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丰硕 《农技服务》2002,(1):25-25
<正> 1、防止徒长,培育壮苗在蔬菜棚室育苗时,用50×10~(-6)~100×10~(-6)的矮壮素溶液或0.2%~0.4%的比久溶液或100×10~(-6)~150×10~(-6)的多效唑溶液,在苗期喷叶处理,可防止  相似文献   

2.
蛋鸡饲料中添加GRC50×10~(-6),300×10~(-6),600×10~(-6),连续喂4个月。600×10~(-6)组蛋品中残留GRC6×10~(-6),其它组无残留;伊沙公鸡饮水中添加GRC2.5g/L,连续饮用86d,休药3d测定。肌肉、肝、脾、肾、心GRC残留量分别为0.0369×10~(-6)。0.0449×10~(-6),0.031×10~(-6),0.0296×10~(-6),0.029×10~(-6),0.5 g/L,1g/L组无残留;明显肉鸡饲料中添加GRC600×10~(-6),连续喂36d,休药2d测定,肌肉、肝、脾、肾、心GRC残留量分别为0.0432×10~(-6),0.0478×10~(-6),0.0342×10~(-6),0.0524×10~(-6),0.0432×10~(-6),50×10~(-6),300×10~(-6)组无残留;肉猪饲料中添加GRC 600×10~(-6),连续喂115d,休药5d测定,肌肉、肝中GRC残留量分别0.0318×10~(-6),0.0056×10~(-6)。50×10~(-6),300×10~(-6)组无残留。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吉林人参和高丽人参中的微量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吉林人参与高丽人参中的锗含量无明显差异。各产地吉林生晒参中锗的含量为0.119×10~(-6)mg~1.400×10~(-6)mg,高丽生晒参中锗的含量为0.260×10~(-6)mg~0.970×10~(-6)mg,吉林红参中锗的含量为0.111×10~(-6)mg~0.309×10~(-6)mg,高丽红参中锗的含量为0.060×10~(-6)mg~0.266×10~(-6)mg。2.鲜人参加工成红参后,锗的含量有所降低。3.栽培人参施用锗肥后,其锗含量明显增高(1.400×10~(-6)mg~2.924×10~(-6)mg)。  相似文献   

4.
<正> 二氧化碳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其浓度的大小对蔬菜产量影响很大。实践表明,蔬菜生长发育的二氧化碳适宜浓度在晴天时约为 1000×10~(-6)~2000×10~(-6),阴天时约为 500× 10~(-6)~1000×10~(-6),保护地蔬菜是在密闭条件下生长的,与外界气体交换受到限制,二氧化碳的浓度远远低于大气中的33×10~(-6),不能满足蔬菜光合作用的需要,蔬菜的产量难以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5.
将120只1日龄商品代迪卡鸡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40只,并分别用玉米——豆饼型基础日粮(含锌76×10~(-6))和添加100×10~(-6)及200×10~(-6)锌的饲料进行饲喂,然后用NDⅡ系疫苗免疫接种(据HI抗体滴度的下降情况确定接种时间),间隔一定时间,分别取样,检测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加100×10~(-6)和200×10~(-6)锌能提高血清HI抗体滴度和γ球蛋白百分含量;也能增强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和提高外围血酯酶染色活性T细胞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6.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人参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用毛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人参中痕量五氯硝基苯。样品用丙酮—石油醚(1:4V/V)萃取,硫酸净化,K—D浓缩后用25×φ0.2mm的SE—52毛管柱GC测定,ECD检出限为4.7×10~(-13)g(PCNB)。该法用于分析0.010~0.40ppm五氯硝基苯的人参样品,方法回收率为84~103%;标准差为2.8×10~(-3)~3.7×10~(-2);变异系数为4.8~10.3%。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碘与淀粉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建立了光度法测定微量钢(Ⅱ)的新分析方法。该法简单易行,灵敏准确。C_U~(2+)离子浓度在1.0×10~(-6)mol·L~(-1)~6.0×10~(-5)mol·L~(-1)区间符合比耳定律,检测限为5×10~(-7)mol·L~(-1)。对水样中微量铜(Ⅱ)的测定,回收率在98.2~99.6%之间变化,RSD为2.2%和2.5%。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用碳纤维微电极微分伏安法测定水杨酸的新方法,找出了最佳测定条件。在实验条件下,对水杨酸的测定最低检出限可达3.5×10~(-8)mol·L~(-1),线性范围5.0×10~(-4)~7.0×10~(-8)mol·L~(-1)。用于血清和尿样中的水杨酸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宿鸭湖水库的浮游生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鸭湖水库是河南省平原区的一座大型水库。面积113.33 Km~2,平均水深1.4m、透明度11cm。从1986年1~11月对该库浮游生物采样调查,共采到浮游植物8门、27科、44属、其中绿藻门有17属、蓝藻门有10属、硅藻门有8属、黄藻门1属1个种类;浮游动物66属,其中原生动物13种,轮虫28种,枝角类18种,桡足类7种。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1.08mg/L,其中蓝藻占15.8×10~(-2),隐藻占27.4×10~(-2),甲藻占1.6×10~(-2),金藻占4.5×10~(-2),硅藻占16.9×10~(-2),裸藻占35.6×10~(-2),绿藻占12.3×10~(-2)。浮游动物量平均3.60 mg/L,其中原生动物占2.89×10~(-2),轮虫占3.36×10~(-2),枝角类占77.98×10~(-2),桡足类占15.77×10~(-2)。初步探讨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变化的若干规律。  相似文献   

