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诱导池养斑节对虾的性腺发育与产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室内条件下,采用切除、烫灼眼柄及蓝、绿色光源光照,可有效诱导池养斑节对虾的卵巢获得不同程度发育或成熟产卵,有效率分别为64.8%和15.5%,总有效率达80.3%。亲虾个体大小及水温与卵巢发育或产卵的关系密切。体重70克以上的亲虾卵巢易催熟,性腺发育成熟大多出现在水温较高的 5—9月份(平均水温 25.0—29.5℃),尤其产卵仅在这些月份发生。亲虾产卵量较少(每尾 3—11万个/次)。室内环境下亲虾无自然交配,卵子不能孵化,仅其中一次产卵中,进行了人工交配孵化出无节幼体。  相似文献   

2.
一、漠斑牙鲆的繁殖漠斑牙鲆二龄性成熟,成熟的雄性个体体重300~400克,体长25厘米:雌性个体体重800~1000克,体长35厘米。漠斑牙鲆是分批产卵的,每千克体重雌鱼一次产卵量为10万粒。  相似文献   

3.
杨保国 《内陆水产》2002,27(12):24-24
1亲虾的选留用于人工繁殖的亲虾,一般来源于成虾养殖池中,其选留标准为:个体要大雌虾要求在10厘米以上,体重25~30克以上,雄虾的体长及体重均要大于雌虾。个体小的亲虾产卵量少,孵出幼体质量差,且易引起性状退化。健康无病亲虾要求身体肥壮、体色鲜艳、活动正常、健康无病。附肢完整触角、附肢完整,特别是步足和腹足要完好。所以在选捕亲虾过程中要小心细致,带水操作,尽量避免亲虾附肢脱落和受伤。年龄适中一般选择1~2龄虾,以1冬龄虾为好,这样的亲虾产后性腺发育快,产卵间隔短。性比合理罗氏沼虾有多次交配的习性,…  相似文献   

4.
本人根据几年来的实践,对罗氏沼虾亲虾的选留及越冬培育管理技术总结如下:1.亲好的选留用于人工繁殖的亲虾,一般来源于成虾养殖池中,其选留标准为:(1)个体要大。雌虾要求10厘米以上,体重25~30克以上,雄虾的体长及体重均要大于雌虾。我们发现个体小的亲虾产卵量少,孵出幼体质量差,且易引起性状退化。为确保虾卵和幼体有较高的质量,在选留亲虾时原则上以个体越大越好。(2)健康无病。亲虾必须挑选身体肥壮、体色鲜艳、活动正常、健康无病的虾。(3)附肢完整。亲虾必须触角、附肢完整,特别是步足和腹足要完好。所以在选捕亲虾…  相似文献   

5.
不同光周期对红螯螯虾繁殖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红螯螯虾 (Cheraxquadricarinatus)自从 80年代末被开发利用以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生物学、增养殖技术等进行了研究 ,但至今尚未见有关光照对红螯螯虾影响的报道。本文研究了光周期对红螯螯虾抱卵、胚胎发育及虾苗生长的影响 ,以期为提高和完善红螯螯虾的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 :试验用虾为我院人工繁殖并培育的亲虾及虾苗。亲虾体长 113~ 12 2mm ,体重 5 5~ 90g ;虾苗平均体长 2 2~ 2 5mm ,平均体重 0 5~ 0 6g。1 2 试验方法 :光周期L∶D分别为 0∶2 4,6∶18…  相似文献   

