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产后饲养管理要精心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班守护。仔鹿出生后,应将其身上的黏液擦干,并让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剪耳编号,定时放回母鹿身边吃乳。在仔鹿吃乳期间,应避免其接触有异味的物品(如酒精、香皂等),否则母鹿会嫌其有异味而拒哺。2人工哺乳要及时如果母鹿分娩后死亡或因病不能哺乳或乳汁不足,必须采取人工哺乳措施。通常用新鲜的牛乳或山羊乳代替,若不得不用奶粉,需将冲泡的奶粉浓度略微提高,以满足仔鹿生长发育的需要。人工哺乳的时间、次数和哺乳量,应根据仔鹿的日龄、初生重和发育情况来确定;在无经验标准的情况下,仔鹿人工哺乳的喂量可参照犊牛的人工哺乳量。坚持乳具的消毒,防止乳中细菌繁殖和乳汁酸败。3逐渐过渡喂饲料仔鹿30日龄后,可喂鲜嫩多汁的青绿饲料,并逐步补喂精料。将高粱炒出糊香味,粉碎后再加上煮  相似文献   

2.
1产后饲管要精心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守。仔鹿产下后,应将仔鹿身上的黏液擦干,让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剪耳号,定时放回母鹿群喂乳。仔鹿哺乳期,应避免有异味之物,如酒精、香皂等触及仔鹿,而使母鹿拒绝哺乳。2人工哺乳要及时如果分娩后母鹿死亡或因病不能哺乳及乳汁不足时必须采取人工哺乳。通常用新鲜的牛乳或山羊乳代替母乳,若用奶粉,须将浓度略微提高,以适应仔鹿生长发育的需要。人工哺乳的时间、次数和哺乳量应根据仔鹿的日龄、初生重和发育情况决定。在无标准的情况下,仔鹿人工哺乳量可参照犊牛的人工哺乳量而定。并坚持乳汁、乳具…  相似文献   

3.
1哺乳仔鹿仔鹿出生时,其身体浸遍胎水,如母鹿未能及时舔干,则会使仔鹿体热散失过快,引起衰弱和疾病,此时必须用草把或布块将其擦干。仔鹿出生后应及时哺喂初乳,对母性不好或泌乳少的母鹿要人工辅  相似文献   

4.
1.产后精心管理: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班守护,发现情况及时处理,确保鹿的母仔健康。仔鹿产下后,迅速将仔鹿身上的黏液擦干净,若鹿舍内温度低,最好生火取暖,烤干仔鹿身上的水分,使仔鹿能早站立行走,同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剪耳号,定时送回母鹿群喂乳。在哺乳期,要保持仔鹿的清洁卫生,避免造成仔鹿身上有异味。  2.及时人工哺乳:若母鹿产后因病死亡或产后无乳,乳汁不足等,应及时对仔鹿进行人工哺乳,用牛乳或山羊乳直接喂给仔鹿。人工哺乳的时间、次数、哺乳量应根据仔鹿的日龄、初生重和发育情况来决定。人工哺乳要耐心细致,饲养员…  相似文献   

5.
在梅花鹿养殖实践中,个别有条件的鹿场,为了驯化仔鹿以方便饲养管理,于仔鹿出生后即实行全程人工哺乳;绝大多数鹿场,仅在仔鹿出生后得不到母乳而又无保母鹿哺养的情况下进行短期人工哺乳。当所哺养的仔鹿身体强壮而又能够自如吸吮乳汁时,放入哺乳母、仔鹿大群中,令其自寻母鹿哺乳。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生产季节,总有部分初生仔鹿被母鹿遗弃,或弱仔吃不到母乳,人工哺乳是救活这些仔鹿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生产季节,总有部分初生仔鹿被母鹿遗弃,或弱仔吃不到母奶,人工哺乳是救活这些仔鹿的惟一方法。  相似文献   

8.
每年的生产季节,总有部分初生仔鹿被母鹿遗弃,或弱仔吃不到母乳,人工哺乳是救活这些仔鹿的唯一方法。1场所仔鹿人工哺乳室要求宽敞明亮,阳光充足,清洁干燥,保温(15℃以上),每鹿占地1~2平方米,有适当的运动场。2用具如桶、婴儿用奶瓶、奶嘴、奶盆、火炉或电炉、毛刷、温度计、铝锅、初乳、常乳、奶粉、毛巾、肥皂等等。3初乳的重要性初乳是动物分娩后3天内的奶。初乳含有丰富的球蛋白、白蛋白、免疫物质、酶、维生素、溶菌酶等。初生仔鹿通过初乳获得免疫,能抵抗传染病的侵袭,并且初乳含有镁盐,能促进胎便排出。人工哺乳仔鹿如不喂初乳,成活…  相似文献   

9.
天山仔鹿人工哺乳方法与管理黄仙璞(新疆伊宁县墩麻扎为民兽医诊所,835112)伊犁地区所养的天山马鹿主要由农户饲养,但绝大多数是捕捉3~5月龄野生仔鹿进行人工哺乳而成,由于各养鹿户和养鹿场人工哺乳没有科学的方法与管理,往往造成仔鹿死亡。人工哺乳是整个...  相似文献   

10.
1尽早哺喂初乳 采用人工哺乳的方法养育哺乳仔鹿,解决初乳并及早用之哺喂,至关重要。在实践中,一般以奶牛的初乳和常乳作为仔鹿人工哺乳的乳源。奶牛的初乳呈浅黄色,稍粘稠,其中干物质总含量远高于其常乳,除含乳糖较少外,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抗体和酶类等物质的含量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1.
养鹿场在每年的生产季节里,经常遇到个别(2%~3%)母鹿扒仔、咬仔、弃仔或无乳以及仔鹿弱生不能站立吃奶的情况。这些不能吃到母奶的仔鹿,需要找别的母鹿代养或进行人工哺乳。但是在鹿产仔季节的初期和末  相似文献   

