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高危妊娠产妇住院期间实施优质护理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60例高危产妇,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观察组)30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基本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心理支持、膳食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分析两组产妇并发症、妊娠结果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提高高危妊娠产妇对医院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Tei指数监测脐动脉S/D比值异常胎儿心室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DI技术对异常组(42例)及正常对照组(116例)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进行测量,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脐动脉S/D比值异常胎儿左、右心室的TDI-Tei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I-Tei指数可用于S/D≥3胎儿心室功能的评价,可为临床评估胎儿宫内状态及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分娩方式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合适的分娩方式。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835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经阴道分娩组和再次剖宫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褥感染、子宫破裂或切除、产妇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有无差异,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湿肺、吸入性肺炎、肺不张、颅内出血有无差异。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产褥感染率、产妇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子宫破裂或切除率稍高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湿肺、吸入性肺炎、肺不张、颅内出血均低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预后影响较大,但对新生儿结局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胎盘ABCB4表达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孕妇妊娠结局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0例ICP孕妇为实验组,同期60例产检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提取2组产妇分娩后胎盘组织,分析胎盘ABCB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2组产妇妊娠结局。结果 实验组胎盘组织内ABCB4 mRNA水平(7.58±1.65)低于对照组(26.35±3.54)(P<0.05),ABCB4蛋白阳性表达率(53.33%)低于对照组(95%)(P<0.05)。实验组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P孕妇胎盘ABCB4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呈低表达,胎盘ABCB4表达水平可能是预测妊娠结局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及充填法硬膜外阻滞对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妊娠结局的不同影响。方法孕32~34周FGR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连续充填法硬膜外阻滞(0.3%罗哌卡因混合液)治疗,导管保留7d;Ⅱ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 000u皮下注射1次/d,共7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行彩色超声检查,监测胎儿生长情况和脐血流变化,同时观察孕妇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脐血流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Ⅱ组RI、S/D比值下降幅度大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治疗后胎儿腹围较Ⅰ组明显增加(P<0.05),孕妇副反应轻微。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FGR效果优于充填法硬膜外阻滞,副反应少,更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联合饮食指导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97例定期正常孕检、分娩且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延续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延续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联合饮食指导。观察干预前及预产期时(干预后)后患者血压情况并对比2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干预前2组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BP、DBP较干预前下降(P<0.05),延续护理组SBP、DBP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延续护理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延续护理联合饮食指导可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异常状态,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孕期干预对肥胖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孕前或早孕体重指数≥28的120例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同时选择体重指数19.8~23.9的孕妇60例设为空白组。实验组接受孕期干预及定期产前检查;对照组和空白组仅接受定期产前检查,比较3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助产、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而在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助产、巨大儿的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干预可明显降低肥胖孕妇妊娠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方法:对我院产前检查的妊娠16~28周的520例孕妇做BV筛查,感染BV的167例孕妇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给予甲硝唑外用;未治疗组(74例)未行治疗;对照组(251例)为正常孕妇(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感染其他者102例不作观察及随访。随访并记录3组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率。结果:BV在妊娠期的检出率为32.1%;BV孕妇未治疗组的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BV孕妇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早产及产褥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V在妊娠期的检出率较高,可明显增加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故对妊娠期进行常规BV筛查和系统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对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流动人口孕产妇8 136例资料,其中以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3 879例(实施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前)作为对照组,以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4 257例(实施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后)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前检查次数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前检查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83.95,P<0.01);观察组顺产者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44,P<0.01)。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产后出血及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流动人口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足月妊娠妇女临界羊水过少时,阴道试产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B超羊水指数(AFI)法估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S/D值、生物物理评分、胎监及24 h尿雌三醇与肌酐的比值,比较观察250例B超诊断临界羊水过少者(观察组)和250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时催产素激惹试验或宫缩应激试验变异减速者54例,晚期减速者26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6例(P<0.01),观察组羊水轻度粪染的发生率及急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9.2%vs12.8%、34.0%vs18.8,P<0.01)。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诊断临界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妇女,若无胎儿窘迫,可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规范管理对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定期产检并分娩的GDM孕妇161例为观察组,接受GDM规范管理;定期产检并分娩的GDM孕妇142例为对照组,仅行常规产科高危门诊产检,对比2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剖宫产率及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发生率及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孕妇进行规范化管理能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合理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72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临床资料,比较剖宫产和经阴道分娩的分娩结局;比较阴道试产成功疤痕子宫产妇与同期随机选取的非疤痕子宫产妇分娩结局。