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平遥某村一养殖专业户饲养伊沙捣蛋鸡1000余只,鸡群生产发育良好,130日龄开产时成活率达”%,至150日龄时产蛋率达95%,但此时,鸡群出现了啄肛现象。每天鸡群产蛋时因啄肛而死的鸡3-5只。随即在饲料中添加啄肛灵,但效果不明显。据禽主所述,自配饲料,其主要成分为玉米6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本地区有80%~90%的养鸡专业户饲养的商品蛋鸡啄肛现象严重。啄肛死亡率高达20%~30%,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据调查,其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1)育成期鸡不加以控制喂料,造成鸡过肥、超重。体内所有脏器被脂肪包围着,特别是卵巢和输卵管。使鸡在产蛋后肛门复位时间延  相似文献   

3.
在规模养鸡生产中 ,常常发生啄羽、啄肛、啄趾、啄冠、啄尾等癖病 ,尤其蛋鸡啄肛较为多见 ,危害也较为严重。啄癖发生的特点品种间差异 啄癖的发生蛋鸡多于肉鸡 ,轻型蛋鸡重于重型蛋鸡。饲养方式差异 笼养鸡啄癖发生率高于散养鸡 ,开放鸡舍高于封闭鸡舍。性别差异 母鸡啄肛、啄羽发生率高于公鸡 ,公鸡啄冠、啄头发生率高于母鸡。季节差异 高温季节发生率高于低温季节。啄癖发生的原因营养因素 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足 ,氨基酸不平衡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 ,粗纤维含量低等。环境因素 密度过大 ,光照不足 ,通风不良 ,饮水不足等。疾病因素…  相似文献   

4.
蛋鸡饲养过程中,发生啄肛的诱因很多,治疗措施也多种多样。在生产中,我们采用饲料中添加羽毛粉的方法,成功地控制了一例蛋鸡啄肛病例。一基本情况辽宁锦州市郊某个体养鸡场,饲养了2600余只迪卡褐壳蛋鸡。1998年5月中旬发生啄肛现象,鸡龄约33周。该场采...  相似文献   

5.
蛋鸡啄肛与产蛋峰期管理都是直接影响蛋鸡产蛋性能的主要问题,本文对如何有效解决蛋鸡啄肛和产蛋峰期管理问题作了如下介绍,供参考。1蛋鸡啄肛该病不分季节、不分品种、日龄和性别,所有的鸡全年任何时间都可发病,一般母鸡在初产阶段(21~34周),易发生啄肛现象。  相似文献   

6.
蛋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是指雏鸡养到2~3w以后,常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鸡啄羽、啄趾、啄蛋、啄肛、啄头等。在蛋鸡生长过程中经常发生,轻者引起炎症、溃疡,重者将导致死亡。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往往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浅谈一下蛋鸡啄癖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啄癖症是指家禽常发的啄肛、啄羽和啄趾等病症。从雏鸡到产蛋鸡均可发生,约占5~10%。发病后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解放军兽医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研制成功一种防治鸡啄癖的新药——止啄灵。通过对7~8万只鸡的试验和10余单位20余万只鸡  相似文献   

8.
<正> 啄肛,一般多见于育雏期和高产母鸡,特别是笼养的产蛋鸡出现啄肛更为严重。轻者造成肛门破裂出血,重者造成直肠脱出导至死亡。作者曾调查某18万只规模产蛋鸡场,结果是:总死淘鸡为7650只,其中啄肛死亡3716只。啄肛死亡占蛋鸡死亡总数的48.5%。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在三组不同日龄产蛋鸡的饲料中添加单宁酸,经过三群16322只鸡的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正>啄癖是鸡群(包括人工饲养的野鸡)常发生的现象,雏鸡啄毛、啄趾,成鸡多啄肛和啄尾,蛋鸡多啄蛋。其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光照过强、饲养密度过大、采食槽位不足、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日粮中蛋白质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缺乏矿物质、维生素,粗纤维含量低等都可产生啄癖。肛门被啄的鸡,肛门破伤出血,直肠脱出或输卵管脱垂。啄羽的鸡,局部羽毛或全身羽毛脱光,皮肤裸露,啄死率可达10%~12%。  相似文献   