12.
幼鹿是指哺乳仔鹿、离乳幼鹿、育成鹿这3个阶段的鹿,是鹿群的后备力量。幼鹿由出生到成熟大约需要3年的时间,在此期间的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饲料要求含有足够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饲养任务是要保证幼鹿成活,快速生长,健康无病,驯化程度高。梅河口市一鹿场于2003年建场,现有存栏鹿820只,其中大母鹿200只,每年能生产成活仔鹿160只。现将幼鹿饲养管理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改变目前塔里木马鹿养殖业处于低靡的状态和适应市场的需求,实行了东北梅花鹿和塔里木马鹿的杂交。然而要获得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提高杂交仔鹿的成活率是关键。应该从"预防难产、及时有效地助产;母鹿产仔期间,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弃仔母鹿的驯化,尽量减少人工哺乳的仔鹿;完全人工哺乳的仔鹿,要定时、定量、定温度、定次数;勤观察、看精神、看运动、看粪便;要保证泌乳期母鹿的日粮供给;做好夏季防暑工作;防止仔鹿毛粪球病的发生;对初生仔鹿应给予提前预防;提倡人工授精;及时治疗仔鹿常发病"等11个方面入手来提高杂交仔鹿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正>梅花鹿的产仔哺乳期,通常是从5月上旬至8月下旬。早生的仔鹿常可哺乳100~110d,大多数仔鹿哺乳90d左右。在哺乳阶段,仔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主要靠母鹿的乳汁提供,尤其1个月龄以内的仔鹿,甚少采食其它饲料。鹿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可为仔鹿提供全价的营养,保障其生长发育。尤其母鹿分娩之初几天内的初  相似文献   

15.
1幼鹿的饲养我们对幼鹿采取“丰富饲养、全价配合、直线培育”12个字的方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饲料给量加大了,尤其精料量是现在饲养量的2倍,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饲养状态。1.1哺乳仔鹿饲养管理从初生到断乳(0-3月龄)为哺乳仔鹿。初生后3日内打耳号、上卡片、测体尺,耳标可用牛用2号,公鹿打在左耳,母鹿打在右耳,编号为年号加个体号,如1998年生,第一号则为98~1号。母鹿圈内设仔鹿隔离栏,每头仔鹿1.5平方米,仔鹿通口为栅栏缝隙,马仔鹿缝隙宽30厘米,花仔鹿20厘米,使仔鹿自由通过,而且母鹿进不去,这种隔离栏可供仔鹿采食、休息、反刍、运动和躲避…  相似文献   

16.
<正>1及时人工哺乳仔鹿产下后应迅速将仔鹿身上的粘液擦干净,若鹿舍内温度低,最好生火取暖,烤干仔鹿身上的水分,使仔鹿能早站立行走,仔鹿生后10~30分钟内即可站立,同时尽快吃上初乳。若母鹿产后因病死亡或产后无乳,乳汁不足等,应及时对仔鹿进行人工哺乳,或用牛乳或山羊乳直接喂给仔鹿。人工哺乳的时间、次数、哺乳量应根据仔鹿的日龄、初生重和发育情况来决定。人工哺乳要耐心细致,饲料员与仔鹿亲近,建立感情,消除仔鹿  相似文献   

17.
1及时人工哺乳 仔鹿产下后应迅速将仔鹿身上的粘液擦干净,若鹿舍内温度低,最好生火取暖,烤干仔鹿身上的水分,使仔鹿能早站立行走,仔鹿生后10~30分钟内即可站立,同时尽快吃上初乳。  相似文献   

18.
哺乳仔猪补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仔猎生长发育极为迅速.一般仔猪出生后体重约1千克.10日龄达出生时的2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日龄增长10~13倍。但要达到上述生长水平.光靠母乳供给营养是显然不够的。事实是,哺乳仔猪3周龄起从乳中摄取的营养已显不足,6周龄后乳中供给的营养不到需要量的一半.8周龄时只能满足1/3左右。若不及时补饲.则会使仔猪生长受阻,断奶体重降低:如对哺乳仔猪积极补饲,既训促其胃肠发育,多采食饲料.提高仔猪增重.同时还能有效防止贫血、下痢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1做好补饲工作 在仔兔哺乳期间,从20天左右开食起在继续哺乳的同时,喂给适量的混合精料,称为仔兔补饲。随着仔兔日龄增长,体重增加,采食量也随之增加,仅靠母兔乳汁已远不能满足仔兔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是20日龄后,母兔泌乳量很快降低,这就不能满足仔兔营养的需要。补饲对仔兔有许多好处。首先,补饲有利于仔兔过好断奶关。仔兔断奶后,如果不及时补饲,会出现营养不良而掉奶瞟,还可能引发传染性口腔炎而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20.
梅花仔鹿的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仔鹿指的是从出生后到 3月龄的小梅花鹿。在此期间 ,常因管理不善 ,仔鹿的死亡率较高。因此 ,对梅花仔鹿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1 产前准备在母鹿临产前作好产前准备 ,是保证仔鹿成活率的有效措施。首先在母鹿圈舍内增设仔鹿保护栏 ,可防仔鹿被恶癖母鹿踩踏或扒咬 ;其次将产仔圈彻底清扫 ,全面消毒备用 ;第三安排有经验、工作细致认真的饲养员管理。梅花鹿的产仔期主要集中在 5月初到 7月初 ,故准备工作要在 5月份以前完成。在产仔期间要谢绝参观。2 初生仔鹿的管理技术2 1 仔鹿出生后要及时地清除口腔、鼻及身上的粘液 ,以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