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2加强黑牛繁育的科研投入 黑牛繁育的特点是在保持鲁西黄牛和渤海黑牛的维持需要低、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及浓厚的牛肉风味等优点的基础上,以提高生长率、个体产肉量和肉质为选育核心。建立黑牛肉用性能选育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加快选育速度.借鉴国外的育种经验.最终育成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黑牛肉用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郏县红牛肉用性状的高效选育,分析了郏县红牛种质资源特性与现状,综述了郏县红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与成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郏县红牛高效选育的实施和措施。首先必须坚持进行郏县红牛的本品种选育,其次是利用已取得的在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展高效选育。在选育和扩群的基础上提出了郏县红牛遗传利用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黑毛和牛是日本当地牛的主体,长期存栏占比达80%~90%,是和牛的代表种。其在1950年代尚属役用地方类群,但经过系统选育,现已成为一个专门化肉用型牛国际品种——跨洲繁育的品种,对国际牛肉生产形成了新的冲击,在肉牛育种科技进步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从日本养牛简史、和牛系统选育历程及经验方面试作分析,以期揭示其值得借鉴之处,如品族繁育和公牛"双测检验"就很有创造性。任何品种都并非十全十美,日本对和牛的系统选育还在持续而严格地进行着;针对和牛的科学研究,也已进入了国际上动物营养与遗传育种学一体化研究的前沿领域(RFI),并已取得成果,这对提高和牛选育效率是新的推动。诸多进展亦有很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适宜屠宰的年龄、体重是牛肉用性能指标之一,也是检验肉用性能改良效果,衡量育种水平高低的指标。根据渤海黑牛生长发育、育肥及屠宰性能测定结果,研究确定渤海黑牛育肥的适宰年龄、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南阳牛的肉用性能,本项目通过导入夏洛来肉牛外血,采用杂交创新、正反回交和横交固定三阶段开放式育种方法,目前已进入大面积横交和扩群繁育阶段。结果表明,横交牛早熟性强,产肉性能优于南阳牛,肌肉嫩度较好,可用于生产高档牛肉。2005年10月底,项目区共存栏横交牛12 760头,选留横交公牛16头,组建核心牛群5 000多头,横交固定达二代以上。横交牛已具备肉用牛特征,为最终培育南阳牛肉用新品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南阳牛在牛肉品质和皮革质量等经济性状诸方面具有独特优点,其适应性尤其是抗热能力突出。因此,南阳牛在遗传资源保存开发利用生产符合我国和亚洲人民食用习惯的高档牛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潜在经济效益巨大。目前,南阳牛纯种大幅减少,在杂交改良的同时,必须重视本品种选育,以近代遗传育种理论指导,培育新型南阳牛肉用品种,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喜好、观念都在逐渐发生变化,对高档牛肉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中高档肉牛生产走向规模化发展的道路。而中高档肉牛规模化生产的基础是品种的繁育,通过对日本和牛、安格斯牛、复州牛、沿江牛等高档肉牛品种分析,探讨辽育白牛繁育、夏杂牛和西杂牛繁育、日本黑牛和安格斯牛杂交繁育、利用黄牛地方良种牛组织中高档肉牛繁育等几种繁育方法,为中高档肉牛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陇东黄牛是陇东地区经过多年选育形成的地方杂交类群,因其耐粗饲、繁殖力强、挽力大等特性,深受当地农户的青睐。近年来,随着肉牛产业化开发进程的加快,陇东黄牛体型小、生长发育缓慢、个体载肉量低等缺陷,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生产优质高档牛肉的市场需求。因此,本文对陇东肉牛新类群的选育方法及路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采用联合育种技术,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健全肉牛产业全产业链,实现各环节利益均沾开展基础母牛保护,提供优质牛源。  相似文献   

9.
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我国肉牛种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分析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肉牛种业面临的品种选育缺乏科学规划、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良种良法不配套、国民食物结构有待改善以及牛肉供应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设立育种专项,加强肉牛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项目、育种资金投入、强化育种组织建设、推动产学研实质融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鲁莱花脸长毛兔是运用现代动物遗传育种理论和黑耳基因检测以及胚胎移植等快速繁育先进技术手段,选择3个品种、18个家系合成杂交,经过5年4个世代选育,培育出的高产黑耳长毛兔。具有全身被毛白色,耳尖、鼻尖"三点黑"的鲜明外貌特征,故称为"花脸"长毛兔,鲁莱花脸长毛兔具有体型大、产毛量高、繁殖力及适应性强等特点。成年兔平均体重5 896 g,年均产毛1 835 g,粗毛率21.35%,窝产仔8.72只,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品种的选育证实了控制黑耳性状的基因,率先在长毛兔育种上使用了黑耳基因的检测方法,可以方便地用于黑耳兔纯合子和杂合子标记育种。  相似文献   