6.
杨保国 《内陆水产》2001,26(1):13-13
掌握罗氏沼虾亲虾选择和运输技术,是发展罗氏沼虾养殖生产的基础,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亲虾的选择选择亲虾要综合个体大小、虾体健康状况、亲虾年龄以及性腺成熟等因素。通常按照以下条件进行严格挑选。1.1个体规格作为人工繁殖用亲虾,通常要求个体规格大一些好。雌体体长要求在10厘米以上,体重25~30克;雄虾体长要求比雌虾更大一些,并要求规格整齐,体形标准。1.2健康无病凡作为亲虾用的,必须挑选身体肥壮、体色鲜艳、活动敏捷、健康无病的虾。1.3附肢完整亲虾还必须具备触角,附肢完整,特别是步足和腹足要完好。1.4年龄适中…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A、B两个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亲虾形态特征及其产卵量和孵化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B群体的体型性状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体重、体长、头胸甲长、第二腹节高和尾节长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形态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两个群体亲虾产卵量分别为(0.65±0.20)×104、(0.64±0.18)×104粒/体重(g),差异不显著(P0.05),但无节幼体量和孵化率差异显著(P0.05)。A群体产卵量与体型不显著相关(P0.05),亲虾产卵量(Y,×104粒)与体重(W,g)的回归方程:Y=0.010 3W1.0878(R2=0.410 3);B群体凡纳滨对虾亲虾体重与产卵量显著相关(P0.05),亲虾产卵量(Y,×104粒)与体重(W,g)的回归方程:Y=0.054 5W0.677 8(R2=0.522 8)。  相似文献   

8.
越冬亲虾的产卵量和卵子的利用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1993,1994两年越冬亲虾的产卵量和卵子利用情况的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1尾体重20-25g的越冬亲虾、育苗期间每次可产卵0.3-0.5万粒,总产卵量为9-15万粒,所产出的卵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用率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9.
扬晓 《科学养鱼》2006,(7):12-13
1。亲虾挑选:要选择活力好、体表亮泽、斑纹清晰、甲壳无外伤、附肢完整、已交尾的亲虾。卵巢发育处在Ⅱ-Ⅲ期、体重100克左右为佳。偏大的亲虾虽然产卵量大,但成活率低,特别不耐长途运输。一点都看不到性腺的亲虾成熟较慢,但已发育到Ⅳ期以上的亲虾较难运输,成活率很低。  相似文献   

10.
雌性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及相关系数的周年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克氏原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生殖群体的平均体长、体重、性腺重及肝脏重的周年统计值,并利用怀卵量、抱卵量、相对繁殖力等生态学参数建立性腺发育数学模型。结果显示:雌性螯虾初始怀卵和抱卵的理论体长分别为5.6 cm和5.8 cm,理论最大怀卵量和抱卵量分别为1963粒和1136粒;通过模拟Logistic曲线,得到怀卵量随体重增长的3个关键点即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分别为16.87 g、36.53 g和56.18 g;雌性克氏原螯虾理论最大相对繁殖力的体长为9.22 cm,最大值为19.78粒/g;其理论最大体长为15.01 cm且当体长小于3.43 cm时性腺尚未发育。另外,本研究还分析了克氏原螯虾产卵群体的性成熟时间与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在水温27 ̄29℃,硬度为12德国度,pH值6.5 ̄7.5的相同条件下,用轮虫、蛋黄、杨氏饵料3种饵料试喂蓝星鱼和斑马鱼仔鱼20d。蓝星鱼仔鱼平均体重从0.022g,增到0.053g、平均增量倍数为2.51,平均体长从6.42mm增到10.40mm,平均增量倍数为1.62;斑马鱼仔鱼平均体重从0.021g增到0.051g,平均增量倍数为2.33,平均体长从6.48mm增到9.98mm、平均增量倍数  相似文献   

12.
1992年进行淡水青虾人工繁殖。繁殖池为5m×3m×1m的水泥池,亲虾体长40-63mm,放养密度80尾/m^2,雌:雄=3:1。投喂豆饼,麦麸,鲜熟螺肉和蚌肉,蛋黄等,日投饵率5%-8%。在繁殖池中养殖凤眼莲,放置隐蔽物。亲虾个体抱卵量为1010-4433粒,孵化率69。7%-94。8%。  相似文献   

13.
通过观察和测量270尾雌性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建立了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生殖群体的平均体长、体重、性腺重及肝脏重的统计值,并利用抱卵量、抱卵指数等生态学参数建立性腺发育模型。结果表明,雌虾体长在6.5cm~11.4cm之间,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0.021L3.343;观察到最大抱卵量为6...  相似文献   

