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棡齐盾蚧Chionaspis saitamensis Kuwana是板栗的重要害虫,在浙江余姚一年发生3代,以卵在板栗的1—2年生枝条上越冬。雄蚧大多危害板栗叶片,雌蚧在板栗叶片正面(越冬代及第1代)与枝条上(第2代)危害。若虫孵化后24小时内就固定在寄主上,2龄若虫期在形态上出现雌雄分化。1龄若虫期用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2.5%敌杀死乳剂喷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黄蚜小蜂Aphytis spp.是青棡齐盾蚧的主要寄生蜂,林间寄生率25%以上。  相似文献   

2.
紫薇绒蚧又名石榴绒蚧,主要危害紫薇、石榴,是城市园林观赏树木的主要害虫之一,以雌成虫及若虫危害紫薇的嫩枝,受害轻者树势衰弱,严重时枝条上布满虫体刺吸植物汁液,并导致煤污病,造成紫薇黄叶、落叶,枝条干枯。近几年,紫薇绒蚧在我区紫薇树上发生严重。据调查,一般株害率在60%~70%,严重的株害率达100%,极大的影响了紫薇树的生长及观赏价值。一、发生规律紫薇绒蚧在本地1年发生2代,以第2代的2龄幼虫在紫薇枝条皮缝皮下或空蜡囊中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越冬若虫开始取食发育,4月中旬雌雄明显分化,4月底5月初雄虫羽化,交尾后死亡,5月中旬雌虫开始产卵,5月下旬进入产卵盛期,卵期5~7天,6月上旬为卵孵盛期。若虫孵化后,在枝干树皮缝隙及不光滑的部位定居,7~8天后进入2龄期,2龄若虫在枝干上寻找幼嫩部位定居。7月中旬出现第1代成虫,8月上中旬进入2代若虫孵化盛期,10月下旬以2龄若虫越冬。二、防治措施紫薇绒蚧成虫有蜡质分泌物,药剂防治效果差。因此,必须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和发生规律,抓住关键时间,进行综合防治。一是加强检疫,调运苗木时要严格检疫,防止紫薇绒蚧蔓延。二是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带虫枝条,消灭越冬虫源。三是在紫薇树发芽...  相似文献   

3.
枣林梨笠圆盾蚧生物学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光禄  李捷 《林业科学》1997,33(2):161-167
梨笠圆盾蚧Quadraspidiotusperniciosus(Comstock)是枣林的重要微小害虫,在山西一年发生2代,以第2代的2龄若虫于1—3年生的枝条上越冬,次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雌雄若虫均为两龄,第2代和第1代成虫分别于5月上旬和7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和8月上旬分别产出第1代和第2代若虫。雌雄性比分别为1:0.26和1:0.35。本文也研究了寄主不同部位、不同方位与各代虫口密度、自然死亡率的变化规律;若虫在叶面的分布规律;寄主枝龄与寄生密度对种群的影响;各虫态发生的起迄日期;发育进度与温湿度的关系;发育所需天数。为测报成虫羽化盛期和产仔盛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文研究了松蜕盾蚧Fiorinia pinicola Maskell的生物学特性。松蜕盾蚧以2龄若虫越冬,1 年4代,越冬代历期180d,防治最佳时期是第1代初孵若虫期。  相似文献   

5.
黄杨粕片盾蚧在北方严重为害小叶黄杨,1a发生2代,多以成虫、部分以2龄若虫越冬。第1代1龄若虫高峰日为5月12日-6日,第2代1龄若虫盛期为7天下旬,以第1代发生较为整齐。该蚧虫在小叶黄杨上主要分布于1a生枝叶,并以1龄若虫逐年向新生枝呈主动扩散,在较大范围内扩展较快,在3-4a内可造成严重为害。对其防治的关键时期是1龄若虫活动期和雄成虫期。喷洒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洗衣粉500倍液防治1龄  相似文献   

6.
华栗绛蚧生物学特性及预测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首次在江西省安市场板栗林场发现华栗绛蚧严重危害板栗。经1993-1996年系统研究,该虫关高安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树皮裂缝、伤疤、芽基等处越夏和越冬,2-5月份危害2年枝梢最烈。黑缘红瓢虫等天敌具有较强的自然控制作用;大发生时于若虫盛孵高峰期喷施多灭灵、氧化乐果等农药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大叶黄杨已成为庭院、公园、道路绿化美化的大众品种,其苗木易繁殖、生长快、抗污染、耐修剪且变种很多,故被大量引种。但由于苗木检疫不严,致使病虫害大有蔓延之势,危害严重,其中盾蚧类害虫危害尤甚。北京周围地区大叶黄杨盾蚧类害虫以卫茅尖盾蚧为主,又名卫茅矢尖盾蚧。1 卫茅尖盾蚧的生活习性卫茅尖盾蚧在北京地区1年2~3代,以3代为主,发生严重时枝条与叶片均呈白色,成若虫群聚于嫩枝、叶片上,吸食液汁,使树叶枯黄早落,生长停滞,危害严重时枝条上介壳密集重叠,造成整株死亡或缺苗断行。雌成虫黄色纺锤形,长约1.5…  相似文献   

