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8 毫秒
1.
应用兽用B超仪对224头奶牛在配种后30d内进行了B超扫描早期妊娠诊断,探索了应用兽用B超诊断奶牛早期妊娠的准确率,描绘了奶牛妊娠典型影像图特征。结果表明,奶牛配种30d内应用B超早期妊娠诊断,比直肠检查方法提前30d以上,诊断准确率达98.83%。本试验为牛场应用B超仪进行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应用兽用B超仪对224头奶牛在配种后30d内进行了扫描早期妊娠诊断,探索了兽用B超诊断奶牛早期妊娠的准确率,描绘奶牛妊娠典型影像图特征。结果表明:奶牛配种30d内,应用B超法进行早期妊娠诊断,比直肠检查方法提前30d以上,诊断符合率达98.83%。本实验为牛场应用B超早期妊娠诊断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是改善饲养管理,提高繁殖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目前国内奶牛的妊娠检查仍多采用直肠触诊法。1973年Heap等应用牛乳孕酮的放射免疫测定法(RIA)诊断奶牛早期妊娠。此后,1981年Arastadt建立了牛乳孕酮的液相酶免疫测定法(EIA);1982年和1984年又成功地发展了微滴平板酶免疫测定技术。我国也相继开展这方面的应用研究。虽然EIA和RIA法具有准确性高等多种优点,但由于诊断仪器昂贵,操作手续繁杂,在现阶段国内生产单位还难以推广。特别是对于配种后早期胚胎死亡和经产母牛子宫下坠(胚胎附植之前)  相似文献   

4.
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指配种后前3个月的诊断。奶牛妊娠后,为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机体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多年来,对配种后前3个月的母牛是否已孕,通过临床近100例的观察,准确率达90%以上,现小结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妊娠的早期诊断在奶牛生产中非常重要,及早地作出诊断,可有针对性地加强饲养管理,提高产奶量和母牛体质,同时防止重复配种而导致流产。如诊断为未孕则可注意下次发情及时配种。但奶牛早期妊娠诊断较复杂,对农村养牛户来说不易掌握,更无检测设备和试剂。现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法,供养殖户试用。  相似文献   

6.
前言奶牛妊娠的早期诊断是提高繁殖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以保证母牛在产犊后90天内受孕,减少牛场经济损失。目前,采用配种后60天直肠检查诊断为多,但其时间间隔较长,一般要在配种后3个情期才能确诊,并且其准确率还受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的影响。为克服上述不足,不少学者通过测定乳中孕酮浓度来进行早期妊娠诊断。  相似文献   

7.
奶牛配种后,及时且准确了解奶牛的妊娠状况至关重要。奶牛早期妊娠诊断可显著缩短平均育种间隔,提高奶牛养殖效率。随着早期妊娠诊断技术不断发展,检测牛妊娠相关糖蛋白(PAG)逐渐被人们重视,尤其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得到更多的开发与利用。目前国外已有PAG ELISA牛妊娠检测试剂盒用于检测怀孕早期PAGs,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而国内现存的试纸条准确率低。本文综述了传统的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方法和PAG ELISA方法的发展现状,对ELISA检测方法在动物繁殖领域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奶牛配种(或受精)后不久,进行早期妊娠诊断,以便加强怀孕母牛饲养管理,保证顺利分娩或对未孕母牛及时配种,缩短产仔间隔,提高繁殖效率。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的直肠检查等方法,尽管简单易行,不需特殊设备,但费时长,且判断结果不够准确,影响奶牛生产,因此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方法研究引起了普遍重视。近30年来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方法研究发展很快,新的诊断方法不断问世,其总的趋势是向着快速、简便、经济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奶牛配种后早期做出妊娠诊断对减少失配次数,胚胎早期死亡,空怀,缩短产犊间隔,提高繁殖率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妊娠诊断法种类繁多,但可归纳为三类:临床诊断法;实验室诊断和特殊诊断法。物种不同,妊娠时间不同,选择妊诊法也不同。但无论那种方法其诊断途径是找出母体由于妊娠而出现的某些生理变化。本文只阐明奶牛妊诊的几种常用方法。 1.直肠触摸法此法为奶牛妊娠诊断中最基本、可靠、实用的方法。其特点是准确,快速并能在怀孕早期实施。近50年来一直被应用,现在还被广泛接受。直肠触膜包括: 1.1 触摸卵巢:根据配种记录,配后19—22天未发情时可行直肠触摸卵巢。如一侧卵巢上有发育成熟的功能黄体怀孕的可能性为85%(Hunter,1980);70—90%(Roberts,1986)。Roche等(1978)报导在配种21天时用此法检查准确率达93%;配后21—24天用  相似文献   

10.
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奶牛的妊娠诊断对减少奶牛配种次数及胚胎死亡,尽早发现空怀、缩短产犊间隔时间,提高奶牛繁殖率均具有重要意义。几年来,我们对奶牛早期妊娠诊断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探求所需设备简单、廉价,易操作,准确率高,不因人的技术水平高低而影响诊断结果,又易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的妊娠诊断方法。现介绍如下:l血清酸滴定法妊娠母牛在胚胎快速生长的过程中,机体产生出一种特有的免疫球蛋白,这种球蛋白在酸性环境中具有与其它蛋白质形成低溶性复合物(絮状物)的特性,据此可以对奶牛做出早期妊娠诊断。1.1方法在室温条件下(18-25CC)…  相似文献   

