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志远  翁少义 《养猪》1998,(4):24-25
本试验表明,0~210日龄三元杂交猪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屠宰率分别比本地二元猪提高12.3%~17.1%、6.1%~12.1%、3.75~7个百分点。每出栏一头三元杂交猪比本地二元猪提高经济效益85.7~103.2元。其中外三元杂交商品猪经济效益最高,比本地二元猪头均增收103.2元,但该组合母猪发情不明显,产仔数(9.8头/胎)较少,商品猪对饲料营养水平、管理技术要求较高,故适于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猪场饲养;内三元杂交商品猪比本地二元猪头均增收85.7元,该组合商品猪较外三元耐粗饲、抗病力强、对饲料营养和管理技术要求较低,母猪发情明显、产仔数(11.75头/胎)适中,故适于饲养管理较粗放的小规模专业户饲养。  相似文献   

2.
潘琦 《中国猪业》2009,4(2):33-34
养猪场要想获得最佳经济效黹,必须从各方面加强管理,做到增收节支,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实践证明,经济效益的高低是养猪场能否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技术措施:一、饲养优良的品种。优良猪种遗传潜力大,产肉量高.在猪群数量和饲养管理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良猪种的产肉量比地方猪种提高20%~35%.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市一些规模化养猪场(户)的育肥猪耳部患蜂窝织炎的比例越来越大,有的1栏育肥猪发病率达60%左右,2.5~3.5月龄育肥猪多发。规模饲养越大,发病率越高,发病无季节性。  相似文献   

4.
我所供港中猪组合有杜洛克X(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3湘白.杂交仔猪从断奶饲养至体重43kg达到中猪标准出栏.按照出口活中精外貌美观,体况结实,肌肉丰满等质量要求,我们采取两阶段快速强度育成法,即从仔猪断奶(体重8kg,4~5周龄)至体重20kg(8~9周龄)为育成阶段,20~43kg为中猪阶段,均采用高热量、高蛋白质口粮.1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1.l饲养与饲料当哺乳仔猪能够充分采食饲料,且健壮无病,体重达8kg(4~5周龄)时,实施断奶.为了使仔猪安全度过断奶关,断奶后仍喂原哺乳期补充饲料,在断奶后的头l~3天适当限制喂量,第四…  相似文献   

5.
几种“僵猪”的发生与防治赵兰利(山东省莒南县大店兽医站276612)“僵猪”就是僵而不死,吃而不长,长而不肥的猪。其临床特征可概括为8个字,即“皮粗、毛乍、体小、肚大”。无论在农户散养还是养猪场规模饲养中均有发生,据调查它的发生率为10~20%。由于...  相似文献   

6.
小型规模养猪场一般为年产1000-5000头商品猪的规模,其栏舍建筑以砖木半敞式结构为主,饲料加工设备比较简陋,一般为50型粉碎机及其相配套的卧式或立式搅拌机械,整个饲养过程以手工操作为主,但在品种、饲料、饲养方法和经营方式上比较接近现代工厂化养猪标准,有较强的生命力。前些年,有的规模养猪场所(包括地方良种猪场)采用象农民承包耕地一样承包到户,致使一些规模养猪场的管理陷入混乱局面,如品种更新难,防疫、消毒、防病治病也无法统一实施,饲料。饲养方式各搞一套,导致了猪病蔓延、品种退化、质量下降等,使产品销售和资…  相似文献   

7.
猪甲胺磷中毒病例廖荣亮(贵州省盘县特区农业广播电视分校,561600)1发病情况1995年8月上旬,贵州省盘县特区松河乡某养猪场,饲养生猪24头,突然有21头猪发病,发病率为87.5%;死亡9头,死亡率为42.9%(包括治疗不当死亡的4头);确诊为甲...  相似文献   

8.
规模养猪场怎样做好猪病预防工作徐宝芬(奉化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发展规模养猪,人们最怕猪得病。一个猪场,一旦发生传染病,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要确实保证规模养猪场的安全,必须认真做好猪病防疫工作。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活体抗病能力。所谓“三分喂,七...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气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霉形体(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基本上是全球性的,我国于1956年发现该病,在一些规模化养猪场发生本病也屡见不鲜,一些农户零星饲养的猪也发生。本病呈慢性经过,临床上以咳嗽、气喘为特征。猪气喘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但冬、春季多发,尤其是入冬以来,在本院临诊病例中猪气喘病约占60%左右。在猪气喘病暴发流行的初期或天气骤变,寒冷潮湿,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等情况下可造成大批死亡。因此猪群发病后,必须在加强饲养管理的条件下,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及特效药物,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两起比较典型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不断大幅攀升,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目前,育肥猪、猪肉、仔猪价格已经达到14元/公斤、22元/公斤和15元/公斤,分别比年初上涨62.7%、46.7%和78.6%。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农户饲养1头母猪(产仔10头)获利4000元以上,饲养1头育肥猪获利在300元以上,一个存栏百头舰模的小型养猪场年收入可在10万元以上,效益极其显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仔猪白痢病是造成仔猪生长缓慢、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降低其发病率,已是目前规模化养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笔者采用老龄母猪血清进行仔猪白痢病的治疗试验,并推广应用,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猪血清的来源猪血清采自某规模化养猪场的体格健壮、无其他特殊病原感染、产仔8~10胎以上、年老、无种用价值的母猪。1.2 试验仔猪选择与分组参试猪选用某规模化养猪场8窝87头长(白)约(克)杂交仔猪,该猪饲养于同一幢猪舍,出生日龄相近、个体差异不大、母猪基础日粮和饲养管理条件相…  相似文献   

