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根据三年水稻晚栽高产技术研究的结果,认为营养士旱育,长龄带蘖的壮秧是晚栽高产的关键。中熟品种稀播晚栽产量高于早熟品种晚播晚栽。晚栽品种以沈农1033较安全,在辽宁省南部可用辽粳5号。本文还阐明了晚栽水稻的生育特性,经济性状及产量变化规律,并提出了晚栽高产的其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南阳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由于遭遇灾害天气造成秋作物晚收、晚茬(红薯、棉花等)秋作物收获较晚以及播种期出现干旱、雨涝等不利情况等原因,致使每年南阳市都有一定面积的晚播小麦。为了探索晚播小麦在南阳市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形成特点,研究救灾应对措施,2011~2012、2012~2013年南阳市连续两年安排进行了弱春性品种为主的小麦品种不同播期晚播试验,从试验结果情况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小麦晚播只要技术措施和管理跟得上,在不影响南阳市下茬秋作物在适期内播种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不错产量。因此,2013~2014年在前两年开展小麦品种晚播试验经验的基础上,组装出晚播小麦综合配套技术,继续开展了小麦晚播试验,现将今年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晚红杏是近年来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谷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极晚熟杏名优特新品种。2009年通过山西省审定认证。该晚红杏的果实成熟极晚,果实上市时杏果市场几近无杏果销售,晚红杏独占杏果市场,深受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青睐。晚红杏于2010年引入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区的凌源市,表现出特有的果实优良性、树体抗逆性,现将晚红杏在凌源市的表现及丰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各地果树栽培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永红矮晚柚是四川省遂宁市名优果树研究所所长、遂宁市永红矮晚柚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永红(73岁),经过几十年艰辛选育出的特晚熟错季节柚类最新品种,于2017年3月1日获得国家农业部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矮晚柚分为矮晚柚(黄心)和永红矮晚柚(红心)两个品系。永红矮晚柚(红心)是矮晚柚(黄心)的升级换代产品,有果肉粉红、果皮薄、不开裂、核  相似文献   

5.
正矮晚柚分黄心和红心两个品系,永红矮晚柚(红心)是矮晚柚(黄心)的升级换代产品。矮晚柚(黄心)于2003年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在全国优质柚类评比中连续两届被评为农业部优质柚类"金杯奖",荣获了"中华名果"等殊荣。2016年3月,该品种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  相似文献   

6.
政法快讯     
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每公斤2.14元发改委近日发布2011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规定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每公斤2.14元,粳稻最低收购价每公斤2.56元。与去年相比,晚灿稻最低收购价每公斤上涨0.2元,粳稻上涨0.46元。执行最低收购价的中晚  相似文献   

