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生态安全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指标体系模型,对鹫峰国家森林公园2007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鹫峰国家森林公园2007年安全指数为0.842 1,生态安全度较高.根据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实际生态安全情况,提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旅游客派市场的内涵,以西安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采用实地考察及游客抽样问卷形式调查客源市场;分析表明,其游客人数在逐年增加,客源市场为本地游客型,游客以高中以上学历的公务员、城镇职工及学生为主体,具有明显的中青年特征和低收入倾向,游客尤喜好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游客以男性散客观光游为主;提出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进一步开发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类型及差异,为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升级转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进行实地调研,利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开展描述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均值计算、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使用AMOS21.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5个游憩动机均值表现为健康放松4.37>社会交往4.03>学习教育3.96>自我实现3.86>逃避压力3.79;不同学历游客在逃避压力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职业游客在学习教育、自我实现以及逃避压力动机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家庭年收入的游客在学习教育、社会交往及健康放松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放松是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体验森林游憩活动的首要驱动因素,其次为社会交往、学习教育和自我实现,而逃避压力位居最后。在维护森林生态安全前提下,建议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森林康养、森林研学、森林度假、森林养老和森林体育等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冬、春两季不同植物群落的不同垂直高度处PM_(2.5)浓度的变化,运用垂直梯度法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碳通量塔、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气象观测塔及对照点(北京林业大学校内)共3处样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样地的PM_(2.5)浓度值呈现为冠层以上(塔上部,12 m处)冠层(塔中部,9 m处)冠层以下、地面以上(塔下部); PM_(2.5)浓度日变化基本呈现06∶00—10∶00早上高峰,10∶00—14∶00降低,18∶00—22∶00又呈现出升高的"倒N"型的变化规律;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气象观测塔3层PM_(2.5)浓度值表现为塔上层塔中层塔下层; 3处地点同一高度处的PM_(2.5)浓度值表现为北京林业大学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3处地点的PM_(2.5)值为冬季春季。  相似文献   

5.
依据生态足迹成分法的理论、方法,计算了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2013年,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总旅游生态足迹为183.08 hm~2,总生态承载力为225.16 hm~2,总旅游生态盈余为42.07 hm~2,人均旅游生态盈余为0.000 4 hm~2/人。反映了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处于生态盈余和生态安全的状态。但同北京森林公园整体生态赤字状态相比,研究建议应将生态赤字较大的森林公园客流量调节到处于生态盈余的森林公园去,并加强对森林公园开发的管理,提高森林游憩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以促进森林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新浪微博社交网络数据为资料来源,运用ROST6.0信息挖掘软件对其客源地、移动模式及偏好进行分析,以及就游客满意度评价进行情感探测和反映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客源以河南省内和临近河南省的省市游客为主。游客最喜欢的景点和事物依次是玉皇顶、云海、九龙瀑布等。在游客出行目的方面,游客主要以避暑和观光游览为目的出行。在游客移动模式方面,游客通过自驾或乘坐其他公共交通方式到达白云山,在景区内可选择步行、坐电瓶车、乘坐客运索道等多种移动方式进行游览。在游客出游时间方面,游客更喜欢夏季和秋季出行。游客总体上对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印象是正面和积极的,同时反映出存在内部交通、环境卫生、管理服务、公共服务设施4个方面问题,据此提出提升策略,以期更好的促进其规划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郊森林公园是新近发展的一种森林公园形式。近年来在公园规划方面得到较为迅速发展,但目前还缺乏一个城郊森林公园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城郊森林公园的特殊性,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在考察国内26个森林公园的基础上,结合20位业内专家的支持,构建了一个包含生态建设、生态服务、设施建设和综合管理4个准则层,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环境调节、游憩价值、游憩设施、自然教育设施、机构建设和支撑能力8个因素层24个评价指标的城郊森林公园评价体系。选取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案例地,进行了评价体系的实证应用,得出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综合评分为7.33分。以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为参照,提出城郊森林公园4个等级划分标准,基于这个标准,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可以评定为三星级城郊森林公园。通过对该评价体系的分析,笔者对城郊森林公园的发展提出了重视城郊森林公园的生态服务和生态建设、着力发挥城郊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功能、提升城郊森林公园的设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运用实地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从游客使用现状、解说牌外观设计、解说内容和解说效果等四个方面评估森林公园生态文化解说牌的设计研究。研究发现不同游客类型使用解说牌的目的与类型有差异;游客多喜欢与周边环境融合度高的木质解说牌;解说标题醒目、解说内容图文并茂、参与性强的解说牌更利于传播知识;游客多偏好于自然生态文化知识,整体传播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
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规划必须预测游客规模和环境容量,以实现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湖南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地调查,使用游道测算法测量环境年容量和游客年容量,得出其环境年容量与游客年容量分别为1 289 557人和1 172 007人,为湖南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规划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当今的中国,有800多处森林公园。它们越来越为中国人民和海外游客所喜爱,在发展经济、维护生态平衡和改善人民生活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1982年建立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则是这个群体中的“第一家”。她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大庸县国营张家界林场,建立森林公园后,很快以峰奇、水秀、林幽名扬四海,1997年接待游客达40万人次,收入4000多万元。同时,以她为主体的武陵源景区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际旅游新城张家界市迅速崛起。沿着张家界走向全国,奔往世界的足迹,我们不由得想起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功臣——刘…  相似文献   