12.
猪气喘病又名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由猪肺炎霉形体(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分布很广,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发生,在一些规模化养猪场也屡见不鲜。一些零星饲养的猪也发生本病,本病常呈慢性经过,临床上以咳嗽、气喘为特征。猪喘气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但冬、春季多发.尤其是2005年入冬以来,河北省邢台市兽医院的临诊病例中猪喘气病约占6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县养猪业发展迅速,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8.6%.然而,我县一些养猪场出现以仔猪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危害十分严重。一些地方的养猪场几乎整窝发病,呈水样腹泻,发病率高(发病率100%),病死率高(死亡率80%~100%),主要发生在出生后28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或70日龄以内仔猪,其他阶段的猪和母猪很少发病。为此,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抽调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采用猪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形式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集约化养猪场猪伪狂犬病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血清学调查,目前甘肃省89.74%(35/39)的集约化养猪场和61.9%(13/21)的养猪专业户的猪感染染过猪的狂犬病;集约化养猪场和养猪专业户的猪血清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06%(1075/2752)和13.1%(34/249)。结合生产现场调查和实验诊断证实,甘肃省猪伪狂犬病流行已相当广泛和严重,是造成该省近几年母猪繁殖障碍和哺乳仔猪死亡的主要疫病之一,就积极采取措施预防。  相似文献   

15.
1998—2000年经对甘肃省34个集约化养猪场的调查,甘肃省20.58%(7/34)的养猪场有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Rhinitis artrophica su-um),临床发病率3.82%(1338/35 013),血清学阳性率14.05%。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细菌分离鉴定的培养基等。豚鼠,购自兰州生物药厂,猪萎缩性鼻炎乳胶凝集抗原、标准阴、阳性血清,购自华中农大。1.2 方法1.2.1 在省内14个地区选34个集约化养猪场,查阅记录,了解该病发生情况,并到猪舍观察是否有眼角泪斑、打喷嚏、鼻盘…  相似文献   

16.
猪咬尾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咬尾症是异食癖的一种,异食癖是营养代谢 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综合症, 夏季过后尤其是8~11月份发病率较高,一般发生 于18~80kg猪,尤其是24~40kg(12~14周龄)发病率 最高,发病的母猪较公猪多,据统计,被咬公猪约为 4.6%、母猪约为3.4%。 一、发病原因 1.饲养管理 饲养密度大,饲槽空间陕小,限饲 与饮水不足,饲养面积每头猪小于1m2,以及同一圈 舍猪只大小强弱悬殊过大等均可诱发咬尾。 2.环境因素天气的异常变化、惊吓、猪乱窜群 等应激和猪舍光照过强也能引发咬尾。 …  相似文献   

17.
猪溶血性链球菌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死亡快,对于生猪生产的健康发展威胁很大。2000年5月底在我市某养猪场发生该病,仅1个星期内全场发病猪339头,占总存栏数的61.86%,死亡6头。经诊治在1个星期后得到控制,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该养猪场共饲养生猪548头,其中 100日龄的架子猪310头,90日龄的猪238头。两批猪均免疫过猪瘟及猪丹毒疫苗。5月26日,一栏猪的2头突然发病,而后蔓延至整栋猪舍。病猪一般在2~4d死亡。除猪以外,该养猪场饲养的其他畜禽均未见发病。 2.临床症状猪…  相似文献   

18.
采用鲜血压片镜检、姬姆萨染色镜捡与基于16SrRNA—PCR检测方法,对重庆市荣昌县部分农户散养和规模养猪场进行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调查,并进行不同养殖规模下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危险度分析。结果发现,鲜血压片镜检、姬姆萨染色镜检和PCR法检测猪的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61%、67%和76%;农户散养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83%)显著高于规模化养猪场(68%)。危险度分析表明,农户散养猪感染附红细胞体的危险度明显高于规模养猪场,养殖规模的差异与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具有中等的联系强度(OR=2.32;95CI=1.99~2.69)。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动物检疫》2001,18(9):2-4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猪场在选址、设施设备、饲养管理、疫病监控以及引进动物等方面的一系列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内大型养猪场,一般养猪场可参照本标准执行。我国从其他国家进口猪及猪肉产品时,生产这些猪和猪肉产品的原产猪场必须符合本规定。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录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T 16596-1996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GB 1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  相似文献   

20.
1饲养管理 大棚养猪的饲养管理主要是控制棚内的温度、湿度。猪生长的适宜温度是在22.25℃,适宜环境湿度为55%~75%(相对湿度)。应在棚内各安装一支温度计、湿度表。大棚两端应设计通风口,在炎热的夏季应降温,在冬季搞好棚内的保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