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封银 《蜜蜂杂志》2012,32(3):26-26
定地养蜂,蜂箱上一年四季盖石棉瓦好处多。笔者借贵刊一角把我最近几年在蜂箱大盖上面盖石棉瓦的好处介绍给定地养蜂的蜂友,大家不妨试一试。  相似文献   

2.
正首先要把蜂箱置放在树荫下通风处。顶部架竹棍或者草袋,保持箱顶通风,再盖上防雨盖,并用砖块压住。这样,整个蜂箱就处于天然的防晒、通风的环境,对抵御高温和烈日有非常好的效果。其次是高温时蜂箱大盖要关窗,盖覆布,以利群内产生空调效应。巢门太大,窗不严闭,空调效应不好。风不停鼓,水分不断蒸发,浆水干得快,幼虫发育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徐子成 《蜜蜂杂志》2010,30(3):15-15
<正>1揭箱盖闲无事到蜂友们的蜂场串门,见蜂友们给蜜蜂奖饲花粉、糖液,或喷药液、插"螨扑"灭螨。他们揭开一个蜂箱的大盖放在临近的蜂箱盖上,待做完该箱的上述事项后,又从临近  相似文献   

4.
<正>防暑降温措施隔热降温。在鸡舍房顶加盖1层低价石棉瓦,既防雨又有很好的隔热效果;将鸡舍周围的墙壁涂上石灰水,可有效消毒并能降低鸡舍温度。搞好绿化。在距离鸡舍周围2米~3米的地方有计划地种植高大阔叶树木,可以避免阳光直射鸡舍内;还可以种植藤属攀缘植物,如爬山虎、牵牛花等,不仅可以达到吸收阳光、遮阳避暑的效果,还能增加产氧量,降低尘埃,改善鸡舍小气候环境。加强通风。良好的通风是保证鸡舍内环境的重要措施。夏季  相似文献   

5.
炎热的夏季 ,蜂场当然是在通风的树荫下为好 ,而对流动转地蜂场来说 ,找一个既安全又有树荫的好环境难度太大 ,只有人为地给蜂场遮荫降温 ,让蜂群少受炎热 ,减轻工蜂的额外负担。我的实践证明 ,较好的防雨、遮荫设备是稻草帘 ,雨过天晴随时可以卷起。可以用稻草做成与纱盖同样大的小草帘 ,每箱一个盖在纱盖上。炎热的中午 ,用喷雾器往小草帘上喷水降温 ,增加湿度 ;下雨时垫高箱底 ,防止雨水浸入蜂箱。大稻草帘不仅能防炎热、遮荫 ,也是春繁保温的理想设备。如没有防雨设备 ,下雨前支起箱盖 ,使箱盖前方倾斜 ,雨水尽快流向前方。不过这样的箱…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7月,由于前期长时间阴雨低温,致使早稻的收割往后推迟了十多天,7月26日我地才进入收割尾期。上午9:00,早已是骄阳似火,燥热的天气仿佛只要一点火星就能将空气点燃。田间早已不见人影走动,只有几台耕耙机还在平整着水田,时不时有一阵轰鸣声传来。我的蜂场就坐落在一百米外一垛围墙的一侧,面向田野一字排开有50余群蜂,蜂箱上面是由石棉瓦搭建的蜂棚,蜂箱还盖着稻草编织的草帘。  相似文献   

7.
油毡纸作为蜂箱大盖防雨层已被广泛应用于养蜂生产中,虽然解决了蜂箱防雨问题,但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养蜂生产效率。本研究经过多年的蜂场实地测试,发现在夏季最高气温37℃天气里,10~14时,1组油毡纸大盖上面温度为60.5℃~63℃;2组油毡纸上遮草帘大盖上温度为34.7℃~37.5℃;3组木板大盖上温度为52℃~57℃。尽管各部位温度差异较大,但子脾间温度差异很小。l组蜂群的有效产卵量和群势、产蜜量均低于2、3组,饲料消耗量高于2、3组。由此表明油毡纸蜂箱大盖吸收日光热源对蜂群繁殖效率及产蜜量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述岗 《中国蜂业》2002,53(6):31-31
选择庭院内东南方向 ,受阳光照射少温度变化不大的墙边。按可放置左右两排上下 3层 ,中间留有人行通道大小的地方靠墙边、墙角搭木架。 (暗棚长度应根据蜂箱数量决定 )。木架宽 1 7米 ,高度以石棉瓦高度为准。棚顶盖上石棉瓦 ,周边以石棉瓦直立作墙 ,石棉瓦之间搭口 5至 10公分 ,用铁丝将木架及石棉瓦固定在院墙上 ,以防倒架。用草塞住棚内透光处。因为石棉瓦之间的间隙透气不透光 ,棚内就不用留进排气口。简易暗棚的优点有 :(一 )可适当调节温差 ,在我地 (山东烟台 ) ,如果早晨外界气温 -10℃ ,棚内则 -8℃ ,中午外界 12℃ ,棚内 10℃。在…  相似文献   

