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淤是将淤泥从水底切削、收集、抽取、输送至特定的地方集中进行处理的全过程。如何进行环保清淤,清出的淤泥如何处理,是当今许多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在探讨的问题,如果某个环节处理不好,清淤工程将带来严重的、大面积的二次污染。因此,科研部门、生产企业研究和生产了各类清淤机械以及配套技术。其中湖塘清淤技术有其特殊性,湖塘清淤可分为鱼塘清淤、湖泊清淤(含水库)、塘坝清淤等三类。  相似文献   

2.
徐丽 《南方农机》2017,(6):74-75
当前,我国的河道治理存在着一定的优缺点,特别是对中小河道的处理方法,例如排水清淤、水下清淤等方式的利用不够科学。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当前常用河道清淤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如何改进中小河道的清淤治理进行方法论的研究,从而为我国河道清淤与淤泥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疏浚河道,是生态环境治理、防洪排涝有效手段。清淤方量测、算数据是工程招投标、施工预决算的重要依据。河道清淤测、算方法多样,各具技术特点,作业效率和成本投入迥异。以杭州市某年河道清淤工程为例,列举不同的外业数据采集模式和内业数据处理方法,对比测、算结果,进行适用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河道周边环境和历史数据,选择适用的清淤方量测、算方法,能够及时提供可靠测绘成果,满足清淤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需要,助力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对河道清淤方量测、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工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东湖水环境污染因素与整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熊志平 《节水灌溉》2007,(4):13-16,19
应用主成分分析原理,按照主成分提取的信息,超过原始信息84%的原则,研究东湖污染物来源、扩散、迁移、沉淀、聚积的动态变化规律,以采取有效措施来减轻污染.对东湖的子湖-郭郑湖、汤林湖、庙湖等分别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东湖的郭郑湖:第一类污染源是来自于湖区周围的工业尘埃,占56%;第二类污染源是来自于交通尾气、生活污水和雨水片流,占16%;第三类污染源是来自于电镀、印刷等工业废水,占12%.与汤林湖相比,郭郑湖的污染程度高于汤林湖.庙湖沉积物的分析表明,总磷、不稳态磷、铝结合磷和铁结合磷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在表层0~10 cm有富积现象.并经过对东湖实施截污、清淤和引江灌湖等治理措施后,使其水环境得到显著地改善,为湖泊环境防治、管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祁东县山塘星罗棋布,是当地农业、渔业生产的命脉,一口水塘维系一个组乃至一个村的生计。而今山塘淤塞严重,清淤增容已刻不容缓。本文对山塘机械化清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湖泊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调节径流、繁衍水生生物和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同时也是农业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随着太湖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该地区湖泊形态发生显著性变化。研究基于多源遥感影像,采用区域生长法结合人工目视解译交互提取湖泊水域信息,通过面积变化率、湖泊景观形状指数(LSI)和湖泊质心偏移度3个主要指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1960年)以来各时段内太湖、滆湖和长荡湖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通过同期高景1号和Landsat8影像数据对比分析,3个典型湖泊提取面积误差分别为0.1%,0.3%和0.3%,采用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提取水域面积时,对湖泊等大型水体提取面积影响较小;3个典型湖泊水域面积整体呈现“减少-增加-再减少-增加”的波状起伏特征,其中1960年代-1980年代之间湖泊萎缩最严重,萎缩率分别为5.44%,26.11%和25.84%;3个典型湖泊景观形状指数(LSI)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不同湖泊的演变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湖泊面积减少主要受圈圩养殖、围湖造田以及建筑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对3个典型湖...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湖泊众多,充分发挥湖泊调蓄调洪潜力是预防内涝的有效措施。2016年7月初,武汉南湖及汤逊湖片区渍水严重,这既是极端天气及自然条件直接造成灾害,也是城市建设间接带来的后果。结合实际降雨、排水资料对南湖水位变化及东沙湖水系调蓄能力进行估算,验证了东湖的调蓄潜力,从而提出挖掘湖泊调蓄能力的建议:一方面应重视湖泊水系的生态保护,加强对河道、湖泊水体清淤疏浚;另一方面,应将城区湖泊群作为一个巨大的"海绵"体,通过多湖连通及优化调度,充分发挥湖泊调蓄功能。  相似文献   

8.