10.
要解决蛋鸡或种鸡在产蛋期间出现的脱肛或啄肛问题,必须先把脱肛及啄肛的情况搞清楚,才能知道你碰到的问题到底是脱肛还是啄肛。  相似文献   

11.
在产蛋期间,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可诱发鸡群的啄肛。产蛋鸡一旦啄肛成癖后将影响着养鸡业健康的发展,造成产蛋率的迅速下降,严重时可造成鸡群大批死亡。现将产蛋鸡啄肛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啄肛原因: 1.饲养密度过大,鸡群处于十分拥挤的状态,增加啄肛机会的发生。 2.鸡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有害气体增多;光照过强等应激反应,都易发生啄肛。 3.青年鸡期间的限饲失败,促使蛋鸡过早性成熟,使蛋鸡提前开  相似文献   

12.
鸡的啄肛癖,不论幼雏、生长后备鸡、初产蛋鸡或成年鸡均可发生,其中,以初产蛋鸡发生的最多、危害最重,损失也最大。有的养鸡专业户饲养海赛克斯中型褐壳蛋鸡,开产后1~2个月内,每日因啄肛造成的死亡率竟高达1%,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相似文献   

13.
<正> 长春市饲料添加剂厂畜牧兽医师张岐,经过十几年的反复实验,研制成功治疗鸡群恶食癖的特效药物“啄羽灵”和“啄肛灵”。该药经中国农科院情报研究所认证属国内首创新产品。鸡群恶食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互相啄羽毛和  相似文献   

14.
正蛋鸡发生互啄癖(异食癖)主要表现为互相啄羽、啄肛,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是蛋鸡发生互啄的主要原因。饲养密度过大,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只体内营养缺乏,易发生啄癖。2)鸡群整齐度差。1~130日龄鸡群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体重和骨骼快速增长,若饲养管理不当,会造成鸡群的体重、胫长不达标,使鸡群整齐度差,这样会造成鸡群发生啄癖。  相似文献   

15.
啄肛啄羽一直都是困扰广大蛋鸡养殖户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初产蛋鸡表现得更加明显。1啄羽1.1原因一是饲料中含硫氨基酸的含量不足。二是由于鸡体的寄生虫——鸡虱损坏皮肤和毛囊造成鸡群啄自己的羽毛。1.2解决办法①使用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②在饲料中额外添加蛋氨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③使用2.5%的溴氰酯300倍稀释后对鸡体表和环境进行喷雾,连用2天,或用内外统灭驱虫药按每袋拌250~500千克料连用3~5天。对个别养成啄羽习惯的鸡只,只有坚决淘汰。2啄肛2.1原因啄肛情况与啄羽相对更加复杂。从初产到产蛋高峰期的过程中最易发生,发生该病主要…  相似文献   

16.
啄肛是产蛋鸡群中最常见的恶癖之一,本病在治疗上也有很大的难处,易一再反复且治疗效果不明显.啄肛具有成瘾性,治愈特别困难,应以预防为主,在饲养过程中应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以杜绝啄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我们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将硫酸钠(即芒硝)试用于鸡的啄癖防治上,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情况报道如下。我市某鸡场饲养的伊莎蛋鸡发生啄肛、啄羽等恶癖,1周内两群鸡(一群为6188只,另一群为6393只)因啄癖致死的鸡只分别达244只和232只,占全群的3.94%和3.63%。当采取紧急断喙措施后,仍有2.50%以上的啄  相似文献   

18.
蛋鸡脱肛、啄肛多发生于产蛋初期。刚开产的小母鸡由于激素分泌发生变化及输卵管脱出,产蛋时造成肛门撕裂出血,其他鸡追逐啄肛。脱肛往往引发啄肛,形成啄癖。啄肛容易造成受害鸡贫血,严重时能将内脏啄出,造成死亡。啄癖严重时将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鸡脱肛、啄肛的发生与饲养环境、营养代谢、管理和饲养方式有关,也与鸡自身的遗传、生理、习性及疾病感染有关。1环境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时间过长、光线过强、饲养密度大、鸡舍内温度过高、湿度大、通风不良等。1.1光照开产前光照时间过长,使育成期蛋鸡性成熟提前于体成熟而早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以提高产蛋量为目标的育种技术的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蛋鸡的产蛋量,但啄羽、啄趾和啄肛等恶癖的发生率也大幅度增加,极大地损害了蛋鸡福利.  相似文献   

20.
李忠友 《水禽世界》2002,(12):28-29
蛋鸡脱肛、啄肛多发生于产蛋初期.刚开产的小母鸡由于激素分泌发生变化及输卵管脱出,产蛋时造成肛门撕裂出血,其他鸡追逐啄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