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荸荠的生物学特征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荸荠又名蒲荠、地栗、马蹄,在我国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各省都有种植,车坊镇是著名产区。一般亩产1500kg左右,亩效益3000元左右,高产田块亩产可达2000kg,亩效益可达4000多元。荸荠营养丰富,具有止渴、消食、祛痰、解热等作用。据检测,荸荠含水量85%,蛋白质0.8%,脂肪0.3%,碳水化合  相似文献   

2.
当阳市溪镇三星村农民付卫丰,大胆调整产业结构.1999年种植杂交1号荸荠0.4hm2,共产荸荠18015kg,收入21618元,除去开支3600元,纯收入达18000元,比传统的种植油-稻多收入12000多元.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荸荠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别名为马蹄、乌芋、地栗等.为莎草科植物块茎.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皮紫黑.肉洁白,富含粗蛋白、淀粉、脂肪、钙、磷、铁、维生素C等,鲜食具有清热止渴、开胃、消食、化痰、益气、明日、抑癌等功效。荸荠多为人工栽培于水田中的一种经济作物.冬季或春季收获,亩产量2100~2500kg.市场售价1.00~2.00元/kg。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早春茬甜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叶城县温室早春茬甜瓜栽培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于4月中旬供应市场,每座温室产量在2500kg左右,按本地当时市场价8-10元/kg计算,经济效益可达20000~25000元/667m^2。根据栽培经验。总结出一套温室甜瓜高效栽培技术。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席草-晚稻是我县近年推广的理想粮经结合复种模式,具有席草价格稳定,晚稻省肥高产的特点。全县席草种植面积近万亩,据调查,席草平均亩产715kg,按每公斤1.8元计算,亩经济收入1287元,晚稻一般亩产500kg左右,比连作晚稻增产15%左右,较常规连作稻模式每亩可以增收600—800元。现将主要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武山县韭菜种植历史悠久,目前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万亩,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经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高产高效立体套种模式:韭菜套种甘蓝(菜花)种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种高效模式下,韭菜亩平均产量3500kg左右,产值5600元,亩纯收入4500元(生产性费用1100元);甘蓝(菜花)亩产量2500kg(2000kg),亩产值平均在2000元(2200元)左右(生产性费用500元)。亩总产值达7600元(7800元),纯收入6000元以上。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利用水田种莲藕,秋植荸荠套养泥鳅,冬栽油菜,这种新的1年4熟栽培模式,每667平方米(1亩)每年可收获鲜藕600~700千克,荸荠1000~1200千克,商品泥鳅150千克左右,油菜子150~200千克,累计667平方米产值超过4000元,667平方米增效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在吉林省很多地方的菜农开始采用香瓜套种豆角的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香瓜每亩产量2500kg左右,其中商品量按1750-2000kg,平均每kg价格按3元计算,每亩产值5200-6000元.每亩成本约1000元,纯收入4200-5000元左右.豆角每亩产量1750kg,平均每kg价格按1元计算,每亩产值1750元,每亩成本约750元左右,每亩纯收入1000元左右.香瓜、豆角两项每亩纯收入5200-6000元.  相似文献   

9.
大棚草莓甜瓜套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生产在上海地区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草莓设施栽培发展迅速,仅嘉定区已发展到60多hm^2。为此,我们在大棚草莓中进行了套种甜瓜栽培技术研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草莓亩产1500kg左右,产值12000元,甜瓜亩产1800-2000kg。产值8000元左右,除去成本1500元,每亩纯收入达到17700元,投入产出比为1:12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闽北地区以早稻--荸荠一年两熟的栽培模式,取得粮经双丰收,元坑镇五板桥村有多年的栽培历史,并形成固定的栽培早稻--荸荠模式,据调查荸荠每亩产量1100千克,产值5500元;早稻每亩产量500千克,产值1500元。合计年每亩产值7000元,扣除每亩生产成本2000元。纯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早稻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地膜西瓜套种玉米或罐藏西红柿是一种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解决粮经争地矛盾,充分发挥土地增产潜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及植物光合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经1997-1999年3年试验示范,一般667m^2产西瓜5000kg左右,产玉米700kg或西红柿3000kg左右,产值达2000元左右,高于单种西瓜300-500元。  相似文献   