10.
<正> 正确的采前管理是柑桔高产、稳产、优质、耐藏的关键措施之一,必须高度重视。 增施肥料。以氢、磷、钾为主,并注意其配比,适当加些微量元素。当果实迅速增大时,结合根部追肥,喷洒杀虫液效果很好。在果实发育后期,多施氮肥、钾肥,少施磷肥,同时喷洒50×10~(-6)~100×10~(-6)的赤霉素或2,4—D,以利贮藏。  相似文献   

11.
40%杀灭菊酯、2.5%溴氰菊酯对荔蝽平腹小蜂成虫的LC_(30)分别为24.1×10~(-6)和35.41×10~(-6)。本试验分别取20×10~(-6)杀灭菊酯和35×10~(-6)溴氰菊酯作为亚致死剂量,对成蜂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其寿命缩短、寄生率下降。经t测验,与对照的差异极显著(1≥0.01)。用这2种农药的田间推荐使用浓度对荔蝽平腹小蜂的卵期、幼虫期、预蛹期及蛹期处理结果,最高死亡率不超过10%。因此当释放平腹小蜂的果园需要用药防治其它害虫时,可以选择使用这类农药,但要注意农药的残效作用对成蜂的影响,尽量选择平腹小蜂发育的前期喷药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2.
介绍DRB法处理高粘度原油及催化裂化法处理高凝固点原油的研究现状与生产过程。前者把原油粘度由10000×10~(-6)m~2/s降低到45×10~(-6)m~2/s以下;后者把高凝原油变成汽油、轻柴油馏分,使管道输送变得经济、可行。两者收率均为70%~80%(重)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栽培稻的辐射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3个不同类型栽培稻的干种子经12—48KR的~(137)Csγ射线辐照后,参照多靶学说模型,用计算机辅助的最小二乘法拟合幼苗生长抑制和存活率的剂量效应曲线.得幼苗生长抑制的标准函数式为F(D)=(1- 0.0007178)(1- (1- e~-(0.0646D))4.5]+0.0007178,幼苗存活率为F(D)=(1- 0.000771)[1-(1-e~(-0.O5100D))4.6]+0.000771.由标准函数式求出每个品种的辐射敏感系数(a_1)和半致矮(死)剂量(D_(50)),分析不同类型栽培稻的辐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水稻的幼苗生长抑制敏感系数为(6.65±1.90)×10~(-2),存活率为(5.20±1.32)×10~(-2),与陆稻[幼苗生长抑制为(6.94±1.39)×10~(-2),存活率为(5.34±1.17)×10~(-2)]无显著差异。籼稻的辐射敏感性[幼苗生长抑制为(5.64±1.55)×10~(-2),存活率为(4.63±0.99)×10~(-2)]显著低于粳稻[敏感系数分别为(7.37士1.31)×10~(-2)和(5.61±1.36)×10~(-2)]和糯稻[敏感系数分别为(7.82±1.57)×10~(-2)和(5.83±1.24)×10~(-2)].粳稻的辐射敏感性虽低于糯稻,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分别用1×10~7,5×10~8,2×10~6和8×10~5剂量的枯氏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cruzi孢子囊感染7头公水牛犊,感染后5~8周,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活性和血液尿素氮(BUN)含量升高;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活性除5×10~6剂量组外均呈下降;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活性升高,但8×10~5剂量组升高不明显;血清碱性磷酸酶(SAKP)活性以及血清钠、钾、镁和钙的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血清氯的含量随感染剂量而变化,即l×10~7和5×10~6剂最组感染后5周升高,而8×10~5剂量组在整个试验期间均卞降;血清磷变化轻微且与感染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7~8年生毛桃砧(木奈)李为试材,在花蕾期和谢花期分别喷施强迫座果剂、硼酸、2,4-D和九二○进行保花保果。结果表明;4种药剂最佳的保花浓度分别为;900倍,0.1%,5×10~(-3)g/L,3×10~(-2)g/L,其中以900×强迫座果剂和0.1%硼酸的效果最好;最适保果浓度分别为:1 000倍,0.1%,6×10~(-3)g/L 和3×10~(-2)g/L,以6×10~(-3)g/L 2,4-D 效果最佳。前3种药剂对减少第一次生理落果效应明显,九二○对降低第二次生理落果的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6.
于甜菜叶丛繁茂期,喷施质量分数为1×10~(-4)~3×10~(-4)多效唑液可有效地控制植株地上部生长,降低茎叶产量与生物产量,但却增加了块根产量与含糖率。这表明多效唑具有促进光合产物向地下部运输的作用,块根增产5.6%~10.3%,糖度提高0.4°~0.8°。公顷产糖量增加8%~14.8%。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比较研究一系列氨羧配体与稀土元素配合物极谱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可用于分析测定的Eu(Ⅲ)-MTB配合物吸附波.在乙酸-乙酸钠-邻苯二甲酸氢钾(pH3.60)缓冲溶液中,其峰电位为-0.83伏(对s· c· E),Eu~(3+)在2.0×10~(-7)~3.0×10~(-6)M范围内,波高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下限达5.0×10~(-8)M.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测得Eu(Ⅱ)-MTB配合物中Eu:MTB为1∶1.  相似文献   

