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疆气候独特,冬季寒冷,春、秋温度不到20℃,夏季只有三个月左右的高温天气,且干燥少雨,属干旱、半干旱区。当地历来不产木耳,所需木耳均从关内调入。近年来,科技人员探索用棉予壳立体栽培木耳技术,收到了较好效果,投入产出比达1:3,生物转化率120%~150%。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季节安排 根据木耳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于12月中旬制母种,1月中旬制原种,2月下旬制裁培种,4月初制作菌袋,6月上旬吊袋出耳,7月下旬收头潮耳,8月底9月初收二潮耳,9月底10月初收三潮耳。  相似文献   

2.
一、茬口安排水果玉米7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上旬开始采收。鸡腿菇在7-8月份装袋接种,9月中下旬在玉米宽行间预留的栽培槽内,将发好菌的鸡腿菇菌袋放在槽内,脱袋覆土,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出菇。二、模式栽培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3.
1茬口安排 水果玉米在7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上旬开始采收。鸡腿菇在7—8月份装袋接种,9月中下旬在玉米宽行间预留的栽培槽内,将发好菌的鸡腿菇菌袋放在槽内,脱袋覆土,9月下旬-11月下旬出菇。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是一种滑嫩爽口、清脆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有“素中之荤”之美称。具有滋润强壮、清肺益气、补血活血、镇静止痛、清涤胃肠等功效,药用价值相当高,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 一、栽培季节 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袋料栽培一般在春秋两季。长江以南地区,一般以春季2月下旬至4月上旬培育菌袋,4月中旬至6月中旬长耳;秋季以8月下旬至9月底培育菌袋,10月上旬至11月底长耳。 二、培养基配制 按照黑木耳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人工配制黑木耳培养基一般用杂木屑或稻草作原料。现分…  相似文献   

5.
以往采用阴棚吊袋法栽培黑木耳,保湿性能差,人工喷水次数多,投工大。我们于1993年9月试验用阳畦排袋法栽培黑木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一)季节安排 1993年3月初从山西大学食用菌场引进Gu-1号黑木耳母种,随即扩繁母种,4月中旬制作原种,5月下旬或6月初制黑木耳栽培袋,6~7月发菌,8月划破袋浸水转入出耳管理。 (二)菌袋制作 塑料袋选用16×50×0.04cm的  相似文献   

6.
(一)适期栽培黄背木耳属中偏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30℃,耳片生长最适温度22~28℃.出耳时低于18℃,不易形成耳芽,高于28℃易孳生杂菌和流耳.安排生产时要考虑到出耳期能避过30℃以上的高温及18℃以下的低温.根据川东气候,以春、秋两季栽培为宜,春播投料以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为好,秋播投料以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宜.  相似文献   

7.
<正>1栽培季节根据白灵菇高温发菌、后熟期长、中低温出菇的特点,在山东鲁北地区栽培季节通常安排在8月中旬做袋接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脱袋覆土,春节前出菇结束。2生产配方白灵菇属腐生菌,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都是栽培白灵菇很好的原料,麸皮、玉米面等是其重要的辅料。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选择调配合理的培养基。鲁北地区地栽白灵菇的配方,经过多年来从实践中不断筛选,目前采用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泗阳县林下黑木耳栽培的生产流程,季节安排,场地、菌种选择,菌袋制作,发菌管理,以及林下栽培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其中,菌袋制作与发菌管理涉及栽培原料选择、培养料制备、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和菌袋开孔等多个环节;林下栽培管理主要涉及耳芽培育管理及出耳管理中的管道铺设、水分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1986~1987年,我区利用收香菇后的闲菇棚,大面积袋栽黑木耳,变一季单一种植为常年生产,不仪提高了菇棚的利用率,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利用菇棚种耳,生物效率达到96.4%,比传统老法栽培产量提高一倍多。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一)季节安排利用香菇棚袋裁黑木耳,时间一般应提前到3月中旬培育菌种,4月下旬装袋、投料、接菌和室内培育,5月底早熟香菇生产结束即可移至棚内栽培。(二)料袋制作每百公斤培养料配比为:阔叶树木屑55公斤,棉籽壳27.5公斤,麸皮15公斤,白糖0.8公斤,石膏粉1.4公斤,碳酸钙0.3公斤,混合后加水拌匀,随即装袋。袋规格为17×33厘米,每袋干  相似文献   

