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湖北宜施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宜施壮"土壤调理剂对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在pH值5.00左右的酸化耕地上亩施用该调理剂50 kg,当季可使土壤pH提高0.21~0.25个单位;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宜施壮土壤调理剂还可促进大白菜单产提高,增产幅度达到7.09%。同时,还验证了35%(18-5-12)"宜施壮"蔬菜专用肥在大白菜上施用,优于等量45%(15-15-15)普通复合肥,此次亩等量投入150 kg,专用肥比普通复合肥节肥15 kg/亩、节本60元/亩、大白菜增产近300 kg/亩,节本增效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配方肥料在慈菇上的合理运筹,笔者于2001年春进行本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试验设:(1)亩施配方肥25kg,其中基肥15kg,结球期追施10kg;(2)亩施配方肥25kg作基肥;(3)亩施配方肥25kg作结球肥;(4)亩施生物有机复合肥45kg作基肥;(5)亩施配方肥20kg作基肥;(6)常规施肥为对照.小区面积20m2,重复一次,随机排列.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昌平区保护地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昌平区保护地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pH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是多种因子共同制约的结果;目前昌平区保护地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为14.9 cmol/kg,处于中等供肥能力水平;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够有效增强土壤保肥性能。  相似文献   

4.
农作制度对设施草莓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长期种植设施草莓土壤化学性状的特点及其与农作制度的关系,在浙江省范围内采集草莓-水稻与草莓-蔬菜2种种植制度下的代表性设施草莓土壤,比较分析了2种种植制度下设施草莓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及p H值、电导率等化学指标。结果表明:浙江省设施草莓土壤盐分积累不明显,电导率较低,但土壤酸化显著;土壤有机质以中低等水平为主,平均为23.9 g/kg;全氮处于中高水平,平均为1.5 g/kg;土壤有效磷积累显著,平均高达142.1 mg/kg;速效钾处于中等水平,平均为122.9 mg/kg;交换性钙处于较高水平,平均为1235.5 mg/kg;交换性镁处于较低水平,平均为72.0 mg/kg。草莓-水稻与草莓-蔬菜2种种植制度下设施草莓土壤化学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土壤电导率、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比后者低106.5μS/m、3.4 g/kg、0.6 g/kg、128.7 mg/kg和137.0 mg/kg;但土壤p H前者比后者高0.1个单位。研究认为,草莓-水稻种植制度下有利于缓解设施草莓土壤因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壤酸化,减免氮、磷等养分的过度积累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示范试验,研究了2种滴灌配肥对南疆棉田土壤盐分、养分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配肥[滴施尿素300 kg/hm~2+棉花专用肥(34-7-11)600 kg/hm~2+KH_2PO_4 150 kg/hm~2]相比,酸性配肥[施尿素450 kg/hm~2+酸性水溶肥(16-35-8+TE)330 kg/hm~2+酸性水溶肥(10-20-30+TE)150 kg/hm~2]的土壤pH值降低0.17,土壤平均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9.57%、11.21%、6.79%,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提高了11.28%和13.64%,平均增效4 764.36元/hm~2,表现出一定的降低盐碱、改善土壤养分环境和增产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小麦秸秆肥的应用效果,开展了小麦秸秆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倍秸秆+减量肥区[秸秆肥3 000 kg/hm~2+45%复合肥(20-12-13)525 kg/hm~2]产量最高,为7 134.0 kg/hm~2,较空白对照区增产33.75%;其次是秸秆+减量肥区[秸秆肥1 500 kg/hm~2+45%复合肥(20-12-13)525kg/hm~2],产量为7 066.5 kg/hm~2;常规施肥区[45%复合肥(20-12-13)750 kg/hm~2]产量居第3位,为7 000.5 kg/hm~2。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樱桃种植业的发展,采用滴灌施肥的方式十分普遍,但肥料的选择与应用是关键.针对京郊樱桃养分吸收规律、果园土壤养分状况和有机肥施用习惯提出京都樱桃适宜NPK本溶肥配方及施肥方案,即一年生的樱桃,定植肥施有机肥7 500 kg·hm-2,NPK(28-17-0)复合肥45 kg·hm-2,4月中旬追施NPK(19-31-0+TE)水溶肥75 kg·hm-2;二~六年生樱桃秋季基肥施有机肥30 000 kg·hm-2左右,NPK(26-4-15)复合肥225~300 kg·hm-2,3月中旬分次追施NPK(18-4-28+ TE)水溶肥50~150 kg·hm-2;6月初分次追施NPK(24-5-21 +TE)水溶肥50~75 kg·hm-2;七年生以上的樱桃秋季施有机肥45 000~60 000 kg·hm-2,NPK(24-4-19)复合肥225~375 kg·hm-2,3月中旬分次追施NPK (14-6-30+ TE)水溶肥225~375 kg·hm-2,采果后追施NPK(20-6-25+TE)水溶肥300~335 kg·hm-2,为优质高产的樱桃生长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合理的施肥技术,提高潜山县板栗种植效益,于2010—2016年进行板栗园施肥效益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潜山县板栗园而言,最佳的施肥方案如下:花前肥(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上旬)施用配制比例为1∶1∶1的菜籽饼肥+尿素+45%复合肥(15-15-15)2.0 kg/株、壮果肥(7月下旬至8月上旬)施用配制比例为1∶1的菜籽饼肥+45%复合肥(15-15-15)1.5 kg/株、生长期(6月)施用配制比例为1∶1的尿素+45%复合肥(15-15-15)2.0 kg/株。  相似文献   

