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联合收割机结构复杂,作业强度大、时间短,所以要想使其在麦收期间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我们就要对其进行正确的调整及保养. 1 设定合理的作业速度 作业速度的快慢决定喂人量的大小和作业质量的好坏.作物产量高、密度大、谷草比大、潮湿和杂草多时作业速度要慢;作物产量低、密度小、谷草比小、干燥和无杂草时作业速度即可快.作业的最高速度快慢只能通过挡位变换来实现.不允许用油门控制速度快慢障引式收割机例外).  相似文献   

2.
中国作物的收获指数   总被引:69,自引:3,他引:66  
本文对中国30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各种作物的收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了收获指数、谷草比和有关的统计参数。结果指出:1.各作物的平均收获指数差别较大,主要粮食作物的收获指数在0.35—0.45之间,谷草比在0.55—0.80之间。2.收获指数和谷草比的变动范围较大,对于同一作物,绝大多数样本的谷草比都分布在平均值附近,而少数的可以偏离平均值较远。3.由粮食产量推算秸秆量,对于大面积的估算有较满意的结果,而对于个别地块,其误差可能较大。4.一些主要作物谷草比的频率分布曲线接近正态分布,而多数则属正偏类型。5.同一作物在丰、平、歉年的平均谷草比各不相同,一般丰年大,歉年小,平年介于其间。6.谷草比与产量水平有关,随着产量的提高而增加,其关系可用一元回归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3.
高寒阴湿区农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寒阴湿区由于人少地多,耕作粗放及田间管理不善,致使有些地块农田杂草种类多、密度大,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造成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杂草还是农田病虫鼠害的天然寄主,为病虫鼠害的越冬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减轻和消灭杂草为害,把草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是农技推广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春小麦密度下杂草的入侵能力及其对小麦的影响。[方法]研究定西-24与和尚头2种春小麦品种在不同播种密度下,采用添加和不添加杂草种子后杂草的入侵能力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在添加杂草的情况下,定西-24的播种密度为300粒/m2时,杂草的种类和数量最少 而和尚头的播种密度为900粒/m2时,杂草的种类、数量均达到最低。在不添加杂草的情况下,定西-24与和尚头分别在播种密度为600粒/m2和300粒/m2时,杂草的种类、数目和地上生物量均达到最低。杂草的添加对株高存在显著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定西-24比和尚头有更高的产量和千粒重。无论添加杂草与否,定西-24与和尚头分别在播种密度600粒/m2和300粒/m2时,小麦的产量构成均达到最好,产量最高。[结论]合理播种能够抵御杂草的入侵,提高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杂草密度与作物产量损失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幂指函数模型[y= yLMexp(- bdr)]模拟杂草密度与作物产量间的关系,通过10组不同来源的杂草与作物竞争资料的模拟,证明幂指函数模型具有实际的生物学意义,能准确地描述多种杂草和多种作物间的竞争关系,预测杂草为害作物可能造成的产量损失。为杂草的经济防除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农田生态控草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田杂草不仅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争空间,导致作物品质受损及产量下降,而且妨碍收获作业,增加生产成本,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危害 .从传统除草方式和生态控草技术两大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生态控草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白肋烟产量与质量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种植密度、施氮量对白肋烟产量与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大、施氮量高的处理,其产量、产值也相应较高。但从烟株生长速度、成熟烟叶叶绿素含量、比叶重等方面来看,种植密度越小,上述各性状表现越好。综合分析,在保山市种植白肋烟,要获取较适中的烟叶产量、较高的产值和优质的烟叶,以每公顷栽烟1.8万株,每公顷施纯氮300 kg为最好。  相似文献   

8.
杂草对作物产量损失预测的复合函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杂草与作物在田间竞争所表现出的三大特征,应用幂函数与双曲线函数的复合模型(y=d^r/(a+bd^l)来模拟杂草密度与作物产量间的关系,通过对7组不同来源的杂草与作物竞争资料的模拟,证明幂双曲线函数复合模型具有实际的生物学意义,能准确地描述多种杂草和多种作物间的竞争关系,预测杂草为害作物可能造成的产量损失。为杂草的经济防除和进一步建立杂草防除的生态经济阚值模型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谷子种植做为阜蒙县化石戈镇主导产业,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病虫害也呈加重发生态势,影响谷子产量。其中,看谷老、枯心苗、白叶这3种症状最为普遍,导致出现这些症状的病虫害主要是白发病、粟灰螟、粟叶甲、粟茎跳甲、粟芒蝇、粘虫等,要防治好这些病虫害,必须要抓住关键环节,并要采取综合措施:一、彻底清除谷茬、谷草和杂草因为谷茬、谷草和地边杂草是这些病虫害的主要过冬场所,所以要结合秋耕地,在来年4月底前,将这些杂草彻底清除干净,这样可大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二、轮作倒茬与豆类、玉米等作物轮作倒茬2年以上。三、适当晚播  相似文献   

