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笔者根据2005年流蜜期取蜜的时间与测量的结果(所用折射计是北京远景产品),谈一下取蜜的时间与浓度的关系(当然还受天气的影响),仅供参考,望蜂友能生产合格的蜂蜜.  相似文献   

2.
蜂针治顽疾     
戴耀宗 《蜜蜂杂志》2006,26(5):31-31
近年来,已有不少商家意识到提高蜂蜜质量的重要性,并对蜂蜜实行优质优价。如在《蜜蜂杂志》2005年第10期刊登的李易谷的文章中,谈到温州大红花公司以18~20元/kg的价格收购41波美度以上成熟洋槐蜜,而36波美度以下的劣质洋槐蜜收购价只有4元/kg左右[1]。2005年在我省的一些荔枝蜜主产区,经销商在收购38~40波美度荔枝蜜时相差1波美度每千克差价接近2元,这样蜂农生产高浓度优质蜂蜜便会有利可图。要提高蜂蜜浓度目前基本采用延长蜂蜜酿造时间和机械浓缩的办法,而用机械浓缩的办法虽然可以达到所需的浓度,但色香味都会受影响。在国外一些养蜂先…  相似文献   

3.
《蜜蜂杂志》2004年第11期刊登了陈黎红女士等的《坦桑尼亚养蜂业》一文,是一篇讲实话的好文章,读后深有感触。感触给人特别深的是坦桑尼亚蜂产品在国际市场有极高的质量信誉度,而我国的蜂产品正与之相反,国际上各蜂蜜进口国认为我国蜂蜜质量低劣。面对现实,看见与别人之间的差距,是赶上别人的前提。坦桑一年取二次蜜,必在42 ̄43波美度。而我国生产的蜂蜜,自从1958年追花“夺”蜜,蜂场放蜂无序,而今又演变成“摇稀蜜”,花期天晴时则天天摇蜜,甚至每天傍晚摇蜜,摇出的是35 ̄36波美度的稀蜜,根本未经蜜蜂酿造,更谈不上成熟蜜。要改变国际上各…  相似文献   

4.
王汉生 《中国蜂业》2007,58(7):22-23
齐齐哈尔地区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北部,北纬47度高寒地区。蜜蜂活动期只有5个月,生产期只有30天左右(7月中旬的豆类流蜜期到8月中下旬的葵花流蜜期),该地区蜂场采用以农田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事活框饲养中蜂30余年的实践证明,在我地区最有经济价值的蜜源是柑桔、荔枝、龙眼、细叶桉花等,在大流蜜期,如果在傍晚或中午取蜜,也就是说,当天蜜蜂采集回来的花蜜尚未酿熟便分离出来,蜜很稀,浓度往往达不到39度,售不出好价钱,本人常为此事大伤脑筋。后来采取天亮前,即清晨2~3点分蜜法解决了稀蜜问题。试验证明,白天蜜蜂采回的花蜜经过两个夜晚以上时间的酿制,水份明显减少,浓度相应提高。如果巢脾上部已有部分封盖,可绝对保证39度以上。白天取蜜时易发生的蜜蜂螫人、盗蜂、蜂王惊飞、蜂群飞逃等一些麻烦事,…  相似文献   

6.
胡元强 《蜜蜂杂志》2012,32(5):26-26
近年,在油菜花期笔者看到不少蜂场都是上午采浆,下午摇蜜,油菜蜜浓度能达到38波美度(水分≤27%)的不多,大多浓度在35~37波美度。如果蜂蜜浓度低,水分含量高,容易发酵变质。蜂农为什么生产低浓度的蜂蜜?改革开放前,只有生产队或国营农场等集体饲养蜜蜂,蜂农的生产行为有制度监管。改革开放后,养蜂大发展,养蜂基本以家庭为主的,蜂蜜产区的蜂蜜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生长着大面积早期开花泌蜜的植物(如紫云英、刺槐等),所产蜂蜜品质好,颇受国内外市场欢迎。但由于花期早,蜂群不强,不能生产大量的蜂蜜和蜂王浆。为求提高早期蜜源产蜜量和质量,根据蜜蜂生物学的特性和中国的具体情况,采用联合繁殖养大群取成熟蜜的方法,既能提高蜂蜜质量,又能增加产蜜量。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试验的结果:试验群比对照群的产蜜量提高25~38%,蜂蜜浓度提高1~1.5波美度,达到原蜜出口的要求,蜂王浆可提前10天生产,增产60~90%,特别是在灾害年大群的优势更加明显,产蜜量可提高94%。  相似文献   