10.
陈天泰 《食用菌》2012,(3):39-40
1季节安排3月中旬至4月中旬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4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发菌、覆土,6月中旬至9月下旬出菇。9月中旬西葫芦育苗,10月中旬定植,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下旬为西葫芦采收期。  相似文献   

11.
简述什邡市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产业概况,提出四川毛木耳栽培模式为"熟料袋栽荫棚出耳",栽培技术流程为:季节安排→原料准备→菌袋生产→发菌管理→出耳管理→采收晾晒。四川毛木耳栽培技术具有6个显著特点:菌袋生产期较长,出耳的时间较早,出耳采收期较长;栽培主料靠外购,单价偏高,栽培基质无需长时间的堆积发酵;使用的栽培料袋规格较大;采用机械拌料装袋,省力、省工和高效,发菌荫棚专一;在接种箱内"凌晨抢时抢温"接种,种块萌发新菌丝较快,菌袋成品率较高;低温(菌袋码堆内温度控制在18℃~20℃)发菌,病害减少,发菌成品率较高;较早地将微喷灌系统应用于毛木耳出耳水分管理,省力、节水、节电和降低用工成本;采用耳片竹笆晾晒法,产品质量安全和干燥快速。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适宜的生产季节霉菌在25~37℃的高温多雨季节最易大量发生,华东地区大部分省分在6-9月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因此,应错开这个季节出耳(指代料栽培)。一般来说,比较安全稳定的生产日程是:10月制母种-→11月制原种-→12月至元月接栽培袋-→3月中旬到5月上旬出耳。上述生产季节安排,是利用冬春低温,杂菌处于休眠和抑制状态,霉菌不易萌发、传播的大气候环境,再加上用塑料棚增温小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的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中、晚熟品种多于7月中旬制原种,9月上旬制栽培种,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制栽培袋。列出了丰收2号,黑A,延明1号,陕耳3号等4个表现较好的栽培品种。提出了6种营养成分较全面,利于高产的配方。对菌丝培养管理中的温度、通风换气、光照、杂菌检查、划口排袋、出耳管理等各项技术有一定创新,并进行了较周全的表述。  相似文献   

14.
李灿  任文彦 《食用菌》1998,20(1):32-33
香菇大袋立体栽培是洛阳市扶贫攻坚项目之一。代料立体栽培花菇具有节约土地、成本低、见效快、易推广的优点。大袋栽培由于养分充足,可人为调节小气候,易出花菇,袋产干花菇100~150g,朵大肉厚,与段木栽培相比外观质量不相上下。另还能出板菇50~1OOg,效益可观。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 ①品种选择:选择中温L26,中低温087,856等发菌期短,生理成熟早,能边转色边出菇的品种。②季节安排:秋季栽培常与农忙相矛盾,应提早栽培,重点突出早字。6月上旬制母种,6月中旬制原种,7月下旬制栽培种,9月初开始栽培,11月中下旬开始出菇。 2 拌料装袋灭菌 采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筒袋,厚5~6dmm,宽22~24cm,长57~58cm,每袋装干料1.5~2kg。培养料配方:木屑80%,麸皮20%,另加石膏1.5%,石灰0.2%~0.3%,pH(?)~8,料水比1∶0.9,以手握料指缝中有水迹,但不下滴为宜。料袋灭菌是大袋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灭菌操作要坚持攻头、保尾、控中间的原则,要保证6小时升到100℃,开始时  相似文献   

