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嫁接处理对木棉和美丽异木棉嫁接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棉嫁接以本砧嫁木、不同嫁接季节和不同嫁接方法进行木棉和美丽异木棉嫁接扩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砧木和不同规格砧木嫁接木棉其成活率和生长量存在差异。木棉嫁接以本砧嫁接成活率最高,成活率在76.67%以上,美丽异木棉砧木嫁接成活率73.33%以上;不同规格的木棉和美丽异木棉砧木嫁接木棉,其嫁接成活率以地径2~3 cm的砧木最优;嫁接后1年,其接穗直径、高和冠幅以地径5~6 cm的砧木最好;木棉枝条切接和楔接的嫁接成活率达86.67%以上,生长优良率以枝条切接方法最高;以地径2~3 cm木棉冬季和夏季进行本砧嫁接成活率80%以上,冬季嫁接的高生长是夏季嫁接的5.08倍以上。不同种类砧木嫁接美丽异木棉,其成活率和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本砧嫁接成活率86.11%最高,发财树砧木嫁接成活率72.22%最低,本砧嫁接生长最好;以木棉为砧木进行冬季嫁接美丽异木棉,其成活率比夏季嫁接高37.57%,高生长是夏季嫁接的4.17倍,美丽异木棉本砧嫁接成活率80.77%以上,冬季嫁接高生长比夏季嫁接大3.97倍,冬季是木棉和美丽异木棉嫁接扩繁最好季节。  相似文献   

2.
应用颜色科学研究大腹异木棉(Ceiba speciosa)和美丽异木棉(C. insignis)花色多样性,以期为花色分类方法提供新思路,并为2种异木棉新优花色品种培育提供素材。研究先利用RHSCC进行花色标定,再采用多种颜色系统(孟赛尔颜色系统和ISCC-NBS色名表示法)进行分级赋值以便进行运算,最后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进行花色分类。通过聚类分析将大腹异木棉的花色分为4个色系(紫粉色、紫红色、淡紫粉色、黄白色),将美丽异木棉花色分为3个色系(紫粉色、红紫色、紫红色)。采用的花色分类方法能够成功地将美丽异木棉和大腹异木棉进行花色分类。  相似文献   

3.
美丽异木棉是一种很难扦插生根的多年生高大乔木,用植物营养液进行系列处理,在全光喷雾条件下,扦插生根率达86%。  相似文献   

4.
美丽异木棉花形态结构特征和观赏类型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嫁接繁殖栽培试验,对美丽异木棉的花期和花形态结构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美丽异木棉的花期、花型、花瓣大小和颜色等形态特征在产地和无性系间存在较大差异,花期8月中旬至翌年3月上旬,花期延续时间可达190d,盛花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花型分为直伸和反卷两种类型,直伸花型占82.47%;花瓣基部颜色分为白色、黄白色、浅黄色和黄色,黄色占54.55%;花瓣先端颜色分为白色(浅灰色)、浅红色、红色、深红色、紫红色,红色占59.09%;花平均长10.51 cm、宽11.91 cm;根据花瓣的长宽比,花瓣形状可分为长匙形(条形)、匙形和宽匙形,匙形占46.75%.聚类分析揭示美丽异木棉可分为直干早花大花宽瓣花型、直干迟花较大花型和大腹迟花较小花型等7个类型,其中直干早花大花宽瓣花型共25个无性系是较优良的观赏类型,是选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从植物学分类、文献记载、实物分析及木棉纺织加工的角度,确定中国古代新疆种植的是草棉,南方种植的既有亚洲棉,亦有木棉科的木棉。有些古文献中所称"白叠"实指草棉;"古贝"、"古终"、"木绵"、"吉贝"、"木棉",实指亚洲棉;"桐华"可能指木棉科的木棉。近代文献中,又往往将多年生海岛棉与木棉科木棉混淆。木棉在古代和现代都可以进行纺织加工。  相似文献   

6.
木棉科的轻木、爪哇木棉的木材中薄壁组织是构成木材主体,使其形成全球最轻的木材;木棉的木材中含丰富的薄壁组织。这类木材是声、热、电、震的优质绝缘材料,又是飞机、雪橇缓冲优良用材。  相似文献   