14.
人工诱导红螯螯虾同步产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重50~72g的雌虾每尾滴加70μL1%的JHA-ZR515,15d后产卵率平均为425%,比对照组的325%高。采用去除单侧或双侧眼柄方法,其产卵率平均分别为32%和325%,同时亲虾易死亡。  相似文献   

15.
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工繁殖技术 (一)亲本选择与培育 1.亲虾选择 (1)虾龄:人工繁殖用亲虾的适宜龄期在9月龄~24月龄. (2)个体大小:繁殖用雌虾的体长要求在16cm以上,体重超过35g;雄虾体长在14cm以上,体重超过30g.  相似文献   

16.
对大银鱼个体生殖力及其雌亲体的形态学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银鱼的绝对生殖力F随体长、体重增加而增大,体长每增加1mm,卵粒增加636粒;体重每增加1g,卵粒增加1068粒。大银鱼存在两群发育程度不同的大型卵母细胞,首批产卵数占生殖力总数的48.3%,第2批为51.7%。  相似文献   

17.
柳富荣 《淡水渔业》2001,31(4):28-31
1 青虾的苗种繁育1 1 亲虾选择与运输用作人工繁殖的亲虾 ,应直接向天然水域捕捞者收购 ,也可从人工养殖池中选留。要求体长 4~6cm ,规格整齐 ,体质肥壮 ,肢体完整 ,无伤无病 ,身体呈半透明 ,游动迅速 ,弹跳灵敏有力。如从外地长途购运抱卵虾 ,宜选卵粒呈绿色或绿黄色者 ,因早期胚胎在运输中不易脱落。在亲虾选择过程中 ,需按一定比例选择雌雄亲虾 ,其主要区别是 :①在性成熟的同龄青虾中 ,雌性个体大于雌性个体。②雄性的第 2步足显著地比雌性强大。体长3 5cm以下的雌雄虾 ,第 2步足的长度没有什么区别。体长 3 5cm以上的雄虾 ,其…  相似文献   

18.
红螫螯虾(Cheraxquadricarinatusvenmartens)属拟螯虾科,光壳虾属,俗称淡水龙虾。原生长于澳大利亚北部,为热带淡水虾类。我国自90年代初开始引进,其有别于其它螫虾的最大特征是头胸甲前部有4条隆脊,2条位于额剑突侧沿,2条位于左右眼眶后缘。1繁殖技术1.1繁殖习性红螯螯虾个体在30g左右即达性成熟,水温在20℃以上就开始交配产卵,在繁殖季节内可多次抱卵孵化。体重50g亲虾抱卵量约300粒。卵粒形似粟,位于腹肢基部,共8束,每束约40粒。随着卵粒的胚胎发育,其颜色从奶黄色…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荣成县近海700里左右的沿岸,每年春季的大潮汛期间是捕获对虾亲体的好汛期.此时的雌虾平均体长18.5厘米,体重82.4克,性腺重量可占体重的15%左右,其性腺发育进入Ⅲ期,这样的对虾个体适于作人工繁育虾苗的亲体.多年来,荣成县水产部门对于亲虾的选择、运输及暂养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技术经验. 对于亲虾个体必须进行严格选择,其主要条件是:①肢体完整无损,个体活泼,体表无寄生物;②虾体长18厘米以上,性腺饱满度好,用肉眼观察时,性腺体清晰可见,呈棕黑色或深绿色,并充满虾体背部、头胸部至腹部第六节末端;③虾体表面颜色及性腺体  相似文献   

20.
周洵 《水产科技情报》1993,20(5):205-208
本文研究了棘胸蛙的个体绝对产卵量,相对产卵量,第一批产卵量与雌亲体体长,体重,肥满度,成熟系数等生物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到较为可靠的统计分析结果;并对棘胸蛙资源的保护,增殖及其合理开发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