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5做好育雏期、育成期和初产蛋鸡、冬季蛋鸡的营养调配与管理,提供机体健康的物质保障4.5.1从鸡育雏期、育成期抓起①在2~3周之内饲料能量至少2900大卡/千克以上,粗蛋白在21%左右,蛋氨酸不低于0.45%,赖氨酸在1.15%。为了便于消化吸收一定要使用膨化的大豆、玉米等原料。在鸡2~3周龄至5~6周龄,能量在2850大卡/千克以上,可添加1%~1.5%的优质油脂,粗蛋白在19%左右,蛋氨酸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 )3 营养需要特点肉用仔鸭生长速度快 ,对饲粮的营养需求高。一般要求高能量 (代谢能2 95 2k)、高蛋白 (粗蛋白 ,雏鸭 2 1 %~2 2 % ,肥育鸭 1 6 5 %~ 1 7 5 % )、多样化 ,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不可缺少。应根据肉用仔鸭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 ,结合本地情况配制日粮 ,饲料配方如下表。4 饲养管理要点生产中常将大型肉用仔鸭按前后两期分段饲养 ,其前期为育雏期 (0~ 3周龄 ) ,后期为肥育期 (4周龄~上市 )。饲养管理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 1 温度 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育雏的温度随不同的供温  方…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文登市属沿海一带,农户习惯饲养文登黑鸭,特别是在果园里放牧饲养,一是提高成活率,二是管理简单,三是可消灭虫害。现将在果园里放牧饲养文登黑鸭的要点介绍如下:1先育雏后放养要做好育雏阶段的饲养,刚出壳的鸭适应性差,不能立即放在果树底下饲养,要在育雏室内生长到3~5周龄,体重达到400g左右时,才可放入果园内放牧饲养。放入果园前要求在育雏中按日龄接种鸭的各种疫苗。当80%的鸭体重达到标准以上才可放入果园中饲养。  相似文献   

4.
樱桃谷肉种鸭具有体型大、生长快、瘦肉多、肉质好、低脂肪、高蛋白、饲料报酬高和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合在东北地区饲养。1基本要求1.1饲料新鲜、优质、无霉变的全价颗粒料。颗粒料的直径,育雏期为2~3 mm,育成期和产蛋期为4 mm左右。1~4周,育雏料;5~24周,育成料;25周以后,产蛋料。1.2垫料清洁无霉烂的稻草、稻壳或玉米秸秆等,垫料厚度5 cm左右。1.3隔断隔断高度0.7 m左右。1.4密度  相似文献   

5.
(一)鸭育成期的特点鸭从5周龄起至21周龄一般被称为育成期,也就是从育雏期至产蛋期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鸭子要长羽毛、骨骼和肌肉,同时内脏器官的生长也很快。育成鸭的特点可以概括为2个方面:一是生长发育迅速,活动能力很强,食性广,需要较丰富的营养物质;二是神经敏感,合群性强,可塑性高,适于调教和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饲养人员应针对这些特点,采取  相似文献   

6.
韩牧 《中国家禽》2000,22(10):42-43
1现代蛋鸡生产阶段划分的新观念   过去人们习惯以鸡日龄为界限来划分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一般 0~ 6周龄为育雏期, 7~ 20周龄为育成期, 20周龄以后为产蛋期。现在则认为,应以鸡群的体重来划分各阶段,即体重达到某一阈值后 (依品种而异 )则转为下一个阶段,给予相应的饲粮和光照处理。如美国迪卡褐要求体重 650 g则为育成鸡、达 1 450 g为产蛋鸡,法国伊莎褐要求体重达 850 g为育成鸡、达 1 570 g为产蛋鸡。   以体重来划分阶段可能出现:①育雏期后延。现代蛋鸡的育雏期不止 6周,至少要有 8~ 10周,如迪卡褐至少要有 8周以…  相似文献   

7.
1做好向育成期的过渡1.1脱温育雏室内由取暖变成不取暖叫脱温。降温要求缓慢,脱温要求稳妥。一般在4周龄以后就可脱温,但是还应考虑季节性。特别是早春育雏,往往已到脱温周龄,但室外气温还比较低,而且昼夜温  相似文献   

8.
1肉用雏鸭的饲养管理肉用种鸭的育雏期为0~4周龄。初生肉雏鸭体温低,其绒毛保温性能差,调节体温的能力弱。初生肉雏鸭体温低,其绒毛保温性能差,调节体温的能力弱。肉种雏鸭在育雏期,第一周龄的舍温应达到30℃以上,然后随日龄增加再逐日下降,至15日龄左右,温度可降至20℃左右,并恒定至出栏。肉用种鸭育雏期饲养管理与蛋用型雏鸭的饲养管理要求相近,主  相似文献   

9.
1育雏期育雏期为0~4周龄,培育要求为成活率高,鸭体强健。此期做好鸭舍用具准备和消毒。出壳24小时左右先饮水后开食,第1星期每天喂6次,以后次数逐渐减少或自由采食;喂量为第1天按2.5克/只,以后每天递增2.5克/只。晚上通宵光照,头3天光  相似文献   

10.
在蛋鸡生产中,一些养殖户比较重视育雏期和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而忽视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往往造成产蛋效果不理想。育成期指从育雏结束到开产前的一段时期,一般为7~20周龄。育成期又可分为育成前期(7~12周龄)、育成后期(13~18周龄)、产蛋前过渡期(19~20周龄)三部分。其特点是:育成  相似文献   