18.
鸡粪对红壤种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索红壤上种植番茄,以鸡粪作基肥获得优质高产的最佳施用量,为在红壤上种植番茄提高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供试红壤为杭州西湖区转塘乡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红壤。该土壤pH 6.0,全氮0.073%,速效磷33×10~(-6),速效钾63×10~(-6)。鸡粪的速效氮为0.2%,速效磷为  相似文献   

19.
提出离子选择电极直接连续测定植物中的 NO_3~-—N 和 NH_4~+—N 的新方法。研究了此法的检测下限、线性范围和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方法;并成功地用一种提取液同时定量地提取了植物中的 NO_3~-—N 和 NH_4~+—N,分析测定了8种蔬菜和8种树叶中的含量。本法检测下限:NO_3~-:1.26×10~(-6)mol·L~(-1),NH_4~+:4.47×10~(-7)mol·L~(-1)。线性范围:NO_3~-:10~(-1)—10~(-6)mol·L~(-1),NH_4~+:10~(-1)—10~(-7)mol·L~(-1)。干扰离子主要有(?),Br,Cl~-,HCO_3~-,NO_2~-:和 Hg~(2+),Mg~(2+),引起干扰的最低浓度依次为:10~(-7),10~(-6),10~(-4),10~(-3),和10~(-5)mol·L~(-1)。当 Cl~-,NO_2~-,HCO_3~-,浓度等于10~(-3)mol·L~(-1)时,干扰顺序为:(?)>Br~->NO_2~->Cl~->HClO_3~-,而当 Cl~-,NO_2~-,HCO_3~-小于10~(-3)mol·L~(-1)时,则干扰顺序为:I~->Br~->Cl~->HCO_3~(-1)>NO_2~-。在本实验条件下,加入 Ag_2SO_4(1.0×10~(-3)mol·L~(-1)),可消除1000倍的 Cl~-,HCO_3~-,100倍的 NO_2~-,0.1倍 I~-,Br~-,对 NO_3~-的干扰,加入 EDTA(2.0×10~(-2)mol·L~(-1)),可消除10倍的 Mg~(2+),Hg~(2+)对 NH_4~+的干扰,并使阴离子干扰减弱。本法标准样分析结果相对误差 NO_3~-<2.2%,NH_4~+,-2.0%~2.2%;变动系数(n=4)NO_3~-:<1.7%NH_4~+:<1.7%;16种植物样分析结果平均回收率(n=2)NO_3~- 96.5%~103.5%,NH_4~+:96.0%~103.2%。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棉古毒蛾Orgyia postica核多角体病毒活性的生物测定。 用不同浓度的多角体液感染3龄初幼虫,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2.0267+0.5652X,LD_(50)和95%置信限分别为1.82×10~5和9.24×10~4—3.06×10~5包含体/毫升。4.5×10~7、4.5×10~6和4.5×10~5三种浓度的LT_(50)值分别为:5.81、6.66和7.43天。龄期不同对病毒的敏感性也不一样,试验结果表明,死亡率随龄期的增大而降低,从1龄的96.0%降到4龄的62.9%。棉古毒蛾NPV在阳光直接曝晒下易丧失其活性。从曝晒2小时——3天,其死亡率从84.7%降到17.3%。在25℃——28℃的温度下,感染3龄初幼虫,死亡率最高,超过31℃则对病毒的增殖起抑制作用。虫尸和多角体液两种材料在-4~0℃的冰箱中保藏一年,不会明显丧失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