9.
为配合我市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在开展无害化施肥技术研究的同时,将生态型生物有机无机肥在无公害小麦生产上进行试验示范.设处理4个:(1)无肥区;(2)亩施纯N 13kg;(3)亩施普通复合肥(8:9:8)25kg补N11kg;(4)亩施生物有机无机肥(8:9:8)25kg补N 11kg.  相似文献   

10.
在连作7年地块上,以鲜食甘薯济薯26和烟薯25为试材,进行6种不同肥料种类对缓解甘薯连作障碍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处理3腐植酸复合肥(16-9-20)50 kg/亩,对甘薯连作障碍缓解作用效果最好,2个品种的茎线虫病之病薯数、病薯率、病指、病薯重、病薯重量百分比最低,小薯数、小薯率、小薯重、重量百分比低,商品薯数、商品薯率、商品薯重量百分比、商品薯产量最高;济薯26商品薯产量1 964.5 kg/亩,烟薯25商品薯产量2 017.9 kg/亩。处理5靠山多霸生物菌肥+复合肥(15-15-15)50 kg/亩,对商品薯4项指标缓解作用显著;处理6地力旺生物菌剂+复合肥(15-15-15)50 kg/亩,对小薯指标和烟薯25的裂口薯指标缓解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泰兴香荷芋施肥量研究,考查了各处理主要生育期的苗情与长势、成熟期子孙芋产量及商品芋产值效益。结果显示:基施腐熟脱水猪粪15t·hm-2,苗期追施(3.1叶)脱水猪粪15t·hm-2+13-10-18高钾复合肥675kg·hm-2的处理子孙芋产量最高为23 421.90kg·hm-2,商品芋效益为88 506.60元·hm-2;基施有机肥7 500kg·hm-2+苗期追施(3.1叶)有机肥7 500kg·hm-2+13-10-18高钾复合肥450kg·hm-2+膨大肥(8.1叶)13-10-18高钾复合肥900kg·hm-2的处理产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有机无机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只考虑肥料成本的情况下,在相同氮素水平条件下,20%有机无机复合肥(10-4-6)、20%有机无机复合肥(10-5-5)纯效益与配方肥相仿,其次是16%有机无机复合肥(14-0-2)、16%有机无机复合肥(14-2-0),最后是15%有机无机复合肥(6-4-5)、15%有机无机复合肥(8-3-4);从肥料投入产出比来看,16%有机无机复合肥(14-0-2)、16%有机无机复合肥(14-2-0)最高,其次是有机无机复合肥(10-4-6)、20%有机无机复合肥(10-5-5),配方肥的投入产出比与15%有机无机复合肥(8-3-4)相仿。靖江市小麦大面积生产上宜推广含氮量为10%有机无机肥。宿迁谷浪多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5%有机无机肥(8-4-3)存在致小麦倒伏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毛竹林经营过程中为提高鞭笋产量而重施化肥造成竹林生态退化和竹笋品质降低,引进菌解小分子鱼肽肥,通过研究不同肥料配施方式对毛竹鞭笋产量及竹林土壤生态因子的影响,探明菌解小分子鱼肽肥对毛竹生理生态的作用机制。以相同经营现状的毛竹笋用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肥料配施处理(CK为750 kg·hm-2复合肥、T1为375 kg·hm-2复合肥、T2为“375 kg·hm-2复合肥+150 kg·hm-2菌解小分子鱼肽肥”、T3为“375 kg·hm-2复合肥+300 kg·hm-2菌解小分子鱼肽肥”)进行施肥,于鞭笋笋期统计鞭笋产量,测定土壤养分元素质量分数、土壤酶活性、叶片叶绿素以及叶片养分元素质量分数等指标,分析各指标在不同施肥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和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750 kg·hm-2复合肥处理相比,“375 kg·hm-2复合肥+150 kg·hm-2菌解小分子鱼肽肥”和“3...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小区试验,探讨撒可富18-14-12、撒可富15-15-15、抗腐威等与常规施肥的比较试验,探索其在寒地玉米增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处理7(撒可富18-14-12基肥20 kg/亩,追有机肥15 kg)比常规施肥亩增效益142.24元,效益最好;处理2(撒可富18-14-12基肥20 kg/亩+5 kg64%二胺,追施尿素15 kg/亩)比常规施肥亩增效益106.33元,效益较好;其次处理6、处理3、处理4、处理1比常规施肥亩增效益分别为60.85元、52.33元、50.76元、26.53元,效益较好于常规施肥。  相似文献   