9.
旧冰柜改装而成的内胆式蜂箱共8个。饲养8群中华蜜蜂,于2017~2019年在陕北绥德绿色蜜蜂园中蜂场进行试验测定,结果表明:旧冰柜改装而成的蜂箱饲养中华蜜蜂在繁殖期间的有效日产卵量和最高日产卵量略优于传统木制蜂箱;春繁期间的群势增长率平均为273%,而传统木制蜂箱平均为267%;越冬群势平均消减率旧冰柜改装蜂箱19.2%;传统木制蜂箱22.2%。试验结论:旧冰柜改装蜂箱饲养中蜂优于木制蜂箱,主要是因为其保温隔热与防雨耐晒效果好,劣势是蜂群搬迁较为不便,该方法特别适合在我国南方山区多雨地区定地饲养。  相似文献   

10.
王鹏 《中国蜂业》2006,57(9):21-21
一、蜂场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基本都是定地养蜂,蜂群在同一个地方超过3年易患爬蜂病、白垩病、烂子病。每年在蜂群出窑前,先把蜂场清扫干净,撒上生石灰,到5月温度升高时再喷一遍石灰水。石灰水是5kg生石灰与25kg水放在缸里,用木棍搅拌,过3小时再搅拌一次,晚上蜜蜂归巢后用喷雾器(水要过滤)在蜂场四周以及蜂箱后面都要喷到。7月份天气湿度大时,晚上蜂归巢后在蜂场四周和蜂箱后面再撒一次生石灰,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1.
蜂箱为了防雨通常在大盖外面包上铅铁,但成本高,而且原料也有困难。我场目前采用柏油纸(油毛毡)代替铅铁,钉在大盖的盖板下面,防雨性能良好,成本减轻10倍。做法是这样:1、先把大盖的四框作好,上口刨平。用厚牛皮纸裁成与大盖框的大小相等,用小钉绷在大盖框的上口上,再用柏油纸同样盖在牛皮纸上,绷在大盖框上。钉时要把纸棚平,注意不要碰破。然后再将作好的大盖上  相似文献   

12.
正2007年芝麻花期,我在镇平县刘哇村放蜂。一天上午,在石佛寺放蜂的刘蜂友给我打电话,邀我到他处去商讨怎样防治蜂螨问题。刘蜂友说他的蜂场有很多缺翅膀少腿的蜂,都在地上乱爬,挂螨扑、打药水都不管用,螨害相当严重,眼看就要垮场了。我到蜂场一看,200多群蜂全放在一个大场内,没有一棵树,箱盖上只放了一层薄薄的草帘遮阴,一天到晚太阳光都照着,全场的蜂箱外边四周都有蜂爬着不动,尤其是巢门上方爬满了厚厚一层蜂。我拿放  相似文献   

13.
<正>一、春季管理中心任务是保护工蜂,促王产卵,恢复群势,培养强群,是获得全年高效益的关键。1.适时排泄在陕北,一般立春后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放蜂排泄,气温5℃以上,风力2级以下即可,撤去蜂箱上部和前部的保温物,让阳光直射到蜂箱上,然后打开巢门放蜂排泄。2.注意保温由于春天气候多变温度较低,且昼夜温差大。白天天气晴朗时适当放大巢门,晚上缩小。蜂箱内巢脾的两侧添加保温物,上面用棉垫等保温物盖上,保温物受潮要勤换晒。蜂箱外侧和底下塞上干草,箱上盖草帘,再  相似文献   

