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与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研究烤烟连作、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3种种植模式对烤烟光合特性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烤烟连作相比,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均能显著提高植烟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烤烟光合性能,促进烟株生长发育,且以烟薯套种效果最为明显。烟薯套种种植模式较适宜在平顶山烟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适宜安康山地的烤烟大豆套种栽培模式,设置烤烟垄沟隔沟套种一行大豆模式(模式1,大豆密度3.13万株/hm2、4.17万株/hm2、6.25万株/hm2、12.50万株/hm2)、烤烟垄沟隔沟套种两行大豆模式(模式2,大豆密度10.00万株/hm2)、烤烟垄面套种两行大豆模式(模式3,大豆密度20.00万株/hm2)等3种烟豆套种栽培模式,开展试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模式1(3.13万株/hm2、4.17万株/hm2)和模式2的大豆底荚高、有效分枝数等农艺性状和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等单株经济性状极显著好于其他处理。(2)模式2和模式3的大豆单位面积纯收入无显著差异,极显著高于模式1。研究结论:模式2为安康市最优烟豆套种模式,大豆群体结构合理,个体生长势强、群体经济效益高,单位面积产量为1 399.96 kg/hm2、纯收益5 033.11元/hm2,该模式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明适合平顶山烟区的耕作制度.[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烤烟连作、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3种种植模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常规化学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与烤烟连作相比,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能够增强烟株根系活力,改善农艺性状,促进内在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其中,烟薯套种模式作用效果最佳.[结论]在平顶山烟区,采用烟薯套种种植模式能有效提高烤烟产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平顶山市郏县烤烟内在质量和致香物质的影响,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连作、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3种种植模式对烤烟钾、氯含量、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烤烟连作相比,烟麦套种会降低烟叶的致香物质含量、钾离子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提高氯离子含量,烟薯套种能够显著提交烟叶的...  相似文献   

5.
西三镇位于弥勒县北部,平均海拔1 798.5m,人均耕地0.1hm2,烤烟种植是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大麦地村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摸索出烟地套种大豆的栽培模式,2008年套种4hm2,每亩增收50多kg大豆,亩净增产值250余元.  相似文献   

6.
西三镇位于弥勒县北部,平均海拔1798.5m,人均耕地0.1hm^2,烤烟种植是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大麦地村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摸索出烟地套种大豆的栽培模式,2008年套种4hm^2,每亩增收50多kg大豆,亩净增产值250余元。  相似文献   

7.
烟麦套种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烤烟作为用途单一的叶用经济作物,间作套种对其内在品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不予提倡。但是在部分烟粮争地矛盾突出的地区,则是发展烤烟生产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我们从1996年起调查分析了烟麦套种的不同模式。调查表明,合理规范的烟麦套种对烟叶质量影响不大且综合效益较高,但乱栽滥套则严重影响烟叶质量。因此。在人多地少、水肥条件较好、种烟技术水平较高的地方,实行以烤烟为主,适当套种小麦的种植模式,不失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烟农综合收益。发展烤烟生产的有益尝试。1烟麦套种的种植模式 调查中发现,烟麦套种的种植模式不外有两  相似文献   

8.
不同烟麦套种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烟麦套种方式(2/6式、1/3式、1/2式烟麦套种)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以便获得以烤烟为主的烟麦套种适宜种植模式.结果表明:1/2式烟麦套种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好,成熟期的最大叶面积和有效叶片数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包括纯作对照),分别达到1 689.93...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与烤烟套种的甘薯品种,解决部分烟区烤烟种植调茬难度大与综合效益低等问题,通过田间大区试验,研究烤烟套种不同甘薯品种对烟叶质量、烟薯产量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薯套种能够明显提升土壤相对含水率和烟叶产量,其相对含水率提高幅度介于12.03%~91.88%,烤烟产量增幅为12.29%~31.26%。烤烟套种甘薯以紫薯产量最高,块根产量达29400 kg/hm 2,且单薯质量大于100 g占总薯重的比例在紫薯中最高。烤烟套种甘薯提升了烤烟中上部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了烟碱和总氮含量,有利于改善烟叶内在品质。烤烟套种甘薯降低了上部烟叶含梗率,但增大了上部烟叶叶面密度,以烤烟套种紫薯表现突出。烤烟与紫薯套种,可作为一种烟田增产、烟叶增值和烟农增收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烤烟调茬困难的现状,烟薯间作已发展成为临沂烟区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套种模式。烟薯不同间作类型对烤烟综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2种烟薯间作模式大田生育期比烤烟单作缩短7 d左右;烟株株高、茎粗、有效叶数有优于烤烟单作的趋势;烟株病毒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比烤烟单作明显降低;单位面积总收入比烤烟单作增加,体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临沂烟区烟薯间作的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研究烤烟套种免耕鲜食蚕豆模式下,蚕豆不同播种期对2种作物产值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套种免耕鲜食蚕豆模式比烤烟采收后单一种植蚕豆中上等烟比例提高0.56%~1.58%,产量提高0.54%~0.63%,产值提高1.38%~2.01%,增加收入4 397.7~6 810.45元/hm2,研究为滇中中坝地区烤烟套种免耕鲜食蚕豆最佳播种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通过对永德县德党镇烟后作物秋玉米推广种植情况调查,分析了烤烟田套种秋玉米栽培模式的推广价值,阐述了节本增效的作用价值,对下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1德党镇烟后作物秋玉米推广种植情况德党镇近年烤烟产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德党镇的群众增收支柱产业,2016年种植面积达2.4万亩。2010年德党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尝试在大坝、松林开展了250亩烤烟玉米间套种示范,在烤烟生长后期套种红单3号、6号杂交玉米品种,获得平  相似文献   