结果 372例疤痕子宫产妇再次剖宫产率为77.42%(288/372),阴道试产成功率为82.35%(84/102);剖宫产组产时出血量(396.3±88.6)m L、产褥病率14.24%(41/288)及住院时间(7.4±0.9)d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的(188.2±45.3)m L、4.76%(4/84)、(3.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成功者与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组相比,产时出血量、产褥病率、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阴道分娩指征且密切监测产程的条件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809例高龄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高龄妊娠的结局。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分娩的单胎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高龄组(≥35岁)和非高龄组(<35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巨大儿、胎死宫内、早产及剖宫产的发生率。结果高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P<0.01),两组的围生儿结局则无明显差别。结论高龄妊娠为一高危因素,其合并症及并发症明显增加,剖宫产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患者是否终止妊娠。方法:对97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根据是否行规范抗梅毒治疗,分为三组:孕早中期治疗组(A组,33例):孕满24周之前治疗;孕晚期治疗组(B组,26例):孕25周开始治疗;未治疗组(C组,38例);比较孕妇的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未治疗组三组早产发生率分别是6.1%、26.9%、21.1%,死胎流产发生率分别是3.0%、19.2%、42.1%,先天梅毒儿发生率分别是39.4%、65.4%、76.3%,围产儿病死率分别是3.0%、19.2%、44.7%,低体重儿发生率分别是6.1%、26.9%、31.6%。A组与C组比较:早产发生无显著差异,其他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只在足月产和围产儿病死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死胎流产及围产儿死亡无显著差异,其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中期有效的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降低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的关键,如能使梅毒在妊娠早期即能得到有效的诊治,可不主张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43例,按照患者初诊时的糖尿病控制情况,分为控制良好组(23例)与控制不良组(20例)。妊娠结束后,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控制不良组患者的妊娠高血压疾病高达45.0%,早产发生率40.0%,新生儿窒息、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分别为45.0%、40.0%,均高于控制良好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控制不良组的孕期胰岛素最大用量为(122.3±39.5)U明显高于控制良好组的(92.6±15.3)U(P<0.01)。结论控制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提高妊娠的安全性,显著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妊娠早期胎儿心脏轴检查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意义.方法159例早期妊娠(11~14周)孕妇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比较心脏病组(n=47)和对照组(n=112)胎儿心脏轴、颈项透明层增厚、三尖瓣返流和静脉导管血液倒流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心脏病组孕妇的胎儿心脏轴正常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而左偏、右偏和不能测量者均比对照组高(P<0.05或0.01).对圆锥动脉干畸形、单心室类心脏病和两种以上心脏病的胎儿,心脏轴异常发生率比颈项透明层增厚、三尖瓣返流和静脉导管血液倒流等发生率均高(P<0.05或0.01).结论 妊娠早期胎儿心脏轴测量有利于检出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一日门诊管理模式对孕妇血糖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检、分娩且资料完整的1 914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GDM一日门诊管理模式干预的739例为观察组,采用GDM传统管理干预的1 175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血糖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新生儿正常体质量的出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巨大胎和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和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两组妊高症、羊水过多、羊水过少、产后出血、早产儿、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一日门诊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孕妇血糖,降低巨大胎及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和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观察剖宫产和缩宫素阴道引产对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86例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剖宫产产组(51例)和经阴道引产组(35例),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经阴道引产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心脑肾并发症、子痫、HELLP、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2.9%、0%、2.9%、2.9%、2.9%、5.7%和2.9%,与剖宫产分娩组(分别为3.9%、5.9%、1.9%、3.9%、1.9%、2.0%和2.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引产组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组[(163.6±42.4)vs(406.9±51.5)mL,P<0.01]。两组终止妊娠方式均无1例围产期胎儿死亡发生。结论对于孕周为34~36周且症状控制良好的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缩宫素引产经阴道分娩是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终止妊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三种不同病因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妊娠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三种不同病因不孕的妊娠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76例不孕妇女,根据其不孕病因分为3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组51例,慢性盆腔炎组76例,正常盆腔组49例(无明显异常的不孕妇女),比较3种不孕症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妊娠情况。结果:内异症组、慢性盆腔炎组、正常盆腔组治疗后宫内妊娠率分别是51.0%、69.7%、14.3%,前两组的宫内妊娠率均高于正常盆腔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内异症组与慢性盆腔炎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内异症组及慢性盆腔炎组的异位妊娠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盆腔炎组(P<0.05),但内异症组与明显盆腔炎组之间的异位妊娠率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因为内异症和慢性盆腔炎的不孕症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妊娠率明显提高,故而对内异症和慢性盆腔炎者应及早选择腹腔镜检查和治疗;正常盆腔者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中山地区正常妊娠女性各时期甲状腺功能水平,建立该地区妊娠女性正常甲状腺功能的参考范围.方法 按标准纳入正常妊娠期妇女397名,并根据妊娠期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早期妊娠(112例)、中期妊娠(130例)和晚期妊娠(155例);同时选取120例体检的非妊娠期健康女性作为正常组.采用免疫发光化学法(ICMA)测定以上人群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妊娠早、中、晚期,血清FT3的参考标准分别为3.32 ~ 5.98、3.36 ~ 5.21和2.92 ~ 5.01 pmol/L,血清FT4参考标准分别为13.12 ~ 18.25、8.91 ~ 17.28和6.75~16.91 pmol/L,血清TSH的参考标准分别为1.34 ~ 2.45、1.51 ~ 3.16和1.80 ~ 3.51 mU/L.与正常组相比,妊娠早、中、晚期FT3水平明显降低(P<0.01),妊娠中、晚期FT4水平低于正常组和妊娠早期组;妊娠早、中期的TSH水平低于正常组,中、晚期TSH水平高于早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本文参考范围为标准,妊娠期临床甲减的发生率为0.5%,亚临床甲减发生率为3.8%,单纯低T4血症的发病率为2.0%,与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定中山地区正常妊娠女性各时期甲状腺功能的正常范围有利于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预防和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