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杭州八堡排水泵站为扩大杭嘉湖南排重大水利工程,也是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第二通道的关键性节点工程,设计排涝流量200 m~3/s,为大(1)型排涝泵站。由于泵站进水口与八堡船闸引航道交汇布置,泵站运行对进水口附近通航水流条件及航道冲刷产生影响。通过建立泵站及泵前航道平面二维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泵站不同运行工况下进水口附近流速流态分布情况,提出了满足泵前航道安全的调度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2.
杭州三堡排涝泵站是国内规模最大排涝泵站之一,工程充分利用京杭运河作为排水通道,实现已有资源的有效利用,但必须处理好排涝与航道安全两者的关系。通过建立泵站上游河道水流数学模型,计算上游代表水位站点拱宸桥水位在1.6~3.6 m,泵站排涝流量为50~200 m3/s间的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流速情况,建立了拱宸桥水位、排涝流量与河道沿程典型断面近底层流速关系,并对主要河段河床质取样进行颗分试验,分析河道典型断面河床冲刷情况。通过计算分析认为在已有河道条件下,水深是影响河床冲刷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需要按不同水深控制泵站排涝流量,以保证河床稳定和河岸安全。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三堡排涝工程主要排水口位于三堡船闸引航道内,排涝对船闸运行及引航道防护存在较大影响.采用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对各排涝运行工况进行了模拟,通过对该引航道的防冲性能、防护投资、清淤维护、航运影响、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提出了防护优化方案.该方案节约了防护工程造价,有效地减少了工程实施及维护对排水口所在船闸正常运行的影响,对研究排涝通道与通航建筑物相结合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排涝泵站经济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平原湖区排涝泵站更新改造经济评价及经济决策的需要,在分析排涝泵站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中一些片面甚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从系统分析观点出发提出的排涝泵站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及经济决策方法合理可行,为排涝泵站投资和经济决策及管理提供了依据。通过实例分析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发现了各项经济指标的规律性,优选出了各要素之间的最佳协调点或区间,得到了排涝泵站更新改造的最优方案和控制面积比及其相应最优规模,对排涝泵站的兴建及调度管理均有实用价值,对当前排涝泵站更新改造的经济评价及规模决策,具有实际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1989年3月下旬和4月中旬,水利部农水司分别在杭州、天津召集南、北方泵站数量较多的25个省、市、自治区汇报1988年泵站运行管理以及工程、设备老化失修和泵站技术改造进展情况。调查表明,机电泵站在抗旱排涝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取得了显著效益。但由于泵站设备老化失修日趋严重,因此,泵站技术改造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我国的46万座固定泵站担负着1.83亿亩农田灌溉和0.6亿亩农田排涝以及部分河流  相似文献   

6.
结合珠三角地区排涝泵站自动化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珠三角排涝泵站自动化建设标准、加强单站自动化的改造与提升、增强排涝泵站自动化运行的智能性、加强排涝泵站的群控联合调度、降低泵站的运行成本、建立应急预排机制等泵站自动化改造的解决思路与方向。探讨了提高泵站自动化建设实用化和智能化,实现管控一体化和水利信息化、视频技术的应用等技术路径。结论可以为珠三角地区排涝泵站自动化升级改造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排涝泵站作为城市防洪排涝、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民生工程,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泵站的机电设备逐渐老化、工作效率降低。本文结合深圳市排涝泵站建设现状,就城市排涝泵站更新改造的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旨在为该类工程的建设找到一条科学合理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泵站投资对排涝标准有很大影响,研究排涝标准,必须要研究泵站的投资.但是,对不特定的泵站,无法根据泵站建设的工程量来估算投资.从分析已建泵站装机与投资的关系入手,为新建泵站投资的估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泵站投资对排涝标准有很大影响,研究排涝标准,必须要研究泵站的投资。但是,对不特定的泵站,无法根据泵站建设的工程量来估算投资。本文从分析已建泵站装机与投资的关系入手,为新建泵站投资的估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大系统分解协调技术的中小型圩区除涝排水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圩区为例,依据中小型圩区排涝泵站的特点,以排涝泵站开机机组耗电费用最少为目标函数,以各时段机组开机台数为决策变量,特定排水标准下的排水水量为约束条件.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的方法,探讨了在满足特定排涝设计标准下该圩区内排涝泵站最优运行方式,对提高圩区排涝泵站管理水平,减少运行费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