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浅谈葡萄的保护地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葡萄的保护地栽培邵小杰胡阔庆(山东林业学校泰安271000)(肥城市教委)葡萄的保护地栽培,也称设施栽培,是指用人工设施改变小块土地内的气候条件进行葡萄栽培的生产方式。它可使葡萄提早或延迟成熟,还可扩大葡萄的栽培范围,是葡萄高效益栽培的一种主要形...  相似文献   

2.
张晓荣 《河北果树》2005,(2):23-23,28
葡萄保护地栽培可改变栽培环境,扩大种植范围,生产优质果品,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了给果农提供葡萄保护地适栽品种以及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了葡萄保护地技术示范栽培。  相似文献   

3.
正葡萄保护地栽培是一种新型的葡萄栽培方式,生产上主要是小拱棚、大棚和温室栽培。保护地葡萄栽培经济效益高,一般为露地栽培的1.7~3.5倍,因此近几年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品种选择不当,往往产量低、品质差,降低了保护地葡萄栽培的经济效益。因此,品种的选择是关系保护地葡萄栽培成败的关键之一。2011—2013年,我们在长宁镇前苏各庄村进行葡萄保护地栽培试验,对‘乍娜’‘巨峰’‘里查马特’‘凤凰51’  相似文献   

4.
葡萄薄膜温室简介赵文东,王家珍(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115214)近年来,我省葡萄保护地栽培发展较快。当前我省葡萄的保护地设施,主要是薄膜温室,根据其加温与否可分为日光薄膜温室和加温薄膜温室,它们都是由一面坡玻璃温室发展起来的。为了使栽培者拥有一个设...  相似文献   

5.
葡萄保护地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大棚等保护设施,采光、增温、避雨,创造适于葡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进行反季节生产,使葡萄提早或延迟上市,达到高效益经济栽培的目的。根据开始生产的早晚和年内成熟采收茬次分为促成栽培、延迟栽培和促成加延迟栽培三种方式。不同生产设施加上不同栽培方式可实现鲜果的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6.
利用保护地栽培葡萄,是实现葡萄周年供应的主要措施.露地栽培的早熟葡萄一般在7月中下旬成熟,而利用保护地栽培则可提早到6月上中旬采收,此时正值市场葡萄淡季,上市的葡萄销售价格高于露地栽培同品种的1~5倍.近年来,我国北京、河北、山东等省市果农,开始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葡萄,但由于对温室葡萄的生长特性掌握不当,有些果农选用品种不当,影响了葡萄的熟期和产量.为了帮助果农正确掌握保护地栽培葡萄的技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特介绍几个适宜于保护地促早栽培的葡萄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保护地栽培葡萄间作草莓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泽信 《落叶果树》2001,33(1):36-37
在保护地条件下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要在保证葡萄产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合理间作草莓,从而提高保护地栽培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葡萄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广文 《果农之友》2005,(4):26-26,29
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葡萄促成栽培是高效农业的发展方向。土肥水管理技术是葡萄保护地栽培中的重要环节,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改进果树保护地栽培技术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树保护地栽培在我国北方地区发展较快,栽培树种有葡萄、桃、草莓、樱桃等。保护地果树创造的效益一般能超过当地的保护地蔬菜。在进行果树保护地栽培中,国内外总结出了许多成功经验,现综述如下,供借鉴。 一、保护地果树的品种选择 根据本地区条件和特点选用适宜的树种、品种是获得保护地栽培成功的基础。要选用具备多种适应能力的果树树种和品种,包括能适  相似文献   

10.
通过保护地促成栽培和露地品种合理搭配,可延长鲜食葡萄的成熟上市供应期。保护地葡萄比露地提前35~48天上市;露地选用极早熟、早熟、中熟、晚熟、极晚熟品种搭配,供应期达4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葡萄生产应用的多数品种为中晚熟品种,早熟葡萄品种和保护地专用葡萄品种较少,并且多为引进品种。这些品种多数产量不稳定,抗病性差,综合性状不理想,不适合进行露地早熟栽培和保护地栽培。近年来,葡萄保护地栽培和避雨栽培方式的兴起,对极早熟、大粒、优质、抗病品种,以及短低温品种需求增加,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新品种选育课题组以此为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果树生产技术(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果树生产技术(Ⅲ)刘恩璞蒋锦标王立忠(辽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115214)冯艳玲(阜新县果树工作总站3葡萄保护地栽培3.1适于保护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在保护地栽培中,为使浆果提早成熟上市,一般选择需冷量少、休眠期短的极早熟、早熟或中熟品种,浆果发...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葡萄主要有保护地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两种模式,其中设施栽培又有促成早熟栽培和延后栽培两种.春季是葡萄管理的关键时期,促成栽培正处于萌芽开花期,由于葡萄为蔓性果树,植株管理较独特,按葡萄特性进行抹芽、除副梢、抹梢定梢、引缚、摘心,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坐果率,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合理补充肥水,以提高促成栽培效益;延迟栽培...  相似文献   

14.
徐明举 《落叶果树》2001,33(3):27-28
在费县保护地栽培京秀葡萄,11月中旬覆盖棚模,1月3日开始升温,4月2日开花,5月25日果实成熟,较露地栽培提前50天。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对大棚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我国南方大棚葡萄发展迅速。但由于在葡萄生长期以阴雨天气为主,葡萄(尤其是欧亚种葡萄)容易徒长,花芽分化较差,产量低下,品质下降,已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1]。合理施肥能很好地控制葡萄的生长势^[2],但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拟通过研究欧亚种葡萄在大棚保温栽培条件下的需肥特性,以及氮、磷、钾对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建立欧亚种葡萄在南方气候条件下保护地模式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葡萄新品种爱博欣1号生长特性及简要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博欣1号葡萄是河北爱博欣农业公司2006年从巨峰自然杂种实生苗中选育的葡萄新品种。经多年栽种观察及多地区引种反映,该品种大粒,大穗,极早熟,品质优良,耐贮运,丰产性好,抗性强,栽培管理技术简单。适宜露地或保护地及南方避雨栽培。是一个很有市场潜力的极早熟葡萄优种。  相似文献   

17.
寒地葡萄棚形结构与品种选择研究贾兰虹,周文清,鲁会玲(黑龙江省园艺研究所·哈尔滨)近年来在解决了黑龙江省栽培葡萄结果晚,成园慢,经济效益低的问题之后,又对葡萄棚形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保护地葡萄主要问题是塑料大棚着光好保温差,早春易受冻害;日光温室也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栽培葡萄的面积不断增加,保护设施内葡萄(尤其是巨峰系品种)座果率普遍较低的现象也愈来愈突出,这严重影响了保护地葡萄生产的产量和效益.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同时在吸取同行经验和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保护地内葡萄座果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山东章丘市用8611葡萄品种进行保护地栽培。11月底12月初扣棚集中预冷,翌年元月上旬开始升温,并用石灰氮涂抹母枝冬芽,促其提早萌芽,花期喷0.3%硼砂促进坐果,5月中下旬即可成熟,较露地提早50天,每666.7m^2产量可达2500kg。  相似文献   

20.
保护地栽培葡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保护地栽培葡萄由于温室、大棚内温度较高、湿度大、光照差,葡萄枝蔓生长较弱,加上密度过大等因素,极易导致灰霉病的发生,这已成为制约保护地葡萄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