8.
《蜜蜂杂志》2021,41(10)
正东北荆花蜂蜜主产地在辽宁西部的朝阳、葫芦岛、锦州、阜新。今年荆条始花期在6月下旬,由于荆条开花前不太干旱,当时预测辽西地区今年荆花蜂蜜应是丰收年。但是今年7月份辽西地区雨水偏多,气温偏低,造成荆花流蜜不佳,花蜜浓度低,花期延续到7月底,荆花蜂蜜收成属中等年成。一般蜂场摇蜜3~4次,部分蜂场6~7次,但荆花蜂蜜浓度不到38波美度,是历年荆花蜂蜜浓度最低的一年。当地荆花蜂蜜38波美度与蜂农见面价为1万元/t左右,不足38波美度为0.8万~0.9万元/t,部分地区40波美度以上荆花蜂蜜与蜂农见面价为1.3万元/t。  相似文献   

9.
栾树泌蜜涌     
王爱群 《中国蜂业》2013,(11):33-33
栾树多年生落叶乔木,原生长在山区,村民有春季采栾芽的习惯,栾芽也是一道好菜,很受消费者喜爱。栾树开花时间长,结果很有观赏价值,才把它迁移城市平原,成为一种观赏树种。 栾树一般年景8月初花,早开花品种已结果铃,晚开花品种才刚现花蕾,中开品种较多,真正流蜜涌的是中开花品种。栾树流蜜因受气候影响也有变动,不流蜜、少流蜜、流蜜涌三种情况。今年栾树流蜜好年景。9月12日以前气温比常年偏低,栾树花蕾生长缓慢,流蜜较少,此时也是律草花粉盛期,蜜蜂忙于采粉。9月12日后气温回升至30—35℃,并且湿度适宜,栾树正是盛花中期,流蜜涌,蜜蜂采粉的少,采蜜的多,9月13日阳光、湿度合适,蜜蜂忙碌一天,加入巢础,开始造新脾。随后几天,气候也正常,继箱已有蜜脾。栾树花期正处在蜜蜂秋繁季节,粉、蜜齐全,对秋繁十分有利。今年栾树花期因受气候影响,比常年向后推迟10天,一般年景在9月20日前后扣王断子,今年应推迟到9月20日以后,注意产卵盛期不要失去蜂王,扣王断子也要根据当年气候再做定夺。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6月中旬以来,河北荆条因前期干旱流蜜不佳,蜂农摇蜜2~3次。山东泰安、沂蒙山区荆条花流蜜好于去年,蜂农摇蜜3~4次,荆条蜂蜜浓度38波美度与蜂农见面价10 000~11 000元/t,40波美度以上在12 000元/t左右。辽宁西部葫芦岛、朝阳、锦州,由于前期干旱,荆条生长不良,6月中旬下雨  相似文献   

11.
正在蜜源流蜜末期,取了蜜怕诱发盗蜂,不取怕箱内蜜过多。此时,可在蜜蜂出巢前关闭所有蜂群的巢门。取蜜时开门,取后关闭,直到一切工作结束后再全部打开巢门。如果有较大的取蜜空间,选在下午摇蜜,在摇蜜时不归还蜜脾,到天黑后,再逐群按摇取的脾数归还。这其中的奥妙,蜂友们想想就知道。  相似文献   

12.
我在饲养新疆黑蜂的过程中,有几个需要探讨的问题,现陈述如下. 1 体色为黑色的蜜蜂生产出的蜂产品营养价值要高? 蜂蜜:我们用同一蜂场同等群势的蜂群作比较,都是3天取一次蜜用波美折射计测,黑色蜂群产的蜜要比黄色蜂群产的蜜高05波美度左右.  相似文献   

