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扼要地论述了五年来我国林木病害的研究特点和林木病原分类、林木病害生态条件、林木病害预测预报以及林木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我省林木病害种类很多,分布较为普遍,有些病危害还相当严重。但由于过去对林木病害方面的知识普及不够,致使一些单位不能及时识别病害种类,更不能抓住有利时机采取相应措施,而使生产蒙受不应有的损失。为此,本讲座仅就林木病害的概念、我省林木病害常见的类型及其诊断和防治方法,作一粗浅介绍,以期对各地林木病害防治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怎样制作林木病害展览标本李幼君(辽宁省林业学校沈阳110101)林木病害标本是林木病害及其分布的实物性记载,需制成腊叶标本或浸渍标本长期保存,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方便。但在林业基层单位或学校建立林木病虫害标本室,需展览一些主要林木病害标本,便于人们参观了...  相似文献   

4.
真菌病害是林木的主要生物胁迫之一,严重影响林业生态安全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组学技术的突破,转录组技术和代谢组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林木真菌病害研究,主要包括致病和抗病关键基因的挖掘、林木防御物质的动态合成、抗病分子育种等方面,但林木如何抵御真菌病害及其两者间的互作机制仍是今后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文中通过对林木遭受真菌侵染后的转录组信息和代谢组信息进行探讨,包括类黄酮物质合成途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林木防御关键基因和关键代谢物、关键防御机制及功能网络等,将在理论上丰富林木响应真菌病害侵染的过程,为林木和真菌病害的互作研究奠定基础,并为林木抗性育种和化学防治提供参考;此外,基于目前转录组和代谢组在林木真菌病害防御反应方面的研究,对林木基因组研究、多组学联合研究以及病原菌组学研究等进行展望,以期为林木真菌病害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兰星平 《贵州林业科技》2009,37(3):41-44,47
本文在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贵州林木病害的发生历史、危害状况进行了初步的概述,文中分析了贵州病害发生的特点及林木病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林木病害的治理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清鄂尔多斯地区的林木病害种类,笔者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经整理鉴定有11目16科29属48种真菌引起51种林木病害,是鄂尔多斯地区林木真菌病害种类的首次系统报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四川林木病害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四川东部盆地及西南山地亚热带湿润性气候,主要林木病害种类多于四川西部高山山原峡谷地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林木灾害性病害发生面积大,危害区域相对集中,流行因素与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可以认为,林木灾害性病害的地理分布规律是组织预防和控制措施的生态地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枯梢病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宏  徐志和 《林业科技》2000,25(2):31-31,28
林木病害通常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及其病原的研究长期被置于突出的地位 ,认为病原物的存在是引起林木病害的实质性问题 ,因此 ,多对病原物越冬场所、传播侵染途径及发生发展规律等进行研究 ,防治病害的关键措施也是针对病原物 ,而对如何减轻病害的措施研究较少。实践证明 :一些林木病害的发生往往与异常的气候影响、土地条件较差、某种病原物的存在、品种的抗性差异等诸多因素有关 ,非侵染性病原可以为侵染性病原开辟侵入途径 ,非侵染性病害可以降低林木对侵染性病害的抵抗能力 ;某些林木侵染性病害的防治往往是通过对…  相似文献   

9.
锈菌引起的林木病害是林业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本文阐述锈菌演化进程与其基本特征,记述四川林木锈菌科属种类及寄生范围,并论述林木锈菌危害类型,为综合治理林木锈病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专著工程庞大全国专家集体撰著、林木病害种类广泛、彩色照片症状鲜明、是我国林木病理科技工作者的集体劳动结晶。专著内容新颖充实内容的老病害、系统研究和近期发现的新病害,是我国林木病害研究最新的重大科技成果,堪称世纪巨著。文末对专著提出两点建议增加若干病害种类和订正几个病原名称。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了四川林木病害调查和研究50年的简史。解放前(1933—1949年)林木病害研究以分类为主,防治偏少。建国后(1950—1986年),我省开展了大规模的专业调查,专题考察和科学试验,其特点是: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从原始林病害调查转向人工林病害试验;苗圃病害至人工幼林病害研究;经济林病害至用材林病害研究;叶部病害直至枝干、根部病害研究;研究对象与年俱增;试验内容逐步深入;防治水平已由单一方法走向以营林技术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阶段。当前,林木病害发生严重,损失巨大。从历史经验获得启示,随着人工纯林面积增加,结构功能衰退,生态条件变化,未来林木病害的发展趋势必然更加严重,不能不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四、常见的林木传染性病害上一讲谈到了林木的传染性病害是由众多的有害生物引起的。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林木传染性病害又可区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及寄生性种子植物引起的病害等。其中,真菌病害约占林木病害的80%以上,是最重要的一类病害。我们将在本讲和下讲分别介绍各类病原生物及其所致的常见病害种类。 1.真菌及其所致的病害 (1) 真菌的一般概念真菌是一类没有叶绿素的低等生物,其营养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一般为细丝,叫菌丝。真菌靠菌丝从其它活的生物或死的有机体吸取现成养料来生活,前  相似文献   

13.
什么叫林木病害在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的不适宜,或是受到其它生物的侵染,引起生理上,解剖和形态上一系列的变化,使林木的生长发育产生不正常的现象,甚至引起整个植株的死亡,因而降低或丧失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林木病害。林木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病理变化过程,称为病程。而林木的机械损伤,没有病理程序,故不属  相似文献   

14.
林木病原菌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毒素化学、毒素作用机理、毒素的遗传基础、毒素在林木病害防治上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近些年林木病原菌毒素研究的成果。指出林木病原菌毒素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林木病害防治上也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论林木生态性病害及其生态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我国林木病害大面积成灾的发展趋势,受到普遍的关注。根据林木病害形成灾害的状况和特征,作者提出了林木生态性病害。这一概念是指在不恰当的培育经营条件下,林木生长发育的长期过程因森林生态环境遭受干扰和破坏,导致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动态关系的失衡开失调,从而引发林木病害的灾害现象。人为经营活动等是诱导因素,森林结构,立地条件等是根本因素,而生物等伴生侵染性因子是促进因素。为了长期控制灾害,应实丢  相似文献   

16.
论林木病害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任何事物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林木病害概念是指导控制病害的理论。概念正确与否,对在林业生产实践中能否有效地指导防治和控制林木病害发生和流行,无疑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林木病害诊断林木病害的种类很多,据全省森林病虫普查,我省森林病害,包括寄主树木70个科,306个树种,病害1124种(属)。其中真菌病害1000多种(属);其它病害100多种(属)。各种不同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也都不同。因此,首先必须正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不同环境条件下,树木寿命和健康状况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一自然现象,分析了影响树木寿命长短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树木病害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林木病害管理中,创造有利于林木健康生长的环境条件,避免诱病因素的出现是林木病害可持续控制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概述康县6种主要林木病害的发生现状,分析了发生特点和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为当地今后的林木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东北地区林木真菌病害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区划,将东北林木真菌病害划为七个区,即大兴安岭北部用材林病害区、呼伦贝尔草原护牧林病害区、大兴安岭南部防护林用材林病害区、松辽平原农田防护林病害区、小兴安岭用材林病害区、三江平原农田防护林病害区及长白山用材林水源林病害区。并对每一区的自然概况、病害种类和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