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地处阴山山系中段大青山脉林区的哈园,其气候区划为我国中温带亚干旱气候类型。就整体而言,四季分明,内陆气候特征强烈;但因巨大阴山山地效应,年降雨量超过450mm,植被繁茂,形成多种多样的小气候环境,以高山环境、森林环境及峡谷环境为代表,它们冷暖干湿分异形大。气候的多样性,可满足旅游者的不同要求,产生了非凡吸引力,为哈园开发建设的宝贵自然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定量评估海南省的康养气候条件并明确其在全国的地位,从气候环境康养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气候条件、空气质量、生态环境等与气候康养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采用加权指数求和的方法构建气候康养指数,并统计分析了2016—2019年海南省18个市县(三沙市除外)及长春、北京、杭州、西双版纳等国内23个城市,共41个城市的逐月和四季气候康养指数。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省18个市县1?12月的气候康养指数均排在全国41个城市的前列,尤其是11月到翌年4月,康养气候条件优势明显;(2)春、夏、秋3季:气候康养条件以中部地区的五指山、白沙和琼中最优;冬季:除五指山、白沙外,南部的保亭和三亚康养气候条件最优;(3)总体而言,中部地区的五指山、白沙、琼中康养气候条件最优。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涵与特征1.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程;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2.农业现代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农业工业化过程,要求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装备设施来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并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来经营和管理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的生产规模集约化、生产过程规范化、生产产品标准化和生产方式产业化;二是农业市场化过程,包括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生产要素的商品化;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要求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  相似文献   

4.
微域环境对单枞茶新梢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一定茶园面积上,用不同透光率的遮荫网四周建成茶园微域气候,观察在不同的4个微域气候条件下,单枞茶新梢在年周期的生长情况以及鲜叶内含物的变化规律,以探讨利于单枞茶生长及品质的最适微域气候。结果表明,微域气候特征在年周期中,与自然气候相比,季节性变化相对稳定;微域条件能降低夏季高温,强光,提高春,冬季低温,增大秋季的湿度,利于茶树生长;用80%,60%遮荫网处理的微域环境能增加新梢的生长量与生长速度,新梢持嫩性好,降低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增加氨基酸物质,协调各种物质比例,提高单枞茶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秦安苹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秦安苹果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果品质量、果实品质以及文化和品牌等的评价表明,秦安苹果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其气候生态条件完全符合我国苹果最适宜区规定指标;产区空气、土壤质量以及水质完全达到我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苹果生产栽培管理技术水平较高,果园重点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年施药次数少,果实质量安全符合绿色果品标准规定值;果实外在品质优异,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高于国家鲜苹果标准规定值。同时秦安苹果在历史文化底蕴和品牌建设方面也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6.
影响杨梅大树高接成活率因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随机区组设计,综合分析了不同砧木状态、不同年龄接穗、穗条不同处理、不同嫁接人员、气候条件等因素对杨梅大树高接成活率和接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过程中砧木状态、穗条的生理年龄及处理方法、环境条件对杨梅高接成活率影响较大,杨梅品种和嫁接人员不是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子;部分因子对穗条新梢生长及分枝数均有一定影响。在杨梅大树高接时,应选用生理年龄轻的穗条,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砧木类型以及技术娴熟的嫁接工,随采随接,有利于杨梅大树高接的成活;同时选择生长充实、芽眼饱满的穗条及根系完好、生长健壮的砧木进行嫁接可加速穗条生长和增加分枝数,有助于提早结果。  相似文献   

7.
陶舟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23(6):466-468,472
现代教育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等待观望、缺乏理解、患得患失等社会心理障碍;为了加快其推广应用,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应采取心理的管理等措施,努力改善环境、提高认识、增强动力、促进运用、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8.
由于各地域、气候自然条件不同,最终也产生极富地方特色、极具区域化的各种丰富多彩的地方设计形式与风格。这种与地方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的设计手段主要有2种表现:一是设计要素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二是尊重场地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历史,对当地自然生境的恢复与重新创建。笔者探讨了现代园林生态设计结合地方主义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雷州半岛干旱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州半岛干旱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年降雨量少、分配不均、日照长、蒸发量大等气候因素及耕作粗放、工业污染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并对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高度认识干旱问题的严重性;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环境;兴修水利,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增强人民的法制意识和节水意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甘南高原8个国家及基准(基本)气象台站1979年1月-2020年12月近40年的逐日降水量、逐日天气现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甘南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和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二十一世纪以后,全州大到暴雪天气过程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特别是近五年增加尤为明显;全州大到暴雪天气过程主要以单站次的降雪为主,局地性降雪为辅,区域性大到暴雪天气在我州并不常见;受海拔分布差异的影响,就出现频次而言,大到暴雪天气过程主要集中合作,其次是碌曲;强降雪中心主要位于夏河-碌曲和临潭-卓尼一带;就降雪性质而言,各站大到暴雪天气过程主要以纯雪性质为主。  相似文献   

11.
对毕节试验区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体系结构、运行环境和WebGIS的解决方案与实现方法,系统数据库设计和功能模块等进行了介绍;阐述了系统研究开发过程中有关技术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流程.  相似文献   

