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制材工艺发展状况及带锯、圆锯、框锯、削片制材4种主要制材模式,阐述了制材设备的发展方向,指出制材工艺与制材模式必将向着满足高生产率、高出材率、高木材利用率、高成材质量、高附加值和多产品品种加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1 概 述在各类木材加工生产中 ,制材生产属粗加工类型 ,其任务就是把原木加工成板材、方材、枕木或其它成材 ,制材工艺过程依主锯的不同 ,分带锯制材、框锯 (立锯 )制材和圆锯制材。我国的制材企业主要采用带锯制材生产工艺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 1)可以任意调整锯路方向 ,有利于看材下料 ,并便于剔除原木缺陷 ,从而适应低质量原木的加工利用 ,相对地比框锯制材一、二等品率要高。( 2 )可以使用较薄的锯条 ,出材率较高。( 3)能锯割特殊技术要求的成材 ,如完全径切板、弦切板、平行木纹等板材。影响制材出材质量的因素比较复杂 ,但基本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前就世界范围来说,有三种不同的制材方法,即框锯、园锯、带锯制材。除此之外,又增加了第四种制材设备,这就是原木削片制材联合机,这种联合机械可以说是木材综合利用工业(制材、造纸、纤维板和刨花板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本世纪中叶,制材技术同其它许多工业领域一样,进展较为缓慢,1950年后显得发展较为迟缓,主要是平稳地前进而缺乏或甚至很少有跃进局面。明显的是受制材机械的发展水平所限制,  相似文献   

4.
小径木的制材方法与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今后一段时期内木材短缺的困难局面,合理的加工利用小径木,将是我国制材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径木合理制材,主要立足于提高小径木锯材的出材率和小径木的利用率。为此,必须设计采用适于小径木加工的高效设备,如小型框锯机、铣锯机、铣方机、多片原锯机,制材削片联合机及加工原木联动线等新型机床,以提高效率和保证锯材质量,并在加工锯材的同时获得工艺木片。而小径木的合理利用,主要在于开发  相似文献   

5.
当前森林资源日益贫缺,用于制材的原木直径日趋减小,因此,削片制材机的产生是当前制材工艺和设备上的重大突破。它可以减少锯屑,增加木片产量,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率,生产效率为一般锯机的4~5倍。削片制材机自五十年代出现后,经苏联、波兰等国的研究表明,加  相似文献   

6.
制材是木材加工的第一关,是木材加工工业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现在每年采伐所种原木量为6000余万立米,其中有400O多万立米需要进锯制材。把好制材关,就是要提高制材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综合利用率,提高成材质量和进一步发展制材精加工品。它关系到能否大量地节约利用木材。但是,近年来我省制材企业产品合格率低,产品质量差的问题日渐突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迫在眉睫。大家都知道,影响制材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小头进锯,看材下锯,划线下锯及生产工人素质等等。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由于成材结构已由大方为主转为中厚板为主原木  相似文献   

7.
小径木削片制方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径木削片制方机的研制(150040)东北林业大学邢力平,马岩,汤晓华,蔡立新,金维珠,张建华目前,国内制材是以传统的带锯制材为主,由于带锯制材加工小径原木生产率低,功耗大,经济效益差,致使用带锯锯割小径木的企业普遍亏损。所以,现在国内带锯的制材工艺...  相似文献   

8.
当前,结合我国林木资源特点和技术的发展,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制材工业发展经验,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更新改造旧落后的传统制材设备和工艺,针对人工林,中,小径级原木发展削片制材,扩大产品品种,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直超世界先进水平,是我国制材工业正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小径级原木制材工艺的探讨吴万荣,丁廷文(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1目标我国目前中、小径级原木制材工艺的发展目标是围绕提高制材工业水平,侧重提高锯材出材率、加工规格质量和木材利用率,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削片制材新工艺,并以此作为示范...  相似文献   

10.
原木圆锯机乃是将原木锯切成方(板)材和枕木等成材的木工机床,可作为制材生产的主锯机.众所周知,现在用于制材生产的原木,由于多为次生林材和人工林材,其径级普遍偏小,小径级原木比例大.采用常规的带锯机作为制材主锯机加工小径级原木,出材率和成材质量大为降低.我国由于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之故,至今仍以常规的带锯机为制材主锯机.这是我国制材工业效益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国制材机械设备及工艺的改造和更新换代势在必行。自60年代开始,先进制材工业国家研制了多种类型的制材机械设备,尤其适合于中、小径级原木加工的…  相似文献   