10.
中耕是在作物生长期间进行田间管理的重:要作业项目,其目的是改善土壤状况,蓄水保墒,消灭杂草,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中耕主要包括除草、松土和培土3项作业。根据不同作物和各个生长时期的要求,作业内容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1.
42%异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防除春玉米田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玉米田杂草种类多、密度大,大部分田块是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如果玉米苗期防除杂草不及时,将对产量造成很大影响。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是玉米田化学除草一种有效手段。42%异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通过混用提高防效,降低莠去津用量,避免其对后茬作物的影响。2004年我们进行了42%异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在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防除玉米田杂草的药效试验,明确了该药对春玉米田杂草的除草效果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1.收割速度的选择。对于新的或大修后的收割机,在使用初期,即磨合期,水稻收割机的技术状态正在适应、调整和恢复阶段,这时作业负荷应小些,作业速度应慢些。磨合期结束后,收割机的技术状态稳定可靠,作业负荷加大些,作业速度可快些,以充分发挥收割机的作业效率。对于水稻长势好、密度大、稻秆高、产量高的,收割机作业速度可慢些;水稻稀疏、稻秆矮、产量低的,作业速度可快些。  相似文献   

13.
不同密度杂草稻对栽培稻光合特性及灌浆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草稻JS-Y1和栽培稻南粳44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密度(1 m20株、1 m22株、1m24株、1 m26株、1 m28株)的杂草稻对栽培稻光合特性及灌浆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增大,栽培稻分蘖期和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及灌浆期的穗增重速率和净同化率均降低。不同密度杂草稻处理下的栽培稻产量分别比对照(1 m20株)处理降低了24.94%、31.40%、33.69%、60.14%。表明,杂草稻密度越大,栽培稻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越低,产量越小。  相似文献   

14.
不同耕作方式及前茬作物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及前茬作物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以长6878为供试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探索在不同耕作方式及前茬作物共同影响下冬小麦产量的表现情况。结果表明,冬小麦的产量表现为旋耕处理显著高于翻耕处理,玉米茬的产量较高。耕作方式的改变,对各茬口的冬小麦穗密度、谷草比、经济系数影响不显著;相同茬口下,旋耕比翻耕更有助于冬小麦穗长、穗质量、结实小穗数的增加以及不结实小穗的减少,对产量的增加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夏播作物田间杂草化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播作物杂草种类很多,主要有牛筋草、稗草、狗尾草、马唐、大画眉草、野花、刺苋、马齿苋、小黎、大葵、铁苋菜、田旋花、野苘麻、苍耳、小蓟等。这些杂草的发生,高峰期在6月中下旬,生长旺盛期在7月份。夏播作物此期正处于幼苗期,根系小,长势弱,而杂草此期密度较大,长势旺,加之这一阶段雨天较多,所以杂草往往会盖住作物苗,形成草荒,严重影响作物幼苗的生长发育,减产幅度一般在20%~30%,个别草荒严重的地块甚至颗粒无收。夏播作物种类多,不同作物对除草剂的耐药性差异也很大,如果使用不当,易出现药害。所以,必须针对不同作物选用不同的除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收割机械跨区远距离作业,除草剂不合理使用等原因,我国农田杂草群落不断演替变化,种群结构日趋复杂,恶性杂草发生密度逐年增加,抗药性持续上升,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安全。根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要求,各地应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作物增产增收和除草剂减量椌害为目标,按照“综合防控、治早治小、减量增效”的原则,突出主要作物、恶性杂草、重点区域,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生态等防治措施的综合治理策略,实现农田杂草绿色可持续防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田间杂草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为明确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及作物生产的影响,设置免耕秸秆还田(no-till with residue retention,简称NT)、旋耕秸秆还田(rotary tillage with residue incorporation,简称RT)、翻耕秸秆还田(plow tillage with residue incorporation,简称PT)、翻耕秸秆不还田(plow tillage with residue removed,简称PT0)4种耕作处理对春小麦田杂草种类、密度、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春小麦产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河套灌区春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以野燕麦所占比例最大,平均占比达到80%;免耕处理各生育期杂草密度较翻耕处理显著提高54%~73%(P0.05),而PT与PT0处理之间杂草密度差异不显著。NT和RT处理春小麦田2017年杂草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达0.453、0.342,较PT处理分别提高29.1%、19.3%,而春小麦生物产量较翻耕处理减少22.7%、10.3%。内蒙古河套灌区湿地免耕及秸秆还田技术具有促进春小麦田多年生杂草增生的特征,而翻耕具有降低一年生杂草密度的特征;杂草多样性与作物高产性相悖演化。  相似文献   

18.
一、联合收割机的作业要点 (一)正确选择作业速度在正常情况下,若地块平坦、谷物成熟一致并处在黄熟期,田间杂草又较少时,可以适当提高收割机的前进速度.谷物在乳熟后期或黄熟初期时,其湿度较大,在收割时,前进速度要选择低些,谷物在黄熟期或黄熟后期时,湿度较小并且成熟均匀,前进速度可以适当选择高一些.雨后或早晚露水大,谷物秸秆湿度大,在收割时前进速度要选择低一些.晴天的中午前后,谷物秸秆干燥,前进速度选择快一些.  相似文献   

19.
低湿平原湖区农田微观地势对杂草繁衍与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湿平原湖区因地势高低不同农田水分存在一定差异,田间杂草的种类、数量及其产量明显不同,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也存在着显著差异.禾本科杂草和稻槎菜在地势低洼、土壤湿度大的油菜田中明显处于优势,而碎米荠和泥胡菜则多发生在地势高、土壤湿度较小的油菜田中,从杂草田间均度指标的变化来看,牛繁缕和稻槎菜对土壤湿度反应不十分敏感.排水条件好的农田杂草产量低、油菜产量高,排水条件差的农田杂草产量高、油菜产量低,这说明农田通过排水改良可抑制杂草生长、促进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20.
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俗称麦蒿、黄花蒿,是麦田杂草的优势种,其分布广、密度大,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