12.
唐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122-11125
农业环境控制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目前温室环境监测技术的弊端,设计了一种高效、智能的温室环境监测控制系统。该方法将单片机控制技术与信号检测技术相结合,将温度、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经过单片机进行信号处理与分析,当温室温度低于正常温度时能及时的启动报警装置。该设计方案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Principles of design of fluid transport systems in zoology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Fluid transport systems mediate the transfer of materials both within an organism and between an organism and its environment. The architecture of fluid transport systems is determined by the small distances over which transfer processes are effective and by hydrodynamic and energetic constraints. All fluid transport systems within organisms exhibit one of two geometries, a simple tube interrupted by a planar transfer region or a branched network of vessels linking widely distributed transfer regions; each is determined by different morphogenetic processes. By exploiting the signal inherent in local shear stress on the vessel walls, animals have repeatedly evolved a complex branching hierarchy of vessels approximating a globally optimal system that minimizes the cost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fluid transport system.  相似文献   

14.
用面向对象方法、Visual C++研制水稻生长模型(RGM)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iceGrowthModel(RGM)作为一个实例 ,为作物生长模型软件的设计提供了一个系统分解和系统组织的框架。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设计方法 ,将作物 环境系统抽象为多个子系统或生理过程 ,分别设计多个类 ,模拟这些子系统的功能。由于面向对象方法的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 ,类与类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通过类间接口彼此相互关联 ,使系统易于维护、扩充和重新开发利用。RGM又将VisualC ++的文档 -视结构扩展为模型 -文档 -视结构 ,为系统中类的组织 ,提供了框架结构。模型 文档 视中文档类 ,通过操纵模型类获取模拟的最终结果 ,并负责数据的管理 ,同时作为视类和模型类的通讯中介 ;视类显示文档的数据 ,并把用户的操作翻译成对文档类的操作。整个系统分工协作 ,类间进行有效的通讯 ,有机地组织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存在的地表水水质监测和污染源监控是两套相互独立的监测体系,分别覆盖了地表水体以及污染源排放,但是两套监测系统各自为政,因此需要建立城市水环境监测网,在城市范畴内将上述两套监测体系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城市水环境的全方面自动监测。提出了城市水环境自动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的方法、工作流程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建立相关的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能值方法的“五配套”生态果园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五配套"生态果园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以"猪-沼-粮"、沼气生态村及单一苹果种植模式为参照,应用能值方法对研究区内"五配套"生态果园系统进行能值评价和温室效应减排分析。结果表明:"五配套"生态果园整体上符合其他各类沼气循环农业系统的典型特征,即自我更新能力强、环境负载小、生产效率及投资收益率高、系统可持续性强。"五配套"系统的环境负荷率(0.16)明显低于单一苹果种植系统的环境负荷率(2.77),而能值产出率与"猪-沼-粮"系统类似,分别是11.10与11.89,均显著高于单一苹果种植系统的2.69,这表明该模式的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力较小,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然而,该系统的能值废弃率为1.03×10-3,显著高于其他沼气系统,且能值投资率偏低(4.76),可见该模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系统内能值流动性不强。系统的ESI指数为69.10,相比沼气生态村系统和单一苹果种植系统具有更强的环境可持续性,充分体现了"五配套"生态果园模式良好的系统活力和发展潜能。此外,通过对系统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整体上的GHG减排效益,且潜力高达1 251.99 kg CO_2-eq·a-1,减排效益来源主要是猪粪发酵、沼肥农用以及燃煤替代。  相似文献   

17.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questions in planetary science is, How did the solar system form? In this special issue,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and theories constraining circumstellar disks, their lifetimes, and the formation of planetary to subplanetary objects are reviewed. At present, it is difficult to observe what is happening within disks and to determine if another disk environment is comparable to the early solar system disk environment (called the protoplanetary disk). Fortunately, we have chondritic meteorites, which provide a record of the processes that operated and materials present within the protoplanetary disk.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玮  王英  金建钧  刘志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257-16260
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应用是克服马铃薯病毒病和类病毒病害的主要措施之一。系统总结了茎尖脱毒技术体系中的脱毒、快繁、种薯诱导和检测技术的影响因素和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茎尖大小、外源激素、温度、光照、环境、培养基等因素以及RT-PCR检测技术等,还分析了脱毒马铃薯增产的机理,并展望了该技术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地表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深刻的区域,城市系统碳循环在全球和区域碳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城市“自然-社会”二元碳循环的概念,探讨了城市系统碳循环的一般特征;分析了城市系统碳循环的内部机理,主要包括:城市系统碳储量和碳输入/输出通量的主要过程和途径、城市系统碳储量、碳通量和碳流通的生命周期分析、城市系统碳输入和碳输出的类型划分等;提出了基于系统层次划分和碳流通过程的城市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框架,分析了城市自然系统和城市经济系统的主要碳流通过程和环节,构建了城市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思路和理论框架;最后提出了城市系统碳循环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小型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可以为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使作物生长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设计了一种小型温室环境调控系统,实现可调可控适宜作物生长的温室环境。该系统由环境控制器、作物生长影像仪和上位机软件组成。控制器采用PLC实现,通过控制器采集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等环境信息,控制加热器、加湿器、卷帘、湿帘、水泵、风机、微喷、通风和补光灯等执行设备,达到现场调控温室环境的目的;作物生长影像仪通过定点摄像头扑捉作物生长图像,观察作物生长态势;上位机软件主要用于实现远程控制、历史数据查询与数据导出等功能。该系统经过试验验证,可以实现温室环境的温湿度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