15.
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是解决非州粮食短缺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尼日利亚东北区的包奇市进行了玉米投肥方式、方法的试验。经过试验初步明确了在其生态类型相似的地方,采用底肥75kg复合肥/hm2、起身期追225kg复合肥(N:P:K=15:15:15)+75kg尿素/hm2、大喇叭口时期亩追300kg复合肥+75kg尿素/hm2的投肥方式及追肥时采用穴施并在穴内先铺草、再施肥、后盖草和覆土的方法,能显著地提高玉米的生产水平,明显地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腐殖酸肥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腐殖酸肥不同用量(300、600、1 200、1 800 kg·hm~(-2))对番茄土壤微生物数量、番茄植株形态指标和果实产量品质等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蔬菜专用复合肥)相比,施用腐殖酸肥对各处理均有增产作用;腐殖酸肥施用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量品质的提高,适量腐殖酸肥的施用才能显著提高番茄经济效益;1 200 kg·hm~(-2)腐殖酸肥的追肥用量土壤微生物数量最多,植株生长状况最好,番茄产量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7.
正一、肥料的选择小麦科学施肥原则是以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化肥如复合肥、尿素等,有机肥如渣草肥、猪粪、草木灰、人粪尿等。西平县多年小麦生产实践经验说明,种植小麦宜选用平衡复合肥。如每667 m~2用(15-15-15)或(17-17-17)的复合肥50 kg左右。因为每生产50 kg小麦,小麦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约1.5 kg的氮肥、0.5 kg的磷肥及1.5 kg左右的钾肥,氮磷钾的吸收比例是3:1:3。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沙土地山药新品种高效栽培研究结果表明,除基肥不同外,其他施肥如追肥相同的情况下,40%中农金合配方肥(20-15-5)作基肥,相对效果优于45%艳阳天复合肥(15-15-15)作基肥,产量增加2 314.11 kg/hm~2。  相似文献   

19.
我们按复合肥(N∶P2O5∶K2O=15∶15∶15)亩施用量分别为30 kg、40 kg、50 kg、60 kg、70 kg五个处理,通过不同施肥量对花生生态指标和产量性状等的比较分析,得出饱果率、百果重、出米率和产量等指标,花育17号栽培中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的亩施用量以50 kg为宜。  相似文献   

20.
正为验证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膨果肥在草莓上的应用效果,在长丰县水湖镇丁巷村进行了田间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红四方膨果肥处理的草莓产量平均比习惯施肥处理增加104.5kg/亩,增产率为5.5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施用红四方膨果肥+红四方养地促根水溶肥处理的草莓产量平均比习惯施肥处理增产195.7kg/亩,增幅达10.4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1试验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示范,验证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