8.
东方绛蚧KermesorientalisShietLiu一年1代,10月中、下旬以2龄若虫在芽基、枝干裂缝等部位越冬。第二年3月下旬开始为害,雌若虫在原处脱皮2次进入成虫期,雄若虫转移到枝干或地面杂草处作茧,经预蛹和蛹期,5月上旬羽化为成虫,5月下旬是雌成虫产卵和卵孵化高峰。1龄若虫初期是化学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9.
东方绛蚧Kermes orientalis Shi et Liu一年1代,10月中,下旬以2龄若虫在芽基,枝干裂缝等部位赵冬。第二年3月下旬开始为害,雌若虫在原处脱皮2次进入成虫期、雄若虫转移到枝干或地面杂草处作茧,经预蛹和蛹期,5月上旬羽化为成虫,5月下旬是雌成虫产卵和卵孵化高峰。1龄若虫初期是化学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0.
北京朴盾木虱Celtisaspis beijingana YangetLi是危害小叶朴的专食性害虫。该虫在辽宁地区一年2代,以卵越冬,每年4月末开始孵化,若虫共5龄,为害期每代持续30多天,用40%氧化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北京朴盾木虱CeltisaspisbeijinganaYangetLi是危害小叶朴的专食性害虫。该虫在辽宁地区一年2代,以卵越冬,每年4月末开始孵化,若虫共5龄,为害期每代持续30多天,用40%氧化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栗链蚧,属同翅目蚧总科镣蚧科。是我省板栗树的一种主要害虫,以若虫和成虫群集在板栗的主干、枝条和叶片上吸取汁液,特别是嫁接的优良板栗品种,虫口密度高。据调查,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3.
栗链蚧(Asterikecabuyn castabeae Ryssell)属半翅目、链蚧科。成虫体形小,体长1mm左右,主要危害板栗,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栗树的主干、枝条及叶片上吸取汁液,1~2a生枝初受害后表皮下陷,凹凸不平;叶片被害后出现淡黄色斑点,引起早期落叶,栗链蚧危害时树势衰弱,栗蓬发育迟缓,果实品质下降,减产...  相似文献   

14.
香樟楠片盾蚧Parlatoria machiliTakahashi是樟树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樟叶。该虫在浙江余姚1 a发生3代,以老熟若虫和蛹在寄主叶面和枝条上越冬。翌年3月中旬、6月上旬和8月中旬是越冬代、第1代和第2代成虫出现期,4月上旬、7月上旬和9月上旬是第1代、第2代和第3代若虫出现期。第1代卵3月下旬出现,第2、第3代卵期不易区分。该虫世代重叠,每年3月下旬至11月中旬均能见到各虫态。若虫发生期可选用28%蚧宝乳油、40%速扑杀乳油、48%乐斯本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防效可达75%~80%。  相似文献   

15.
扁平球坚蚧在白城地区一年二代,以若虫在主干裂缝和翘皮下及枝条隐蔽处理越冬翌年四月下旬若虫开始活动,并在1至2年生枝条上固定吸食为害。5月下旬产卵,6月一旬孵化新若虫。8月上中旬产卵,9月上象孵化出二代若虫,随即越冬。在若虫活动期用20倍液的石油乳剂进行防治,效果可达97%,在若虫固定亚热带 进行主干打孔注药防治效果达84%。  相似文献   

16.
花椒白蜡绵粉蚧的生物学观察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蜡绵粉蚧在涉县主要为害花椒,1年1代,以若虫在枝干上越冬。若虫和成虫活动期,可用9688-Ⅰ号或9688-Ⅱ号农药稀释10倍液涂干或分别喷洒50%辛硫磷、40%久效磷、10%克蚧灵乳油1000倍液,毒杀活动若虫和成虫。  相似文献   

17.
桔绿绵蜡蚧在保定地区主要为害海桐,每年发生2代,以2龄若虫在叶、枝上越冬。若虫及成虫为害期,可根施15%铁灭克颗粒剂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5~10倍液涂毒环或喷洒内吸性杀虫剂;若虫孵化盛期,喷洒50%辛硫磷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毒杀活动若虫。  相似文献   

18.
黄杨并盾蚧Pinnaspis buxi(Bouche)在西安地区危害大叶黄杨十分严重。该虫一年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大叶黄杨枝叶上越冬。第1代若虫期发生在5月上中旬,第2代若虫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在防治上应加强检疫和管理;1龄若虫期用40%氧化乐果,能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9.
方明刚 《中国森林病虫》2007,26(5):23-25,34
华栗绛蚧是板栗枝干上的主要刺吸性害虫之一。该虫1 a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越冬后的2龄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寄生在板栗枝干上刺吸寄主汁液危害。成虫期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行两性生殖,存在孤雌生殖,雌成虫平均产卵量为3 975粒。若虫在5月上旬孵化,5月末达盛期。用10%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在越冬若虫膨大期进行喷杀效果好。黑缘红瓢虫、绛蚧跳小蜂和芽枝状芽孢霉菌是控制虫口密度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20.
红帽蜡蚧是危害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调查了昆明市红帽蜡蚧的寄主植物、危害程度和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昆明市有3科5种园林植物受到红帽蜡蚧危害,分别为常春藤、滇润楠、山玉兰、拟单性木兰和广玉兰,均为国内首次报道。红帽蜡蚧对常春藤的危害率及危害指数最高。该虫主要分布于树冠东面和西面的内侧,对叶片正面危害最严重。红帽蜡蚧在昆明市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5月下旬开始产卵,每雌虫产卵量为696-2 652粒。应在冬季结合整形修剪剪除受害枝条,在若虫涌散期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来防治红帽蜡蚧,同时加强其寄生性天敌的研究与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