12.
在测土配方施肥、习惯施肥和不施肥情况下,通过比较荸荠产量、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在荸荠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的荸荠产量达2615.8kg/666.7m~2,比习惯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分别高出205.3kg/666.7m~2和1233.3kg/666.7m~2,优质果率比习惯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分别高出13.8和55.4个百分点,其净产值比习惯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分别高出1035.68元/666.7m~2和4244.98元/666.7m~2,是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饲料博览》2005,(6):51-51
5月下旬国内蛋氨酸普遍是高报低走,其中北京地区蛋氨酸出厂成交价19.0~19.2元/kg,天津地区固体蛋氨酸(住友、迪高沙)出厂报价为20.5元/kg,据悉实际成交价在19.1~19.3元/kg;吉林长春出厂报价为19.3~19.4元/kg,目前实际成交价在19.0-19.1元/kg;江苏地区出厂成交价在19.1~19.2元/kg,据悉最低成交在19.0元/kg,目前需求不好,成交量不大。液体蛋氨酸报价1712元/kg左右,实际成交在16.8~17.0元/kg左右。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2005年引进早熟马铃薯品种,在无霜期180d、温暖区域水浇地上推广种植两季马铃薯栽培技术,经过3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栽培体系。其栽培模式为高垄地膜覆盖。春茬生产商品薯,抢早、抢淡、抢高价,使农户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亩产量达到1500kg以上,亩收益2000~4000元;夏茬复播马铃薯,生产翌年的种薯,采取高密度栽培,亩播量100kg左右,生产种薯600kg以上,解决了翌年种源。每千克种子2~2.4元,每亩收入2400-2800元。  相似文献   

15.
如东县是江苏省主要的出口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为提高出口蔬菜种植效益,我们进行了多种蔬菜套间种试验研究,其中总结探索出野渍菜、甜玉米、西兰花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一般亩产野渍菜4500kg,亩产值2500元;甜玉米(鲜穗)1000kg,亩产值1600元;西兰花1200kg,亩产值1900元,全年亩产值6000元左右。现籽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闽北地区采取早稻一荸荠一年两熟的栽培模式有多年的历史,取得粮经双丰收,荸荠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1100千克,产值5500元;早稻每667平方米产量500千克,产值1500元。合计年每667平方米产值7000元,扣除每667平方米生产成本2000元,纯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棚春西瓜-秋茄子种植模式是黑龙江省大庆市在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总结出的高效栽培模式之一,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具体茬口安排为:春大棚西瓜3月1日左右育种育苗,4片真叶时(4月初)定植,6月末开始采收,667m2产量3000kg,以2元/kg计算,667m2产值6000元;秋延后茄子7月15日左右育苗,8月中旬定植,9月中旬到11月上旬采收,667m2产量2000kg,以1.8元/kg计算,667m2产值3600元。两茬合计667m2年产值约9600元,扣除成本2000元,净收入约76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荸荠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2004年就优质荸荠品种的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用液体培养方法繁殖组培苗,增殖倍数为6倍,每25 d继代1次、继代12次即可生根炼苗。荸荠苗脱毒率达100%。组培苗经过30~35 d的炼苗,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达到工厂化生产技术标准。3年来共繁殖荸荠脱毒组培苗3 400万株,建立脱毒荸荠组培苗产业化示范基地136.1 hm2,平均产量2 856 kg/667m2,比未脱毒对照苗平均增产347.8 kg/667m2。大果率65.4%,比对照的56.1%提高9.3个百分点。平均产值3 398.7元/667m2,比对照平均增值414.0元/667m2。  相似文献   

19.
莴苣、甘蓝、棉花一年三熟配套栽培较好地解决了间套作物争光、争肥、争季节的矛盾,不仅有利培肥地力.而且有利棉花壮苗早发高产,经济效益显著。大面积栽培结果:一般公顷产莴苣11310kg左右,产值4524元左右:产甘蓝33210kg左右。产值16605元左右;产棉花1822.5kg左右。产值26061元左右,年公顷产值47190元左右.此模式在我市城区及集镇附近已大面积采用。  相似文献   

20.
荸荠又名地栗,长江流域各省均有栽培,尤以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栽培最盛。我县近两年从温州等地引种栽培,因产量高、销路好、效益高,一般亩产3000kg,亩产值4200~4500元,每亩可获纯利3500~4000元,故深受种植户喜爱。荸荠肉质爽脆多汁,营养丰富,可生食或熟食。除作蔬菜、水果外,还可加工制成淀粉、胎糖、罐头、蜜饯。在医药上还具止渴、消食、解热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食品和出口商品。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