11.
黑花猪的杂交猪育种工作,开始于一九六三年。以克米诺夫为父本,以东北民猪或当地杂种黑母猪为母本,用十七年的时间,经引种观察、杂交、横交固定、自群繁育和选育提高等五个阶段,经各育种单位的精心培育,于  相似文献   

12.
十年来渤海黑牛选育改良开发综述及今后育种工作的设想山东省滨洲地区畜牧局256618渤海黑牛是我国地方良种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黑毛牛种。它低身广躯,结构匀称,耐粗饲,适应性强,役肉兼用,肉质优佳,在全国地方良种黄牛品种中具有特色。在世界范围内黑毛牛种也...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的南阳牛、郏县红牛是由河南省经过长期不断选育而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近年来,由于牛肉需求的不断加大以及对牛肉品质要求的提高,同时由于河南肉牛的遗传改良基础好,培育具有优良肉质的新品种成为当前河南省育种产业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河南肉牛产业也凸显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本文综述了河南省肉牛遗传育种现状、遗传育种相关研究进展以及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步河南省地方牛种质研究及创新利用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育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群)肉用品系。[方法]采用现代家畜遗传学同质选配和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技术路线,引进美系、加系种公牛及冷冻精液及胚胎,导血选配和纯繁选配,纯种扩繁和扩大改良群相结合,选育西门塔尔牛肉用品系。[结果]选育西门塔尔牛肉用品系,生长性能明显提高,增幅15%~30%;在常规饲养条件下14~24月龄牛是体重增加和提高牛肉品质的最好时期,育肥出栏最佳年龄为22~26月龄;常规育肥平均日增重达到1.32±0.18kg,强度育肥120~180d,屠宰率可达到56%~61%,与肉用品种牛接近。[结论]选育西门塔尔牛肉用品系,可大力发展肉牛产业。  相似文献   

15.
渤海黑牛是我国地方良种黄牛品种之一。原名无棣黑牛,当地群众称抓地虎黑牛。中心产区在山东省无棣、阳信、沾化及附近各县。当地农民素有饲养、繁殖大家畜的习惯和经验,重视选种选配,经长期自然选择、人工选择育成适应当地条件的渤海黑牛。在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指导下,于1984年组成惠民地区渤海黑牛选育协作组,进行  相似文献   

16.
黑花猪的育种工作,从一九六三年开始,用克米诺夫公猪与民猪(或当地改良黑母猪)杂交育种工作以来,用十六年的时间,经引种观察、杂交、横交、自群繁育和选育提高等五个阶段,数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于一九七九年九月完  相似文献   

17.
鲁西牛、秦川牛、南阳牛及晋南牛均是我国著名的黄牛品种,属役肉兼用型,其共同特点是性情温驯、耐粗饲、适应性强、牛肉品质上乘。近年来各产地在本品种选育、饲养管理、肥育和提高牛肉品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西北农业大学对“秦川牛高中档牛肉生产规范的研究,”公牛及阉牛肥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本地肉牛品种生产雪花牛肉的效果,试验采用饲养试验方法对关岭牛、威宁牛、巫陵牛、务川黑牛进行了屠宰性能和肉质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关岭牛的宰前活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值、背膘厚度、眼肌面积、高档肉块重最高,其他依次为威宁牛、务川黑牛、巫陵牛;4个品种肉牛的高档肉块重占净肉重的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关岭牛的肌内雪花状脂肪含量可达到3级,威宁牛、巫陵牛和务川黑牛均为2级;综合评价关岭牛组的胴体等级为3A,威宁牛、巫陵牛和务川黑牛的胴体等级为2A级。说明关岭牛的产肉性能虽然不高,但并不缺少生产雪花牛肉的优秀遗传基因,具备选育成优质品种肉牛的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疆褐牛属兼用牛品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北疆地区,也是新疆养牛业的主导品种,具有适宜放牧、抗病力和抗逆性强的特性。本文介绍了利用超声波活体测定新疆褐牛肉质性状技术应用的现状,论述利用超声波活体测定新疆褐牛眼肌高度、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和肌间脂肪等几项肉质性状指标的测定原理、操作方法、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等,以期为新疆褐牛肉用性能选育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荷斯坦奶牛产奶量高,但耐热性差,在南方其高产的遗传性能难以体现出来.娟姗牛耐热性能强,乳脂率高,口味佳且营养价值高.将两种奶牛杂交,拟选育出一种耐热性能强,产奶量高,乳品质好,风味佳的奶牛新品种,广西畜牧研究所黄牛研究室从2005年初就着手了此项选育工作,至今已繁育出杂种一代牛(用娟姗牛冻精给荷斯坦奶牛输精所产下的一代牛)公母共42头,现对已培育出的杂种一代牛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