7.
作者从1961~1963年进行了水稻晚播晚插的研究。結果表明,晚播晚插可以采用机械栽培,在插前进行誘杀杂草,节省除草用工,并能扩大种稻面积,可在水稻栽培面积较大、草荒严重、人畜力不足的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华亭县1971—2017年47年逐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和11个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近5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分析华亭县晚霜冻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对核桃的影响。结果表明,华亭县终霜日期主要集中于5月上、中旬,偏早型终霜日出现频次最高。晚霜冻主要以轻霜冻为主,终霜日年际波动较大,且并无明显的提前或推迟。晚霜冻出现日数总体以2.18 d/10年的速率减少,但也呈现阶段性特征,是一种气候突变现象。晚霜冻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性,总体上呈现出由西北至东南逐渐递减的趋势,与地形、海拔高度密切相关。华亭县核桃在4—5月较易遭受晚霜冻影响,晚霜冻对核桃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山区更加需要注意晚霜冻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根河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生态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大兴安岭根河镇剖面的孢粉分析、^14C测年并结合沉积地层岩性等资料,揭示该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2.5万年期间,生态环境经历了七次变迁。在晚更新世晚期距今2.5 ̄1.3万年期间有三次亚期演变;在早全新世的1.3 ̄0.9万年间经过早、晚二次变迁;中全新世的0.9 ̄0.4年间经过早、晚二次变迁;晚全新世的0.4万年至今。气候的寒温干湿周期0.4万年左右,0.2万年左右发生次一级变化,生态环境随之变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8年眉县猕猴桃晚霜冻冻害的调查,总结分析了此次晚霜冻冻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对今后如何预防晚霜冻提出几点防御建议,以期为当地猕猴桃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迟到12月份甚至翌年1月播种的小麦,为特晚麦。播后种子萌动,经过一定低温过程,通过春化阶段,即可开花结实。晚麦生育期短,主茎叶片数减少,亩穗数和穗粒数少。2012年晚播小麦扬花期避开了雨雾天气,减轻了赤霉病危害,灌浆期间气候条件适宜,千粒重超过40g,这是2012年晚播小麦获得较好收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晚麦产量低而不稳定,严重地影响午季作物均衡增产。近几年来,我县和淮北各地一样,晚麦面积在午季作物中仍占較大比例。据統計,1960—1961年“霜降”后的晚麦占47%,其中“立冬”后播种的占9%;1961—1962年“霜降”后的晚麦占33%,其中“立冬”后播种的占17%;1962—1963年“霜降”后的晚麦又回升到48%,其中“立冬”后播种的占13%。究其原因:首先在于耕作制度不合理。我县1957年以前高粱面积占耕地面积15—20%,并有一定的晒垡休閑面积;山芋面积一般只占耕地面积8—10%。1958年以后,原有耕作制度变动太大,1960年高粱的面积压縮到3%,山芋面积扩大到22%,因而当年秋种晚麦面积达到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晚茬麦低产变高产的途径,我们从2002年秋种开始,对晚茬进行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探索晚茬麦地膜覆盖的增产数量和经济效益;掌握晚茬麦地膜覆盖的栽培技术,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这一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秀水04是由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选育的晚粳新品种。1984年参加苏州市单季晚粳新品种(系)引种鉴定试验,1985~1986年参加江苏省单季晚粳稻品种区域试验,1986年参加江苏省单季晚粳稻品种丰产性辅助试验,表现丰产、稳产,抗性突出。1987年3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适宜于太湖地区东南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目前,已在苏州市的吴县、吴江县、昆山县大面积种植,并已成为本市单季晚粳的主栽品种。为了更好地发挥秀水04的增产效能,现根据试验资料进行其丰产性、稳产性分析,并据此提出高产栽培途径,为大面积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丰产性:秀水04属中熟晚粳型品种,比同类型的品种具有更高的丰产性。据1984  相似文献   

15.
连晚抛秧因受早稻收获期、品种生育期、秧龄等因素限制,一般多选用特早熟晚粳品种.但特早熟晚粳作连晚抛秧栽培增产潜力小,且年度间产量变幅大.针对上述问题,1997年我市开展了中熟晚粳连晚抛秧栽培技术研究,经三年试验示范,解决了许多难题,使全市中熟晚粳连晚抛秧面积迅速扩大,单产不断提高.据对比试验,在同期抛栽条件下,中熟晚粳比特早熟晚粳一般可增产10%左右,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套中熟晚粳连晚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晚播是小麦增产的障碍性因素之一。在大面积生产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使部分麦田误时晚播。一般年份全省小麦晚播面积约占10~20%,如遇干旱、雨涝,晚播面积会更大。1983年我省小麦播种期间阴雨连绵,晚播面积达60%左右。由于晚播,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积温不足,幼苗发育不良,不仅成穗数减少,而且对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了生产上的“拉  相似文献   

17.
种植业     
二晚抛秧减产原因何在应国勇安福县农技推广中心(343200)二晚推广抛秧技术可以缓解夏收夏种紧张程度,减轻劳动强度,争取农事季节。1997年我县开始进行二晚抛秧试验示范,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有部分二晚抛秧严重减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以黄淮海地区主推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为材料,对豫北地区夏玉米晚收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沙市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救治状况与费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沙市区2004、2005年免费救治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的情况、费用及效果。方法:查阅患者住院病历、费用清单、晚血病人动态卡。救治后随访记录及湖北省晚血救治专项报表.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004年度确认晚血救治对象132例,救治前死亡22例.实施救治110例。治愈10例,救治中死亡2例.需2005年进行复治98例。2005年新增晚血32例,2005年度确认晚血救治对泉130例.救治前死亡14例.实施救治116例。治愈11例.救治后死亡3例。2年共救治136人。233人次.人均住院1.71人次.43.5床日.住院救治医药费共计1151196.90元.每人次救治费用为4940.76元。救治后治愈和病情好转稳定90例.尚不稳定33例。结论:国家出台按每年5000元/人救治费用的政策基本可以满足项目的实施。救治后的绝大部分晚血患者病情治愈、好转稳定,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劳动力恢复。达到了免费救治晚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宁84(原名:宁10~84)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杂交选育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系。2010年定型参加本院新品系鉴定试验,2011年参加宁波市单季晚粳稻区域试验,表现产量高,生育期适中,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达国标3等,适宜在宁波市作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种植,2012年参加省单季晚粳稻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