11.
育成期蛋鸭一般是指5~16周龄或18周龄开产前的青年鸭。育成期蛋鸭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成新母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所以,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培育出优质的育成新母鸭。1育成期蛋鸭的特点1.1体重增长快育成阶段是鸭体重增长较快的一个时期,以绍鸭为例,28日龄以后体重的绝对增长加快,42~44日龄达到高峰,56日龄起逐渐降低,然后趋于平稳增长,至16周龄体重已接  相似文献   

12.
樱桃谷父母代种鸭根据生长周期可分为4个阶段:育雏期、育成期、产蛋前期、产蛋后期.在整个种鸭饲养阶段,育雏期很关键,育雏的好坏和雏鸭的成活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后期种鸭生产水平,因此,做好雏鸭的育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现根据笔者多年的饲养经验谈樱桃谷父母代种鸭育雏期饲养管理,供业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土鸡到7~21周龄是育成期阶段。此时,土鸡仍生长迅速、发育旺盛。要充分发挥土鸡的生长、生产性能,必须做好以下饲养管理:1做好脱温好的饲养管理土雏鸡随着日龄的增长,采食量增大,体重增加,体温调节机能逐渐完善,抗寒能力较强,或育雏期气温较高,已达到育雏所要求的温度时,即可考虑脱温。脱温时间,春雏和冬雏一般在30~45日龄,夏雏和秋雏脱温时间较早,冬雏50~60日龄。鸡从第6周开始,应根据当地气温变化情  相似文献   

14.
<正>(上接第8期第18页)问:如何管理肉用仔鸭?答:肉用型仔鸭(或称商品肉鸭)育雏期的管理基本上与种鸭育雏期的管理相同。在育雏期以后的生长——育肥期则与种鸭育成期的管理不同,首先,饲养商品肉鸭主要是追求生长速度快,因此,不能限饲,能吃才能长,在春、秋两季鸭子都会很正常;夏季气温高,鸭子不愿意吃料,必须抓好早晨、晚间天气凉爽的时机,备足充分的饮水和饲料,在这段时间让它们尽量多吃饲料;冬季则要注意防寒保暖。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近年来引进了澳洲狄高肉用种鸭,用它们生产的肉用商品鸭,早期生长速度快,8周龄体重可达3-3.5公斤,饲料消耗比在3.0左右.如何利用好这个新引进的鸭品种,是值得注意的问题.这里先介绍狄高肉用种鸭育雏期的管理,包括育雏设备、饲料和饮水、垫料控制、通风以及其他管理等,以供参考.一、育雏设备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小鸭从出壳到30日龄为雏鸭阶段,特点是生长速度快,体温调节机能较差,消化道容积小,机能不健全。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要针对雏鸭的这些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1选择鸭苗选择鸭苗的标准是:①同一时间出雏,体重大,整齐度好。②腹部柔软,脐带吸收好。③趾蹼和绒毛有光泽,眼大有神,行动敏捷。2调节温度维持适宜育雏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之一。调节温度一般采用火炉、火炕、地下烟道或保育伞等设施。温度的要求是:1周龄27℃~30℃,2周龄24℃~26℃,3周龄20℃左右。也可观察雏鸭的精神状态,如雏鸭挤压成堆,发出尖叫…  相似文献   

17.
海兰褐父母代种鸡在整个饲养期间都要比商品鸡严格,在做好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种鸡生长关键期(18~36周龄),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此期是种鸡生长、发育和生产的最关键时期,机体处于生理的转折阶段,其饲养管理要求严格而细致,它对于种鸡群的适时开产、平稳上升到维持较长的时间产蛋高峰,  相似文献   

18.
<正>雏鸭长到3周龄后,即进入育成期,在此期间,肉鸭的羽毛已基本覆盖全身,抗寒能力增强,除寒冷季节外,一般不需要额外使用加热设备。这个时期的鸭子骨骼和肌肉生长旺盛,消化机能已经健全,采食量大大增加,体重增加很快。在饲养管理上,要抓住这一特点,使鸭迅速达到上市的体重。1过渡期的饲养1.1温度鸭舍一般不加温,但当自然温度与育雏末期的室温相差5℃以上时,会引起感冒或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9.
肉鸭具有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代谢旺盛、繁殖力强、抗病性强、易饲养的生物学特性。人们习惯上把0~3周龄的肉鸭称为鸭苗或雏鸭,把这段时间肉鸭的生产管理称为育雏期。这是肉鸭饲养最为重要的阶段,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鸭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与经济效益关系十分密切。由于肉鸭在饲养过程中长期采用舍饲的饲养方式,使肉鸭不像麻鸭、蛋鸭那样比较容易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因此,在育雏期间,  相似文献   

20.
1饲养根据育成期鸡的生长特点,其营养要求与雏鸡是有较大区别的,必须重视饲料日粮的配合,日粮中粗细蛋白的含量应适当降低,可从16%降至14%左右,钙鳞比例为2∶3,硒、锌的含量要合适,18周龄以后要逐步换成蛋前料或产蛋鸡料。为使育成鸡适时开产,不引起过肥和早熟,应降低其脂肪的沉积,而且为后期控制体重。因此,日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