11.
谢五届  钟蕾 《绿色科技》2013,(12):223-226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表现,运用心理学知识从意识、社会知觉、旅游团的特殊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是由无意识驱动、人际知觉和自我自觉的不调和导致旅游者对不文明行为的认识偏差,去个体化导致旅游者的破窗原理现象,旅游团队的特殊性为放纵创造条件等。通过以上分析提出了内化旅游者优雅品格,完善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增强对有关部门的市场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者具有特有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探新求异、放松身心、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净化心灵是生态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到武夷山的生态旅游者具有如下行为特征:首选的旅游项目是登山和野营,其比例分别为25%和23%;选择1~2个好友结伴外出是最佳出游方式;经济收入和旅游花费比一般旅游者高;在旅游地的停留时间较长;旅游季节多在春秋两季;文化程度比较高;旅游目的地以山、水、森林为首选.研究结果还表明:生态旅游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旅游经营者应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云水谣古镇为例,采用网络文本和IPA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携程网、蚂蜂窝、大众点评网、去哪儿网、同程网、TripAdvisor等旅游网站上获取游客对景区的评价数据,使用GooSeekerv9.0.4软件在高频词汇分析、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的结果中构建分析模型,评价游客景区体验要素结构和体验质量,剖析基于网络数据的历史古镇景区形象感知。结果表明:游客对该景区体验要素的关注度相对集中;游客对该景区体验要素的重要性感知度差异较大;未来历史古镇景区可从景区内外部环境、景区热门景点、历史文化背景、活动策划项目、基础服务设施5个方面进行改进提升,从而为游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游览体验。  相似文献   

14.
旅游开发下普陀山植物群落类型及其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干扰日益严重。其中,以植物所受的影响最为直接,所产生的效应也比较明显。旅游开发下研究植物群落的类型及其排序,在理论上,可以深入揭示植物群落的结构、生态、动态、分类及其分布格局等规律,在实践上,可以掌握和运用生态规律来控  相似文献   

15.
以诸暨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游人行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结合游人行为统计及行为痕迹观察结果,分析游人行为规律、内在需求,预测行为趋势,最终提出较合理的游人行为引导策略,为风景区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论述环境友好型旅游区、旅游目的地、风景名胜区、环境友好型旅游区的概念,列举了5大类47小类环境不友好行为,分析环境友好型旅游区与生态旅游区间的关系和区别以及环境友好型旅游者与生态旅游者间的关系、环境友好型旅游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刘志能 《广东园林》2006,28(1):34-38
通过对龙凤文化的延伸,以及与当地的妈祖文化结合,形成风腾龙跃、龙凤吉祥的意象,使凤腾龙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成为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内涵深刻、休闲度假设施丰富齐伞的国内外旅游度假胜地,使该地区形成集进香朝观、休闲度假、民俗风情、水上运动于一体的旅游度假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钟洁  蔡君 《河北林果研究》2011,26(2):202-206
对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游客动机进行研究,首先对所有动机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分析,然后通过交叉分析,得出不同"客源地"和"年龄"游客的旅游动机无明显差异。因子分析将12个动机因子归为3类:亲近自然、健身疗养和探索知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旅游动机对游客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实地问卷调查中发现游客满意度很大程度上与保护区的环境状况、设施状况、解说系统等有关。最后为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改善保护区的体验水平,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保护区的科普旅游有地质科普游、海洋科普游、植物科普游、动物科普游等,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以及湖泊、瀑布等旅游资源。其可开发的科普旅游产品有植物科普、动物科普、气象科普、地质科普、天象科普、生态科普、水文科普、民俗科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