13.
烤烟间套草木樨、甘薯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烤烟与黄花草木樨间作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措施对烤烟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与烤烟单作相比,对烟叶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烤烟间作草木樨较烤烟套种甘薯和烤烟单作,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8.10%和9.59%,达到显著差异。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较烤烟单作降低下等烟比例分别为12.61%和2.39%,达到显著水平。此外,间套作处理显著提高烤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含量,降低氯含量,使其更接近优质烟标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烤烟与黄花草木樨间作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措施对烤烟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与烤烟单作相比,对烟叶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烤烟间作草木樨较烤烟套种甘薯和烤烟单作,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8.10%和9.59%,达到显著差异。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较烤烟单作降低下等烟比例分别为12.61%和2.39%,达到显著水平。此外,间套作处理显著提高烤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含量,降低氯含量,使其更接近优质烟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部分烟区(尤其是黄淮烟区)普遍采用烟行套种甘薯的不科学栽培模式,烤烟和甘薯争肥、争光,生长发育互为消长,烟叶长势旺则甘薯产量低;甘薯长得好则烤烟生长后期病虫害增加,甚至底  相似文献   

16.
烤烟高效栽培及套种免耕玉米关键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烟、夏玉米同处于一个生长季节,烟粮争地矛盾突出。为解决烟粮争地的矛盾,探索出烟套玉米技术模式:烤烟套种玉米即当烤烟采收至中上部叶片时(时间规定在6月底至7月20日),在其行间或株间种植玉米,让烤烟与玉米共生一段时间,烤烟采收完后及时管护玉米。试验表明,该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烤烟收入2000元以上,免耕玉米收入450㎏以上,达到钱粮双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近几年来,烤烟套种晚秋玉米种植面积非常广,对玉米各个阶段的种植技术进行分析,总结推广烤烟套种玉米的栽培模式,保证烟区农民粮、经收入两不误,实现粮经双丰收的目标。,这样对烤烟套种晚秋玉米种植技术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8.
烤烟套种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套种西瓜是根据西瓜前期生长缓慢,对光照、水、肥需求较少,西瓜播种季节比烤烟迟的特点,充分利用烟垄空间,在烟叶生长期间适时套种西瓜,使烟、西瓜双获高产的栽培方法。2002—2003年,上杭县太拔乡院田村农民李宇祥5亩烤烟田套种西瓜试验获得成功,平均亩产上等烟叶145.5公  相似文献   

19.
正烤烟免耕套种鲜食豌豆技术,是利用烤烟种植采摘剩3片叶时,选用成熟快、抗病性强、品质好的高产早熟可鲜食豌豆品种套种在烟垄或烟墒空地上,以烟秆为豆架,豌豆与烟叶共生长15~20 d,做好田间管理的定苗、中耕追肥和病虫害防治,再适时采收烟叶和豌豆的技术模式。推广该技术模式,既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提高耕地利用率,改善土壤肥力,提升耕地质量水平,达到用地养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关于烤烟栽培模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烤烟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厢上(双行烟厢)间作大豆和红薯的模式较传统的单行烟厢单作烤烟模式,烟株TMV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与红薯间作较烤烟单作有利于降低上部烟叶烟碱、总氮及氯含量,提高上部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单行烟厢烟株之间间作红薯和烟厢上(双行烟厢)间作红薯两种模式较传统单行烟厢烤烟单作能提高上中等烟比率、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增加复种指数,降低了烟农的植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