抗体下降至保护效价以下,即抗体的被动保护期在5 d以内。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现用奶牛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A型三价灭活疫苗、奶牛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及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选取2组未免疫犊牛,分别进行双价苗+A型苗与三价苗的免疫接种,并采用LB-ELISA方法检测口蹄疫O型、A型免疫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接种21 d后,两种免疫方法免疫效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犊牛血清O型、A型抗体平均效价≥9.9 log2,60份抗体效价≥1∶64,免疫合格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察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和免疫抗体在生长猪体内的消亡规律,选择日龄相近、体重相当共120头仔猪,按农业部推荐的免疫程序免疫,分别在初免前、初免后30天、加强免疫后30天、60天、150天采血,用O型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实验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20头实验样品初免前抗体血凝价为0.1log2±0.2,初免后30天抗体效价为4.7log2±1.2,样品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60.0%;加强免疫后30天、60天、120天平均抗体效价分别为:7.6log2±1.6;6.3log2±2.0;4.2log2±1.8。加强免疫后30天、60天、120天样品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1.0%、80.0%、62.5%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4,(7):108-110
为了解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MYA98/BY/2010株)的免疫效果,对试验仔猪在2835日龄进行了第1次免疫注射,在5835日龄进行了第1次免疫注射,在5865日龄进行了第2次免疫注射,并在二免后10、30、60和90 d采血,通过ELISA检测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二免后10 d的平均免疫抗体效价达到6.26 log2,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1.25%;二免后30 d的平均免疫抗体效价达到6.8 log2,免疫抗体合格率为100%;二免后60 d的平均免疫抗体效价达到6.6 log2,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9.17%;二免后90 d的平均免疫抗体效价达到6.27 log2,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2.72%,说明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能快速诱导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并且能够维持较长的时间。在对仔猪进行疫苗的2次免疫注射时,观察并记录了仔猪的应激反应,结果显示仔猪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应激反应,说明疫苗的免疫副作用小。在全区进行全覆盖推广应用时,随机共采样1 456份血清样品进行了免疫抗体监测,其中规模养殖场监测了56户,采样数1 378头,平均免疫抗体效价6.42 log2,免疫合格率为95.23%;散养户监测了43户,采样数78头,平均免疫抗体效价6.31 log2,免疫合格率为93.1%。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MYA98/BY/2010株)的免疫效果较好,值得在全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2型鸭疫里默氏菌抗体效价与免疫保护率的相关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的2型鸭疫里默氏菌(RA-2)油佐剂火活疫苗免疫7日龄雏番鸭后,每隔7 d采血,采用间接ELlSA法测定免疫鸭血清中的抗体效价,并同时进行攻菌保护试验,寻找血清中RA-2 ELISA抗体效价与免疫保护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血清中RA-2 ELISA抗体效价为1:100时,其免疫保护率为70%;为1:200时,免疫保护率为83.3%;而在抗体效价≥1:400时,其免疫保护率高达100%.可见,血清中RA-2 ELlSA抗体效价与免疫保护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科学评价口蹄疫O型、A型、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并合理制定奶牛口蹄疫免疫程序,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犊牛母源抗体及成年母牛口蹄疫免疫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犊牛母源抗体90日龄时回落近临界值,成年母牛免疫后6个月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免疫程序如下:犊牛90日龄首免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首免后1个月进行二免,以后每6个月加强免疫1次;成年母牛首免后每6个月加强免疫1次。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牦牛衣原体灭活疫苗在牦牛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本试验在青海省两个示范县贵南和海晏分别选择2个规模养殖户,筛选成年牦牛120头(40头未孕牛、80头怀孕牛)、犊牛各40头进行免疫试验。试验牛群于免疫后第7天、21、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330天采血后分离血清,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免疫后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免疫后第21天的抗体效价成年牛高于1:256,犊牛高于1:1024;免疫后90d内,抗体水平处于上升状态。免疫后第4~8个月抗体水平保持平稳时,第8个月,抗体水平开始下降,但仍成年牛和犊牛抗体滴度仍保持在1:256的效价。由此可见,该疫苗免疫牦牛后免疫抗体产生早、效价高、持续期长,效果明显,对牦牛衣原体病可达到预防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