沈乌灌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灌域内湖泊对维持其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未有对沈乌灌域内湖泊面积历史变迁的研究,为了掌握沈乌灌域湖泊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有针对性地进行适量补水。基于Landsat与HJ1A/B遥感数据,采用新型水体指数(NWI)结合阈值法、目视解译对1988-2018年沈乌灌域内八大天然湖泊面积进行提取,并结合磴口县气象资料与乌兰布和灌域管理局提供的生态补水、引水量、秋浇水量等资料对灌域内湖泊面积变化进行驱动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湖泊面积近30 a来一分场海子和冬青湖一直呈直线式扩张趋势,金马湖、纳林湖、镜湖、古月辰湖、砖照井海子和天鹅湖均经历了持续扩张阶段-波动式萎缩阶段-波动式扩张阶段。沈乌灌域内近30 a湖泊面积的变化是气候因素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类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的湖泊水文计算问题,建立了水文与水动力学模型相结合的湖泊水文计算模型,模型对湖泊上游丘陵区采用新安江模型和湖泊周围的平原区采用SCS模型进行降雨径流计算,对入湖河道、湖泊及其周围涵闸与泵站采用以湖泊为蓄水汊点、以调控涵闸为内边界、以外排泵站和涵闸为外边界的河网水动力学模型。以湖北省四湖流域上区长湖的入湖洪水计算为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模拟长湖水位、刘岭闸下水位和田关闸上水位均取得较好计算效果,长湖最高水位的绝对误差除1996年外均小于0.1m。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宁夏湖泊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以宁夏重点湖泊为对象,利用多指标体系评价法,建立宁夏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湖泊综合评判方法,对宁夏重点湖泊进行生态健康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沙湖、星海湖、阅海、腾格里湖为亚健康状态,鸣翠湖和宝湖为健康状态.同时根据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结果,分析各湖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周期性换水更新城市湖泊水质的解析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具有周边环境连续输入的充分混合的反应器原理及一些简化假设,提出了借助周期性地引排换水改善城市湖泊水质的数学模型,导出了城市湖泊中污染物平均浓度和水质改善指标的解析表达式。模型包含了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引排换水周期、湖泊中原来的水质、引入水的水质、湖泊承受的污染负荷以及引排历程等各项影响因素。并证明了在一定的条件下,坚持周期性的引排操作将使湖泊水质及水质改善指标趋向稳定。模型可用于城市湖泊水环境治理的规划设计,亦可为此种治理工程运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样南疆地区防渗渠的淤泥样本,搭建清淤装置试验平台,寻找清淤装置的最优结构和最佳动力学参数,结合实际工况,建立了基于南疆地区防渗清淤机器人整机设计方案与动力学模型,对该机器人进行了机械臂的轨迹规划和优化.该清淤机器人设有滚筒刷,可以实现对防渗渠底部以及侧边的清淤功能,在滚筒刷顶部设置有传感器系统,传感器检测清淤装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清淤机器自平衡结构缺失带来的行进平稳性差、清淤清浮无法实现一体化、清淤过程造成二次污染扩散、清淤深度不精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宽适应高效环保清淤清浮疏浚机器装置,研究环保清淤疏浚机器人机身驱动结构、清除机构、输送机构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特性,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关键零部件性能。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未来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该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少量的湖泊湿地是该区重要的生态系统和城市景观。针对西北典型城区湖泊湿地水环境承载力与城市发展关系问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三个不同发展程度的城市湖泊湿地为研究区域,基于DPSIR模型,结合实验室水质测定结果,构建湖泊湿地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水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法对三市城区湖泊湿地水环境承载力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银川市的湖泊湿地水环境承载力大于中卫市,为基本可承载水平;石嘴山市承载力水平均小于两市,属弱可承载水平。限制石嘴山市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湖泊湿地水质状况和环境治理水平,因此在未来的转型发展中,石嘴山市可从改善湖泊水质,提高城市植被覆盖度、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能力等方面着手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湖泊湿地水环境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实施退圩还湖已成为改善湖泊水环境的重要方法,退圩还湖后的湖泊水动力特征对湖泊的生态环境有极大影响。运用平原河网水动力模型模拟了蜈蚣湖退圩还湖以后湖泊的流速和水深分布,分析了换水周期、入湖河道对湖泊水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施退圩还湖后,蜈蚣湖的湖体水流顺畅,不易产生淤积,退后形成的湖泊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漩涡式无堵塞泥浆泵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清淤是保证池塘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池塘不排水的情况下进行机械化清淤作业称为水下清淤,漂浮式水下清淤是最常用的一种。而泥浆泵是漂浮式清淤机械——清淤船的重要部件,要提高清淤船的工作效率,必须保证泥浆泵的工作泥浆浓度。研究证实,提高泥浆泵工作泥浆浓度的综合措施有:选用耐高温油浸石棉绳作为泵的密封材料以及改进泵的内部结构,使泥浆轴向进、径向出通道流畅;改进吸泥盘设计;稳定泵的工作条件——即控制船速在3km/h左右。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湖北省渔业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对渔业机械化提出新的要求,池塘养鱼机械化是渔业发展的重点,其中池塘清淤机械化更是重中之重。为此,湖北省将实现池塘清淤机械化,作为渔业发展的难点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谭金刚 《南方农机》2017,(1):117-118
水利机械清淤工程,在技术语言设备和技术应用表现形态角度展开分析,具备表征鲜明的复杂性,本文围绕水利机械清淤技术的加强策略问题,具体两个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清淤疏浚环境中水生植物密集、淤泥粘度大以及输送管道对设备行进阻力等问题,设计防绞驱动系统,鉴于轴流式推进器工作原理与螺旋桨式推进器的差异,设备采用两个小型的轴流式推进器,设计可原地回转式推进运动装置,研究轴流式喷水推进泵进水流道的性能,实现小半径转弯和原地回转;设计浮箱与可旋转浮体相配合的自适应平衡装置,研究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的布置方式,解决侧倾角度在60°以下时的自适应调整,实现清淤清浮疏浚机器人的自平衡运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河道综合整治等当前热点问题,从多目标生态水系修复理念与技术出发,阐述整治黑臭水体的技术体系,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意义与效用.并进一步论述了生态岸线的基本理念、功能与实践.针对新形势,树立创新理念,开发环保清淤等新技术,发展新型生态护岸,并介绍了几项新型专利生态护岸型式,以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黑臭河道综合治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