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CM-2型马铃薯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在对国外马铃薯种植机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2CM-2马铃薯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该机吸收了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马铃薯的农艺要求,采用了种肥分施新结构,使肥力利用更加合理,减少了肥料对种薯的损伤;取种部件采用交叉取种新技术,配以振动排种部件,实现精量播种;行距、株距和施肥量可调;两种覆土起垄部件,提高机具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重种指数和漏种指数等主要技术指标均优于设计要求,为今后马铃薯种植机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马铃薯生产中受低温、干旱、无霜期短等不利自然条件影响等问题,对马铃薯种植机设计了配套的覆膜喷药装置,设计采用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软件Solidworks对整个装置进行参数化造型.该机一次性实现了刮土、喷药、切沟、覆膜、压膜、培土等工序,采用单垄单行覆膜,垄面平整细致,地膜与土壤表面贴合率高,可达到土壤最佳增温效果.铺膜栽培的马铃薯具有出苗快、结薯多、上市早、经济效益高的优点.对经过虚拟设计的马铃薯铺膜喷药装置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主要技术指标采光面宽度合格率≥90%;采光面机械破损程度≤45mm/m2;膜边覆土宽度与厚度合格率均≥90%,为推广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3.
2CM4B型牵引式马铃薯种植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悬挂式马铃薯种植机械作业效率低、性能指标不理想、存在重播、漏播和株距不均等问题,设计了2CM 4 B型牵引式马铃薯种植机。采用了交叉取种技术,配以振动排种部件,实现了精量播种;播种装置驱动方式采用了上驱动,有效降低了皮带打滑率;采用链耙施肥结构,加大了排肥量的调节范围,有效解决了堵肥问题。试验结果表明,主要性能指标均优于行业标准,实现了马铃薯种植中开沟、播种、覆土、施肥和喷药等技术的集成,填补了国内大型牵引式马铃薯种植机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收获机参数化造型与虚拟样机关键部件仿真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针对我国马铃薯收获机设计中存在的设计手段落后、设计效率低等问题,应用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软件Inventor对马铃薯收获机零部件进行参数化造型,采用ADAMS机械仿真软件,对小型马铃薯收获机虚拟样机的关键部件振动筛进行运动仿真,阐明了基于ADAMS软件虚拟样机仿真的原理和过程,得出振动筛运动关键点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曲线.通过曲线分析,得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振动筛运动频率和振幅等参数.  相似文献   

5.
赵旭志 《农业工程》2016,6(3):87-91
根据马铃薯垄作栽培种植要求,研发了3Z-1.6型垄作马铃薯中耕机。利用实体设计软件CAXA及有限元分析软件Fempro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定了马铃薯中耕机的总体结构以及各工作部件参数。田间试验证明,该机具起垄行距一致性变异系数3.4%,沟底覆土厚度5.2 cm,入土行程0.9 m,达到了设计要求,已经小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带芽薯种的农艺种植要求,结合马铃薯种植机的发展现状,设计一种马铃薯带芽定向种植机,一次作业能够实现施肥、播种、起垄、铺滴灌带、覆膜等功能。通过对整机关键部件的分析与设计,确定传动装置、排种装置、排肥装置结构及工作参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株距合格率达93.3%,带芽薯种块幼芽损伤率为1%,重种指数为3%,漏种指数为4%,种植薯芽朝上率为93%,播深合格率为86.7%,各行排肥量变异系数为5.1%。田间性能试验指标均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为我国马铃薯定向种植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马铃薯实现主粮化,马铃薯种植潜力将被进一步挖掘,但国内的马铃薯微型原种的种植仍然采用人工种植方式,不利于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发展。笔者在对国内马铃薯微型原种种植农艺及播种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以马铃薯微型原种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本文分析了马铃薯微型原种播种机械的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并对机架、排种器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型马铃薯播种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铃薯播种时的农业要求和种植模式,改进设计了一种补偿式马铃薯播种机。为此,阐述了播种机的整机结构及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原理。结果表明:在原有马铃薯播种机上添加补偿播种装置,采用激光对射传感器和步进电机,能有效地实现马铃薯的自动补偿播种,降低了漏播率及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对马铃薯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脱毒微型原种的种植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有效措施。因此,微型原种的种植面积将不断扩大,微型马铃薯播种机的研制势在必行。针对目前我国微型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水平低、机械作业播种质量较差、多数需要人工辅助作业等一系列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振动排序技术的微型马铃薯播种机。该播种机采用履带式的播种机构,具有较高播种质量和作业效率。对样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作业效率和播种精度较高,工作性能稳定,播种间距合格率为92.0%,重种率为5.7%,漏种率为3.9%,其各项性能指标都优于相关马铃薯播种要求,对推动我国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统马铃薯耕地设备存在除草率低、碎土能力差等情况,且整体的培土效果也不符合设计的标准。为此,针对马铃薯中耕机的侧身施肥、除杂草及培土等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重要的部件进行了设计和分析,确定了主要工作参数,并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中耕机碎土率为96%,除草率达到了97%,土壤的蓬松程度为25%,且油量消耗与多方面的功能都符合设计标准。通过与传统马铃薯耕地设备相比得出:马铃薯中耕机在驱动方面比传统马铃薯耕地设备提升了3.3%,除草率比传统马铃薯耕地设备提升了4%,降低了1.6%的伤苗率。  相似文献   

11.