11.
捷克一些制材厂采用了一种无锯屑制材机锯解原木。这个制材机系由10个旋转轴粗锯片纵割所组成。锯解原木时,只生产木片,而无锯屑。这样就可使针叶锯材原木得到要充分的利用。每生产10万立方米的锯材,大约可得到8,500立方米的木片,供生产刨花板(见图1)。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国外制材工业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四种主要制材模式的发展情况及优缺点,通过与世界制材发达国家的对比,找出了差距,认为我国大部分制材企业还处在传统制材阶段,存在制材模式与经营模式过于单一、设备与原木加工径级不匹配等问题。针对我国制材工业的现状,认为我国制材行业必须向数控最优制材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圆锯制材、削片制材与框锯制材,并转变经营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3.
最近,林野厅发布了2010年成材(锯制材部门:木材用于生产成材、胶合板、纸浆和木片)的供应和需求统计数据。据报道,在今年的总需求(都转化成原木来算)为7 025.3万m~3(比上年上升了11.1%),这是4年来首次增加。分别是,成材需求量为2 537.9万m~3(增长7.9%),胶合板为955.6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外制材工业的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四种主要制材模式的发展情况及优缺点,通过与世界制材发达国家的对比,找出了差距,认为我国大部分制材企业不处在传统制材阶段、存在制材模式与经营模式过于单一、设备与原木加工径级不匹配等问题,针对我国制材工业的现状,认为我国制材行业必须向数控最优制材发展,因地制宜圆锯制材发展,削片制材与框锯制材,并转变经营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5.
在生产小规格干燥成材的制材企业中,选择合理的原木下锯法具有重要意义。图1列举的2、3和4下锯图已在生产中广泛采用。下锯图2的锯解顺序是先将原木锯割成毛方和毛板,再将毛方锯成整边和不整边成材。当采用下锯图3和4用来锯解大径级原木时,先将原木锯割为两块或三块毛方,再将毛方锯解成整边和不整边成材。  相似文献   

16.
薄木饰面工艺如下:锯剖木方→木方水热软化→木方刨切→薄木干燥→薄木剪切→薄木选拼→组坯→热压→锯边→成品检验入库↑基材涂胶1原木锯剖木方原木锯剖木方和普通制材有相似之处,但又有自己的特点。经过剥皮的原木要根据刨切机规格及木材缺陷分布截成一定的木段,然...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平均锯材出材率只有45%左右,有相当一部分木材削成了木片。在影响出材率的诸因素中,下锯法是一主要因素,因此,确定最合理的下锯方法,是制材工业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对此,欧美各国,近年来采用了光电扫描装置将检测的原木外形与电子计算机配合,实行程序控制来完成的。程控的使用,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显著的提高了锯材出材率。如美国,用于跑车带锯锯剖原木,可提高出材率6—15%(不用光电  相似文献   

18.
不同锯料宽、齿距锯割冻材性能的研究王宏棣(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研究所)刘智丰(中国林产品经销公司)1前言原木冻结后,习惯上称“冻材”。在我国东北地区,原木冻结使冬季制材产量平均下降20%以上,而且成材质量极难保证。世界地处寒带的国家,都在对锯割冻材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原木剥皮是现代制材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我国多年来制材生产一直是原木带皮锯剖,约占原木材积6—10%的树皮都混在制材剩余物板皮、边条、木截头和碎材中。由于树皮有其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样不但影响制材剩余物的质量,而且将影响制材剩余物的使用价值。因此,在木材加工中要尽可能减少剩余物的树皮含量。为了改善制材剩余物的质量,在制材企业里要实行锯材原木剥皮锯割。一、原木剥皮锯割的好处1、原木剥皮时,附在树皮上的泥砂和混杂物可以同时被剥掉,减少锯条的磨损,延长锯条使用时间,减少锯解的动力消耗,提高锯材质量和锯机的生产效率。据调查统  相似文献   

20.
当前,结合我国林木资源特点和技术的发展,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制材工业发展经验,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更新改造旧有落后的传统制材设备和工艺,针对人工林,中、小径级原木发展削片制材,扩大产品品种,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是我国制材工业正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