7.
以广布于元江干热河谷和勐腊热带雨林地区的木棉(Bombax ceiba Linnaeus)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别测定两地木棉幼苗生长量、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以及光合参数等,探讨不同生境下木棉幼苗的生长特征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除地径增长量外,干热河谷元江地区木棉幼苗的生长性状增长量(P<0.05)及根系发达程度(49.04%)显著高于勐腊地区;此外,除蒸腾速率(Tr)外,元江地区木棉幼苗光合作用及光能利用率弱于勐腊地区;生长性状与光合特性具有复杂关系,其中株高、地径的增长量与胞间CO2摩尔分数(Ci)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且木棉幼苗对干旱环境具有强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杨天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386-8388
云南木棉是中国特有棉花作物,所产棉花是细纱的原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抗战时期,基于云南省棉布棉纱的自身需要和全国棉纱的需求,中央政府和云南省政府组织各方力量在云南推广木棉种植,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云南木棉推广工作的成功经验对当今农业推广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对广州天河区5条主要道路行道树进行了调查,并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行道树的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天河区主要道路常用行道树共计10种,分别为杧果、小叶榕、大叶榕、高山榕、垂榕、美丽异木棉、小叶榄仁、假槟榔、樟、海南葡桃。行道树树高一般6.0~8.0 m,胸径一般为25±5 cm。大叶榕的单株生物量、单株碳储量均最高,对应值分别为0.308 t、0.153 t,其碳汇能力最强;美丽异木棉的含量则最低,对应值分别为0.077 t、0.038 t,其碳汇能力最弱。另外,杧果单位面积生物量及碳密度较其他树种高,而美丽异木棉的含量仍最低。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辅助提取木棉叶总黄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定从木棉叶中提取总黄酮的优化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微波辅助提取木棉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溶剂浓度、料液比、微波功率及微波处理时间对黄酮提取的影响.[结果]木棉叶中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的体积分数70%,料液比1∶50 g/ml,微波功率为240W,微波处理时间为60s,在此条件下木棉叶中总黄酮含量为6.11%.[结论]微波提取总黄酮的方法简便、高效,可用于木棉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云南自古有木棉生长。民国初年,云南为堵塞禁烟漏卮引种美棉,为云南植棉业、纺织业奠定基础。抗战时期,云南当局重新拟定发展计划改植木棉另谋出路。其中缘由,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州市木棉古树进行实地调查,详细记录其生长状况及影响因子,分析木棉古树生长衰老、死亡的原因,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木棉Bombax malabaricum是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典型的乡土树种,因具有极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而广受重视。从木棉基苓状况、人工林资源培育和园林应用等角度出发,简述了木棉分布、形态特征、种子繁殖、无性繁殖、苗木移栽、生长状况、观赏价值及园林应用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下一阶段木棉人工林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种质资源收集和良种选育、定向培育技术和园林资源开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木棉的生物学特性,并介绍了其育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在排除外来污染源的条件下,研究NaClO(有效氯含量为10%)、H_2O_2(30%,w/v)、CuSO_4(1.0%,w/v)、HgCl_2(0.1%, w/v)、KMnO_4(0.3%, w/v)和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6种消毒剂对木棉(Bombax ceiba L.)种子的消毒效果、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消毒剂处理的木棉种子的污染率、萌发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生长指标呈现显著性差异,与对照和其他消毒剂消毒处理相比0.1%HgCl_2、1.0%CuSO_4和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处理的木棉种子污染率低,萌发率高。萌发幼苗的生长状况和死亡率统计分析表明0.1%HgCl_2和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处理种子的幼苗健壮,后期成活率高,且HgCl_2处理优于多菌灵。综合考虑,0.1%HgCl_2是木棉种子的优良消毒剂。  相似文献   

16.
不同保色剂对木棉干燥花的保色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保色剂对木棉花干燥过程中花瓣色泽、质感、厚度及平整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因子保色剂柠檬酸、硼酸、硫酸亚铁、甘油、硫酸镁、硫酸铝、蔗糖均能影响木棉花瓣色泽,其中10%柠檬酸浸泡花朵20 min后微波干燥对木棉花瓣色泽、质感及平整性保持较好。含无水乙醇和10%柠檬酸的复合保色剂浸泡10 min后再进行微波干燥的木棉花,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青皮木棉引种试种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进青皮木棉种子在福建漳州进行繁殖和试种研究。观察其植物学性状、物候期、适应性与抗性,总结其栽培和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云南干热河谷地区木棉科植物根及根际周围的丛枝菌根真菌(AMF)分布状况,为筛选对干热河谷木棉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的AMF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湿筛沉淀法,从云南干热河谷的元阳、元江、东川、元谋、宾川和怒江6个地区的木棉须根及其所带土壤中分离AMF孢子,在体视镜下观察记录孢子的颜色、大小、连孢菌丝的特征、孢子果形态等;在此基础上,用微吸管挑取孢子置于载玻片上,加浮载剂(蒸馏水、乳酸、乳酸甘油、Melzer’s试剂)在Nikon显微镜下观察,对孢子颜色、大小,孢壁颜色、类型、厚度等指标进行鉴定。【结果】从云南干热河谷6个地区的野生及人工栽培的木棉中,共分离鉴定出AMF 3属6种,分别为幼套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摩西球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何氏球囊霉Glomus hoi、缩球囊霉Funneliformis constrictum、苏格兰球囊霉Glomus caledonium和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AMF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和不同栽培环境下的分布规律不同,旱季较少,雨季较多;野生环境中多,人工栽培环境少。【结论】在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幼套球囊霉和摩西球囊霉较其他AMF出现频率更高,孢子数量较多,初步认为这2种是该区域木棉科植物丛枝菌根真菌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9.
雷鸣宇 《现代种业》2006,(2):28-28,30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又叫玉丝皮、丝棉树、思仲、木棉等。是我国特有的药材树种,其性味甘、辛、平、无毒。具有补肝益肾、强筋壮骨、安胎功能。除药用价值外,杜仲的叶、皮、种子可以提取杜仲胶,叶还能加工“杜仲茶”、“杜仲晶”等。  相似文献   

20.
木槿又名木棉、荆条、面花、朝开暮落花、篱障花、藩篱花,经济价值高。木槿花不仅可供观赏,还可做菜肴、保健品、营养品,有很好的开发前景。种植木槿是农村致富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