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应用甜菜品质分析仪测定了甜菜块根中钠的含量,添加回收率实验测得回收率在97.67%~98.67%之间,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精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极差值在0.04%~0.06%之间,小于一般化学分析中含量范围0.1%~10%.标准偏差在0.015%~0.041%范围内,表明本方法的精密度较好,满足一般分析方法的要求.甜菜品质分析仪测量准确、误差小.速度快且精度高.  相似文献   

2.
周芹  吴玉梅 《中国糖料》2007,(2):33-34,38
应用甜菜品质分析仪测定了甜菜块根中钾的含量,与经典的方法——火焰光度法比较,结果火焰光度计测值的转换值均高于甜菜品质分析仪的测值,二者相关性极显著(r=0.9996**)。添加回收率实验测得回收率在101.0%~104.2%之间,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精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极差值在0.2~0.33μmol/g,小于一般化学分析中含量范围0.1%~10%,标准偏差在0.013%~0.062%范围内,表明本方法的精密度较好,满足一般分析方法的要求。甜菜品质分析仪测量准确、误差小,速度快且精度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同时测定了甜菜中1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回收率为91.0%~117.0%,变异系数RSD值为0.29%~2.59%,结果可信度较高.该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干扰较少、快速简单,可用于质量控制,为食用甜菜中多种元素含量测定提供了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红甜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制定甜菜还原糖的测定标准,从样品加热沸腾反应时间及甜菜中的蔗糖对还原糖测定值的影响、甜菜还原糖回收率几方面论证了用奥夫尼尔法测定甜菜还原糖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以20mL甜菜待测样液,50mL奥氏试剂,煮沸5min测定值较准确;在测定液中蔗糖含量不超过19mg/mL对还原糖的测定值影响很小,可以忽略;还原糖回收率达98.64%~99.46%。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同时测定甜菜安和甜菜宁在甜菜中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和水混合振荡提取,盐析后取有机相浓缩,浓缩液经PSA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测定结果,甜菜安在甜菜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1.1%~95.6%,相对标准偏差为2.4%~7.6%;甜菜宁在甜菜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3.4%~95.8%,相对标准偏差为5.0%~9.8%。甜菜安及甜菜宁在甜菜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2 mg/kg;甜菜安的检出限(LOD)为1.5×10-3 mg/kg,甜菜宁的检出限为2.6×10-4 mg/kg。田间试验表明:甜菜苗期施药,收获期甜菜中的甜菜安及甜菜宁残留量均低于0.02 mg/kg。  相似文献   

6.
通过优化实验条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海南省种植范围较广的几种番木瓜(中白、大青、小青)维生素C(Vc)含量进行测定。选取3个番木瓜品种成熟果实,通过HPLC方法测定Vc的标准溶液线性、精密度、回收率等,并比较该法与国标方法的重复性。结果显示,获得线性回归方程y=35.41x-4.16(r=0.999),Vc在 60~300 μg/mL 的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98.56%~103.21%,精密度RSD为0.69%;测得中白、大青、小青果肉Vc含量分别为49.12、43.38、46.31 mg/hg。HPLC法结果重现性RSD为0.68%;2,6-二氯靛酚滴定法结果重现性RSD为5.45%,表明HPLC法是检测番木瓜等深颜色水果Vc含量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的分析木薯叶片中海藻糖含量的方法,即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HPLC-ELSD).样品由水抽提,采用Xbridge-NH2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加0.1% NH4OH(30/70,v/v),流速1.0 mL/min,柱温25.0℃,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85.0℃,氮气流速为2.0 L/min,增益为2.该条件下海藻糖标准品和木薯叶片中海藻糖的分离效果均良好,在1 ~20 μg质量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2).该方法精密度实验结果RSD=3.1%,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海藻糖的平均回收率为100.7%,符合回收率在95%~105%的要求,稳定性试验的RSD为3.1%.表明样品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8.
黄酮类与儿茶素类物质对茶叶感官品质和生物活性起重要作用,因此建立一种茶叶中总黄酮(包括黄酮类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测定方法很有必要.采用70%甲醇提取茶样,以芦丁为对照品,利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溶液显色,在510 nm下测定吸光度,建立测定茶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考察.应用该法测定了绿茶、白茶、乌龙茶和红茶4个茶类15个茶样中总黄酮含量,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茶多酚含量,并比较二者相关性.结果表明,芦丁质量浓度在0.2~1.0 m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2465X+0.0074(R2=0.9997).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吸光度RSD为1.17%、2.92%和6.0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4.35%(RSD=4.15%).15个茶样中总黄酮含量范围为5%~10%,总黄酮含量规律为:绿茶、白茶>乌龙茶>红茶.福林酚比色法测得茶多酚含量范围为7%~15%.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总黄酮含量与茶多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达0.874.由此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重复性与稳定性好,可用于茶叶总黄酮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酶联免疫法测定土壤中莠去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定量酶联免疫法对土壤中莠去津的残留进行初筛,然后对阳性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确证,并对两种方法的回收率、精密度及检测限进行评价.向土壤样品中分别添加0.3、1.0、3.0μg/kg浓度水平的莠去津标准品时,ELISA的平均回收率为92.20%~97.14%,变异系数为1.69%~4.11%,检测限为0.04μg/kg;GC-MS的平均回收率为85.46%~87.68%,变异系数为2.93%~4.05%.检测限为0.03μg/kg.对酶联免疫试荆盒筛选的3个阳性样品用GC-MS进行确证,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果满意.研究表明酶联免疫法重复性好、准确度较高,是一种土壤中莠去津残留的快速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改良的利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来测定稻米样品中氟含量的方法。通过在前处理中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同时改进了氟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稻米中氟含量的测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的精密度为2.9%~8.4%,平均回收率为90.8%~102.5%;同时该方法与离子色谱法测定的结果的相对偏差都小于等于10%,符合检测要求。该方法具有检测成本低、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回收率高、结果可靠的优点,能满足对稻米样品的测定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