周艺 《农业工程》2016,6(6):113-116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机械化移栽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垄作铺膜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甘薯苗开穴注水移栽机,介绍了其整机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并进行了田间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其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与标准要求,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马铃薯育种试验播种作业效率低,以及株距均匀性差导致的育种试验播种精确性无法满足育种要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圆台格盘式排种装置的马铃薯育种试验播种机,使种薯从同一位置进行排种,从而提高株距均匀性。并以株距合格率和株距均匀性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对种薯在排种、导种和落地后的运动状态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上述指标的因素为拖拉机前进速度、格盘投种高度、落种口初始位置与机器前进速度方向夹角;并基于旋转回归正交试验,建立了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模型,得出试验指标最佳时的因素范围;通过田间验证试验得出当拖拉机前进速度为0.14m/s、格盘投种高度为0.64m、落种口初始位置与机器前进速度方向夹角为18.24°时,株距合格率为87.1%,株距均匀性变异系数为13.4%,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马铃薯去皮过程中存在的一次性去皮率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马铃薯清洗去皮一体机,建立了马铃薯清洗去皮机的三维模型,重点对去皮装置和渣水过滤循环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以实现马铃薯去皮机的高效低耗作业。该设备结构形式适用于我国南方冬种马铃薯的去皮加工作业,去皮效果好,能对马铃薯去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过滤回收,具有节约用水和便于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2CMF-2型马铃薯施肥种植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马铃薯传统的种植方法是切块种植,这给机械化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虽然有了初步定型的种植机,但性能指标并不理想,主要存在重播和漏播严重、株距不均等问题.为此,设计了2CMF-2型马铃薯施肥种植机,阐述了其设计原理和设计思想,介绍了其技术参数及结构特点,从而为马铃薯施肥种植机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除草部件作为甘薯中耕除草机的关键作业部件,其结构与性能将直接影响到机具的作业效果。目前的除草部件结构只能实现沟底除草,但无法实现垄侧除草。根据甘薯种植的垄体参数和实际作业需求,设计一种锥体除草部件,该结构的设计能够增大作业区域,在原有的沟底除草基础上,增加垄侧中耕除草功能,提高机具作业性能。对锥体除草部件的工作参数和结构参数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并采用离散元法进行仿真验证试验。与传统除草部件相比较,碎土率提升11.31%,功率提升4.73%,作业覆盖面积增加133.33%,充分验证该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马铃薯挖掘机存在的机具作业阻力较大、易堵塞及明薯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牵引式马铃薯挖掘机,通过对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的阐述及对挖掘铲工作部件关键尺寸的理论分析,得到了机具挖掘铲、分离输送装置等关键部件的具体结构尺寸。对整机的作业性能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能够一次性完成挖掘、薯土分离及成条铺放等作业,挖掘深度符合马铃薯收获要求,机具的伤薯率较低、明薯率较高,各项指标均满足马铃薯的收获要求,且作业稳定性较好,提高了马铃薯的收获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家口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广,畜力犁收获时效率低,漏收和破损较为严重,外购的马铃薯收获机不适合当地农民的种植方式.为此,设计了马铃薯收获机.该机可实现马铃薯挖掘、薯土分离和薯秧分离.同时,对该机部分关键零件进行了设计,对样机在玉米茬地和马铃薯地的工作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满足当地农民的使用要求,试验数据对设计多行马铃薯收获机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