11.
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一直以来是奶牛养殖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奶牛养殖业飞速发展,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更加影响着奶牛的发展。家畜早期妊娠诊断方法研究历史悠久,从早期观察配种后母畜周期发情停止和使用最为直接的直肠检查法,到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相继发展起来的妊娠诊断方法很多。本文仅将在生产中具有实际应用和发展前景的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奶牛早期妊娠的B型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实时B超对不同妊娠日龄黑白花奶牛进行早期妊娠检查。早期妊娠检查声像图特点主要表现为胚囊、胚斑和胎心搏动。配种后33 d声像图可以清晰显示胚囊和胚斑,配种后40 d确诊率可达100%。应用B超进行早期妊娠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准确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奶牛养殖业已成为发展畜牧业的突破口。在日常饲养管理中,提高奶牛产奶量和繁殖率,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但目前我国奶牛情期受孕率仅为30%~50%,多数奶牛需要授精2~3次才能受孕,极易造成发情母牛的失配和已妊娠母牛的误配,从而延长产犊时间,减少泌乳量。因此,奶牛配种(或受精)后不久,必须进行早期妊娠诊断,尽早判断母牛是否妊娠。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方法的研究引起了普遍重视,国内外专家对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方法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建立了许多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奶牛虽然是常年发情配种家畜,但往往由于饲养管理和生殖器疾病的影响,使性周期停止循环,形成配种后即不受胎,也不再发情,对提高受胎率和缩短母牛空腹期造成很大影响,所以早期妊娠诊断,是提高奶牛繁殖率,增加产奶量的重要环节。妊娠的诊断方法很多,有的耗费体力及冬季操作不便,有的需要一定的设备,有的由于技术不熟练早期不易诊断等。如直肠检查法,结果准确,设备简单,整个妊娠期均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研究旨在针对人工输精后的28~45 d的奶牛,分别采用PAG-ELISA方法和B超检测进行早期妊娠诊断,比较实验结果,评价PAG-ELISA检测方法对配种28~45 d的奶牛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表明,PAG-ELISA妊娠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2%、100%、100%、97.4%和98.1%,Kappa为0.952。PAG-ELSIA检测方法和B超妊娠诊断结果符合率高,可用于母牛的早期妊娠诊断。  相似文献   

16.
血清酸滴定法对奶牛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尽管奶牛的早期妊娠诊断的方法有许多报道,但其优缺点各异。为探求既设备简单、廉价、易操作,又准确率高,既不因人的技术水平高低而影响诊断结果,又易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推广的方法,故我们根据妊娠母牛在胚胎快速生长的过程中,有一种特有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它在酸性环境中具有与其它蛋白质形成低溶性复合物(絮状物)特性的这一机理,于1987年5月至1988年9月,用血清酸滴定法(以下简称为本法)随机对配种后16—45天的381头黑白花奶牛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研究,现将其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超声扫描仪对家兔进行早期妊娠诊断,不仅可及时发观空怀、及时配种,而且还能及时发现死胎。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超声扫描仪诊断家兔妊娠的准确率与配种天数呈正相关,在配种后的第9天,准确率达100%。配种后第17天可观察到胎头、胎儿椎体、胎儿的心脏搏动和胎动。此法在诊断准确率上明显优于触诊法和超声多普勒法。  相似文献   

18.
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很多,诸如遗传选育、精液品质、营养、环境、管理、疾病等,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即母牛的早期妊娠诊断。在生产实践中,如早期妊娠诊断跟不上,则极易造成发情母牛的失配和已妊娠母牛的误配,从而延长产犊时间。只要失配13.5个发情周期(283天)就相当于少产一头牛,以至损失一个泌乳期的泌乳量。因此,有必要继续探索更快捷、简单、经济有效的早期妊娠诊断方法。这对于及时做好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以及未孕母牛的下一繁殖期的配种工作,将繁殖损失降到最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奶牛的妊娠诊断最初是依据配种后是否返情来判…  相似文献   

19.
奶牛妊娠的早期诊断--实时B超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使用 5 .0 MHz电子扇扫和电子线阵探头通过直肠内探查 ,对不同妊龄的 137头黑白花奶牛进行了妊娠检查。早期妊娠检查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妊囊和 /或胚斑 ,探查到其中之一者即可确诊为妊娠。配种后 2 6~ 30 d妊娠检查确诊率高达 88.9% ,高于 5 0日龄左右的直肠检查 ;配种后 31~ 35 d时的确诊率为 97.2 % ;配种后 35 d以上者 ,确诊率均达到 10 0 %。B超诊断法快捷、简便、准确率高 ,对早期妊娠以实时图像显示 ,具有客观性 ,是一种良好的早期妊娠诊断法  相似文献   

20.
简便、有效、快速的早期妊娠诊断技术是奶牛场提高管理效率和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本试验旨在研究新型实验室检测技术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底,对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旗下的8个奶牛场,配种后28~33d的牛只采集的尾根静脉血液,共计6 200头份。通过"优孕凯斯"检测技术确定牛只是否妊娠,并将其结果与牧场55~60d的孕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孕凯斯"检测技术对空怀牛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9.36%,对怀孕牛检测准确率达到93.16%。"优孕凯斯"检测技术作为奶牛早期妊娠诊断的一项新技术,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