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抗菌药被人体食入后可能会对人体肠道菌群产生影响。包括(1)破坏肠道菌群的屏障作用。导致潜在病原菌过度生长;(2)肠道细菌耐药性增加;(3)肠道菌群代谢活性改变;(4)肠道细菌数目和相对比例改变。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增加耐药菌和破坏肠道菌群的定植抗力,目前应用于研究抗菌药对人体肠道菌群影响的模型与方法主要有抗菌药体外药物敏感性定量测定法和半连续,连续流动培养系统(离体恒化器模型),模拟的肠道模型。人志愿者,普通实验动物,悉生小鼠和携带人体肠道菌群的啮齿动物(HFA)模型。  相似文献   

2.
残留在食品中的抗菌药被人体摄人后可能会对人体肠道菌群产生影响。本研究采用模拟残留药物通过胃肠道的离体培养系统研究了低浓度恩诺沙星对人体肠道菌群(包括9种ATCC标准菌株和健康志愿者粪便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在药物浓度大于5倍MIC的离体培养系统仍能增殖,系统中加入2~5μg/ml恩诺沙星可部分抑制产气荚膜梭菌、青春双歧杆菌和直肠真杆菌的生长。2μg/ml恩诺沙星可抑制正常人体粪便菌群中敏感大肠杆菌的生长,并使耐药大肠杆菌比例明显升高,对厌氧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总之,低浓度恩诺沙星对正常人体粪便菌群的最重要影响也许是筛选出正常情况下仅占少量的肠道耐药菌,使耐药菌占优势。  相似文献   

3.
兽药残留对动物性食品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不但影响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还影响动物性食品的国际贸易,本文对引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现状、原因及其危害进行探讨,提出控制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动物性食品需求量的增加,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不仅可以直接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三致作用和过敏性反应,增加细菌耐药性,还可以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兽药残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影响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应用HACCP原理对引起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的原因及其危害进行探讨,提出在动物生产过程中建立药物残留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何旭  田自珍 《中国蜂业》2009,60(5):34-35
用农药或抗生素治疗蜜蜂疾病,不可避免会造成蜂蜜及其产品的残留问题,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害。以往人们关注的是农药与抗生素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近年来,一些国际组织把残留于动物源食品中的农药和抗生素对人体肠道菌群影响的评估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并取得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浅析动物性食品中性激素残留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和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各种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然而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违禁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其中激素残留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更值得关注。作者讨论了动物性食品中性激素残留的危害,探讨了利用现代分析技术检测动物性食品中性激素残留的方法,以期为生产中检测激素残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动物性食品安全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兽药残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还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潜在了危害,对养殖业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本文对我国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控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是动物性食品安全中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污染物.兽药残留不仅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引起细菌耐药性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还可通过环境和食物链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从而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并成为我国动物性食品出口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药物残留危害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兽药残留超标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直接影响我国动物性食品走向国际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动物性产品出口因药残问题遭遇退货、销毁的事件时有发生,药残问题已成为制约动物性产品出口的重要瓶颈之一。香港地区于1993年开始禁止养牛,因此在广东供港动物性产品中,原料奶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控制原料奶中药物残留是检验检疫系统和生产企业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