15.
台湾毛木耳代料栽培,具有原料来源广,不受森林资源限制,无论是南方或北方都可栽培,技术易掌握,见效快,是农村脱贫致富的一项好副业。 (一)栽培季节 台湾毛木耳属中温偏高、稳温结实性真菌。菌丝在0℃以下较长时间不会死亡,在37℃时仍能生长,生长最佳温度23~30℃;子实体生长最佳温度20~27℃。由于各地海拔不同,栽培户应根据具体情况制订栽培计划。一般海拔在200m以下地区2月上旬至4月制作菌袋;海拔在200~500m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制菌袋;500~800m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下旬制菌袋。  相似文献   

16.
1茬口安排马铃薯于12月上旬直播,第2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采收。萝卜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直播,7月底至8月上旬采收。结球生菜于7月下旬播种,8月下旬定植,11月上、中旬采收。2栽培技术2.1马铃薯2.1.1品种选择:春季栽培马铃薯应选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7.
合理安排大棚茬口,实现周年栽培是提高大棚利用率、增强农民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我市逐渐探索出大棚一年四种四收的高效栽培模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栽培模式介绍如下:1茬口安排菜豆2月上、中旬营养钵播种育苗,3月上旬定植大棚,4月下旬~5月收获;夏黄瓜5月上旬育苗,5月下旬定植大棚,7月份收获;秋莴笋7月中旬播种育苗,8月上旬定植,11月上市;马铃薯11月下旬播种,次年4月~5月收获。2品种选择菜豆选择泰国架豆王、西宁架豆,930芸豆,黄瓜选择津研4、7号、津春4号,莴笋选耐热二白皮,马铃薯选脱毒马铃薯克新一号、克新四号。3栽培技…  相似文献   

18.
肖平 《食用菌》1994,16(2):36-36
国内毛木耳代料栽培有春栽和秋栽两种,大部分地区是春季栽培。但是春栽一般会碰到前期低温发菌困难,杂菌污染严重,出耳后期气温高畸形耳增多的情况。为此,笔者于1992年4~9月间在我县三湖镇皮家村进行了覆土越夏栽培试验示范,投料2000kg,制作菌袋4000筒,发菌后成功率90%,至9月底,共采收鲜耳2934kg,生物学效率达159.46%,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制作菌筒 毛木耳覆土越夏栽培,制作菌筒的接种时间应较常规春栽推后30~45天,即4月下旬到5月上旬,此时气温在20~30℃天,正适宜毛木耳菌丝生长。培养料配制:棉子壳80%,麸皮16%,糖、石膏、生石灰、过磷酸钙各1%,料水比1:1.2左右,先  相似文献   

19.
灰树花室外仿野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金山 《食用菌》2001,23(1):33-34
近年来,灰树花由单一的室内袋栽发展到室外仿野生栽培,从而提高了产量。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制种时间 灰树花适宜出菇期为5月中旬~10月上旬,菌袋覆土时间掌握在3月下旬至下月底,所以制菌袋应安排在2月上旬,原种应在10月底到元月初开始制种。2 菌袋制作 一般以板栗树为主的壳斗树材最为理想。其配方:棉子壳42%,栗木屑40%,麸皮16%,红糖、石膏、微肥各1%。pH5。5~6.5,含水量60%。装袋(17cm×30cm×0.045cm聚丙烯),中间打直径 1.5~2cm的孔,深为2/3袋。套上套环和塞棉…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东阳市横店镇禹东社区蔬菜专业户张好义摸索出了大棚番茄-露地花菜-大棚芹菜栽培模式,种植面积0.2hm^2。番茄于上年10月下旬播种,2月下旬定植,4月中旬~7月下旬采收;花菜于6月底播种,7月底定植,9月下旬~lO月上旬采收;芹菜于8月下旬播种,10月中旬定植,翌年1月上旬~2月上旬采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