14.
叶必森 《中国蜂业》2002,53(5):27-27
从春末到秋季 ,是南方的高温时期 ,平均气温在2 0℃以上的天气长达 90多天 ,这段时间是蜂群管理最困难的时期。由于蜜蜂天敌———鼠类、蛙类的骚扰捕食 ,轻者使蜂群群势衰减 ,重则蜂群弃巢飞逃 ,给蜂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本人在长期养蜂实践中摸索出利用杉枝防止蜜蜂敌害的办法 ,效果很好。在我地 (江西龙南 )山区或平原 ,通常见到的鼠类有家鼠、田鼠、森林鼠、等 ,是蜂箱、蜂巢的大敌 ,它们咬蜂箱、啮食巢脾和蜂蜜。夜晚经常出没在蜂场 ,骚扰蜂群的安宁。如把杉刺放在蜂箱四周 ,老鼠便无法靠近蜂箱。危害蜜蜂的蛙类有黑眶蟾蜍、狭口蛙…  相似文献   

15.
蜂箱大盖一般都用油毛毡钉在上面,可一转运油毛毡全坏了,下雨就漏水。我现在把蜂箱大盖板用强力胶堵缝后,将熔化了的沥清刷在大盖上,几天后就可以使用了。使用几年后,若有损缺,再刷一下。这种办法  相似文献   

16.
蜂箱大盖不钉油毡好蜂箱大盖钉油毡虽能防雨,但其弊端是夏不防暑,受阳光暴晒油毡易吸收热量,同样条件下与不钉油毡的蜂箱相比,箱内温度相差4℃;渗入箱盖中的水分不易散发,加速木质腐烂,覆布大的尤为严重。几年来我采取以下措施收效很好:  相似文献   

17.
使蜜蜂躲避在油菜上施用杀虫剂的试验法国 Vuillaume,M.(1955)在法国南部的蜂场中试用各种封闭蜂箱的方法(达旦式12框箱,内有6—8框封盖子)。时间在三月和四月的迷迭香花期中,气温的范围从夜同的10℃到日中阴蔽处的22℃。第一系列的试验是将蜂箱封闭五天,应用了五种封闭方法。死亡率最少的一种是将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我地春寒,开繁后20多天多阴雨低温天气,3月24日迎来了18℃以上的好天气。8时开始工作,在检查蜂群的同时对封盖脾进行割盖,12时已查完全场的2/3,发现部分蜂群起盗。因次日有邻居相约帮工,于是一气干到午后2时将蜂群全部查完。25日晚上到蜂场一看,发现死蜂遍地,盗蜂严重。26日又是一个好天气,天刚亮我步入蜂场时发现部分蜜蜂已开始作盗,随着太阳的升高和气温的上升,盗蜂的斗杀越来越惨烈。我只好用小巢门来进行亡羊补牢,此时的心情又急又苦,茶不思饭不进,像着了魔似的在蜂箱间转来转去,直到夜幕降临盗蜂的大拼杀才算告一段落。还好经过…  相似文献   

19.
陈学刚 《中国蜂业》2002,53(4):28-28
我地庞、刘二位蜂友从夏到秋 ,整个高温季节都将蜂箱放在太阳底下 ,为了防暑他们都在每个箱盖上加盖了一层草帘。两个蜂场从 6月上旬至 9月中旬 ,卷翅病和爬蜂病接连不断 ,死蜂成堆 ,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尽管他们对症下药 ,加大药量 ,药钱花了不少 ,但收效甚微。他们以为这是蜂螨危害结果 ,不断治螨并四处讨教。我多次向他们提示这决不是蜂螨引起的卷翅病和爬蜂病 ,而是蜂群闷热引起的。因为夏秋温度高 ,整日蜂箱在太阳底下晒 ,尽管箱盖上有一层小草帘 ,但远远不能彻底防暑 ,箱内闷热 ,巢内温度达不到 3 4℃~3 5℃的恒温。蜂为降温就向箱…  相似文献   

20.
赵永春 《中国蜂业》2001,52(6):19-19
黑龙江地区到 1 0月底 ,蜂群就开始越冬。之前 ,对蜂群进行简易包装 ,如蜂箱上盖草帘等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此时气温通常在 -5~ -1 0℃ ,但有时还会回升到 1 0℃之上。如 1 999年和 2 0 0 0年连续两年的 1 1月 1 1日左右 ,气温回升到 1 5℃ ,蜂群飞翔十分活跃。有位蜂友在气温 -1 0℃时就把蜂箱靠拢 ,结果 ,气温回升时 ,造成工蜂偏集严重。笔者连续数年 ,在蜂群正式越冬前 ,当气温下降至-5℃时 ,都着手简易包装进行保温 ,蜂群不靠拢 ,在蜂箱后面用豆皮埋上一半高度。当气温 -1 0℃时 ,在箱盖上放一些豆皮 ,前面用草挡巢门控飞。当气温 -2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