13.
龚绍安 《蜜蜂杂志》2012,32(10):31-31
大流蜜期前期和中期,取蜜不会发生盗蜂;后期取蜜,易发生盗蜂。这是蜜蜂护蜜的本能,尤其是冬季取全年最后一次蜜时,盗蜂特别严重,因为此时百花已凋谢,就要进入越冬期。一蜂友养蜂30多箱,2011年11月27日取最后一次油茶和野菊花混合蜜,3人从清早到上午9:00多,只取了一半。由于盗蜂严重,无法继续取下去,我将借脾取蜜的方法告诉他后,第二天2人轻轻松松取完剩下的一半。湘西山区野菊花、油茶蜜源多,为了让蜜蜂安全越冬,必须在11月下旬前取尽野菊花蜜中含有的油茶蜜,这样在取最后一次蜜时不至于发生盗蜂。笔者多年来采用借脾取蜜的方法,简单易行,从未在取最后一次蜜时发生盗蜂。现把方法介绍如下:我地在10月20日关王,11月10日左右子脾出尽,这段时间在管理上要有意识地抽脾缩巢,抽掉老脾和差脾;根据蜂数多少留脾,冬季子脾出尽后,蜂数只减不增,强群留4-5张脾即可,使蜜蜂高度密集。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脾少蜂多,贮蜜集中,可节省提脾、抖蜂、摇蜜时间;二是蜂多于脾能有效防盗蜂。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井陉县的荆条 6月初开始流蜜 ,到中旬各蜂场普遍取蜜 3次 ,是 1997年以来最好的一年。由于设场的地点不同 ,取蜜量有差异 ,单箱产量为 10~ 30kg。由于收购商按质论价 ,优质优价拉大了收购高质量蜂蜜与一般蜂蜜的价格档次 ,因此 ,蜂农普遍注重提高蜂蜜质量 ,一般都在 39波美度以上 ,有的达到了 42波美度。井陉荆条蜜喜获丰收!河北省井陉县4号信箱@祖殿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蜂业》2015,(4):26-28
<正>彻底认识蜜、粉与蜂的生物学规律,我用了40年的时间。前20年,逐步认识到进巢的蜜多(外界流蜜或喂饲),泌蜡多,育虫多。1992年读《蜜蜂生物学》,开始认识到这是蜜蜂生物学规律。2000~2006年,通过学习认识到蜂与蜜粉、温度的关系。2012年总结出蜜、粉与蜂的生物学规律是蜜蜂饲养管理的基础。一、初识蜜与蜂的关系1968年,我成了下乡知青。1971年年初迫于生计,一边参加生产队劳动一边开始养蜂。当年没有渠道获得养蜂知识,对师傅的话"言听计从"。10月1日翻山越  相似文献   

16.
郑州 《蜜蜂杂志》2006,26(11):21-21
我在饲养新疆黑蜂的过程中,有几个需要探讨的问题,现陈述如下。1体色为黑色的蜜蜂生产出的蜂产品营养价值要高?蜂蜜:我们用同一蜂场同等群势的蜂群作比较,都是3天取一次蜜用波美折射计测,黑色蜂群产的蜜要比黄色蜂群产的蜜高0.5波美度左右。同样是封盖蜜,新疆黑蜂比其他黑蜂浓度要高,比黄色蜂的浓度更高,所以气味、甜味等都比较浓。用新疆黑蜂的蜂王幼虫在黄色蜂群中培育蜂王,封盖后的第4天左右,会被黄色蜜蜂全部拖掉;用黄色蜜蜂的蜂王幼虫,在黑蜂群中育王则未出现过上述现象。花粉:新疆黑蜂不喜欢代用花粉,而干花粉做成的粉条黄色蜂种却用…  相似文献   

17.
邱昌辉 《中国蜂业》2006,57(9):32-32
蜜度表是测量蜂蜜浓度的一种最简单的工具。在目前还不能广泛运用科学检测仪器时,笔者认为养蜂人备一支蜜度表很有必要,只要是天然的、纯净的蜂蜜,浓度高的蜜品质比浓度低的要好很多,且较长时间也不变质。笔者多年的体会是,在炎夏取的蜂蜜不低于40波美度。这样养蜂人就可以自信的告诉消费者,我的蜂蜜是上等蜜,是营养全面的天然食品。  相似文献   

18.
任付珍 《蜜蜂杂志》2002,(10):14-14
1)确定饲喂时间 在河北省太行山一带 ,人工饲喂时间应掌握在“寒露”“霜降”间的后五六天为宜。此时 ,白天气温较高 ,夜晚凉爽 ,所喂蜜(糖 )汁有充足的时间蒸发水分 ,过晚 ,水分大 ,冬春季蜜蜂容易患大肚病、拉痢。饲喂时 ,掌握蜜蜂当天能吃完为宜 ,如吃不完应在次日 8点前取  相似文献   

19.
2018年丹东地区很多蜂场出现蜜蜂大量死亡现象,有的全场覆没,有的所剩无几,多箱蜜蜂合并到一起仍无法越冬。我的蜂场也未逃脱,因没有查清病因,暂且称其为“空巢病”。一、引发空巢病原因1.气候原因2018年夏季髙温是近几十年没有过的,造成很多蜂群停产或半停产,蜜蜂数量锐减,体质下降。2.機树流蜜不佳极树蜜源因连续降雨,强群只取蜜5kg左右,取蜜后再没流蜜,蜜蜂只能以糖度日,饲喂不及时,蜜蜂体质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20.
蜜蜂授粉与生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勇  彭文君  吴黎明 《中国蜂业》2005,56(10):31-32
"蜜蜂减少诱发生态系统剧变"这是中国<参考消息>报2005年7月2日转载法国<科学与生活>月刊6月一篇文章时的标题(该文内容详见本刊2005年第8期38页).由此不难看出,养蜂是大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农牧业的关系十分密切.养蜂生产的意义不仅是为了获得丰富的蜜蜂产品,更重要的是让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强化生态系统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